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1章 重返奎星山


    且說方雲龍施展秘術,甩掉雨青青之後,他並沒有繼續往前方飛行,而是身形一晃,在群山中繞了一個大圈,重新迴到了奎星山。


    望著熟悉的奎星山,奎星樹林中閃爍的點點星光,方雲龍微微一笑,此刻兩位大佛陀玄參佛和玄相佛早已逃得無影無蹤,不知到了什麽地方了。至於方雲龍這位幫助兩位大佛陀得到覺摩祖師洞府寶物的大功臣,使兩人死裏逃生的救命恩人,相信兩位大佛陀早就把他當成了一個死人了。


    迴到奎星山,方雲龍可不是閑著無聊,而是另有目的。隻見方雲龍站在覺摩祖師洞府外的巨石前,手中法訣不斷變化,不停的打在巨石之上。如此盞茶時間過後,方雲龍伸出雙掌,印在了巨石上的一處。這一處,正是方雲龍和玄參佛、玄相佛三人一同破開禁製時,方雲龍輸入靈力的地方。


    這一次,方雲龍依舊輸入靈力,不過卻不是佛力,而是魔火嬰的靈力。不過,最後的效果,卻是一樣的,一個時辰過後,隨著方雲龍的一聲輕喝,巨石頓時消失不見了,露出了那個散發著金光的洞口。


    微微一笑,方雲龍在四周布下了一個陣法之後,身形一晃,便進入了金光洞口中,走上了金光大道。在跟兩位大佛陀合作,破開禁製之時,方雲龍暗中布』,下了一個小巧的陣法,從而在覺摩祖師洞府外的佛門禁製中,留下了一個破綻。為了能夠更加順利的再次進入覺摩祖師的洞府之中,方雲龍在離開山洞,恢復佛門禁製之時,開啟了禁製的小後門。在這兩手準備之下,方雲龍才如此輕鬆的再次進入覺摩祖師的洞府中。


    覺摩祖師的洞府,可以說是已經被方雲龍、玄參佛和玄相佛三人掘地三尺,沒有了一點寶貝,那麽方雲龍還迴來幹什麽呢?


    覺摩祖師洞府中盛放寶物的洞廳,被方雲龍、玄參佛和玄相佛搜刮一空,可是兩位大佛陀忽略了一點,那就是金光大道。金光大道表麵上看,都是佛門禁製,不過在方雲龍的慧之下,還是發現了一絲不同尋常之處。


    其實,來到奎星山的時候,方雲龍便一直在納悶,來自紅月洲佛門聖地,堂堂一位大佛陀,法洲法天原開辟者之一,一代佛門祖師覺摩祖師,為何選擇了這麽一個鳥不拉屎的地方,作為他的圓寂之地呢?


    根據典籍記載,覺摩祖師是在法天原馬上建成之時,悄然離去的。作為一位佛門祖師,有什麽比傳播門派教義更重要的呢?為何覺摩祖師不跟羅摩祖師一樣,將教義傳下來,建立佛門宗派呢?以佛門兩位大佛陀的實力,相信絕不會被法天原塞到菩提山那個山旮旯裏,可結果卻是覺摩祖師離開了法天原,西佛宗被困在了菩提山。難道當時覺摩祖師和羅摩祖師都沒有看到這一點嗎?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不過事實如此,那又是什麽原因呢?


    覺摩祖師離開法天原的時候,曾經留下了一句話,“大小合一,佛門大興,教義歸一,人心向佛。”這句話到底意味著什麽,覺摩祖師又是勘破了什麽天機,才留下這句話呢?


    目前方雲龍知道的,覺摩祖師和羅摩祖師分別屬於不同的佛門流派,在紅月洲有大乘教和小乘教之說,難道大小合一,就是大乘教和小乘教合二為一的意思嗎?若是那樣的話,為何當年覺摩祖師和羅摩祖師不合二為一,創下佛門宗派,將佛門發揚廣大呢?


    覺摩祖師離開了法天原天原城,一口氣跑到妖獸世界中,來到潛龍山脈奎星山之中,選擇此處作為他的涅之地,一定另有蹊蹺。要不然的話,覺摩祖師直接在外法天原處,甚至當時天原城的外圍圓寂便是,何必跑到這裏來呢?


    在滿腹疑問之下,方雲龍跟著玄參佛和玄相佛來到了奎星山,進入了覺摩祖師的洞府。當走在佛門禁製形成的金光大道中時,方雲龍便發現了一些蹊蹺之處。進入洞廳之後分了寶貝,方雲龍心中的疑惑更甚。


    覺摩祖師給法天原留下了“大小合一,佛門大興,教義歸一,人心向佛。”的話,怎麽可能在他的洞府內,沒有一絲線索呢?在覺摩祖師舍利子融入方雲龍體內,使方雲龍一隻腳踏入分神期境界的時候,方雲龍似乎捕捉到了一點天機,腦中在那一瞬間蹦出了一段話。


    隻是擔心被舍利子廢了怒靈嬰,方雲龍還沒來得及記住這句話,便強行壓下了怒靈嬰瘋狂增長的實力,並將其封印,使實力定格在非常臨近分神期境界的地步,那一段話,就再也無法看清楚,模模糊糊一片。


    這一切的一切,都告訴方雲龍,覺摩祖師的洞府另有幹坤。洞廳內,已經被方雲龍等三人翻了個底朝天,沒有任何蹊蹺之處,那麽剩下的可疑之處,就隻有金光大道了。


    方雲龍在金光大道上來迴走了兩次,最後站立在一處讓他覺得最可疑的地方。這裏跟其他地方一樣,都是有著佛門禁製,散發出佛光,可是方雲龍卻能夠感覺到,此處不止有可以散發佛光的佛門禁製,還有一個佛門幻陣。


    對幻陣,方雲龍可是非常拿手,隻見他額間怒目一下子瞪的渾圓,一道紅光閃現,射到金光之上。怒目紅光,不但能夠束縛時間和空間,而且還能夠破除幻象,端的妙不可言。


    有怒目相助,有高超的陣法造詣,不過一刻鍾的時間,方雲龍便成功破開禁製,進入了金光大道的牆壁之中。


    穿過牆壁,方雲龍出現在一處隻有兩丈方圓的小山洞之中。一入洞中,映入方雲龍眼簾的乃是一麵佛光閃閃的洞壁,洞壁之上,刻下了一段文字。方雲龍朦朦朧朧中感覺,這一段文字似乎跟他腦中出現的文字差不了多少。


    法天原文字語言最早起源於紅月洲,故而,覺摩祖師留下的這段話,方雲龍看的清清楚楚,心中明明白白,不過看完之後,方雲龍不禁愕然了。


    這一段文字大體意思是,覺摩祖師在一個偶然的情況下,捕捉到了一絲天機,原來在當時的法天原,還不是佛門教義廣泛流傳的時候。以覺摩祖師跟羅摩祖師兩人的實力,足以在法天原創下僅次於道門的勢力,可是天機顯示,時候未到,不可強求,若是強求的話,則會給佛門帶來滅頂之災。於是覺摩祖師便跟羅摩祖師商議了一番後,獨自一人離開了法天原,將撒下佛門火種的重擔,落到了羅摩祖師的身上。


    羅摩祖師在紅月洲時屬於大乘教,覺摩祖師則屬於小乘教,天機昭示,倘若在後人之中,能夠使得大小乘兩個佛門教派合二為一,那麽佛門將會迎來大興的良機。不過要想大興,首先就需要足夠的實力,實力才是一切成功的保證,沒有實力,佛門不曾大興,便會被扼殺在萌芽之中。


    覺摩祖師在玉簡中留下了小乘教的佛門教義,隻要羅摩祖師的後人得到這枚記載小乘佛教教義的玉簡,經過一番研究和對照之後,那麽大小乘兩種佛門教義,便會合二為一,為佛門大興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隻是,光有教義基礎還不夠,若後人沒有足夠的實力,佛門也無法真正的大興。


    考慮到這一點,覺摩祖師便在洞府外設下了強大的佛門禁製,這一道禁製,隻要有三位大佛陀,便能夠將其開啟。也就是說,隻有佛門擁有了至少三位大佛陀,才有可能打開覺摩祖師的洞府,得到覺摩祖師的佛門教義,從而得以實現大乘教小乘教合二為一,佛門大興的目標。


    不過,覺摩祖師從天機中還看到,佛門真正大興的關鍵,在於佛門護法金剛的出現。這一位護法金剛,不但要精通大乘教的佛門教義,還要精通小乘教的佛門教義,不止如此,護法金剛的實力還要非常的強悍,以保護佛門教義能夠順利的在法天原傳播。


    於是,覺摩祖師留下了自身的舍利子,就是為了在進入洞府的三位大佛陀中,選擇實力最強,對佛門大乘教和小乘教沒有任何偏見的修士,使其在舍利子的幫助下,迅速提升修為,最起碼也要進階到元嬰後期頂峰境界,甚至是分神期境界,如此才能稱得上佛門的護法金剛,才能為佛門教義的廣泛傳播保駕護航。


    在玄參佛、玄相佛和方雲龍三人之中,以方雲龍體內的佛力最為雄厚和精純,怒目金剛訣的佛門功法,更是跟覺摩祖師的功法不相上下,而方雲龍本身無所謂大乘教小乘教,故而,覺摩祖師留下的那枚舍利子,才不要命的衝入方雲龍的體內,使方雲龍險些被廢。


    覺摩祖師的舍利子,不但含有龐大的佛力,而且還擁有極強的佛理,大佛陀融合了這枚舍利子,佛力增長是一方麵,更重要的是,他對佛門了解的更加深厚,對佛門教義的感悟更深,更加有利於在法天原傳播佛門教義。


    看到這裏,方雲龍似乎才明白過來,原來他在無意之中,被造就成了一個佛門的護法金剛。而他的任務就是,傳播佛門教義,幫助佛門傳播到法洲的角角落落之中,將佛門一派發揚廣大。


    陰差陽錯之下,在方雲龍體內無名老僧和覺摩祖師的兩枚舍利子,分別蘊含著大乘教和小乘教的佛門教義,如此說來,大乘教和小乘教實際上在方雲龍的怒靈嬰體內,已經合二為一,佛門是時候要大興於世了。


    不過,對覺摩祖師所謂的捕捉到了天機,方雲龍卻不置可否,甚至嗤之以鼻。何為天機?天機也不過是由人定的,正所謂緣由天定,我命由我不由天,就算方雲龍是覺摩祖師所稱的護法金剛又如何?以他對佛門教義的理解,來自前世深厚的理論基礎,他絕不可能做出為佛門宣揚教義的事情來。


    在這種心態之下,方雲龍對護法金剛一詞毫不在意,對牆壁上覺摩祖師留下的金光閃閃的言語,不置可否的搖了搖頭,淡淡一笑,便不再理會,將其拋置腦後。


    在這個小小洞廳中轉了一圈後,方雲龍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怪不得覺摩老祖會將此地作為他的圓寂之處,怪不得覺摩祖師圓寂之後,肉身能夠保持不壞,原因是在這裏啊。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仙武帝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冰飛雲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冰飛雲寒並收藏仙武帝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