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頁島北部地勢較低,中南部多山屬西薩哈林山脈,其最高點奧諾爾山高1330米和東薩哈林山脈,最高點洛帕京山1609米高橫穿庫頁島沿岸,把特米-波羅奈斯克平原和蘇斯奈斯克平原分開。


    庫頁島上有超過6000條河流及1600個湖泊,此外,庫頁島上擁有眾多的沼澤地。


    在1946年前,蘇軍僅僅把庫頁島作為太平洋北部與東北亞的航空中繼基地和警戒基地,隻部署了海軍守備部隊1500餘人和飛機20架。


    1948年勘察加半島戰役開始後,庫頁島的重要性日趨明顯,蘇軍才開始大力加強其防禦力量,其實就是把殘存的部隊送上島。


    1948年1月將庫頁島的部隊進行整編,由蘇軍第15集團軍馬莫諾夫中將任指揮官,並在島上加強配備了120mm,155mm岸炮,100mm高射炮和雙聯裝25mm高射炮等。


    截止1948年2月,蘇軍在島上陸軍約5.5萬餘,海軍約7000餘人,共約6.3萬人,飛機30餘架,由馬莫諾夫中將統一指揮。


    蘇軍在島上的中部高地和港口地區各建有一個機場,分別叫做一號機場和二號機場,並在一號機場以北建造第三個機場。


    由於中華軍開始攻占了勘察加半島,勘察加半島陸續逃出來的人員、裝備和物資都被就近轉用於庫頁島。


    盡管中華軍組織飛機全力出擊,企圖切斷庫頁島和外界的聯係,但蘇軍,采取小艇駁運的方式,由於中華軍弱小的海軍實力,因此中華軍的海上封鎖效果還是有漏洞的。


    由於蘇軍的海空軍主力在遠東戰役中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已無力為提供海空支援,庫頁島的作戰是要在幾乎沒有海空支援的情況下進行。


    馬莫諾夫中將是出色的職業軍人,他意識到麵對中華軍絕對空中優勢,港口和灘頭作戰難以奏效,主張憑借到中央和南麵山地的有利地形,依托堅固的工事,實施縱深防禦。


    但海軍守備部隊仍堅持殲敵於灘頭,最後他做出了折衷的方案,以縱深防禦為主,灘頭防禦為輔,海軍守備部隊沿海灘構築永備發射點和堅固支撐點,進行防禦。陸軍主力則集中在山區,實施縱深防禦,準備節節抵抗。


    他決心將庫頁島建成堅固的要塞,以山體為核心陣地,以中部和更北的兩個機場為主要防禦地帶,在適宜登陸的港口海灘則是以永備發射點和堅固支撐點為骨幹的防禦陣地。


    蘇軍的防禦工事多以地下坑道陣地為主,混凝土工事與天然岩洞有機結合,並有交通壕相互連接。


    炮兵陣地也大都建成半地下式,盡管犧牲了射界,卻大大提高了在猛烈轟擊下生存能力。


    火炮和通訊網絡都受到良好保護,山體幾乎被掏空,築有的坑道就九層之多。


    針對中華軍的作戰特點,他命令在港口縱深埋設了大量地雷,機槍、迫擊炮、反坦克炮構成綿密火力網,所有武器的配置與射擊目標都進行過精確計算,既能隱蔽自己,又能最大限度殺傷敵軍。


    唯一不足的是,原計劃南部山區將修築的坑道工事有28公裏長,由於時間不夠,當中華軍發動進攻時隻完成了大約70%,約18公裏,而且有的地方也沒有坑道連接。


    馬莫諾夫中將一改蘇軍在戰爭初期的死拚戰術,規定了近距射擊、分兵機動防禦、誘伏等戰術,還嚴禁自殺式的衝鋒,號召每一個士兵至少要殺死十個中華軍。


    他的這些苦心經營,確實給中華軍造成了巨大的困難,使庫頁島之戰成為中華軍沒有估計到的最殘酷和艱巨的登陸戰役。


    3月10日起,由童建斌少將指揮的第四飛行集群b-24轟炸機部隊隻要天氣允許,幾乎每天出動對庫頁島進行轟炸。


    至1948年3月中旬,中華軍共出動岸基航空兵1479架次,總共投擲炸彈6800餘噸。


    中華軍如此猛烈密集的火力轟擊,由於蘇軍的防禦工事異常堅固,效果十分有限,但對島上兩個機場予以徹底摧毀。


    蘇軍總能在空襲後試圖迅速修複堅固工事,蘇軍領略到了中華軍的強大火力,更加傾注全力修築以坑道為骨幹的防禦工事。


    最初,盛建文上將和強勇中將都認為攻占這樣一個失去任何外援的島嶼,不會費多大力氣,隻要注意傷亡情況就可以了。


    但他們和總參謀部人員看了對庫頁島的空中偵察所拍攝的航空照片後,才知道在這個島上極可能存在不同尋常的防禦係統。


    蘭黎明總參謀長仔細研究了航空照片後,表示這將是最難攻占的島嶼,並預計要付出幾千人的傷亡。


    但葉奮韜立即肯定地表示沒有占領庫頁島就是對中華民族的犯罪,付出多大的犧牲也在所不惜。


    所有指揮人員這才如釋重負,決心不惜付出巨大代價攻取庫頁島。


    從16日至18日三天裏,中華軍的飛行集群全力出擊。


    向蘇軍港口及其他陣地投擲燃燒彈,燒掉蘇軍陣地的偽裝,使之暴露出來,以便於攻擊機將其消滅。


    而中華軍的重型轟炸機也頻頻前來助戰,對庫頁島進行密集轟炸。


    這三天中,庫頁島幾乎完全被中華軍火力轟擊的硝煙所淹沒,蘇軍隻得龜縮在坑道裏無法活動,但蘇軍憑借堅固的地下工事,損失輕微。


    3月27日,中華軍在12艘內河炮艇的掩護下探測海灘礁脈的航道,並在攻擊機掩護下清除水下的水雷和障礙物。


    馬莫諾夫中將以為中華軍登陸在即,下令大口徑火炮開火,將12艘內河炮艇擊沉9艘,擊傷3艘,艇員陣亡和失蹤44人,傷152人。


    中華軍大為震驚,島上的蘇軍竟然還有如此猛烈的火力,立即對這些剛暴露出的目標進行轟擊。


    認識了幾位島上原住民。雖然交流很困難,但他們的熱情深深的打動著我。


    他們是那麽的友善,那麽的親切,可是赫哲族的同胞們,你們可曾知道有這樣一個故事。


    不,是這樣的一個事實。


    從前,有一美麗的島嶼,在祖國的懷抱中與對岸的同胞共同繁衍生息,無憂無慮的快樂的生活著,直到....


    直到外來的入侵,這一切的一切,難道注定隻能成為一段模糊的記憶或是一段傳說呢?


    今天,我們有了答案--你們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


    摘自《中國最美的島》李穎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紫色戰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泰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泰夢並收藏紫色戰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