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話讓李恪也是有些鬱悶,爹你什麽意思,我李恪也是很有才的好嗎?什麽天生我材必有用難道不是我寫的?不信?不信你倒是將寫它的人找出來啊。


    “啟稟父皇,兒臣無恙。”李恪大聲開口道,“兒臣剛剛之奏章就是兒臣想說的話。”


    “咳……那個你重複一遍?剛說太快了。”李世民幹咳了一聲,剛剛他都驚呆了,一小半都沒聽,他的意思肯定是沒聽全的,不過晁錯之人他還是知道的。


    其他大臣也都紛紛迴過神來,剛剛他們其實也沒聽全,李恪也幹脆直接將剛剛的話重複了一遍。


    聽完之後,所有人瞬間就明白他是什麽意思了。


    李恪奏章的意思是說:天下的禍患,最不能挽迴的,莫過於表麵上社會安定沒有禍亂,而實際上卻存在著不安定因素。消極地看著禍亂發生卻不去想方設法對付,那麽恐怕禍亂就會發展到無可挽迴的地步。


    起來堅決地製止它,又擔心天下人已經習慣於這種安定的表象卻不相信我。隻有那些仁人君子、豪傑人物,才能夠挺身而出為國家安定而冒天下之大不韙,以求得成就偉大的功業。這本來就不是能夠在短時間內一蹴而就的,更不是企圖追求名利的人所能做到的。


    國家安定平靜,無緣無故地觸發巨大禍患的導火線,我觸發了它,我又能製止它,然後才能有力地說服天下人。禍亂發生卻想躲躲閃閃地避開它,讓別人去承擔平定它的責任,那麽天下人的責難,必定要集中到我的身上。


    大概的意思就是如此,而晁錯、禹王等都是李恪拿出來舉例的,或者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算是從另外一個角度替晁錯翻案。


    而今天李恪將這番話說出來,卻讓所有的朝堂大臣悚然一驚,這話裏麵的意思……莫不是蜀王殿下又準備對什麽人下手了?


    “那你言下之意,是大唐有什麽隱患非要及時處理不可嗎?”李世民看著李恪問道。


    “是!近日,長安城部分行業,周圍百姓做工的月錢翻倍的增長,最高的甚至高達十倍。”李恪直接開口道。


    長孫無忌忍不住翻了個白眼,十倍這他媽不是你整出來的嗎?你還要意思說?


    “而月錢水平其實關係到社會的安定等重要因素,就拿此次事件來說,如果坐視不理,月餘甚至幾月之後,這些商行,工坊將月錢陡然降到之前的水平,必然會引發百姓抗議,昔日朱雀廣場前之百姓聚集之事必然還會出現。”


    “故兒臣今日提及,則是希望父皇和朝堂能夠重視此事。”李恪認真的開口道。


    眾臣:“……”


    這件事到底怎麽發生的,大家其實大概都有個推論,肯定是跟李恪有分不開的關係,但是李恪這話說的……一點毛病都沒有,誰都挑不出毛病。


    剛那篇以晁錯為例的文章之才華大家都看到了,有理有據,而曆史事情就放到那裏,李恪所說的隱患所有人自然都看的到。


    長孫無忌心裏一驚,這李恪莫不是要通過朝堂強行將月錢壓下去?這……沒想到他居然有這個能力,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功虧一簣啊!長孫無忌有些蛋疼,他本來想著這件事完全就是無解的,雖然他們是殺敵一千自損一千,但這也完全可以接受。


    因為他們可以扛得住,但是李恪扛不住。


    誰知道李恪居然能想到用這招,問題是這一招他還沒辦法阻止,其他的大臣也不會有人阻止的,因為如果阻止了,一旦真的出現百姓聚集的事情,那不是自己找死嗎?


    自己給自己找一把刀架在脖子上,沒有人做這個蠢事。


    “臣以為蜀王殿下所言甚是。”旁邊的程咬金突然站了起來,大聲開口道,“陛下,這月錢穩定就像是糧價,米價等物價穩定是一樣的,如果有人利用這個搗亂,這必然會引發禍端。”


    所有人都麵色詭異的看向了程咬金,好家夥,今天連程咬金都先站出來說文事了?這你敢信?


    “臣也以為如此。”魏征想了想也站了出來。


    魏征雖然是個噴子,但是於民有利的事情,魏征還是挺支持的。


    “嗯,李恪你言之有理,你說這件事該如何處理?朝廷下令,責令這些商行工坊抑製月錢嗎?”李世民想了想,李恪今日倒真不是搗亂的,他確實是提出了一件非常不安定的因素。


    “不,父皇此言差矣,如果這個時候由朝廷禁止這件事,必然會導致民怨沸騰,甚至民眾怪罪於朝廷,畢竟利之一字動人心,俗語有雲,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故朝廷必不能做此事,兒臣以為,朝廷所做之事乃是以引導規範為主,而其他的事情交給市場自己決定。”李恪彎腰躬身道。


    “哦?你詳細說說。”李世民看著李恪,今天的李恪有些不對勁啊,這說話有理有據也就算了,居然罕見的沒有指著鼻子罵人,不容易啊。


    “兒臣且以為,朝廷應出一律法,兒臣名為:勞動法。勞動一詞乃指百姓田間辛勤勞作的行為,而兒臣且以為,百姓在閑暇之餘給工坊,商行做工都乃屬於勞動範疇,因為他們也是在用自己的雙手工作,為國家繁榮添磚加瓦。”


    “畢竟沒有這些勞動者,我們的吃穿用度怕是要迴到上古時期,所以該律法就旨在保護這些閑暇之餘進入商行工坊做臨工,或者長期在這些工坊商行做工的百姓。”


    “兒臣曾差人調查民間糾紛,像是諸多用人商行和工坊跟這些勞動者之間都皆有衝突,而因為這些勞動者都處於弱勢地位,往往都是他們吃虧。長此以往,當某個行業的壟斷者集體壓榨勞力,必會引發社會之禍端。”李恪認真的開口道。


    “一些用人商行甚至打著試用期的名義,試用勞動者月餘,合格則正式聘用,不合格則辭退,但試用期無薪水,到了試用期結束,往往都是無法通過試用,而這些用人商行則是以白嫖……哦,不是,是以此憑空讓百姓白白做工。”


    所有人都忍不住相互對視了一眼,這是李恪?這眼光之精準,角度之新奇,對社會觀察之敏銳,即便是一般的大臣都沒有,但是李恪卻言之有物,而且將所有的事情都說的條理分明。


    眾人對白嫖倒是沒什麽想法,以為李恪是口誤,嫖之一字在古代可是褒義詞。很多女子的名字都有這個字,比如漢武帝的嶽母就叫劉嫖。


    李世民有些驚訝,李恪顯然對這件事是關注已久了,沒想到這小子倒是做了一件有用之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樂並收藏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