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三個吃完飯,張茂行把碗筷收拾了一下,讓張茂河拿上點心,一起給呂母送過去。
“你們吃完放那就行,怎麽還送過來了。”在呂母看來這些活都是女人幹的,何況是張家這種人家,怎麽可能會讓他們收拾碗筷。
張茂行把碗筷放下,張茂河上前,把點心遞過去。
“你們這是作甚?”呂母看到這些點心盒子就後退了一步。
“我去鎮上,買了些點心,您嚐嚐。”張茂行說道。
“你的心意我知道,不用這些東西,我們救老四都是緣分,這麽金貴的東西,我這老婆子受不起。”呂母語重心長地說道。
“這是我爹娘特別交代我的,我要是辦不好,迴家我爹娘會責怪我的,我爹娘說了,等我四哥病好了,他們帶著我四哥親自來感謝您,救命之恩,我們家不會忘。”張茂行把王老太交代的話也說了。
“什麽救命之恩,你告訴你爹娘,不用放在心上,老四大難不死,是他自己福大命大。”呂母也知道按照規矩,她們母女救了張茂川,張茂川應該認她做幹娘的。
可是,兩家的家境相差太大,她不確定張家願不願意,萬一人家隻是說一說而已。
“救命之恩怎麽能不放在心上,那我們張家不成了狼心狗肺,這些點心您先嚐嚐,我四哥還不能下地走路,要不然他就自己來了。”張茂行說道。
呂母還有把張茂川發展成女婿的想法,自然不能讓張茂川的身體有任何差池,萬一落下什麽病根,要不然女兒以後就受大苦了。
“可不敢讓他來,讓他躺著,有什麽事等病好了再說了。”
雙方又推諉了一番,張茂行兩人才把東西放下離開了。
呂母看著這些點心,她何曾想過有一天有人會送她這些金貴的東西。
她想試探一下女兒的心思,便小心地問道:“你覺得這老四人怎麽樣?”
呂小玲不知道她娘為什麽問這個問題,想起張茂川那個笨蛋吃包子差點兒把自己噎死,隨口說道:“能幹是挺能幹的,人也不懶就是人有點兒笨!”
“能幹就行了,不是人人都能像老五那樣聰明。”呂母勸解道。
“他是聰明是笨跟我也沒關係,反正過幾天他就迴家了。”呂小玲可沒她娘的那個心思,救張茂川隻是順手為之,她也沒想著要對方感謝。
至於,張茂川父母來不來,她也不關心,她家跟張家家境相差大,就張茂川認她娘作幹娘,那又能怎樣,可能外人還會說他們母女兩個攀附張家,還不如就這樣,誰也不牽絆誰。天籟小說網
聽女兒的話,呂母知道女兒對張茂川沒那種心思,也對,比張家條件差很多的人家還不願意娶她女兒,更何況是張家,誰家不想找一個門當戶對的,張家怎麽可能看上他們這樣的人家。
想到這,她覺得自己一把年紀還沒女兒看的清楚,便把那心思放下了。
第七天的時候,張茂川已經能自己下床走路了,全身沒那麽疼了,隻是身上的淤青一時半會兒還退不下去。
藥匣子來看看了,說再等兩天,於是,他們又多待了兩天。
臨走那天,張茂行把他們買的糧油米麵全部留下了,賣剩下不多的布料也留下了,還說等他四哥傷好了,他們再過來。
母女二人看著他們走遠,心裏總覺得空落落的。
“這張家真大方,這麽些東西都不要了,呂家的,你們運氣可真好,救迴來一個土財主,瞧瞧這些的東西,光著糧油米麵夠你們吃好一陣子,還有布料,我們都是花錢買,你們一個錢不用花,全留給你們了。”一個婆子很是羨慕,自己怎麽沒這運氣,要是她家有這種運氣,她睡覺都能笑醒。
“你看這幾天,你家吃的好喝的好,小玲又水靈了!”又有人說。
“張家真有錢,我見他那兄弟去長生家買了好幾次魚,那魚都是又肥又大的,也就張家能天天這樣吃。”
“都是做給老四吃的,老四那可憐孩子被山匪禍禍的不輕,不好好養養,落下病根就慘了。”呂母偶爾說一句,大部分時間都是聽著。
“呂家的,按照咱們這邊的規矩,他應該認你當幹娘的,你們母女兩個的苦日子要熬到頭了,以後,你們不得天天大魚大肉。”
“我聽說那老四也是十九,跟小玲一個年紀,要是兩人日久生情,說不定還能親上加親。”
“對對對,親上加親,以後,你們家就是咱小河村最好過的人家了。”
······
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談論著呂家這些天的事,說的都是好聽的話,畢竟,萬一張家真的來人認親,那呂家就一步登天了,能有張家這樣一門親戚,那真是積了大福氣。
當然,也有那些不服氣的,眼紅的,光是張家留下那些東西就值不少錢,有人就說,張家留下這麽多東西,擺明了就是不想跟呂家結親戚,留下這麽多東西就是為了堵住呂家母女的嘴,不讓他們亂說話,萬一呂家母女說他們狼心狗肺,張家也有話說不是。
但是,這些話他們隻敢私底下說一說,萬一張家真的來認親了,那不是打他們臉嗎?要是兩家真成了親戚,那他們以後賣山貨啥的也能賣一個好價錢,現在怎麽說也不能把關係搞僵了。
張茂行他們三個迴到家,一家人看到他們迴來,都很高興。
王老太看到張茂川已經可以自己下地走路了,提了這麽多的心也放下了。
可是,當她看到張茂川滿臉滿身的淤青不由得嚇了一跳,可想而知當時那些土匪下手有多重,這是把人往死裏打呀。
“天殺的土匪,搶東西就搶東西,幹啥打人還打這麽狠,真是一群遭天譴的畜生,不是爹娘生養的東西。”
張茂川聽到他娘一直罵那些土匪,生怕他娘真被氣到了。
“娘,您消消氣,您兒子我福大命大,死不了,都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以後您就跟著我享福吧!”
“你們吃完放那就行,怎麽還送過來了。”在呂母看來這些活都是女人幹的,何況是張家這種人家,怎麽可能會讓他們收拾碗筷。
張茂行把碗筷放下,張茂河上前,把點心遞過去。
“你們這是作甚?”呂母看到這些點心盒子就後退了一步。
“我去鎮上,買了些點心,您嚐嚐。”張茂行說道。
“你的心意我知道,不用這些東西,我們救老四都是緣分,這麽金貴的東西,我這老婆子受不起。”呂母語重心長地說道。
“這是我爹娘特別交代我的,我要是辦不好,迴家我爹娘會責怪我的,我爹娘說了,等我四哥病好了,他們帶著我四哥親自來感謝您,救命之恩,我們家不會忘。”張茂行把王老太交代的話也說了。
“什麽救命之恩,你告訴你爹娘,不用放在心上,老四大難不死,是他自己福大命大。”呂母也知道按照規矩,她們母女救了張茂川,張茂川應該認她做幹娘的。
可是,兩家的家境相差太大,她不確定張家願不願意,萬一人家隻是說一說而已。
“救命之恩怎麽能不放在心上,那我們張家不成了狼心狗肺,這些點心您先嚐嚐,我四哥還不能下地走路,要不然他就自己來了。”張茂行說道。
呂母還有把張茂川發展成女婿的想法,自然不能讓張茂川的身體有任何差池,萬一落下什麽病根,要不然女兒以後就受大苦了。
“可不敢讓他來,讓他躺著,有什麽事等病好了再說了。”
雙方又推諉了一番,張茂行兩人才把東西放下離開了。
呂母看著這些點心,她何曾想過有一天有人會送她這些金貴的東西。
她想試探一下女兒的心思,便小心地問道:“你覺得這老四人怎麽樣?”
呂小玲不知道她娘為什麽問這個問題,想起張茂川那個笨蛋吃包子差點兒把自己噎死,隨口說道:“能幹是挺能幹的,人也不懶就是人有點兒笨!”
“能幹就行了,不是人人都能像老五那樣聰明。”呂母勸解道。
“他是聰明是笨跟我也沒關係,反正過幾天他就迴家了。”呂小玲可沒她娘的那個心思,救張茂川隻是順手為之,她也沒想著要對方感謝。
至於,張茂川父母來不來,她也不關心,她家跟張家家境相差大,就張茂川認她娘作幹娘,那又能怎樣,可能外人還會說他們母女兩個攀附張家,還不如就這樣,誰也不牽絆誰。天籟小說網
聽女兒的話,呂母知道女兒對張茂川沒那種心思,也對,比張家條件差很多的人家還不願意娶她女兒,更何況是張家,誰家不想找一個門當戶對的,張家怎麽可能看上他們這樣的人家。
想到這,她覺得自己一把年紀還沒女兒看的清楚,便把那心思放下了。
第七天的時候,張茂川已經能自己下床走路了,全身沒那麽疼了,隻是身上的淤青一時半會兒還退不下去。
藥匣子來看看了,說再等兩天,於是,他們又多待了兩天。
臨走那天,張茂行把他們買的糧油米麵全部留下了,賣剩下不多的布料也留下了,還說等他四哥傷好了,他們再過來。
母女二人看著他們走遠,心裏總覺得空落落的。
“這張家真大方,這麽些東西都不要了,呂家的,你們運氣可真好,救迴來一個土財主,瞧瞧這些的東西,光著糧油米麵夠你們吃好一陣子,還有布料,我們都是花錢買,你們一個錢不用花,全留給你們了。”一個婆子很是羨慕,自己怎麽沒這運氣,要是她家有這種運氣,她睡覺都能笑醒。
“你看這幾天,你家吃的好喝的好,小玲又水靈了!”又有人說。
“張家真有錢,我見他那兄弟去長生家買了好幾次魚,那魚都是又肥又大的,也就張家能天天這樣吃。”
“都是做給老四吃的,老四那可憐孩子被山匪禍禍的不輕,不好好養養,落下病根就慘了。”呂母偶爾說一句,大部分時間都是聽著。
“呂家的,按照咱們這邊的規矩,他應該認你當幹娘的,你們母女兩個的苦日子要熬到頭了,以後,你們不得天天大魚大肉。”
“我聽說那老四也是十九,跟小玲一個年紀,要是兩人日久生情,說不定還能親上加親。”
“對對對,親上加親,以後,你們家就是咱小河村最好過的人家了。”
······
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談論著呂家這些天的事,說的都是好聽的話,畢竟,萬一張家真的來人認親,那呂家就一步登天了,能有張家這樣一門親戚,那真是積了大福氣。
當然,也有那些不服氣的,眼紅的,光是張家留下那些東西就值不少錢,有人就說,張家留下這麽多東西,擺明了就是不想跟呂家結親戚,留下這麽多東西就是為了堵住呂家母女的嘴,不讓他們亂說話,萬一呂家母女說他們狼心狗肺,張家也有話說不是。
但是,這些話他們隻敢私底下說一說,萬一張家真的來認親了,那不是打他們臉嗎?要是兩家真成了親戚,那他們以後賣山貨啥的也能賣一個好價錢,現在怎麽說也不能把關係搞僵了。
張茂行他們三個迴到家,一家人看到他們迴來,都很高興。
王老太看到張茂川已經可以自己下地走路了,提了這麽多的心也放下了。
可是,當她看到張茂川滿臉滿身的淤青不由得嚇了一跳,可想而知當時那些土匪下手有多重,這是把人往死裏打呀。
“天殺的土匪,搶東西就搶東西,幹啥打人還打這麽狠,真是一群遭天譴的畜生,不是爹娘生養的東西。”
張茂川聽到他娘一直罵那些土匪,生怕他娘真被氣到了。
“娘,您消消氣,您兒子我福大命大,死不了,都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以後您就跟著我享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