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腳步聲緩緩遠去,公子卬微微出了一口氣,亦是朝國君拱手躬身道:“既然此間之事已了,那臣也告退了。”
“小弟何必這麽著急,你我兄弟二人再敘敘話吧。”魏罃卻是朝他笑著擺擺手,示意不忙走。
“大哥還有何事吩咐?”聽到魏罃稱自己為小弟,公子卬也跟著改了稱唿。
“坐吧。”魏罃並不著急開口,指了指公子卬身後的椅子,讓他坐下說話。
公子卬依言坐了下來,微仰頭看向魏罃,抿著嘴沒有開口,而魏罃也隻是低著頭思量著什麽,並不出言,更沒說明為何將公子卬留下。
少了龐涓,也便是少了許多的唇槍舌劍,殿內的氣氛一下子安靜了下來。
魏罃和公子卬是同父異母的兄弟,但是年紀卻差了許多,魏武侯多子,而魏罃和公子卬這兩人正巧是一頭一尾,作為老大的魏罃比公子卬大了近二十歲,相隔近乎一代人,魏罃立下的嫡子太子申就比公子卬小不了幾歲,兩人幾乎是一齊成長,因此相比於其他的兄弟,魏罃對這個看著長大的弟弟向來是信任,不然也不會讓他擔任丞相這一中樞要職了。
“再過幾日便是年關了,後日你隨我一道去祭奠先祖吧。”良久,魏罃終於開了口,眼中透著一絲溫情看向公子卬。
“好。”年關祭祖本就是每年循例而已,公子卬聽魏罃如是說,自然是點頭稱是。
“君父過世的時候,你還小,如今可還記得父親他的音容笑貌?”魏罃望著公子卬,輕聲道。
“記得!”公子卬心中一動,重重的點了點頭。
“是麽?”魏罃微微一笑,目中忽然掠過一抹深意,“那你可曾記得君父逝世當日對我們這些兒子所說的話?”
“父親說過的話?”公子卬一怔,魏武侯死時他還不滿十歲,一個小孩子如何能完全記得小時的場景乃是他人說過的話,即便此人是他至親。
“雖然你不記得了,但是為兄卻是牢記在心中,一刻也不敢忘懷。”魏罃忽然麵色肅然的歎了口氣,緩緩道,“父親他臨終時拉著我的手,對我說:單者易折,眾則難摧。戮力一心,然後社稷可固…”
聽到這裏,公子卬似乎明白了些東西,臉色微微一變,望向魏罃的目光也不禁有些閃爍起來。
不過魏罃似乎沒有發現他的變化,依舊開口說道:“我身為嫡長子自然知道君父的意思是讓我們兄弟和睦,同心協力將這泱泱大魏扶上天下霸主之位。隻可惜君父他老人家屍骨未寒,緩弟竟是勾結敵國,進犯我魏境,做出此等親者痛,仇者快之事,也不知他有何麵目去見九泉下的君父!”
公子卬默然不語,魏罃即位之初與其弟公子緩爭位之事天下皆知,他這個魏國公子如何又會不知道。隻是其中誰對誰錯,又有何人能說得清?何況王侯家之事,向來都沒有對錯之分,隻有成敗之別。
“罷了,往事就不說了。”魏罃擺擺手,接著道,“如今大哥執掌這魏國朝堂,自當遵循君父遺誌,恢弘大魏,而這些都需要小弟你從旁扶持,何況你與申兒年紀相若,若是我百年之後,申兒還需你鼎力相助…”
“大哥你春秋正盛,何來憂慮身後之事。”聽到魏罃如是說,公子卬趕緊拱手打斷他的話,“臣弟自當是與大哥你齊心協力,輔佐大哥治理好大魏。”
“好,小弟你能如此說,大哥真心感到寬慰。”魏罃眉梢一挑,望向公子卬的眼底閃過一絲深意,朗聲道,“即使如此,你不妨和大哥說說心底話。”
“心底話?”公子卬一愣,不知該從何說起。
“你以為龐涓此人如何?”魏罃瞥了公子卬一眼,有些突兀的問道。
“龐…”公子卬不知魏罃為何會有此一問,麵色一滯,緩了會兒,這才答道,“上將軍其人文武兼備,入魏出仕以來,東征西討,立下了赫赫戰功,實乃當世不可多得的良將。”
“哦,是麽?”公子卬的這一番溢美的讚許並沒讓魏罃的表情有絲毫的變化,他隻是淡淡的應了一句,兩眼依舊望著公子卬,開口道,“還有麽?”
“這…”公子卬沉吟片刻,喟歎道,“上將軍對臣弟似乎有所成見…”
“對你有成見?”他話音未落,魏罃卻是重重的一拍椅子扶手,睜大了眼睛,怒道,“他豈止是對你有成見,我看他對我這個魏侯更是有成見!”
公子卬見魏罃勃然變色,滿臉止不住的怨怒,自然不敢再開口,隻能束手安靜的聆聽魏罃接下來的所言。
“就拿剛才那伐秦大軍的軍糧一事來說,你以為他是在刁難你麽?”魏罃手指著大門外,冷聲道,“他是在置氣與我看,詰難我魏罃用人不當!”
公子卬苦笑兩聲,他自然知道魏罃所言俱是實情,龐涓剛才所言雖然矛頭是對準了自己,然而內裏卻無一不是在說魏罃,畢竟自己是魏罃的親弟弟,而公孫老丞相過世後,這丞相之位也是魏罃一力主張他接任的。
龐涓是個聰明人,自然知道冤有頭債有主的道理,不過魏罃是他的主君,他不能明裏指謫,便隻能指桑罵槐了。
魏罃發泄了一陣,情緒似乎穩定了些,微喘著氣,卻依舊是沉聲道:“他以為我大魏離了他便不行了麽?笑話,泱泱大魏,豈會因一人掣肘!”
聽到這裏,公子卬覺得自己不能不開口了,忍不住輕聲道:“大哥莫要忘了那吳起之事,不能寒了有能之士的心。”
吳起昔年在魏國亦是官至上將軍之位,然而卻因人嫉妒陷害(便是那已死的老丞相公孫痤),使得君臣離心,所以出奔到了楚國。結果吳起在楚國受到了楚悼王的重用,不僅在軍事上幫助楚國在南麵平定了百越;北麵兼並了陳國和蔡國,並擊退了韓、趙、魏的擴張;向西則征伐了秦國。更在政治上施行變法,使得楚國真正的強大起來,讓原本在中原各國眼底已經衰落的楚國重振了大國的聲勢。
“小弟何必這麽著急,你我兄弟二人再敘敘話吧。”魏罃卻是朝他笑著擺擺手,示意不忙走。
“大哥還有何事吩咐?”聽到魏罃稱自己為小弟,公子卬也跟著改了稱唿。
“坐吧。”魏罃並不著急開口,指了指公子卬身後的椅子,讓他坐下說話。
公子卬依言坐了下來,微仰頭看向魏罃,抿著嘴沒有開口,而魏罃也隻是低著頭思量著什麽,並不出言,更沒說明為何將公子卬留下。
少了龐涓,也便是少了許多的唇槍舌劍,殿內的氣氛一下子安靜了下來。
魏罃和公子卬是同父異母的兄弟,但是年紀卻差了許多,魏武侯多子,而魏罃和公子卬這兩人正巧是一頭一尾,作為老大的魏罃比公子卬大了近二十歲,相隔近乎一代人,魏罃立下的嫡子太子申就比公子卬小不了幾歲,兩人幾乎是一齊成長,因此相比於其他的兄弟,魏罃對這個看著長大的弟弟向來是信任,不然也不會讓他擔任丞相這一中樞要職了。
“再過幾日便是年關了,後日你隨我一道去祭奠先祖吧。”良久,魏罃終於開了口,眼中透著一絲溫情看向公子卬。
“好。”年關祭祖本就是每年循例而已,公子卬聽魏罃如是說,自然是點頭稱是。
“君父過世的時候,你還小,如今可還記得父親他的音容笑貌?”魏罃望著公子卬,輕聲道。
“記得!”公子卬心中一動,重重的點了點頭。
“是麽?”魏罃微微一笑,目中忽然掠過一抹深意,“那你可曾記得君父逝世當日對我們這些兒子所說的話?”
“父親說過的話?”公子卬一怔,魏武侯死時他還不滿十歲,一個小孩子如何能完全記得小時的場景乃是他人說過的話,即便此人是他至親。
“雖然你不記得了,但是為兄卻是牢記在心中,一刻也不敢忘懷。”魏罃忽然麵色肅然的歎了口氣,緩緩道,“父親他臨終時拉著我的手,對我說:單者易折,眾則難摧。戮力一心,然後社稷可固…”
聽到這裏,公子卬似乎明白了些東西,臉色微微一變,望向魏罃的目光也不禁有些閃爍起來。
不過魏罃似乎沒有發現他的變化,依舊開口說道:“我身為嫡長子自然知道君父的意思是讓我們兄弟和睦,同心協力將這泱泱大魏扶上天下霸主之位。隻可惜君父他老人家屍骨未寒,緩弟竟是勾結敵國,進犯我魏境,做出此等親者痛,仇者快之事,也不知他有何麵目去見九泉下的君父!”
公子卬默然不語,魏罃即位之初與其弟公子緩爭位之事天下皆知,他這個魏國公子如何又會不知道。隻是其中誰對誰錯,又有何人能說得清?何況王侯家之事,向來都沒有對錯之分,隻有成敗之別。
“罷了,往事就不說了。”魏罃擺擺手,接著道,“如今大哥執掌這魏國朝堂,自當遵循君父遺誌,恢弘大魏,而這些都需要小弟你從旁扶持,何況你與申兒年紀相若,若是我百年之後,申兒還需你鼎力相助…”
“大哥你春秋正盛,何來憂慮身後之事。”聽到魏罃如是說,公子卬趕緊拱手打斷他的話,“臣弟自當是與大哥你齊心協力,輔佐大哥治理好大魏。”
“好,小弟你能如此說,大哥真心感到寬慰。”魏罃眉梢一挑,望向公子卬的眼底閃過一絲深意,朗聲道,“即使如此,你不妨和大哥說說心底話。”
“心底話?”公子卬一愣,不知該從何說起。
“你以為龐涓此人如何?”魏罃瞥了公子卬一眼,有些突兀的問道。
“龐…”公子卬不知魏罃為何會有此一問,麵色一滯,緩了會兒,這才答道,“上將軍其人文武兼備,入魏出仕以來,東征西討,立下了赫赫戰功,實乃當世不可多得的良將。”
“哦,是麽?”公子卬的這一番溢美的讚許並沒讓魏罃的表情有絲毫的變化,他隻是淡淡的應了一句,兩眼依舊望著公子卬,開口道,“還有麽?”
“這…”公子卬沉吟片刻,喟歎道,“上將軍對臣弟似乎有所成見…”
“對你有成見?”他話音未落,魏罃卻是重重的一拍椅子扶手,睜大了眼睛,怒道,“他豈止是對你有成見,我看他對我這個魏侯更是有成見!”
公子卬見魏罃勃然變色,滿臉止不住的怨怒,自然不敢再開口,隻能束手安靜的聆聽魏罃接下來的所言。
“就拿剛才那伐秦大軍的軍糧一事來說,你以為他是在刁難你麽?”魏罃手指著大門外,冷聲道,“他是在置氣與我看,詰難我魏罃用人不當!”
公子卬苦笑兩聲,他自然知道魏罃所言俱是實情,龐涓剛才所言雖然矛頭是對準了自己,然而內裏卻無一不是在說魏罃,畢竟自己是魏罃的親弟弟,而公孫老丞相過世後,這丞相之位也是魏罃一力主張他接任的。
龐涓是個聰明人,自然知道冤有頭債有主的道理,不過魏罃是他的主君,他不能明裏指謫,便隻能指桑罵槐了。
魏罃發泄了一陣,情緒似乎穩定了些,微喘著氣,卻依舊是沉聲道:“他以為我大魏離了他便不行了麽?笑話,泱泱大魏,豈會因一人掣肘!”
聽到這裏,公子卬覺得自己不能不開口了,忍不住輕聲道:“大哥莫要忘了那吳起之事,不能寒了有能之士的心。”
吳起昔年在魏國亦是官至上將軍之位,然而卻因人嫉妒陷害(便是那已死的老丞相公孫痤),使得君臣離心,所以出奔到了楚國。結果吳起在楚國受到了楚悼王的重用,不僅在軍事上幫助楚國在南麵平定了百越;北麵兼並了陳國和蔡國,並擊退了韓、趙、魏的擴張;向西則征伐了秦國。更在政治上施行變法,使得楚國真正的強大起來,讓原本在中原各國眼底已經衰落的楚國重振了大國的聲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