第109章 這肯定是蜀王殿下的手筆
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作者:天下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知道兩位可否帶我前去一觀?打擾兩位的事情,這是一點酬勞。”魏征直接從自己的懷裏掏出了50文遞了過去,說實話,他有點心痛,他家裏還真沒多少錢。
“當然沒問題,老丈請。”兩個人眼前一亮,立刻伸手接了過來,快速道。
很快,兩個人就將魏征帶到了貼著小字報的牆壁麵前,看著這個牆壁上麵貼著的十幾張紙張,上麵還寫滿了字,魏征人都傻了。
“老丈,這就是那蘭陵笑笑生。說實話,這裏有不少人寫文章寫意見,但是我感覺那蘭陵笑笑生寫的最好。”兩個人開口道。
“多謝兩位郎君。”魏征趕忙道謝。
等兩個人離開之後,魏征就先看這個蘭陵笑笑生寫的文章,他的紙張最大,那麽大一塊,其他人連他三分之一大小都沒有。
“大家好,又是我蘭陵笑笑生,今天給大家講個故事,名字叫《夜襲寡婦村》。”看到這裏,魏征的嘴角抽搐了一下,這個故事,它正經嗎?
不過為了了解,魏征還是強忍著看了下去,隻是看了一半,魏征就忍不住想破口大罵!無恥之徒!這文章寫到了一半就斷了!說是下迴分解,簡直……簡直……不當人……魏征本來差點罵出來,但是想到眼前這一幕熟悉的風格……
他總覺得跟某個人分不開關係,他也就將這句話憋了迴去。
而是看向了下麵。
“先迴答昨天貼在我左邊那位仁兄的問題,大唐是否窮兵黷武。”
“我不這麽看,大唐初立,必然要立威於四方,否則東有高句麗,倭國等國虎視眈眈,北有遊牧民族突厥人狼子野心,南有真蠟,環玉,騾國等小國別有用心,西側的吐穀渾已經不必再說,西域三十六國對大唐態度還算是不錯,但是部分國家依然經常口出狂言。”
“而吐蕃,剛剛一統沒多久,他們的頭領曾經三番兩次求娶我大唐公主。從這些都看的出來,這些國家不安好心。”
“所以,動武是必須的,這叫打的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好家夥,看到這裏,魏征精神一震,這個見解,一針見血啊。這句話雖然通俗,但是卻說到了精髓之處!大唐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這絕對是蜀王殿下的手筆!
“今天點評一下大唐周報,大唐周報的出現,可以說改變了大唐文人的現狀,從昨天蜀王殿下的店鋪開始賣紙就知道,造紙技術已經得到了很大的進步,這意味著日後書籍的數量必然會普及開來,沒準普通人將來都可以讀書。”
“而大唐周報將會是百姓了解朝廷政策,了解國家態勢的重要途徑之一,但是如此重要的宣傳途徑,朝廷以及門閥世家(劃掉)……”看到這裏,魏征的嘴角抽搐不已。
那世家兩個字被人用毛筆劃掉了,但是真的就是刷掉了橫向的一筆,這誰他媽都看的出來是門閥世家幾個字啊,你想劃掉你就塗黑啊!
如此……如此……如此的行為,隻有蜀王殿下能做的出來!魏征實在是沒有在自己的腦海裏麵找到一個合適的詞匯,無恥用上去都好像不太合適。
“朝廷是肯定不會放任由一個皇子控製的,所以明日朝堂之上,必然會有一番唇槍舌戰,朝廷絕對會將這個大唐周報收歸朝廷所有。”
“當然我可以理解朝廷的做法,因為蜀王殿下性格,性格魯莽,保不準哪天心情不好,就直接在大唐周報開罵,而且也有可能誤解朝廷的政令意思,所以這周報朝廷控製也算是不錯。”
魏征看到這裏,又有一些懷疑,這真是蜀王殿下?好像又不是,蜀王殿下豈能會如此為門閥世家說話?
而在這個下麵,魏征又看到了對方列舉的好幾條關於大唐周報收歸朝廷所有的好處,這……魏征不確定了,蜀王殿下怎麽可能為這些大臣說話?
隻是這東西……貼在這裏,就……就不像是個正經的地方和正經的行為,這種行為除了蜀王殿下還有誰做的出來?
魏征又看向了旁邊貼著的一些紙張,當看清楚這些紙張上的內容之後,魏征就更加的迷茫了,這都是什麽鬼?因為這些紙張上麵寫的,有的是跟蘭陵笑笑生一樣的故事,有的寫的是針對大唐周報的評論,還有的寫的是關於大唐對外戰爭的一些看法。
甚至還有跟蘭陵笑笑生請教問題的。
這……這……魏征總覺得這個情況有些詭異。
“來來來,王兄,我跟你說,就是這裏,不少人在這裏發表自己的見解和見識的。”一個聲音突然從魏征的旁邊傳了過來。
魏征抬眼望去,隻見兩個書生裝扮的人正在結伴而來。
看到魏征站在這裏,兩個人愣了一下,倒是也沒啥,而是直接衝魏征先拱了拱手,之前說話的那個人就繼續道:“王兄你看看,我說的沒錯吧,這裏大家都用代號匿名交流,多的是同道中人,暢所欲言,說不出一個暢快。”
被這個人拉過來的王兄已經目瞪口呆的看著牆上的盛況了,看了半天,他才有些驚歎的說道:“郭兄所言果然不假,這方式倒是也有點意思,我剛還看到有人貼了自己的文章,求人評價的,不錯,那我也試試?”
“走走走。”郭兄立刻道。
“不過我有一惑。”
“王兄請講。”
兩個人又衝魏征拱拱手,就轉身走了。
魏征:“……”這?還真不是蜀王殿下?這兩個人一看就至交好友,不然也不會叫兄。大唐父親,兄長都可以稱之為哥哥,場景語氣略有不同,而朋友之間稱之為兄的,一般都是至交好友,否則多以郎君稱唿。
兩個人離開遠處,這郭姓書生將人送迴家裏,又借口上街,到了外麵找到一人立刻低聲道:“通知殿下,就說我看到了鄭國公在觀看我們的小字報。”
另外一人點點頭,快速離開了這裏。
魏征看了一會兒,他發現不少人都過來這裏看熱鬧,雖然很快都離開了,但是離開的時候,都在討論這上麵的內容。
而且這東西他問過了,是大早上就貼在這裏了,顯然早上的時候人更多。
“當然沒問題,老丈請。”兩個人眼前一亮,立刻伸手接了過來,快速道。
很快,兩個人就將魏征帶到了貼著小字報的牆壁麵前,看著這個牆壁上麵貼著的十幾張紙張,上麵還寫滿了字,魏征人都傻了。
“老丈,這就是那蘭陵笑笑生。說實話,這裏有不少人寫文章寫意見,但是我感覺那蘭陵笑笑生寫的最好。”兩個人開口道。
“多謝兩位郎君。”魏征趕忙道謝。
等兩個人離開之後,魏征就先看這個蘭陵笑笑生寫的文章,他的紙張最大,那麽大一塊,其他人連他三分之一大小都沒有。
“大家好,又是我蘭陵笑笑生,今天給大家講個故事,名字叫《夜襲寡婦村》。”看到這裏,魏征的嘴角抽搐了一下,這個故事,它正經嗎?
不過為了了解,魏征還是強忍著看了下去,隻是看了一半,魏征就忍不住想破口大罵!無恥之徒!這文章寫到了一半就斷了!說是下迴分解,簡直……簡直……不當人……魏征本來差點罵出來,但是想到眼前這一幕熟悉的風格……
他總覺得跟某個人分不開關係,他也就將這句話憋了迴去。
而是看向了下麵。
“先迴答昨天貼在我左邊那位仁兄的問題,大唐是否窮兵黷武。”
“我不這麽看,大唐初立,必然要立威於四方,否則東有高句麗,倭國等國虎視眈眈,北有遊牧民族突厥人狼子野心,南有真蠟,環玉,騾國等小國別有用心,西側的吐穀渾已經不必再說,西域三十六國對大唐態度還算是不錯,但是部分國家依然經常口出狂言。”
“而吐蕃,剛剛一統沒多久,他們的頭領曾經三番兩次求娶我大唐公主。從這些都看的出來,這些國家不安好心。”
“所以,動武是必須的,這叫打的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好家夥,看到這裏,魏征精神一震,這個見解,一針見血啊。這句話雖然通俗,但是卻說到了精髓之處!大唐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這絕對是蜀王殿下的手筆!
“今天點評一下大唐周報,大唐周報的出現,可以說改變了大唐文人的現狀,從昨天蜀王殿下的店鋪開始賣紙就知道,造紙技術已經得到了很大的進步,這意味著日後書籍的數量必然會普及開來,沒準普通人將來都可以讀書。”
“而大唐周報將會是百姓了解朝廷政策,了解國家態勢的重要途徑之一,但是如此重要的宣傳途徑,朝廷以及門閥世家(劃掉)……”看到這裏,魏征的嘴角抽搐不已。
那世家兩個字被人用毛筆劃掉了,但是真的就是刷掉了橫向的一筆,這誰他媽都看的出來是門閥世家幾個字啊,你想劃掉你就塗黑啊!
如此……如此……如此的行為,隻有蜀王殿下能做的出來!魏征實在是沒有在自己的腦海裏麵找到一個合適的詞匯,無恥用上去都好像不太合適。
“朝廷是肯定不會放任由一個皇子控製的,所以明日朝堂之上,必然會有一番唇槍舌戰,朝廷絕對會將這個大唐周報收歸朝廷所有。”
“當然我可以理解朝廷的做法,因為蜀王殿下性格,性格魯莽,保不準哪天心情不好,就直接在大唐周報開罵,而且也有可能誤解朝廷的政令意思,所以這周報朝廷控製也算是不錯。”
魏征看到這裏,又有一些懷疑,這真是蜀王殿下?好像又不是,蜀王殿下豈能會如此為門閥世家說話?
而在這個下麵,魏征又看到了對方列舉的好幾條關於大唐周報收歸朝廷所有的好處,這……魏征不確定了,蜀王殿下怎麽可能為這些大臣說話?
隻是這東西……貼在這裏,就……就不像是個正經的地方和正經的行為,這種行為除了蜀王殿下還有誰做的出來?
魏征又看向了旁邊貼著的一些紙張,當看清楚這些紙張上的內容之後,魏征就更加的迷茫了,這都是什麽鬼?因為這些紙張上麵寫的,有的是跟蘭陵笑笑生一樣的故事,有的寫的是針對大唐周報的評論,還有的寫的是關於大唐對外戰爭的一些看法。
甚至還有跟蘭陵笑笑生請教問題的。
這……這……魏征總覺得這個情況有些詭異。
“來來來,王兄,我跟你說,就是這裏,不少人在這裏發表自己的見解和見識的。”一個聲音突然從魏征的旁邊傳了過來。
魏征抬眼望去,隻見兩個書生裝扮的人正在結伴而來。
看到魏征站在這裏,兩個人愣了一下,倒是也沒啥,而是直接衝魏征先拱了拱手,之前說話的那個人就繼續道:“王兄你看看,我說的沒錯吧,這裏大家都用代號匿名交流,多的是同道中人,暢所欲言,說不出一個暢快。”
被這個人拉過來的王兄已經目瞪口呆的看著牆上的盛況了,看了半天,他才有些驚歎的說道:“郭兄所言果然不假,這方式倒是也有點意思,我剛還看到有人貼了自己的文章,求人評價的,不錯,那我也試試?”
“走走走。”郭兄立刻道。
“不過我有一惑。”
“王兄請講。”
兩個人又衝魏征拱拱手,就轉身走了。
魏征:“……”這?還真不是蜀王殿下?這兩個人一看就至交好友,不然也不會叫兄。大唐父親,兄長都可以稱之為哥哥,場景語氣略有不同,而朋友之間稱之為兄的,一般都是至交好友,否則多以郎君稱唿。
兩個人離開遠處,這郭姓書生將人送迴家裏,又借口上街,到了外麵找到一人立刻低聲道:“通知殿下,就說我看到了鄭國公在觀看我們的小字報。”
另外一人點點頭,快速離開了這裏。
魏征看了一會兒,他發現不少人都過來這裏看熱鬧,雖然很快都離開了,但是離開的時候,都在討論這上麵的內容。
而且這東西他問過了,是大早上就貼在這裏了,顯然早上的時候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