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徐寧醒來時旁邊已經沒人了,拿出手表看一下時間,早晨六點半,手表是下鄉時原主媽媽的手表給了原主。


    今天還是李鳳嬌和林秋華兩個人煮飯,他們七個知青,煮飯是每個人一天輪著來的,不過都是找自己關係好的人搭夥做飯,李鳳嬌和林秋華搭夥,徐寧和弟弟一起做,三個男知青一起。


    每個人的糧食都是定量的,雖說經過昨天的事情,應該沒人敢再克扣他們姐弟的口糧了,


    但徐寧還是不打算再一起吃了,還有一個月要秋收了,知青點的糧食也沒剩多少了,今天就把姐弟倆的糧食分出來自己做飯。


    想到這裏,徐寧馬上起來穿衣服,走去廚房打水洗漱,


    李鳳嬌和林秋華在蒸窩頭,看到進來的是徐寧,兩人立刻把頭扭過去,徐寧才不在意她們什麽態度,打了水就出去漱口洗臉去了,


    沒一會兒男知青也都起來了,吃飯時,徐寧就說她和小弟要把糧食分出來自己單獨做飯,


    幾個男知青都沒意見,經過昨天的事情,李鳳嬌和林秋華也知道以後占不到便宜了,巴不得她們兩個分出去,


    徐寧說趁大家都在要不飯後就把他們姐弟的糧食分出來,幾人都同意了。


    因為馬上要到秋收分糧食的時間了,所以剩的糧食不多,高粱麵有七八斤,玉米麵也就兩斤多,糧食是孫浩和陳向東分的,分的很公平。


    關於自留地的,都已經種上菜了,暫時不分,現在還是在一起吃,等過了這一季,把靠近大青山那邊的分一塊給他們姐弟。


    三個男知青的意思是,在靠近知青院這邊劃一塊自留地給姐弟兩,但李鳳嬌和林秋華兩個不同意,


    徐寧給三個男知青說,沒事,就靠近大青山那塊給她倆就行,


    徐寧就提議,先把她倆的自留地分出來,等這一茬菜吃完了,她就自己種了,


    她空間裏麵沒什麽青菜的,這裏的冬天又長,等大雪封山了,想出都出不去,就算能出去也不好買青菜的,趁現在她要儲存夠姐倆冬天吃的。


    她昨天看了看靠近大青山的那片地,種的豆角,覺得稀稀拉拉沒有幾根,可能離得遠點,沒靠近知青點這邊方便,種上就沒怎麽管了。


    等商量好了大家都沒意見,徐寧就說等晚上下工了她去找村長過來幫忙分自留地,


    大家就各自上工去了,許安也背著背簍打算去割豬草,等他們走了,徐安就走到徐寧旁邊高興的問,


    “姐姐,我們要給他們分開吃飯了,”


    徐寧笑眯眯的摸摸他的小腦袋,問他,


    “那麽高興啊?”,徐安點頭,“高興,姐姐,我們和他們分開吃,以後你就能吃飽了,到時候你多吃點,”


    徐寧說好,“到時候姐姐和小安每天都吃的飽飽的”


    徐安高興的背著背簍就去割豬草去了,


    徐寧也準備去縣裏看一看,從這裏到城南縣,走路差不多要兩個小時,不過現在還沒到農忙,每天都有牛車去縣城,坐牛車也要一個小時左右,


    徐寧歎氣,這悲催的交通啊!


    等徐寧走到村口時,牛車上已經快坐滿了人,村長媳婦也在牛車上,看到徐寧就給她招手,“徐知青坐這裏來”徐寧馬上跑過去坐在村長媳婦旁邊,問村長媳婦,“嬸子也去城裏?”


    村長媳婦拉拉旁邊的背簍,背簍裏裝了辣椒,豆角,各種蔬菜,村長媳婦笑嗬嗬的給,“給我閨女送點菜去,徐知青你的頭好點了嗎?”


    村長的大閨女是嫁到城裏的,女婿在機械廠做工人,現在的工人可是一個很體麵的工作,相當於21世紀的公務員,


    徐寧迴道,“好多了嬸子,這不是村長叔讓我在家休息兩天,我去城裏寄封信”


    徐寧和村長媳婦寒暄了幾句,就不怎麽開口了,原主本就是一個不怎麽說話的小姑娘,在外麵她不打算改變太多,低調做人,安安穩穩的度過這幾年。


    牛車晃晃悠悠到了縣城,高高的牌坊上,大氣磅礴的寫著城南縣三個字,兩邊各擺放一個坐臥的石獅子,石獅子的嘴巴上一圈鏈子,鏈子中間有一個獅子頭,旁邊刻著許多波浪線條,鏈子底下有兩隻巨大的前腳。


    徐寧看著這個石獅子,陷入了沉思,怎麽這個石獅子和她穿越前看到的那本巜穿越七零小嬌妻》縣城門口的石獅子描寫那麽像呢,


    她看這本書的前半部分的時候還是幾個月前,當時和辦公室的同事一起在杭市出差,同事推薦給她看的。


    女主叫林妙,來自2021年的網紅,穿越到蘇省一個工人家庭,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家裏有一個哥哥,一個姐姐,下麵還有兩個弟弟,哥哥姐姐都已經成家了,下麵兩個弟弟還小,隻有女主適合下鄉,但女主不這麽想,說父母偏心,尋死覓活的,一直到下鄉前一天還在鬧絕食,誰知道真的把自己餓死了,2021年的網紅林妙就過來了,


    2021年的林妙穿越過來後,收拾東西就下鄉了,林父林母都覺得愧對這個女兒,每月都寄錢寄票,


    況且她的直播間也跟著過來了,雖說直播間沒有別的功能,隻能放東西,但直播間裏有不少品牌方送的樣品,化妝品,零食,床上用品,還有衣服……等等……雖說都不多,但加上林父林母每個月的貼補也夠她過的很滋潤了。


    男主顧文平是比女主晚一個多月下鄉,男主是京市人,家庭條件也不錯,是響應國家號召上山下鄉的,男主第一次見女主時就心動了,女主長的小巧玲瓏,一張巴掌大的瓜子臉膚如凝脂,明目皓齒………(此處省略3000字)……當時對女主的形容,作者寫了一大篇讚美之詞,總之很美就是了。


    後麵就是寫兩人纏纏綿綿的愛情故事,還有一個各方麵都很出色的男配,女主痛苦的在兩人之間徘徊,和男主分分合合糾纏了幾年之久,在一次上山摘野菜時遇到野豬,男主對她舍命相救,最終修得正果,後麵就是恢複高考,男女主雙雙考上大學。


    徐寧穿越前就看到這裏,後麵還有1/3沒看,現在想來,女主下鄉的地方好像就是黑省城南縣,好像書裏也有一個大青山,難道男女主下鄉的地方也是榆樹村?如果真是下鄉到榆樹村,那知青的名字也對不上啊!


    穿越前那晚看了小說以後把平板放空間就好了,現在也不用想的腦袋疼,拿手摸了摸腦袋上的紗布,想著下午迴去要去韓大夫那裏換一下藥,摸頭的手突然頓住了,如果昨天她沒有穿過來呢?是不是原主就這樣沒啦?那村長肯定會把兩個罪魁禍首送到知青辦,這樣榆樹村就沒有李鳳嬌和林秋華兩個知青了,也沒有徐寧了。


    陳向東,孫浩,葛洪斌,三個人本來就很低調,如果再發生一人死亡,兩人被送到知青辦,那他們三個隻會什麽事都躲得遠遠的,這就能說明他們三個在書裏為什麽沒怎麽被提起過。


    女主林妙好像就是69年下鄉的,書裏麵曾經描寫過女主下鄉正好趕上秋收,兩個芊芊玉手磨的到處都是水泡,還慶幸直播間有防曬霜,要不然的話臉都要曬脫層皮。


    現在離秋收還有不到一個月了,如果真是穿書了,那要想辦法在女主來到槐樹村之前搬出知青點。


    徐寧想的正出神,聽村長媳婦在喊“徐知青,徐知青,到了,你不是要去寄信嗎?快去吧,天不早了,晚了趕不上迴去的牛車”


    徐寧這才反應過來,連忙答應,“好的嬸子,我這就去,”


    徐寧沒去寄信,原主的筆記,她還不怎麽熟悉,先練練再寫。


    先去供銷社,裏麵人不少,原主下鄉時帶來的票有幾張快到期了,徐寧打算用了,買了兩斤紅糖,一斤雞蛋糕,一斤鹽,把兩斤糖票,一斤雞蛋糕票拿給售貨員,


    “紅糖四毛八一斤,兩斤九毛六,雞蛋糕七毛五一斤,鹽一毛五一斤,一共一塊八毛六”徐寧把錢拿給售貨員,把東西放進背簍,又到處看了一下,走到賣肉的地方,肉攤邊上擠滿了人,徐寧轉身就出去了,


    空間裏麵的東西她不打算賣,這幾年也不想和女主一樣去黑市做生意,她沒有女主光環,也不想去冒這個險,到糧食自由至少還有十年,她空間裏的糧食也不多,既然占了原主的身體,那原主的親人她也會管的。


    想到原主的父母,她忽然想起書裏幾筆帶過的一個情節,


    村長去接男主那一批下鄉知青的時候,跟著來的還有一男一女和一個兩三歲的小男孩,那三人成分不好下放來農村進行改造,和知青不同的是,知青是坐牛車來的,那兩個大人和一個小孩是跟著牛車走到榆樹村的。


    成分不好的三個下放人員是要住牛棚的,牛棚和知青點距離不遠,牛車把知青送到知青點,帶那三人去牛棚的時候,一個小男孩衝過來喊“爸媽,小莫”三個人中間兩三歲的那個小男孩就喊哥哥,這下再怎麽說斷絕關係了,也沒人信!喊爸媽的小男孩也跟著去住牛棚了。


    後麵書裏就沒怎麽說過這一家了,再就是幾年後男女主結婚後,有天晚飯後出去散步時,經過牛棚,看到一個十幾歲的男孩子穿的破破爛爛挑著水往牛棚走,心裏感歎了一句,時代的犧牲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六十年代小知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平淡生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平淡生活並收藏穿越六十年代小知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