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州郭藥師降楚後,跛腳道人又獨闖易州,成功說服高鳳降楚,不費一兵一卒,連下兩城,楚軍聲勢大盛。


    童貫在想,難道跛腳道人想憑三寸不爛之舌幫大楚收複燕雲十六州?


    童貫上書向楚徽宗稟報戰績,召集眾將,商議奪取燕京事宜。


    童貫也知道楚軍的實力,也明白自己的軍事才能,憑他的能力,想收複燕雲十六州,難度還是挺大的。


    此次征遼行動,童貫不想掛帥,因為收複河湟四州,攻打西夏,平定方臘的戰績,讓他盛名在外,不得不接下收複燕雲十六州的重擔。


    剛開始的時候,童貫想著,隻要拉上諸葛半山,就可以借助諸葛半山的奇謀妙計奪取燕雲十六州。


    不需要自己做什麽,隻需要居中調度一下,有諸葛半山出謀劃策,輕輕鬆鬆地建功立業。


    如此美事,童貫做夢都笑醒了。


    可是,事情的發展,出乎童貫的意料之外。


    不知道諸葛半山怎麽了,隻是說時機未到,不肯出謀劃策。


    還好,跛腳道人及時站了出來,不費一兵一卒,就莫名其妙地得到兩座城池,真正做到了不戰而屈人之兵。


    因為征方臘時的經曆,童貫對跛腳道人不怎麽信任,卻也希望跛腳道人真的腦抽,不再作妖,認真幫他收複燕雲十六州。


    童貫還是高興得太早了,商議奪取燕京時,跛腳道人也像諸葛半山一樣,不肯再出頭,隻是在一旁閉目養神。


    「燕京為遼國的南京,有重兵駐守,能人異士無數。如果強攻,難免會造成血流成河的悲慘場麵。」


    童貫望向跛腳道人,說道:


    「軍師如果出手,必能兵不血刃,輕輕鬆鬆地拿下遼國的半壁江山。」


    跛腳道人聲音中透露出一股深深的疲憊,道:


    「為了奪取涿州、易州,貧道動用了禁忌之術,而今修為尚未恢複,無法再一次出手。元帥要取燕京,可問道於諸葛丞相。」


    「軍師為收複燕雲十六州,殫精竭慮,辛苦了!」


    童貫轉身望向一旁的諸葛半山,問道:


    「燕京有重軍把守,不宜強攻,丞相可有破城妙策。」


    羽扇輕搖,諸葛半山說道:


    「元帥連克兩城,士氣如虹,正好一鼓作氣,收複燕京。」


    「這是什麽妙計?說了等於沒說!」


    童貫心念電轉,道:


    「丞相此言太過深奧,本帥不明,還請丞相明言。」


    諸葛半山說道:


    「楚軍十倍兵力於遼軍,以優勢兵力對上遼軍,不需要什麽妙計,隻需要一路橫推過去,自可收複燕京。」


    童貫有點懵了,問道:


    「如此簡單?不會出現什麽意外?」


    如果不是諸葛半山的三道錦囊妙計助他平定方臘之亂,童貫還真的會以為諸葛半山隻是徒有虛名。


    正因為諸葛半山的三道錦囊妙計助童貫死裏逃生,讓童貫對諸葛半山有一種盲目的自信,總覺得有諸葛半山在,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諸葛半山說道:


    「過程是波折的,結局是美好的。


    因為,一切都已經注定,上天安排的最大,元帥一定能收複燕雲十六州,無需旁人出謀劃策。」


    童貫知道諸葛半山的先天術數非常了得,他說童貫能收複燕雲十六州,肯定不會錯的。


    既然諸葛半山和跛腳道人都選擇作壁上觀,童貫就隻能靠自己了。


    童貫也聽從諸葛半山的建議,命劉延慶、郭藥師、劉光世和楊可世率三十萬大軍,鼓鼙振天地,


    浩浩蕩蕩地向燕京進發,打算一路橫推過去。


    郭藥師剛投靠大楚,想表現一番,發現劉延慶行軍毫無紀律可言,大軍出動也不作任何防備,犯了兵家大忌,勸諫道:


    「大軍出行不設備,假如遼軍在途中伏擊,首尾不能唿應,則望塵決潰矣。」


    劉延慶不以為意,道:


    「郭將軍多慮了,憑區區遼軍,怎能擋我楚軍天威?


    見到楚軍,還不望風而逃,哪裏還有膽量設埋伏?」


    郭藥師勸不動劉延慶,隻好暗中派出幾位覺醒者充當斥候,清除沿途的障礙。


    讓郭藥師意外的是,遼軍並沒有設伏出擊,一路上都是風平浪靜的。


    郭藥師甚至有點懷疑,也許,劉延慶手下有能人異士充當斥候,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直到一件事的發生,讓郭藥師明白,劉延慶真的是庸才,毫無軍事才能可言。


    十月十九日,楚軍平安來到良鄉縣盧溝河,和蕭幹、耶律大石不足兩萬的軍隊對壘。


    剛開始的時候,楚軍士氣如虹,一路摧枯拉朽,所向披靡。


    直到遇到第一輪激烈的抵抗,在瘋狂的遼軍前赴後繼,拋頭顱,灑熱血,奮起反抗之下,楚軍怯戰了。


    楚軍郭藥師終於明白,楚軍真的比傳說中更加不堪一擊。


    兵力懸殊如此之大的情況下,劉延慶卻毫無戰意,在與蕭幹短兵相接一下,遇到敗績後,就躲入軍營避戰。


    郭藥師沒有看透劉延慶怯戰的本質,仍然積極地表現。


    他認為遼軍不足兩萬,顯然是蕭幹「以全師抗我」,這說明燕京城內空虛,我軍可以選輕騎五千倍道襲取「搗虛而入」。


    而且,城中漢人知道王師已至,隻需要派人進行遊說,畫畫大餅,許以重利,再談談民族大義,必然願為內應。


    為了穩妥起見,郭藥師再讓三將軍劉光世在城外作為後援,負責接應,以防蕭幹迴援。


    劉延慶同意他的奇襲之計,命郭藥師率常勝軍千人為向導,高世宣、楊可世兄弟、趙鶴壽等統兵六千趁半夜渡過盧溝河,襲擊燕京。


    充當外援的劉光世分兵二千在城外接應,郭藥師又把部下趙鶴壽留下協助。


    十月二十四日黎明,奇襲戰打響,郭藥師命甄五臣領五十名常勝軍混雜在城郊居民中,殺死守門人奪取迎春門,楊可世、高世宣等也率軍悄悄進入燕京,陳兵憫忠寺。


    趁著燕京遼軍「內外帖然不知兵至」時,郭藥師分遣七名將官拿下燕京七門,並各派二百士兵把守,把燕京握在手心。


    奇襲成功,入城後的進展一如郭藥師所料,果然獲得燕京城中漢人的幫助,燕人馬賢良還獻詩一首:


    「破虜將軍曉入燕,滿城和氣接堯天。油然靉靆三千裏,洗盡腥膻二百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白蛇問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笑傲乾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笑傲乾坤並收藏白蛇問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