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二年,二月初五上午的午時一刻,也就是上午11點15分左右。


    這一個後世眾多的史學家,算是一個記憶相當深刻的時間點上;胡彪等一行三百多人在巨大的歡唿聲、以及跪迎的場麵中。


    抬著十個大牌位在一路行走之下,終於是來到金木門前。


    為什麽說這麽一個時間,讓後世很多人都是非常的記憶深刻了?


    理由很是簡單,在這一個時間點上發生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不僅造成的一係列後果非常深遠不說。


    幾乎改變了這一個星球,今後數百年、甚至更長時間裏的勢力格局。


    整個的過程和結果,讓後人們稍微地細細思量了一番之下,也是充滿了太多的疑點,可以大書特書的地方。


    以至於哪怕在多年之後,都會被人反複地提及、吹噓,認為其中充滿了陰謀論。


    甚至後世的網絡時代中,還有一群叫做‘網絡作者’的人。


    他們在拍腦殼想出的中,每每寫到了這樣一段劇情時,都會大張旗鼓地水上好長一段劇情。


    具體上的情況,在當時是這樣的發生的。


    當看到了眼前的胡一統等人,已經是出現在了視線中了之後,趙佶和趙恆這樣一對的父子,心情那是更加的複雜了起來。


    一方麵,那是這樣他麾下的子民。


    先是帶著一臉狂熱的表情,嘴裏發出了震天的歡唿聲,迎接胡彪等人的場麵。


    然後等看到了那些神位後,紛紛虔誠跪倒在地的一個場麵,他們兩個官家居然是從未的享受過。


    於是,這兩個從未真正想想,為什麽會造成這樣一個情況的官家,現在心中那叫一個吃味得厲害。


    對於胡一統和他手下的玄戈營,心中的忌憚那是更加深了幾分。


    不過依然沒有將這些人,當成自己心中最大的一個威脅。


    主要的原因,還是這兩位官家自問若是在戰陣之上,他們絕對不是胡一統這些匹夫、廝殺漢們的對手。


    可若是換成了官場,完全可以輕鬆拿捏此子。


    說白了,無非是在今後的時日裏,用著高官厚祿這些手段,拉攏和分化胡一統的一眾手下們。


    等到剪除掉了羽翼之後,再來徐徐對付胡一統本人就是了。


    沒有借口?安上一個‘莫須有’,那也無妨。


    另一方麵,兩人此刻的心中,則是充滿了一個強援到來之後,大大鬆了一口氣的輕鬆感,還有說不出的快意。


    因此在這樣的一個時刻,趙佶和趙恆這樣一對父慈子孝的父子,兩人在心有靈犀一般地對視了一眼之後。


    每一個人的眼中,在這一刻都是充滿了莫名的信心,以及對對方的譏笑和嘲諷。


    最終,父子兩人都是整理了一下衣衫之後,臉上帶著如沐春風一般的笑容,以無可挑剔的風流姿態,一前一後地開始帶頭迎接了上去。


    反正心中已經是準備好了,先對於胡彪等人熱情地表示歡迎,展示一下自己對胡彪他們的重視,好好的安撫一下再說。


    接下來,則是擠出一些淚水來,為那些義民們嚎啕大哭一場。


    甚至如果有必要的話,還要為那些牌位抬上一會,總之就是用這些手段收攏和恢複一下民心,為後續的一些計劃打好基礎。


    該說不說,這樣的一些政*治手段和作秀,他們比起了胡彪等一眾菜鳥們,不知道強出了多少。


    問題的關鍵在於,胡彪做法根本就是在他們的意料之外。


    那叫一個簡單、粗暴,以及相當有效……


    當趙佶和趙恆這樣的一對父子,帶著各自的一肚子算計,走上了金木門的吊橋,準備開始了各自的表演時。


    那一條在之前很長時間裏,被來來往往的行人多年踩踏,被車輪碾壓。


    甚至幾日之前的時間裏,被金兵算上了戰馬和盔甲之後,重量達到了上千斤重的鐵浮屠反複踩踏,都是沒有一點為問題的吊橋。


    在當前這麽一個時候,卻是出了問題。


    看起來無比堅固,關鍵位置上包裹著鐵皮、釘上了長長鐵釘的橋板,在‘卡察~’的一聲中,直接就是斷成了兩截。


    由於這玩意斷的速度實在太快了一些,當時剛剛走到了橋上的趙佶和趙恆兩人,根本就來不及有著任何的反應。


    哪怕趙佶這一個藝術家皇帝,其實有著相當良好的身體素質。


    原本的曆史上,被關押的時間裏不僅生了一堆兒女,更是與看管他的金兵打馬球,還能打贏。


    依然是在滿朝的文武官員,胡彪等一行玄戈營數百人,還有金木門附近看熱鬧的數萬軍民的麵前。


    在吊橋的橋麵忽然斷掉時,‘哐當~’一下的就是掉進了水中。


    呆滯了一兩秒後,還是胡一統胡爺爺最先的反應了過來,嘴裏大叫出了一句‘救人、不對!護駕、護駕~’


    嘴裏吆喝出了一句的當口,胡彪已經是不顧一切的向著金水河衝了過去。


    打算穿著重甲,都不管不顧地跳進水裏,很有一些忠勇救主的樣子。


    結果不等他衝到了河邊,反應過來的幾個年輕一些的太監、皇城司的禁軍,已經是紛紛地一頭紮進了到了如今,依然是河水刺骨的金水河中。


    不多的時間之後,大宋的兩位官家就被救了出來。


    雖然兩人在慌亂之下,都是喝了不少尚且帶著屍臭和血汙的河水,但是人沒有在這麽短的時間裏被淹死掉。


    隻是這樣一來,隨後時間裏受驚的兩人,都被匆匆地送迴了皇宮。


    禦醫什麽的被金人抓走了之後,是沒有辦法傳了;好在城中民間的名醫還剩下不少,匆匆地進宮去給他們醫治了。


    同時,今天這樣一個胡爺爺等人入城之後,向官家獻捷、被大大封賞一番的一個後續活動,不得不就此無疾而終了起來。


    這樣一個扯澹的事情,也很是讓侯三等城中的百姓。


    很是為了胡爺爺等人的遭遇,感到有些憤憤不平;至於官家身體的安危,關他們毛線的事情?


    隻是侯三他們不知道的是,對於後續的一些變化來說,兩位官家的落水的事件,才是後續一係列曆史大事件的開始而已。


    在後續發生的一係列事件,直接將天下所有人都有些看傻了眼……


    那啥!據後世的野史記載:


    徽欽二帝當日落水之後,雖得及時救出,並且被城中名醫救治;無奈二帝受驚過重,加之河水汙穢不堪入肺太多。


    二日之後,徽宗趙佶因有心國事。


    精神疲乏之下受驚過甚,加之又是汙水傷了心肺,不幸駕崩。


    次日,欽宗趙恆因為與徽宗同樣的病因,加之因徽宗過世之事,心中傷痛異常之下也是駕崩了。


    頓時,大宋舉國大喪。


    靖康二年二月九日,資政殿大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升尚書左丞、門下侍郎耿南仲,親領文武百官,進宮求見茂德帝姬。


    齊齊跪拜於茂德帝姬麵前,泣求曰:


    天不可一日無日,國不可一日無君,如今天家遭受了連番大難後,不算那些被金兵擄走的皇子和皇族,皇室隻剩下了九皇子趙構和數位帝姬。


    但九皇子此人自小嬉戲無度、素無賢名,無法應對當前大宋百年之未有大亂局。


    而茂德帝姬在民間素有名望,本次靖康之恥中更是以千金之軀,親冒箭失上陣殺敵,得萬民敬重。


    事權從急之下,也顧不得大宋固有的祖宗之法。


    隻能是循盛唐之古法,懇請茂德帝姬登基為女帝,以應對當前百年之未有大亂。


    麵對著耿南仲等文武百官泣血哀求,茂德帝姬以自己一介女流為由堅決不肯受之;百官跪地苦苦繼續懇請,帝姬再度不肯受。


    一而再、再而三,三次推遲不受後。


    城中數十萬百姓聽到消息後,齊齊湧進了內城之中,在皇宮之外跪了一地,一起求茂德帝姬登基為女皇。


    無奈之下,帝姬隻得含淚接受下來。


    並且當眾對天盟誓,她不過是臨時登上大寶,應對當前巨大的亂局而已;二十年後不管她趙金福身體情況如何,皆退位將皇位讓於趙氏子弟。


    若是有違此誓,定叫她不得好死。


    三日之後,茂德帝姬在事權從急之下一切從簡,匆匆舉行了登基大典,成為了大宋的第十位皇帝。


    年號:茂德,史稱茂德女皇,為種花家第二位女帝。


    女帝初登基,便展現出了一些雷霆手段。


    其一、封耿南仲為當朝宰相,加秦國公,為百官之首。


    封胡彪以參政知事為副相,兼樞密院樞密使掌管天下兵馬,主要負責重新訓練出一支大宋強兵,用來直搗黃龍、一血靖康之恥之大恨。


    封馬擴、嶽飛為樞密院副使。


    其中馬擴留開封城輔左胡彪整軍備戰,嶽飛繼續留在相州操練兵馬,防止金兵再次入寇。


    挨踢、旭峰、老黑、倉管、狼青、羽漢楓、歌者、貴妃等人各有封賞,皆是三品以上大員,以文官出身或出任各部主官,又或是軍中統製官。


    就連原開封府捕快劉安,也出任開封府尹。


    當日從炊餅山上下來的人員,一眾朝中的文武百官,人人皆有一番封賞;女皇此令一出,開封城人心頃刻就是安定下來。


    隻是民間有流言稱:茂德女皇不過一傀儡而,耿南仲這個宰相也是一人形圖章。


    胡彪、胡一統挾天子以令諸侯,靠著一眾黨羽把持朝政,不過又是一個漢末活曹操的翻版罷了。


    其二、隨著女皇登基消息一起傳遞出去的,還有著茂德女皇下旨後,對各地官員的封賞和承諾。


    封九皇子趙構為賢王,承諾下一任皇帝將傳位於他的子孫,


    承諾她在位時,永不開啟花石綱等苛政,承諾大宋永不和親、不納貢、不稱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在本次的封賞之中,各地大員之中


    加國公者有七人,封侯者二十九人,封伯者五十一人,封子爵和男爵等人數量更是超過了三百。


    女皇並承諾眾人雖目前官職不變,日後自有升遷。


    徽宗在位時的各種政法、皆是不變,給予了地方一眾官員更大權力。


    一時間,大宋各地雖然還有針對於女帝的登基,有著一些‘母雞司晨’的異議,但是總體上還算是勉強安定了下來。


    各地之間,對於女皇也是有了基本的承認。


    當然以上的種種,都是一些明麵上的消息和說法;私底下,不知道還有陰謀和波瀾在預謀之中……


    ******


    時間,茂德元年二月十二日,也就是茂德女皇登基的當晚。


    地點:原本屬於蔡京,這一個六賊之首在內城之中的豪華宅院,不過現在變成了副宰相、樞密使胡彪、胡相公的府邸中。


    為了女皇登基的事情,忙活了好些天之後。


    並且在後續時間裏可以預見的是,還有更多破事情需要忙活的場麵;胡彪等人算是忙裏偷閑的情況下,大家臨時地坐在了一起吃喝一頓。


    算是好好地犒勞一下,之前忙成了狗一般的自己。


    在將一塊足有一兩重的‘東坡肉’,一口塞進嘴裏、嚼幾下就咽進了肚子,又喝了一杯冰鎮的葡萄酒後。


    羽漢楓才是有著心情,問出了自己一直好奇的一點:


    “老胡,你這個好些人嘴裏的曹阿瞞。


    來說說,你到底是怎麽想的?當初為什麽不選擇自己當皇帝,我們也好混個一字並肩王啥的,偏偏要將茂德帝姬給推上去?


    還讓老馬帶人搞手段,讓趙恆和趙佶這兩對父子落水而死,搞得跟明朝那些大臣一樣;一點也不爽快,讓我嘎了他多好?”


    聲音才是落下,歌者、老鐵、風車、李三、陳塘等人,都是紛紛的附和起來。


    一致認為讓宋徽宗和宋欽宗,這麽安詳地走了,還有讓所謂的大宋繼續延續下去,真心是有些不爽。


    “造反自己當皇帝,這不是扯澹麽?”


    聞言之後的胡彪,先是在嘴裏如此地迴應了一句。


    隨後的時間裏,算是緩緩地說出了自己的考慮:“在靖康之恥這一個事件中,老趙家的醜態算是讓天下人看得清楚了。


    可也就是開封城,以及北方的百姓們,因為有著切膚之痛,可能感覺上願意換個其他姓的皇帝。


    但是在其他地方,特別是在江南地區那些官員、讀書人、地主豪紳的心中。


    他們老趙加那還是很有市場,被認為是正統的。


    我們真要造反了,信不信頂天就是占據了開封城周邊一些不大的區域,趙老九會被推上位,然後與我們內戰。


    還是優先解決我們,根本不考慮去與金人作戰的那一種。


    你們就真希望到時候兩麵受敵,還要與自己人在當前的情況下,先內耗一場,讓金人看了笑話?


    至於手段、爽不爽都不重要,好用就好。”


    麵對著胡彪這樣一個說法,歌者有些不服氣地說了一句:


    “那又怎樣,我們完全可以發動群眾嗎?我黨可是有著那麽多優秀的成熟經驗,完全可以學習和發揚一下,從此就不要皇帝了。


    實在不行,幹脆帶上了大批工匠和百姓,去其他的地方發展,讓金國與趙老九雙方打出狗腦子來。


    等到我們有著實力後,一家夥平推了他們。”


    這一次,都不用胡彪開口了,巴龍這一個自稱是曆史愛好者的菜鳥,說出了自己不同的一些看法:


    “歌者,你的這些說法都不靠譜,畢竟隔著上千年的事件了,具體大環境不同。


    這一個年代的百姓,還是習慣頭上有著一個皇帝,但隻要是趙氏皇族,具體上是誰反而不重要。


    現在講究的可是皇權不下鄉,鄉間的話語權全部被各種土豪劣紳們把持著。


    你想想看,就連現代位麵上世紀49年前,這麽一個民智對比起如今,已經開放了好些的時候。


    我黨都被那些土豪劣紳,傳言成了‘**共七(避諱一下)’的模樣。


    不知道引起了多少麻煩和老鄉的誤會,在當前的這一年頭,更不知道傳言成什麽樣子,然後與我們死磕到底了。


    沒有一個幾十年的工夫,慢慢地來推進、改變明智,根本就起不到效果;係統也沒有那麽多的時間,留給我們慢慢來折騰。”


    巴龍這一個菜鳥說的說法,的確相當有道理。


    因為就在3天之前,他們本次任務的第一階段已經正式完成了,雖然第二階段還沒有觸發。


    不過用腳指頭去想,都知道係統那一個孫子,不可能給他們數十年的時間去經營。


    至於為什麽不換一個地方發展,有關於這一點狼青迴答了起來:“不用換地方了,其實開封城是個好地方來著的。


    煤鐵這些資源,周邊相當充足。


    哪怕不是江南,但是因為漕運的原因,水道建設上其實相當完善了。


    能夠通過水運這樣一個手段運送,解決了當前我們嚴重缺乏牛馬等牲口,用來運送的一個硬傷。


    另外中原省身處平原,自古就是產糧之地。


    這一次因為大量的皇族、官老爺們被抓走,還有好些豪紳們自己跑路了,大量上好的田地都空了出來。


    剛好用來讓開封城大量失業的百姓,用來進行屯田和生活。


    唯一的問題就是,現在城中已經是嚴重缺糧了,就算使用這一個屯田的方式,不說糧種的這一個問題,等到收獲也起碼是半年之後。


    在收獲之前,若是沒有足夠的糧食,我們練兵、屯田的事情,根本就是無從提起。”


    想到了這樣的一點後,大家都是在一聲長歎之後,連身前由開封城最好的酒樓‘樊樓’,大廚精心置辦的一桌酒菜,一時間吃起來也是沒有了滋味。


    因為在古代,沒有什麽比起糧食更為重要的事情了……


    lq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大唐萬裏一孤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腿大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腿大叔並收藏開局:大唐萬裏一孤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