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伯雷,也算是大明將領,理論上也算是獨臂神尼這位前明公主的部下。
尤其是司徒伯雷已經名聲大振,王屋山王屋派,在反清的勢力當中,也算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獨臂神尼得知司徒伯雷重傷而迴,就到了王屋山王屋派,打算要跟他商議一下反清複明的大計。
這個時期,吳三桂已經被大清鏟除。
本是吳三桂部下的司徒伯雷,也沒有了後顧之憂,所以,獨臂神尼還是希望可以獲得司徒伯雷的相助的。
但可惜,司徒伯雷傷勢過重,這歸來後,把他在關外看到的紅毛子的情況說了出來之後,揚言那些紅毛子要比滿清***更殘暴,對漢人更加的有威攝,還舉了一個例子說明了一個情況,讓九公主好好的思量還是否要繼續反清複明。
司徒伯雷跟九公主說了當年北宋時期,朝廷聯金滅遼的例子,說明了當初北宋朝廷引狼入室的教訓。聯合更危殘的金人滅了遼國後,大宋就直麵金人的威脅,連兩位皇帝也都被擄了去的恥辱事件。.
他說萬萬不可讓紅毛子打到漢人中原來。
他說完了這些之後,就傷重不治而亡。
司徒伯雷的話,讓獨臂神尼震驚不已。
而這時,大清派兵圍住了王屋山,打算是滅了這股反清複明的勢力。
獨臂神尼和司徒伯雷之子司徒鶴打算跟清兵死戰到底。
為了解敵情,派出了一些弟子下山偵察。一方麵,也做好了突圍離開的準備。
而派出的弟子之中,就有曾柔。
韋小寶這次迴到京城,在跟皇帝的接觸當中,發現皇帝變了很多,氣勢日盛,變得更加的深沉,深不可測,不再是原來跟他一起打架玩鬧的那個皇帝了。
這就是帝王。
師父陳近南在離開之時,也有提醒過韋小寶,讓韋小寶要小心一點皇帝。
韋小寶自然記在心上,但表麵上卻不會流露出聲色,依然還如以前一樣,盡心盡力的幫助皇帝這個「朋友」。
特別是跟皇太後有了不可告人的秘密之後,韋小寶覺得還是要好好的為皇帝解決眼前的麻煩問題的。
紅毛子已經打到了皇帝的老家,把皇帝的老家也都占了。
尤其是,這當中也牽涉到了皇帝家的真正的龍脈,也落在了紅毛子的控製之下。
皇帝其實是恨不能馬上出兵收複失地的。
但整軍訓練,打器火炮器械這些還需要時間,這些也急不來。
皇帝一方麵,讓韋小寶想辦法說服陳近南和獨臂神屁這些反清勢力消停下來。
另一方麵,也肯定不會就隻把希望放在韋小寶的身上,他其實也一直在調兵遣將,分別去攻擊天地會和武林盟等一些反清勢力。
其中,也啟用了大量的一些降將。
比如原來是天地會的人,武林盟的人等等,讓那些投降大清的人,利用他們對天地會、武林盟的熟悉,的確對天地會和武林盟造成了很大的打擊和損失。
這也是陳近南見機得早,早早就讓忠誠於他的天地會的人隱藏了起來,避其鋒芒。
但是參差不齊的武林盟就損失大了,很多機事不密的武林人士、門派等等被大清所滅。
王屋山也是其中之一。
其實,這第三部,黃柏也隻是給編劇們得出了一個概念,具體的劇情編劇不是黃柏親自編寫的。
所以,相比起第一第二部來說,這個無厘頭搞笑場麵少了許多,就隻有韋小寶的戲份時,才多了很多搞笑的戲份。
總體來說,給黃柏一種武俠大片加史詩大戰的大片的感覺。
這樣也
不說不好,如果不是承襲第一第二部電影的話,那的確算是一部非常精彩的武俠大片。
可黃柏拍著拍著,就覺得少了一些味道。
但想想,卻又覺得合理。
好吧,這劇情一合理的話,自然就失去了無厘頭的味道。
嚴格來說,就趨向了早前的武狀元蘇乞兒的感覺了。
還好,韋小寶就算已經是一位武功高手,可是他依然還是如早前一樣的性格行為,這倒沒有讓觀眾感到違和。
這樣也好,反正這已經是鹿鼎記的第三部了,不再追求刻意無厘頭的感覺了。相信電影中的那些大場麵,其實並不比搞笑的效果差,相信觀眾看了也都會覺得精彩。
這也就如周星星同學後來拍的功夫、西遊降魔、美人魚那樣吧。
韋小寶知道獨臂神尼這個師父就在王屋山,趕緊趕去,趕到的時候,正好碰見官兵圍困王屋山,九兒所飾的曾柔潛入軍營刺殺清軍大將。
韋小寶一見到曾柔如此漂亮,這心裏就心思思了。
當下,向大將出示了自己的韋爵爺的令牌,讓他們停止對王屋山發起進攻,又讓他們配合自己。說自己要打入敵人內部,要從內部瓦解敵人,讓敵人投降,歸順自己,為朝廷所用。
於是就換下了便裝,裝作是一位義士,和行刺失敗的曾柔一起逃出了軍營。
當然這其中是讓那些官兵演戲的,這裏也算是這部電影中的一個較為無厘頭搞笑的場麵了,那些官兵演得拙劣,笑料百出,但曾柔太過萌了,心地善良的她,根本就看不出韋小寶在跟那些官兵演戲。
就這樣,曾柔被韋小寶騙得團團轉,覺得韋小寶就是一位偉岸光正的江湖義士,跟她一樣,是反清複明的大俠。
很快,曾柔就被韋小寶這個色胚吃得一幹二淨。
這樣,在曾柔的引領之下,終於迴到了山上的王屋派。
但是,王屋派內,因為司徒伯雷之死,王屋派產生了分歧,派內的弟子意見不一,甚至,還有人暗中被官府給收賣了,打算要投降官府。
其實司徒伯雷不在王屋派的日子,王屋派的弟子們的人心就散了。
除了幾中幾個還算是掌握著王屋派的大權的師叔輩的王屋派元老,大部份也都對司徒伯雷離心離德。
幾百上千人的王屋派,早前以為司徒伯雷已經死在吳三桂派來的高手的手下,已經死在關外。所以,為了爭奪派中的幫主之位,互相鬥爭也相當的激烈。
而其中,可謂真的是虎父犬子。
司徒伯雷的兒子司徒鶴,因為他在爭奪幫主的鬥爭之中失利,主要還是個人武功的關係,打不過另外幾位幫主爭奪者,所以,他老爹司徒伯雷還活著的話,他就是少幫主,現在真正的死了,那麽他在幫中就什麽也不是了。
這就讓他很不甘心。於是早就產生了要向大清投降的念頭。
他也是對王屋派的未來前途感到絕望。
如今天下,反清複明的勢力,正一點一點的被大清官府所滅,就是強如吳三桂也都被滅了,他們王屋派就這麽一點弟子人馬,又如何跟整個大清相抗呢?
他不想死,所以就隻能尋求一條活路。
他想投降,可是他卻是司徒伯雷的兒子,直接投降肯定是不行的,就如此投降,大清朝廷就算是接受了他也不受重用。
而現在,王屋派的覆滅危在旦夕,已經到了他不得不馬上做出選擇的時候了。
如果選擇了不投降,那麽他就隻能和獨臂神尼一起殺出重圍。從此就追隨獨臂神尼,流落江湖,過著有今天沒明天的日子。
如果選擇投降,那麽他就不得不先給大清一個投名狀
。
而給大清官府一個什麽樣的投名狀最好呢?能讓大清官府滿意,並且會重視重用他呢?
所以,他就想到了,要把獨臂神尼抓住,隻要把獨臂神尼這位前朝的公主抓住獻給大清皇帝,那麽他才能夠借此功勞或得皇帝的另眼相看,從而會記住他,重用他。
殺了可不行,直接殺了的話,沒有抓到活的更有價值。
於是,司徒鶴就想趁現在,獨臂神尼對他信任的時候,想辦法把這個前朝公主給抓住。
但這位九公主,雖然斷了一臂,可是武功卻無比厲害。
這可是跟天地會陳近南齊名的武林高手,一般情況之下,誰人是她的對手?
他可以下毒,但卻不能毒死這位前朝公主。
他這些天見到了這位前朝公主的真容,竟然對這位前朝公主產生了歪念,於是,就給九公主服了一種春天的藥。他想著,反正都要跟這位前朝公主反目成仇了,那就幹脆徹底一點,嚐一嚐這位前朝公主的滋味。
這裏要說獨臂神尼,她本名朱媺娖,長平公主或稱九公主。
她在前朝皇帝媒山自縊之前,被皇帝斷去左臂。
那時候,她才十來歲。要說,前朝皇帝死時,皇帝也才34歲。還有,其實關於長平公主的出生日期,這當中是存在很多的疑惑的。
曆史記載,長平公主,她應該是母周皇後所生,這一點沒有什麽可懷疑的。
但是,記載中,大多也都說長平公主生於1629年。
可是,同時也記載了母周皇後從1629年連生三子,其中二子還夭折了。
這麽算下來,就算是一年生一個,輪也都沒輪到長平公主出生啊,何況,在長平公主之前,還生有一個女兒,這個女兒也同樣夭折了。
也就是說,真實的情況,哪怕是周皇後一年生一個,那也得要到1629年之後的五年左右時間才有可能生下長平公主。
到李自成殺入京城,皇帝斬斷長平公主一臂然後自縊而亡的時候。這位長平公主的年歲,可能就是十歲左右,估計是八歲或是九歲會更準確一點。
因為八、九歲的可愛的女兒,才會最後誘發崇禎皇帝一點惻隱之念,不舍得再出手殺了斷臂暈了過去後的這個最痛愛的女兒。
還有,女兒年幼,最多就是會被李自成的人抓住殺了,卻不會對一個幼女行那禽獸之事。如果那時候,長平公主當真的有了十四、五歲,那皇帝恐怕是必會殺了的,皇帝在悲觀絕望之下,不想自己如宋時的靖康之恥那般,兩位皇帝,連帶所有的後宮三千佳麗、女兒這些全都被金國抓去侮辱。
所以,若長平公主有十四、五歲,已經是成年女子,那麽她必死無疑,皇帝不可能留著自己的女人為賊人所侮辱。
按曆史上來計,那時候就是1644年。
而殺鼇拜之時,卻是1669年。這其間,相差二十來年。
想想,這麽一算,當時的長平公主,如是八歲,加上二十五年。這其實就是三十三歲。
這樣了也就真的很好理解了。
長平公主被人救了後,開始練武,起碼也得要十多二十年才能武功大成,才可以出來報仇啊。
所以,她才會在殺鼇拜之前那幾年突兀的現身江湖。
殺了鼇拜之後,再加韋小寶這海外隱居這三幾年。
也就是說,現在的獨臂神尼,前朝公主,其實還隻是一個三十七、八歲的花信少婦。
黃柏拍的這部鹿鼎記,所選的這個女演員,也是一位相當漂亮的女星。
她雖然作尼姑打扮,可的確是一位非常俏麗的尼姑。
且她還是
帶發修行的。
所以,被司徒鶴看上,對這位前朝公主產生歪念也就不足為怪了。
說起來,其實就是和皇太後差不多的年紀。
韋小寶和曾柔迴到了王屋派,見王屋派的一眾副幫主等互相爭執,卻不見了司徒鶴以及獨臂神尼,於是便悄悄的退離議事大堂,讓曾柔帶路,去尋找神尼。
結果,尋到了一處隱蔽之處,就看到了少幫主司徒鶴居然要對神尼行那禽獸之事。
韋小寶和曾柔趕緊出手,打跑了大吃一驚的司徒鶴,司徒鶴見自己行事敗露,當即就逃下了山,直接前往投靠官府,去向清兵投降。
這個先不說,救下了神尼後,神尼已經中了那種藥物,現在正神智不清。
曾柔已經失身給韋小寶了,對這位前朝公主的情況自然也有所明了。心地善良的她,哀求韋小寶快救神尼。
韋小寶這其實也被這位師父的豔光所驚。
在曾柔的哀求之下,裝模作樣的讓她去看門,然後……
神尼清醒後,發現自己居然跟韋小寶糾纏在一起,這差點讓她一掌把韋小寶給拍死。
要不是韋小寶同樣武功了得,怕還真的要壞事。
韋小寶趕緊把事情說了一遍。
這位前朝公主深思一下,這才記起來了,知道自己受到了那司徒鶴的暗算。
這一時間,她也不知道要怎麽辦了。
韋小寶是她名義上的徒弟,現在自己竟然和韋小寶發生了這樣的事兒。
但韋小寶是何許人也?
這趕緊安慰一翻神尼,然後這一迴生二迴熟了,神尼在清醒的情況之下,再次感受到了這種美妙。
這一時間,也有些欲罷不能。
她知道這事兒怪不了韋小寶,所以,這半推半就之下,就從了韋小寶。
對於這位前朝公主來說,這也算是真正的成為了女人。
也正因為如此,她自然而然的,對這個人生的一些觀念就悄然的發生了變化。
這裏怎麽說呢。
其實,她大明亡國時,她還年幼,真正要說對亡國有多恨的話,其實也未必。畢竟那時候也不懂得太多啊。
而且,她也是很清楚明白的。
大明之亡,不是大清直接滅亡的。
當時而是李自成打進了京城來才導致大明滅亡的。
事實上,當初皇帝還有逃離京城的可能,大明還有別的官軍,還有卷土重來的可能。
清兵是後來才打進京城來的,還趕跑了占據了大明江山的李自成。
當然,對於清兵,她也是恨的,因為如果沒有清兵的壓力的話,牽製了大量朝廷的兵馬,那麽李自成也不太可能攻破京城。
她早恨的,其實就是吳三桂。
沒有吳三桂,不把清兵放進關來,大明可能也不會像現在這般基本被全滅了。
但現在,吳三桂也被滅了啊,且吳三桂之亡,跟韋小寶也有很大關係。
換句話來說,這韋小寶也等於是幫她報了仇。
她的心底裏,其實一直也都挺感激韋小寶的,一直也記住韋小寶的好。
事實上,她現在當了武林盟的盟主,也是因為她見吳三桂死了,她一下子失去了讓她活下去的目標。所以,她得要找點事來做,要不然,她真的不知道自己活著還有什麽的意義。
她要繼續刺殺皇帝,要繼續反清複明,哪怕她也知道這很難,可是這的確就是她還活著的意義了。
可現在,她卻忽然的覺得,自己多了一些活著的意義了。
這人生,其實真的並不是隻有複仇,
原來還有讓她活下去的更多意義。
這一時間,她也不知不覺的,有點迷上了韋小寶這個男人了。
雖然神尼也羞赫萬分,但卻也慢慢的適應了跟韋小寶在一起的狀態。
兩人之間,也產生了微妙的情愫。
事畢之後,韋小寶繼續開解她,然後互相說了一下各自的所知的一些情況。
當神尼聽到韋小寶這次來尋她,是受到了皇帝的意旨,是打算跟她談和,然後要集中精力兵力這些到關外去跟紅毛子一決雌雄的時候。
她想起了司徒伯雷被追殺逃到關外去看到的有關於紅毛子的一些情況,她趕緊跟韋小寶說了。
韋小寶一聽,也覺得那些紅毛子太過殘暴,居然要比清兵更殘暴,這讓他原本沒有太多民族情結的家夥也不禁為大清為漢人擔心。
當初楊州十屠,韋小寶雖然不是親見,可是在揚州天天聽人說起。對於這種事,韋小寶還是很痛恨的。
尤其是司徒伯雷已經名聲大振,王屋山王屋派,在反清的勢力當中,也算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獨臂神尼得知司徒伯雷重傷而迴,就到了王屋山王屋派,打算要跟他商議一下反清複明的大計。
這個時期,吳三桂已經被大清鏟除。
本是吳三桂部下的司徒伯雷,也沒有了後顧之憂,所以,獨臂神尼還是希望可以獲得司徒伯雷的相助的。
但可惜,司徒伯雷傷勢過重,這歸來後,把他在關外看到的紅毛子的情況說了出來之後,揚言那些紅毛子要比滿清***更殘暴,對漢人更加的有威攝,還舉了一個例子說明了一個情況,讓九公主好好的思量還是否要繼續反清複明。
司徒伯雷跟九公主說了當年北宋時期,朝廷聯金滅遼的例子,說明了當初北宋朝廷引狼入室的教訓。聯合更危殘的金人滅了遼國後,大宋就直麵金人的威脅,連兩位皇帝也都被擄了去的恥辱事件。.
他說萬萬不可讓紅毛子打到漢人中原來。
他說完了這些之後,就傷重不治而亡。
司徒伯雷的話,讓獨臂神尼震驚不已。
而這時,大清派兵圍住了王屋山,打算是滅了這股反清複明的勢力。
獨臂神尼和司徒伯雷之子司徒鶴打算跟清兵死戰到底。
為了解敵情,派出了一些弟子下山偵察。一方麵,也做好了突圍離開的準備。
而派出的弟子之中,就有曾柔。
韋小寶這次迴到京城,在跟皇帝的接觸當中,發現皇帝變了很多,氣勢日盛,變得更加的深沉,深不可測,不再是原來跟他一起打架玩鬧的那個皇帝了。
這就是帝王。
師父陳近南在離開之時,也有提醒過韋小寶,讓韋小寶要小心一點皇帝。
韋小寶自然記在心上,但表麵上卻不會流露出聲色,依然還如以前一樣,盡心盡力的幫助皇帝這個「朋友」。
特別是跟皇太後有了不可告人的秘密之後,韋小寶覺得還是要好好的為皇帝解決眼前的麻煩問題的。
紅毛子已經打到了皇帝的老家,把皇帝的老家也都占了。
尤其是,這當中也牽涉到了皇帝家的真正的龍脈,也落在了紅毛子的控製之下。
皇帝其實是恨不能馬上出兵收複失地的。
但整軍訓練,打器火炮器械這些還需要時間,這些也急不來。
皇帝一方麵,讓韋小寶想辦法說服陳近南和獨臂神屁這些反清勢力消停下來。
另一方麵,也肯定不會就隻把希望放在韋小寶的身上,他其實也一直在調兵遣將,分別去攻擊天地會和武林盟等一些反清勢力。
其中,也啟用了大量的一些降將。
比如原來是天地會的人,武林盟的人等等,讓那些投降大清的人,利用他們對天地會、武林盟的熟悉,的確對天地會和武林盟造成了很大的打擊和損失。
這也是陳近南見機得早,早早就讓忠誠於他的天地會的人隱藏了起來,避其鋒芒。
但是參差不齊的武林盟就損失大了,很多機事不密的武林人士、門派等等被大清所滅。
王屋山也是其中之一。
其實,這第三部,黃柏也隻是給編劇們得出了一個概念,具體的劇情編劇不是黃柏親自編寫的。
所以,相比起第一第二部來說,這個無厘頭搞笑場麵少了許多,就隻有韋小寶的戲份時,才多了很多搞笑的戲份。
總體來說,給黃柏一種武俠大片加史詩大戰的大片的感覺。
這樣也
不說不好,如果不是承襲第一第二部電影的話,那的確算是一部非常精彩的武俠大片。
可黃柏拍著拍著,就覺得少了一些味道。
但想想,卻又覺得合理。
好吧,這劇情一合理的話,自然就失去了無厘頭的味道。
嚴格來說,就趨向了早前的武狀元蘇乞兒的感覺了。
還好,韋小寶就算已經是一位武功高手,可是他依然還是如早前一樣的性格行為,這倒沒有讓觀眾感到違和。
這樣也好,反正這已經是鹿鼎記的第三部了,不再追求刻意無厘頭的感覺了。相信電影中的那些大場麵,其實並不比搞笑的效果差,相信觀眾看了也都會覺得精彩。
這也就如周星星同學後來拍的功夫、西遊降魔、美人魚那樣吧。
韋小寶知道獨臂神尼這個師父就在王屋山,趕緊趕去,趕到的時候,正好碰見官兵圍困王屋山,九兒所飾的曾柔潛入軍營刺殺清軍大將。
韋小寶一見到曾柔如此漂亮,這心裏就心思思了。
當下,向大將出示了自己的韋爵爺的令牌,讓他們停止對王屋山發起進攻,又讓他們配合自己。說自己要打入敵人內部,要從內部瓦解敵人,讓敵人投降,歸順自己,為朝廷所用。
於是就換下了便裝,裝作是一位義士,和行刺失敗的曾柔一起逃出了軍營。
當然這其中是讓那些官兵演戲的,這裏也算是這部電影中的一個較為無厘頭搞笑的場麵了,那些官兵演得拙劣,笑料百出,但曾柔太過萌了,心地善良的她,根本就看不出韋小寶在跟那些官兵演戲。
就這樣,曾柔被韋小寶騙得團團轉,覺得韋小寶就是一位偉岸光正的江湖義士,跟她一樣,是反清複明的大俠。
很快,曾柔就被韋小寶這個色胚吃得一幹二淨。
這樣,在曾柔的引領之下,終於迴到了山上的王屋派。
但是,王屋派內,因為司徒伯雷之死,王屋派產生了分歧,派內的弟子意見不一,甚至,還有人暗中被官府給收賣了,打算要投降官府。
其實司徒伯雷不在王屋派的日子,王屋派的弟子們的人心就散了。
除了幾中幾個還算是掌握著王屋派的大權的師叔輩的王屋派元老,大部份也都對司徒伯雷離心離德。
幾百上千人的王屋派,早前以為司徒伯雷已經死在吳三桂派來的高手的手下,已經死在關外。所以,為了爭奪派中的幫主之位,互相鬥爭也相當的激烈。
而其中,可謂真的是虎父犬子。
司徒伯雷的兒子司徒鶴,因為他在爭奪幫主的鬥爭之中失利,主要還是個人武功的關係,打不過另外幾位幫主爭奪者,所以,他老爹司徒伯雷還活著的話,他就是少幫主,現在真正的死了,那麽他在幫中就什麽也不是了。
這就讓他很不甘心。於是早就產生了要向大清投降的念頭。
他也是對王屋派的未來前途感到絕望。
如今天下,反清複明的勢力,正一點一點的被大清官府所滅,就是強如吳三桂也都被滅了,他們王屋派就這麽一點弟子人馬,又如何跟整個大清相抗呢?
他不想死,所以就隻能尋求一條活路。
他想投降,可是他卻是司徒伯雷的兒子,直接投降肯定是不行的,就如此投降,大清朝廷就算是接受了他也不受重用。
而現在,王屋派的覆滅危在旦夕,已經到了他不得不馬上做出選擇的時候了。
如果選擇了不投降,那麽他就隻能和獨臂神尼一起殺出重圍。從此就追隨獨臂神尼,流落江湖,過著有今天沒明天的日子。
如果選擇投降,那麽他就不得不先給大清一個投名狀
。
而給大清官府一個什麽樣的投名狀最好呢?能讓大清官府滿意,並且會重視重用他呢?
所以,他就想到了,要把獨臂神尼抓住,隻要把獨臂神尼這位前朝的公主抓住獻給大清皇帝,那麽他才能夠借此功勞或得皇帝的另眼相看,從而會記住他,重用他。
殺了可不行,直接殺了的話,沒有抓到活的更有價值。
於是,司徒鶴就想趁現在,獨臂神尼對他信任的時候,想辦法把這個前朝公主給抓住。
但這位九公主,雖然斷了一臂,可是武功卻無比厲害。
這可是跟天地會陳近南齊名的武林高手,一般情況之下,誰人是她的對手?
他可以下毒,但卻不能毒死這位前朝公主。
他這些天見到了這位前朝公主的真容,竟然對這位前朝公主產生了歪念,於是,就給九公主服了一種春天的藥。他想著,反正都要跟這位前朝公主反目成仇了,那就幹脆徹底一點,嚐一嚐這位前朝公主的滋味。
這裏要說獨臂神尼,她本名朱媺娖,長平公主或稱九公主。
她在前朝皇帝媒山自縊之前,被皇帝斷去左臂。
那時候,她才十來歲。要說,前朝皇帝死時,皇帝也才34歲。還有,其實關於長平公主的出生日期,這當中是存在很多的疑惑的。
曆史記載,長平公主,她應該是母周皇後所生,這一點沒有什麽可懷疑的。
但是,記載中,大多也都說長平公主生於1629年。
可是,同時也記載了母周皇後從1629年連生三子,其中二子還夭折了。
這麽算下來,就算是一年生一個,輪也都沒輪到長平公主出生啊,何況,在長平公主之前,還生有一個女兒,這個女兒也同樣夭折了。
也就是說,真實的情況,哪怕是周皇後一年生一個,那也得要到1629年之後的五年左右時間才有可能生下長平公主。
到李自成殺入京城,皇帝斬斷長平公主一臂然後自縊而亡的時候。這位長平公主的年歲,可能就是十歲左右,估計是八歲或是九歲會更準確一點。
因為八、九歲的可愛的女兒,才會最後誘發崇禎皇帝一點惻隱之念,不舍得再出手殺了斷臂暈了過去後的這個最痛愛的女兒。
還有,女兒年幼,最多就是會被李自成的人抓住殺了,卻不會對一個幼女行那禽獸之事。如果那時候,長平公主當真的有了十四、五歲,那皇帝恐怕是必會殺了的,皇帝在悲觀絕望之下,不想自己如宋時的靖康之恥那般,兩位皇帝,連帶所有的後宮三千佳麗、女兒這些全都被金國抓去侮辱。
所以,若長平公主有十四、五歲,已經是成年女子,那麽她必死無疑,皇帝不可能留著自己的女人為賊人所侮辱。
按曆史上來計,那時候就是1644年。
而殺鼇拜之時,卻是1669年。這其間,相差二十來年。
想想,這麽一算,當時的長平公主,如是八歲,加上二十五年。這其實就是三十三歲。
這樣了也就真的很好理解了。
長平公主被人救了後,開始練武,起碼也得要十多二十年才能武功大成,才可以出來報仇啊。
所以,她才會在殺鼇拜之前那幾年突兀的現身江湖。
殺了鼇拜之後,再加韋小寶這海外隱居這三幾年。
也就是說,現在的獨臂神尼,前朝公主,其實還隻是一個三十七、八歲的花信少婦。
黃柏拍的這部鹿鼎記,所選的這個女演員,也是一位相當漂亮的女星。
她雖然作尼姑打扮,可的確是一位非常俏麗的尼姑。
且她還是
帶發修行的。
所以,被司徒鶴看上,對這位前朝公主產生歪念也就不足為怪了。
說起來,其實就是和皇太後差不多的年紀。
韋小寶和曾柔迴到了王屋派,見王屋派的一眾副幫主等互相爭執,卻不見了司徒鶴以及獨臂神尼,於是便悄悄的退離議事大堂,讓曾柔帶路,去尋找神尼。
結果,尋到了一處隱蔽之處,就看到了少幫主司徒鶴居然要對神尼行那禽獸之事。
韋小寶和曾柔趕緊出手,打跑了大吃一驚的司徒鶴,司徒鶴見自己行事敗露,當即就逃下了山,直接前往投靠官府,去向清兵投降。
這個先不說,救下了神尼後,神尼已經中了那種藥物,現在正神智不清。
曾柔已經失身給韋小寶了,對這位前朝公主的情況自然也有所明了。心地善良的她,哀求韋小寶快救神尼。
韋小寶這其實也被這位師父的豔光所驚。
在曾柔的哀求之下,裝模作樣的讓她去看門,然後……
神尼清醒後,發現自己居然跟韋小寶糾纏在一起,這差點讓她一掌把韋小寶給拍死。
要不是韋小寶同樣武功了得,怕還真的要壞事。
韋小寶趕緊把事情說了一遍。
這位前朝公主深思一下,這才記起來了,知道自己受到了那司徒鶴的暗算。
這一時間,她也不知道要怎麽辦了。
韋小寶是她名義上的徒弟,現在自己竟然和韋小寶發生了這樣的事兒。
但韋小寶是何許人也?
這趕緊安慰一翻神尼,然後這一迴生二迴熟了,神尼在清醒的情況之下,再次感受到了這種美妙。
這一時間,也有些欲罷不能。
她知道這事兒怪不了韋小寶,所以,這半推半就之下,就從了韋小寶。
對於這位前朝公主來說,這也算是真正的成為了女人。
也正因為如此,她自然而然的,對這個人生的一些觀念就悄然的發生了變化。
這裏怎麽說呢。
其實,她大明亡國時,她還年幼,真正要說對亡國有多恨的話,其實也未必。畢竟那時候也不懂得太多啊。
而且,她也是很清楚明白的。
大明之亡,不是大清直接滅亡的。
當時而是李自成打進了京城來才導致大明滅亡的。
事實上,當初皇帝還有逃離京城的可能,大明還有別的官軍,還有卷土重來的可能。
清兵是後來才打進京城來的,還趕跑了占據了大明江山的李自成。
當然,對於清兵,她也是恨的,因為如果沒有清兵的壓力的話,牽製了大量朝廷的兵馬,那麽李自成也不太可能攻破京城。
她早恨的,其實就是吳三桂。
沒有吳三桂,不把清兵放進關來,大明可能也不會像現在這般基本被全滅了。
但現在,吳三桂也被滅了啊,且吳三桂之亡,跟韋小寶也有很大關係。
換句話來說,這韋小寶也等於是幫她報了仇。
她的心底裏,其實一直也都挺感激韋小寶的,一直也記住韋小寶的好。
事實上,她現在當了武林盟的盟主,也是因為她見吳三桂死了,她一下子失去了讓她活下去的目標。所以,她得要找點事來做,要不然,她真的不知道自己活著還有什麽的意義。
她要繼續刺殺皇帝,要繼續反清複明,哪怕她也知道這很難,可是這的確就是她還活著的意義了。
可現在,她卻忽然的覺得,自己多了一些活著的意義了。
這人生,其實真的並不是隻有複仇,
原來還有讓她活下去的更多意義。
這一時間,她也不知不覺的,有點迷上了韋小寶這個男人了。
雖然神尼也羞赫萬分,但卻也慢慢的適應了跟韋小寶在一起的狀態。
兩人之間,也產生了微妙的情愫。
事畢之後,韋小寶繼續開解她,然後互相說了一下各自的所知的一些情況。
當神尼聽到韋小寶這次來尋她,是受到了皇帝的意旨,是打算跟她談和,然後要集中精力兵力這些到關外去跟紅毛子一決雌雄的時候。
她想起了司徒伯雷被追殺逃到關外去看到的有關於紅毛子的一些情況,她趕緊跟韋小寶說了。
韋小寶一聽,也覺得那些紅毛子太過殘暴,居然要比清兵更殘暴,這讓他原本沒有太多民族情結的家夥也不禁為大清為漢人擔心。
當初楊州十屠,韋小寶雖然不是親見,可是在揚州天天聽人說起。對於這種事,韋小寶還是很痛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