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日軍駐山西的第一軍,也派遣第三、五十九等兩個旅團,渡過黃河的澠池,截斷了隴海鐵路的交通,阻止中國軍隊向東的馳援,同時掃蕩中國軍隊在洛陽以西的主要後勤基地,以及奪取中國軍隊在盧氏地區的主要軍需品供應倉庫。
中國軍隊在第一戰區,出現了全線潰敗的局麵。這時候國內外的輿論出現大量悲觀與恐慌的報道,說中國軍隊已經失去戰力,蔣介石隻有撤換蔣鼎文與湯恩伯的職務,及派陳誠前往坐鎮指揮,調胡宗南負責監視延安的部隊,東出潼關,進入河南,暫時阻擋了日軍的攻勢。
由於日軍立刻就要在湖南發動大兵團作戰,因此停止了繼續向西的攻勢,於是一場推諉責任的內部攻防戰,立刻就在中國軍隊、美軍之間展開。
史迪威以及一些美國記者,當然乘機發表他們的證據,指出蔣介石的部隊根本不戰而退,卻完全不提自己情報判斷的嚴重錯誤,導致中國戰區沒有預先做好準備,以及在作戰期間,整個後勤支持遲遲未到,與空中掩護嚴重不足的責任。
事實上,以中日雙方當時在河南的兵力部署與作戰準備而言,中國軍隊由誰去指揮,結果都不會好到那裏去。中國軍隊若是不退,隻有遭到殲滅。可是?有誰問過,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認為日軍隻是演習的情報判斷,讓中國軍隊無法得到戰前的補充與準備,應該負起多少的責任呢?
從河南的戰事來看。雖然根據日軍大量集結與演訓的情報,蔣介石認為日軍極有可能在一九四四年年中,發動全麵的反撲。
而在二月以後,重慶方麵對於日軍準備打通平漢與粵漢鐵路的攻勢,也掌握了更為清楚的情報,無奈參謀長史迪威隻全心全意地在緬甸野人山進行作戰,對於日軍準備在中國戰區發動新攻勢的情報,根本不加理會,而造成部分中國將領也跟著附和,因此使中國軍隊無法集中力量,準備迎戰日軍空前的重大攻勢。
中國軍隊在河南陣地的防務是由蔣鼎文與湯恩伯負責。由於日軍在中條山會戰之後,將近三年都沒有在華北發動攻勢,使得他們失去作戰的警覺與士氣。
加上河南連年天災,民生困苦到了極點,軍隊的補給不足,兵員補充又以遠征軍優先,因此戰力已經降到空前的底點。在日軍發動攻勢之前,蔣介石與駐華美軍的將領,對於日軍的作戰企圖,也缺乏共識與掌握。
由於史迪威堅持認為,日軍的攻擊隻是例行出擊的演習,根本無意深入中國軍隊陣地內部與進行長期的占領作戰,當前應該以靜製動,故將擁有美式裝備、員額充足的中國部隊,調入緬甸原始山區進行作戰。所以湯恩伯奉命以靜態防禦,在嵩山以東的密縣、鞏縣一帶陣地布防。
當時所謂監視延安的國軍部隊約有十二個軍的兵力。當然不是完全監視延安,也是防守黃河沿線,阻止日軍從山西渡河進攻陝西與關中。
在表麵的數字上,中國戰區的空軍要優於日本,史迪威卻下令陳納德的第十四航空隊,正式的編製有五百架戰機,要鎖定二百架戰機,負責防衛成都等地的美國戰略轟炸機基地的安全,不得彈性運用。
另外要出動一百五十架戰機,支持盟軍反攻緬甸的作戰,因此陳納德隻有一百五十架戰機可以投入中國戰場的支持與打擊作戰。問題是,這些戰機的基地都在華南,很難在遙遠的黃河流域,取得製空權。
因此陳納德想盡辦法出動飛機,企圖炸斷黃河鐵橋,與支持中國軍隊作戰,但是戰機實在分配不過來。
所有這些顯示情報工作的重要性,但實力還是最重要的。當然,後麵要說到當時國家和軍隊存在的問題才是致命的。
“最後的總結顯示了參謀部人員的實力,照這樣下去,我們還是有希望的,是吧!瑩妹。”
“我是不管,和我有什麽關係?伺候好你才是我應該做的。”
這時候在緬甸原始叢林指揮作戰的史迪威,在看到中國軍隊全線潰敗之後,才想起了他還是中國戰區參謀長。
他於六月八日突然出現在重慶,幸災樂禍的宣布中國陷入了危機,接著立刻派員督導美軍從桂林的訓練中心進行撤退,同時不斷設法幹預陳納德的空軍後勤支持,並且開始推動接掌中國軍隊指揮權,以及尋找可以推翻蔣介石軍政領袖的活動。
史迪威完全不管這個中國戰區作戰慘敗的災禍,是誰作出嚴重錯誤的情報判斷,以及致命的錯誤作戰部署?到底是誰仍在製肘空軍出擊日軍的任務?史迪威居然認為,隻有他接掌整個中國軍隊的指揮權,才能在中國地區擊敗日軍,而其它任何對於戰場的補救與支持措施,根本無濟於事。
由於薛嶽軍力不足以及布陣錯誤,加上軍方上層的嚴重內鬥,在日軍絕對優勢兵力的多重攻勢與連環包圍之下,中國軍隊在湖南的整個戰局失去了控製。
日本華北方麵軍在河南戰場獲得大勝之後,日軍一號作戰的重心,就轉到湖南。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佃俊六大將,對於第十一軍準備攻占長沙、衡陽的作戰,寄予極大的期望,因為整個一號作戰計劃的成敗關鍵,就在長、衡之戰的贏輸,日軍必須擊敗長沙之虎薛嶽,才能完成一號作戰計劃。
所以佃俊六大將特別前往武漢坐鎮指揮,同時加派更多的部隊助攻。受命指揮日軍作戰的第十一軍軍長橫山勇中將,當然更知道這場戰役的結果,事關重大。
橫山勇中將對於進攻長沙,早已有了萬全的準備,因為過去日軍曾經三度試探,都未能占領長沙,使得中國軍隊的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嶽上將,更是因此成為中國將領中的虎將。
所以此次日軍進攻長沙、衡陽的大會戰,將是橫山勇中將個人軍旅生涯最大的挑戰了。由於日本大本營與中國派遣軍司令部對於一號作戰計劃的湖南之戰,給予全力的支持,使得橫山勇中將可以指揮的部隊高達八個師團又一個旅團,單是在兵力上,日軍就擁有前所未有的絕對優勢。
中國軍隊在第一戰區,出現了全線潰敗的局麵。這時候國內外的輿論出現大量悲觀與恐慌的報道,說中國軍隊已經失去戰力,蔣介石隻有撤換蔣鼎文與湯恩伯的職務,及派陳誠前往坐鎮指揮,調胡宗南負責監視延安的部隊,東出潼關,進入河南,暫時阻擋了日軍的攻勢。
由於日軍立刻就要在湖南發動大兵團作戰,因此停止了繼續向西的攻勢,於是一場推諉責任的內部攻防戰,立刻就在中國軍隊、美軍之間展開。
史迪威以及一些美國記者,當然乘機發表他們的證據,指出蔣介石的部隊根本不戰而退,卻完全不提自己情報判斷的嚴重錯誤,導致中國戰區沒有預先做好準備,以及在作戰期間,整個後勤支持遲遲未到,與空中掩護嚴重不足的責任。
事實上,以中日雙方當時在河南的兵力部署與作戰準備而言,中國軍隊由誰去指揮,結果都不會好到那裏去。中國軍隊若是不退,隻有遭到殲滅。可是?有誰問過,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認為日軍隻是演習的情報判斷,讓中國軍隊無法得到戰前的補充與準備,應該負起多少的責任呢?
從河南的戰事來看。雖然根據日軍大量集結與演訓的情報,蔣介石認為日軍極有可能在一九四四年年中,發動全麵的反撲。
而在二月以後,重慶方麵對於日軍準備打通平漢與粵漢鐵路的攻勢,也掌握了更為清楚的情報,無奈參謀長史迪威隻全心全意地在緬甸野人山進行作戰,對於日軍準備在中國戰區發動新攻勢的情報,根本不加理會,而造成部分中國將領也跟著附和,因此使中國軍隊無法集中力量,準備迎戰日軍空前的重大攻勢。
中國軍隊在河南陣地的防務是由蔣鼎文與湯恩伯負責。由於日軍在中條山會戰之後,將近三年都沒有在華北發動攻勢,使得他們失去作戰的警覺與士氣。
加上河南連年天災,民生困苦到了極點,軍隊的補給不足,兵員補充又以遠征軍優先,因此戰力已經降到空前的底點。在日軍發動攻勢之前,蔣介石與駐華美軍的將領,對於日軍的作戰企圖,也缺乏共識與掌握。
由於史迪威堅持認為,日軍的攻擊隻是例行出擊的演習,根本無意深入中國軍隊陣地內部與進行長期的占領作戰,當前應該以靜製動,故將擁有美式裝備、員額充足的中國部隊,調入緬甸原始山區進行作戰。所以湯恩伯奉命以靜態防禦,在嵩山以東的密縣、鞏縣一帶陣地布防。
當時所謂監視延安的國軍部隊約有十二個軍的兵力。當然不是完全監視延安,也是防守黃河沿線,阻止日軍從山西渡河進攻陝西與關中。
在表麵的數字上,中國戰區的空軍要優於日本,史迪威卻下令陳納德的第十四航空隊,正式的編製有五百架戰機,要鎖定二百架戰機,負責防衛成都等地的美國戰略轟炸機基地的安全,不得彈性運用。
另外要出動一百五十架戰機,支持盟軍反攻緬甸的作戰,因此陳納德隻有一百五十架戰機可以投入中國戰場的支持與打擊作戰。問題是,這些戰機的基地都在華南,很難在遙遠的黃河流域,取得製空權。
因此陳納德想盡辦法出動飛機,企圖炸斷黃河鐵橋,與支持中國軍隊作戰,但是戰機實在分配不過來。
所有這些顯示情報工作的重要性,但實力還是最重要的。當然,後麵要說到當時國家和軍隊存在的問題才是致命的。
“最後的總結顯示了參謀部人員的實力,照這樣下去,我們還是有希望的,是吧!瑩妹。”
“我是不管,和我有什麽關係?伺候好你才是我應該做的。”
這時候在緬甸原始叢林指揮作戰的史迪威,在看到中國軍隊全線潰敗之後,才想起了他還是中國戰區參謀長。
他於六月八日突然出現在重慶,幸災樂禍的宣布中國陷入了危機,接著立刻派員督導美軍從桂林的訓練中心進行撤退,同時不斷設法幹預陳納德的空軍後勤支持,並且開始推動接掌中國軍隊指揮權,以及尋找可以推翻蔣介石軍政領袖的活動。
史迪威完全不管這個中國戰區作戰慘敗的災禍,是誰作出嚴重錯誤的情報判斷,以及致命的錯誤作戰部署?到底是誰仍在製肘空軍出擊日軍的任務?史迪威居然認為,隻有他接掌整個中國軍隊的指揮權,才能在中國地區擊敗日軍,而其它任何對於戰場的補救與支持措施,根本無濟於事。
由於薛嶽軍力不足以及布陣錯誤,加上軍方上層的嚴重內鬥,在日軍絕對優勢兵力的多重攻勢與連環包圍之下,中國軍隊在湖南的整個戰局失去了控製。
日本華北方麵軍在河南戰場獲得大勝之後,日軍一號作戰的重心,就轉到湖南。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佃俊六大將,對於第十一軍準備攻占長沙、衡陽的作戰,寄予極大的期望,因為整個一號作戰計劃的成敗關鍵,就在長、衡之戰的贏輸,日軍必須擊敗長沙之虎薛嶽,才能完成一號作戰計劃。
所以佃俊六大將特別前往武漢坐鎮指揮,同時加派更多的部隊助攻。受命指揮日軍作戰的第十一軍軍長橫山勇中將,當然更知道這場戰役的結果,事關重大。
橫山勇中將對於進攻長沙,早已有了萬全的準備,因為過去日軍曾經三度試探,都未能占領長沙,使得中國軍隊的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嶽上將,更是因此成為中國將領中的虎將。
所以此次日軍進攻長沙、衡陽的大會戰,將是橫山勇中將個人軍旅生涯最大的挑戰了。由於日本大本營與中國派遣軍司令部對於一號作戰計劃的湖南之戰,給予全力的支持,使得橫山勇中將可以指揮的部隊高達八個師團又一個旅團,單是在兵力上,日軍就擁有前所未有的絕對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