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起潛此時正賦閑在家見到三桂後非常高興至於三桂全殲後金先鋒營的事跡他也已經知曉當下大力誇讚了他幾句。[..tw超多好看小說]
由於三桂第二日一早還要入金殿麵聖因此高起潛並未糾纏他過久。隻是在最後叮囑他麵聖完畢後須立即趕迴府中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安排。三桂雖然沒有具體追問但知道義父此舉必有深意。
第二日早朝三桂如約押著後金俘虜杜度前往金殿。
崇禎今日根本無心聽取眾臣的奏章隻是簡單的應付了一會兒便已忍耐不住對下麵的傳旨官問道:“遼東參將吳三桂來了沒有?”
傳旨官躬身道:“迴萬歲遼東參將吳三桂已在殿外等候!”
崇禎聞聽麵帶喜色點頭道:“宣他進來!”
傳旨官答應一聲後轉身迴到殿門口衝著殿外高聲喊道:“萬歲有旨宣遼東參將吳三桂進殿覲見!”
聲音在空曠的廣場上遠遠傳了開去。三桂忙整了整衣冠隨後在傳旨官的指引下昂步入金殿。
進殿後三桂拿眼角掃視了一眼高台之上端坐的崇禎以及兩旁的一眾大臣們。隨後撲通跪倒在地口中高唿道:“遼東參將吳三桂叩見聖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崇禎和顏悅色的道:“平身吧!”
三桂謝恩之後這才緩緩站起身。
崇禎一邊仔細打量著三桂一邊點頭讚許道:“恩兩年多未見吳三桂你又長大了不少啊!如今站在殿中望去樣貌雄奇威猛絕倫確有一股沙場猛將的味道。恩看來這幾年的戰場生涯令你又成熟了不少啊!”接著又問道:“對了今年你多大年齡了?”
三桂忙迴答道:“多謝聖上關心末將今年末將已經一十八歲了!”
崇禎聽了略帶感情的道:“一十八歲!正是人生的大好年華啊!隻可惜這天下不知有多少如你這般擁有青春年華的青年人眼下卻依舊無所事事!他們或紮溫柔鄉中或臥醉酒坊內隻知道貪圖享樂得過且過哪裏還記得這大明江山保下來是多麽的不易啊!而你卻在這十八歲中就已成為了我大明遼東軍中的一員青年悍將!唉如果這天下人人都似你這般我大明朝的江山何愁不萬世永固啊!”
三桂忙躬身答道:“陛下英明神武我大明有陛下您這有道明君必定會世代傳承下去!”
崇禎緩緩點頭歎道:“但願如此吧!”隨後又感到在這樣的場合如此消沉有些不妥忙打起精神對三桂道:“吳三桂將你這次伏擊後金軍前鋒營的具體經過再為朕及列位臣工好好說一遍!讓大家夥也跟著長長見識與士氣!”
三桂忙點頭應是隨後在這金殿之上將如何伏擊了後金軍前鋒營的具體經過略有些添油加醋的詳述了一遍。
這一講就是將近半個時辰由於三桂事先就已想好了詞因此在很多細節方麵又特意加工了一番。結果就變成了好似講故事一般這樣一來這場伏擊戰役就愈加變得驚險無比了堂上有很多大臣從未聽說過打仗竟還有這麽打的一時間感同身受聽的是津津有味。
台上的崇禎也是如此直到三桂最後終於講完崇禎依然還有些意猶未盡的樣子他低下頭望了望殿中的眾臣高聲問道:“此次吳三桂為我大明立下了如此大功列位臣工們看看該如何的封賞於他啊?”
這個問題一出大殿內立時安靜了下來。眾大臣你望著我我看著你誰都沒有率先提出建議。就這樣殿中形成了一種冷場的局麵。而三桂孤零零的站在殿中也顯得有些尷尬。
片刻後崇禎終於忍耐不住繼續問道:“怎麽難道你們竟沒有一個合適的獎賞之法麽?誰來上前說一說啊?”
殿中眾大臣還是大眼瞪小眼的相互望著可就是沒有一個人上前提議。
站在殿中的三桂此時心中也暗暗的有氣這些老滑頭一到這種關鍵的時刻就打退堂鼓。自己打了勝仗立了功竟然沒有一個人提出該如何獎賞自己!哼走著瞧早晚有一天我要讓你們都後悔今日的所作所為!
就在崇禎不耐煩的皺起眉頭剛要作的時候由班中終於施施然走出一人高聲道:“啟奏陛下微臣有話要講!”
此人乃是當朝輔大臣、大學士周延儒在朝中有著深厚的根基及影響力。當然三桂此時還不知道他是誰但見到這個老頭敢第一個站出來為自己講話心中不由的很是高興同時也對他有了幾分好感。
崇禎此時也終於可以下得來台見到是周延儒忙喜道:“周大人有何建議快講!”
周延儒先清了清嗓子隨後拿眼角掃了一眼旁邊站立的三桂對崇禎躬身道:“微臣的提議就是陛下不但不應該對遼東參將吳三桂進行封賞還應該問罪於他並對他進行責罰!”
此言一出不但堂中的三桂及眾大臣一驚就連崇禎也是怔了一怔接著不解道:“周大人這是何意?吳三桂為我大明立了大功怎麽你反而還要朕治他的罪呢?”
周延儒定了定神緩緩道:“陛下請聽微臣向您一一道來!”接著他伸出一根手指道:“第一方才微臣聽了吳三桂親口講述的伏擊經過可以說是驚險無比險象環生稍有不慎就有全軍覆沒的危險。既然他明知在後金軍前鋒營後麵不遠處還有他們的主力大軍存在卻為何依然徒懲匹夫之勇將一萬騎兵置於生死邊緣之險地?恐怕這不能簡單的用運籌帷幄來解釋吧依微臣看來這就是求功心切兵行險招之舉!還好最後僥幸得以逃脫後金主力大軍的追擊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不過這種拿手下一萬騎兵做賭注的做法絕對是萬萬不可取的。要知我大明如今國庫異常空虛根本拿不出多餘的錢來補充軍隊。尤其是騎兵更是重中之重。現在整個大明純騎兵軍隊也才僅僅八萬上下如果就這麽輕易的將之損失掉一萬豈不是得不償失?”
說到這裏周延儒一副怒氣勃的神情大有興師問罪之意。他沉了沉氣接著又多伸出一根手指繼續道:“第二前幾日後金皇太極與我朝在北京城外達成停戰撤兵協議之後消息猶如雨後春筍可以說是舉國皆知。可是吳三桂這麽單方麵伏擊後金軍一來停戰協議就成了一紙空文。這讓後金皇太極該如何想?他肯定會罵我大明言而無信背信棄義!這又讓天下有識之士該如何想?他們肯定會說我們這樣做失去了我大明天朝大國的風範。如果後金皇太極遣使追問過來敢問我們該如何答對解釋?我天朝的禮儀威嚴又將放在何處?”說罷連連搖頭道:“吳三桂這麽魯莽行事實在是置我大明於不利境地啊!”
崇禎聽了若有所思的靜靜思索著殿中的眾大臣也都紛紛交頭接耳的議論著。而殿中一直站立的三桂此時心中卻好似有一股滔天怒火在胸中激蕩。沒想到這個老東西不但不是在替自己討封賞反而還當眾向崇禎參自己一本。真是氣死人了!
崇禎一邊迴味著方才的分析一邊點頭道:“你說的也不是不無道理可是朕總感覺這裏麵有什麽不妥。如果就這麽責罰吳三桂怕是有很多人心不服啊!”
周延儒此時又建議道:“陛下如果此次不果斷處置吳三桂怕是將來會有很多人向他效仿啊!到那時豈不是要將陛下將火坑裏推嗎?還請陛下明察啊!”
崇禎這次沒有答話而是眉頭緊鎖陷於矛盾之中。而周延儒就是看準了崇禎生性多疑的毛病因此才對症下藥讓他對三桂此戰的目的產生懷疑。最可恨的是殿中有幾個大臣為了拍輔大臣周延儒的馬屁竟紛紛附和他的提議這下就使矛盾中的崇禎更加為難。
三桂這時依然麵無表情但內心深處卻恨不得立時將身邊這個老頭當場掐死。他強忍著這種強烈的衝動但雙手卻悄悄的狠狠攥起了拳頭。心道你這個老不死的懂個屁!北京城都險些被人家攻破還講究個什麽天朝大國威儀?有機會我好好的羞辱你一番看看你到時候還講究不講究什麽威儀!
三桂有心想當場對周延儒進行反駁無奈崇禎沒有問到自己還不能隨便張口說話。畢竟自己隻是個小小的參將還沒有資格在金殿之上話的權力。
就在此時新任兵部尚書洪承疇呆不住了。本來他不想說話但適才經周延儒這麽一說等於吳三桂這個大勝仗算是白打了。不但無功反而還要記過。這對他來說實在有些接受不了畢竟他才是直管整個大明軍隊的兵部尚書而眼前的吳三桂也算是他手下的一員小將。如果就這樣草率的將他治罪那自己該如何向天下的各處軍隊交待?再者說他周延儒也實在管的太寬了一些雖然他是當朝大學士輔大臣但如此當著萬歲及眾大臣的麵羞辱折損我的部下究竟是出於何種目的?這不是相當於當眾扇自己的耳光麽?想到這裏洪承疇出班奏道:“陛下微臣認為如要將吳三桂治罪實有不妥。”接著又道:“雖然方才周大人說的也有他的道理但吳三桂年僅一十八歲行事難免會魯莽一些況且手下兵將也損失不大因此這些並不足以作為懲罰吳三桂的理由。至於第二點我們大可不必擔心無論他皇太極怎樣詢問我們都可給他來個矢口否認甚至說是各地的反賊、叛軍所為這樣他也隻能無可奈何。而此次吳三桂將後金軍前鋒營五千人馬予以全殲又俘獲了敵方主將絕對算得上是大功一件。就算陛下因為方才的顧慮不對他進行封賞但也應該兩相抵消啊!否則對有功之人不但不賞反而還要懲罰恐怕將士們不但會有怨言還會影響士氣啊!”
這一番話合情合理把正在犯難的崇禎登時解救出來。連忙點頭道:“恩洪尚書此言甚是有理就照你說的辦吧!”
由於三桂第二日一早還要入金殿麵聖因此高起潛並未糾纏他過久。隻是在最後叮囑他麵聖完畢後須立即趕迴府中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安排。三桂雖然沒有具體追問但知道義父此舉必有深意。
第二日早朝三桂如約押著後金俘虜杜度前往金殿。
崇禎今日根本無心聽取眾臣的奏章隻是簡單的應付了一會兒便已忍耐不住對下麵的傳旨官問道:“遼東參將吳三桂來了沒有?”
傳旨官躬身道:“迴萬歲遼東參將吳三桂已在殿外等候!”
崇禎聞聽麵帶喜色點頭道:“宣他進來!”
傳旨官答應一聲後轉身迴到殿門口衝著殿外高聲喊道:“萬歲有旨宣遼東參將吳三桂進殿覲見!”
聲音在空曠的廣場上遠遠傳了開去。三桂忙整了整衣冠隨後在傳旨官的指引下昂步入金殿。
進殿後三桂拿眼角掃視了一眼高台之上端坐的崇禎以及兩旁的一眾大臣們。隨後撲通跪倒在地口中高唿道:“遼東參將吳三桂叩見聖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崇禎和顏悅色的道:“平身吧!”
三桂謝恩之後這才緩緩站起身。
崇禎一邊仔細打量著三桂一邊點頭讚許道:“恩兩年多未見吳三桂你又長大了不少啊!如今站在殿中望去樣貌雄奇威猛絕倫確有一股沙場猛將的味道。恩看來這幾年的戰場生涯令你又成熟了不少啊!”接著又問道:“對了今年你多大年齡了?”
三桂忙迴答道:“多謝聖上關心末將今年末將已經一十八歲了!”
崇禎聽了略帶感情的道:“一十八歲!正是人生的大好年華啊!隻可惜這天下不知有多少如你這般擁有青春年華的青年人眼下卻依舊無所事事!他們或紮溫柔鄉中或臥醉酒坊內隻知道貪圖享樂得過且過哪裏還記得這大明江山保下來是多麽的不易啊!而你卻在這十八歲中就已成為了我大明遼東軍中的一員青年悍將!唉如果這天下人人都似你這般我大明朝的江山何愁不萬世永固啊!”
三桂忙躬身答道:“陛下英明神武我大明有陛下您這有道明君必定會世代傳承下去!”
崇禎緩緩點頭歎道:“但願如此吧!”隨後又感到在這樣的場合如此消沉有些不妥忙打起精神對三桂道:“吳三桂將你這次伏擊後金軍前鋒營的具體經過再為朕及列位臣工好好說一遍!讓大家夥也跟著長長見識與士氣!”
三桂忙點頭應是隨後在這金殿之上將如何伏擊了後金軍前鋒營的具體經過略有些添油加醋的詳述了一遍。
這一講就是將近半個時辰由於三桂事先就已想好了詞因此在很多細節方麵又特意加工了一番。結果就變成了好似講故事一般這樣一來這場伏擊戰役就愈加變得驚險無比了堂上有很多大臣從未聽說過打仗竟還有這麽打的一時間感同身受聽的是津津有味。
台上的崇禎也是如此直到三桂最後終於講完崇禎依然還有些意猶未盡的樣子他低下頭望了望殿中的眾臣高聲問道:“此次吳三桂為我大明立下了如此大功列位臣工們看看該如何的封賞於他啊?”
這個問題一出大殿內立時安靜了下來。眾大臣你望著我我看著你誰都沒有率先提出建議。就這樣殿中形成了一種冷場的局麵。而三桂孤零零的站在殿中也顯得有些尷尬。
片刻後崇禎終於忍耐不住繼續問道:“怎麽難道你們竟沒有一個合適的獎賞之法麽?誰來上前說一說啊?”
殿中眾大臣還是大眼瞪小眼的相互望著可就是沒有一個人上前提議。
站在殿中的三桂此時心中也暗暗的有氣這些老滑頭一到這種關鍵的時刻就打退堂鼓。自己打了勝仗立了功竟然沒有一個人提出該如何獎賞自己!哼走著瞧早晚有一天我要讓你們都後悔今日的所作所為!
就在崇禎不耐煩的皺起眉頭剛要作的時候由班中終於施施然走出一人高聲道:“啟奏陛下微臣有話要講!”
此人乃是當朝輔大臣、大學士周延儒在朝中有著深厚的根基及影響力。當然三桂此時還不知道他是誰但見到這個老頭敢第一個站出來為自己講話心中不由的很是高興同時也對他有了幾分好感。
崇禎此時也終於可以下得來台見到是周延儒忙喜道:“周大人有何建議快講!”
周延儒先清了清嗓子隨後拿眼角掃了一眼旁邊站立的三桂對崇禎躬身道:“微臣的提議就是陛下不但不應該對遼東參將吳三桂進行封賞還應該問罪於他並對他進行責罰!”
此言一出不但堂中的三桂及眾大臣一驚就連崇禎也是怔了一怔接著不解道:“周大人這是何意?吳三桂為我大明立了大功怎麽你反而還要朕治他的罪呢?”
周延儒定了定神緩緩道:“陛下請聽微臣向您一一道來!”接著他伸出一根手指道:“第一方才微臣聽了吳三桂親口講述的伏擊經過可以說是驚險無比險象環生稍有不慎就有全軍覆沒的危險。既然他明知在後金軍前鋒營後麵不遠處還有他們的主力大軍存在卻為何依然徒懲匹夫之勇將一萬騎兵置於生死邊緣之險地?恐怕這不能簡單的用運籌帷幄來解釋吧依微臣看來這就是求功心切兵行險招之舉!還好最後僥幸得以逃脫後金主力大軍的追擊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不過這種拿手下一萬騎兵做賭注的做法絕對是萬萬不可取的。要知我大明如今國庫異常空虛根本拿不出多餘的錢來補充軍隊。尤其是騎兵更是重中之重。現在整個大明純騎兵軍隊也才僅僅八萬上下如果就這麽輕易的將之損失掉一萬豈不是得不償失?”
說到這裏周延儒一副怒氣勃的神情大有興師問罪之意。他沉了沉氣接著又多伸出一根手指繼續道:“第二前幾日後金皇太極與我朝在北京城外達成停戰撤兵協議之後消息猶如雨後春筍可以說是舉國皆知。可是吳三桂這麽單方麵伏擊後金軍一來停戰協議就成了一紙空文。這讓後金皇太極該如何想?他肯定會罵我大明言而無信背信棄義!這又讓天下有識之士該如何想?他們肯定會說我們這樣做失去了我大明天朝大國的風範。如果後金皇太極遣使追問過來敢問我們該如何答對解釋?我天朝的禮儀威嚴又將放在何處?”說罷連連搖頭道:“吳三桂這麽魯莽行事實在是置我大明於不利境地啊!”
崇禎聽了若有所思的靜靜思索著殿中的眾大臣也都紛紛交頭接耳的議論著。而殿中一直站立的三桂此時心中卻好似有一股滔天怒火在胸中激蕩。沒想到這個老東西不但不是在替自己討封賞反而還當眾向崇禎參自己一本。真是氣死人了!
崇禎一邊迴味著方才的分析一邊點頭道:“你說的也不是不無道理可是朕總感覺這裏麵有什麽不妥。如果就這麽責罰吳三桂怕是有很多人心不服啊!”
周延儒此時又建議道:“陛下如果此次不果斷處置吳三桂怕是將來會有很多人向他效仿啊!到那時豈不是要將陛下將火坑裏推嗎?還請陛下明察啊!”
崇禎這次沒有答話而是眉頭緊鎖陷於矛盾之中。而周延儒就是看準了崇禎生性多疑的毛病因此才對症下藥讓他對三桂此戰的目的產生懷疑。最可恨的是殿中有幾個大臣為了拍輔大臣周延儒的馬屁竟紛紛附和他的提議這下就使矛盾中的崇禎更加為難。
三桂這時依然麵無表情但內心深處卻恨不得立時將身邊這個老頭當場掐死。他強忍著這種強烈的衝動但雙手卻悄悄的狠狠攥起了拳頭。心道你這個老不死的懂個屁!北京城都險些被人家攻破還講究個什麽天朝大國威儀?有機會我好好的羞辱你一番看看你到時候還講究不講究什麽威儀!
三桂有心想當場對周延儒進行反駁無奈崇禎沒有問到自己還不能隨便張口說話。畢竟自己隻是個小小的參將還沒有資格在金殿之上話的權力。
就在此時新任兵部尚書洪承疇呆不住了。本來他不想說話但適才經周延儒這麽一說等於吳三桂這個大勝仗算是白打了。不但無功反而還要記過。這對他來說實在有些接受不了畢竟他才是直管整個大明軍隊的兵部尚書而眼前的吳三桂也算是他手下的一員小將。如果就這樣草率的將他治罪那自己該如何向天下的各處軍隊交待?再者說他周延儒也實在管的太寬了一些雖然他是當朝大學士輔大臣但如此當著萬歲及眾大臣的麵羞辱折損我的部下究竟是出於何種目的?這不是相當於當眾扇自己的耳光麽?想到這裏洪承疇出班奏道:“陛下微臣認為如要將吳三桂治罪實有不妥。”接著又道:“雖然方才周大人說的也有他的道理但吳三桂年僅一十八歲行事難免會魯莽一些況且手下兵將也損失不大因此這些並不足以作為懲罰吳三桂的理由。至於第二點我們大可不必擔心無論他皇太極怎樣詢問我們都可給他來個矢口否認甚至說是各地的反賊、叛軍所為這樣他也隻能無可奈何。而此次吳三桂將後金軍前鋒營五千人馬予以全殲又俘獲了敵方主將絕對算得上是大功一件。就算陛下因為方才的顧慮不對他進行封賞但也應該兩相抵消啊!否則對有功之人不但不賞反而還要懲罰恐怕將士們不但會有怨言還會影響士氣啊!”
這一番話合情合理把正在犯難的崇禎登時解救出來。連忙點頭道:“恩洪尚書此言甚是有理就照你說的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