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說,後日朝堂,有何反應?”李世民的情緒很平靜,他重新在自己的位置上麵坐下來開口問道。


    房玄齡和魏征對視了一眼,這個有何反應?今日的情況必然很快就會反饋給弘文館以及門閥世家代表的大臣們,至於他們有何反應,說實話,他們二人還不太清楚。


    對方如果想調查,長安城的百姓言論之間在討論什麽,他們自然是知道的。


    至於他們如何反應,這就無法預測了,但是說實話,二人沒想到太好的解決辦法,最好的處理辦法就是懇請李世民不允許開設這個評論欄,禁止任何人張貼這些內容。


    但這個措施就跟治水一樣,這是發洪水的時候你硬堵,如果堵不住……那就完蛋了。


    事情沒發生之前去預測,設計這些事那非常難,但是事情發生之後,讓房玄齡他們分析,那他們還是沒有問題的,畢竟這些人都是人精。


    “陛下,臣不知。”房玄齡和魏征都搖了搖頭。


    這件事要麽就是懇請陛下關閉這些評論欄,要麽就是彈劾李恪,讓李恪親自出麵辟謠可能效果更好一些,但是李恪會出麵嗎?再說了,憑什麽?


    你讓李恪出麵辟謠,李恪犯了什麽罪?就蜀王殿下那性子,有本事你弄死他,但這玩意是他們可以決定的了的?除非他們在其他的各個方麵動用能力,然後逼迫李世民。


    說實話,在房玄齡和魏征心裏,這一招反而是可能最有用的。


    畢竟看似朝堂裏麵支持門閥世家的和非門閥世家的似乎是五五之數,但實際上你放眼整個大唐天下所有屬地,跟門閥世家相關的官員至少占據了接近九成!


    沒錯,就是九成!當然,這要所有的門閥世家聯合起來才行,但是這些門閥世家之間也不是鐵板一塊,再說了,如此之多的門閥世家分布大唐遍地,等他們相互通信聯係聯合起來,一年估計都快過去了。


    一年的時間,蜀王殿下沒準都封秦王了,畢竟陛下有這個想法。


    “你們哪……”李世民嘴裏冒出了三個字,然後笑著搖了搖頭,也不說話了,“後日朝堂,什麽事都不會有。”


    房玄齡和魏征相互看了看,然後同時行禮:“陛下高見。”


    “好了,你們迴去吧。”李世民擺了擺手。


    “陛下臣告退。”兩個人行禮就轉身離開了。


    等他們離開之後,李世民微微搖了搖頭,他們之所以猜不到是因為他們不懂長孫無忌,或者說他們對長孫無忌沒那麽了解。看似自己跟長孫無忌關係不錯,觀音婢是長孫無忌的親妹妹,他算是自己的大舅哥,而且長孫無忌也是跟隨李世民相逢於微末之際。


    君臣關係已經很親密了,這也是為什麽李世民封他司空的時候,長孫無忌再三推辭的原因,而觀音婢當時也勸自己不要給長孫無忌封那麽大的官,甚至為此勸不動自己,還去勸長孫無忌。


    後來長孫無忌無奈,跑過來辭官。


    但這就是君臣考量,觀音婢是怕天下世人說李世民任人唯親。長孫無忌的想法一來是怕官大了李世民猜忌,二來也是拗不過自己妹妹,他也怕失去妹妹這個最大的助力。


    而李世民這裏考慮的,是他一個皇帝,他就要有這種舉賢不避親的態度,就是要給所有人做個榜樣,在我李世民這裏,隻要你功勞足夠大,我就敢讓你做官,不用擔心功高震主,誅殺功臣的事情,隻要你不犯錯,我李世民不幹這事。


    這就是屁股決定腦袋,屁股所坐的位置不同,思考問題的位置自然也不同。


    長孫府,此刻長孫無忌也在跟人談這件事。


    “齊國公,我們必須得向陛下施壓,蜀王這是在造謠!”一個人憤憤不平的開口道。


    “是啊,後日朝堂,我等必彈劾蜀王!”


    長孫無忌歎了口氣,然後開口道:“理由呢?你們有什麽證據這些東西是蜀王寫的?每日貼的人不是蜀王,寫的人還有許多文人士子,甚至如果我沒記錯,你們各家也有人貼了這些小字報,那麽,憑什麽說蜀王寫的。”


    “這……”所有人一下子愣住了,是啊,憑什麽?


    “要是調查肯定能調查的出來!”一個人有些憤憤不平。


    “是啊,能調查的出來,之前跟著一起給蜀王造謠的人也能調查出來,裏麵有沒有你們各家的人?”長孫無忌看了他們一眼。


    幾個人都不說話了,造謠一個王爺,如果被查出來了後果自己想吧。


    其實也就是那個時候群情激憤,說的人太多了,所謂法不責眾,才沒有人調查,不然的話,你當金吾衛這些是擺設?


    “那,我們就什麽都不做?不行的話,多聯合一些人,總要陛下表個態。”另外一個官員開口道。


    “不行,後日朝堂什麽都不能說。”長孫無忌直接拒絕了。


    “為什麽?!”一些人有些不服。


    “你們是不是覺得陛下提不動刀了?你們是不是覺得陛下很仁慈?你們是不是覺得陛下能登上今日的地位是靠仁慈得來的?!”長孫無忌怒了,直接厲聲問道。


    長孫無忌的話一說,所有人都愣了一下,然後齊刷刷的冒出了一身冷汗。


    是啊,當今陛下,是怎麽上位的?雖然沒人敢說,但是真以為李世民不敢殺人?


    貞觀年間,李世民確實是為了消除自己上位的影響,對所有人的態度足夠寬容,像是很多功臣,沒有出現狡兔死走狗烹的事情,但是並不代表陛下真的不會殺人。


    “那是陛下的親兒子!”長孫無忌重複了一遍。“想一想,過去一個月,陛下說了任何一句話了嗎?你們發的文章陛下阻止過嗎?沒有!這個時候你們遇到問題了,開始威脅陛下了。”


    “這叫什麽?這叫你們欺負我兒子的時候,我都沒說話,現在我兒子剛還擊了,你們就來逼我了?後果用我說嗎?”


    眾人背後都冷汗直冒,剛剛那個人趕忙行禮道:“多謝司空點醒。”


    “行了,後日上朝,依然照常匯報,這件事就當沒發生,畢竟對我們現在也沒有影響,然後大唐周報加快發行,進行對這件事澄清,還有,你們都各自迴去準備一部分人,那個評論欄蜀王可以貼,我們自然也可以貼。”長孫無忌深吸了一口氣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樂並收藏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