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繼續拍攝中。


    不過,相比起第一場戲的轟轟烈烈的場麵,這就顯得安靜了許多了。


    古老的皇城,富麗堂皇,氣派恢宏。


    皇宮禦書房,皇帝靜靜肅立。


    鏡頭慢慢轉動,先看到了皇帝那如刀削一般的側臉,然後才慢慢的看到了皇帝的臉容。


    這正是帥氣得一比的劉華虎。


    原本的電影版本中,飾演皇帝一角的是溫兆鱗。


    但黃柏現在懶得再去找一個跟原版電影相似的皇帝。


    因為黃柏現在有了更適合的人選。


    跟劉大天王極相似的劉華虎,在原來自己的那個世界中,他本身就飾演過《鹿鼎記》中的皇帝一角,並且還演得相當不錯。


    最主要的就是帥氣啊,有區別於那些小鮮肉的漂亮,劉華虎的這張臉,真的極其英俊帥氣。曾經的不老男神啊。


    當然,現在他還很年輕,都還不到三十,演技有待提升。不過,他目前也的確算是神話娛樂當中,非常自律,非常勤勉的一個明星藝人。


    像洪嘉寶、陳小龍等等,平時經常會到一些娛樂場合去玩樂,就算是張北龍,有時候也都會跟著他們一起去玩。可是劉華虎真的沒有,他盡可能的不去參與那樣的娛樂活動。


    這樣的品性,真的很不錯。


    現在黃柏讓他來飾演皇帝一角,他本人也很重視,早早就拿到了劇本來研究要如何才能演好這個角色。


    黃柏也有那樣的打算,這部戲,肯定也要拍成電視連續劇的,到時候,就算劉華虎繼續去演皇帝這個角色吧。相信有了電影的爆火之後,他再演電視中的皇帝一角,肯定會更加的得心應手,能演得更好。


    皇帝背著手站在禦書房內,看著眼前的書架,心事重重,氣氛像凝固了一般。


    跟著,書房的門被打開,周達叔所飾演的海大富走了進來,跪下問好。


    從這個時候開始,周達叔就進入了他的表演狀態。


    對於他來說,他早前一直也都是在跑龍套,雖然也演過了一些有名有姓的配角,但目前也最多隻能算是三線娛樂明星,還是準的,還沒有官方的認證。


    他從一個學校內的清潔員工,被黃柏看上,挖掘了出來,這也總算是圓了他想進入娛樂圈做演員的夢想。


    他在電視劇中,也出演了不少角色,可以說演得還是很不錯的,觀眾對他的印象也很深刻。


    先不管他現在做得怎麽樣吧,如今能被黃柏叫來一起拍攝電影,他是相當的激動和興奮的。終於可以正式跟黃柏這個大恩人合作了,且電影中,他和黃柏的戲份很多很重,雖然他暫時還不太理解那些劇本的台詞這些是什麽的意思,到時候又需要他要如何去演,可他絕對會無條件服從黃柏的安排,反正,需要他怎麽樣去演就一定會怎麽樣去演。


    甚至,需要演出什麽樣的效果,他就一定會努力去做到,絕對不能讓黃少失望。


    把自己應該做好的事做到最好,做到極致,這就是對黃柏的提攜的報答。


    所以,他對於現在正式開拍之後的出場時應該要怎麽樣去表演,他都不知道私底下模擬多少次了。33


    這一刻,他還真的有點活靈活現的把一個深藏不露的太監演得很不錯。


    接下來就是跟皇帝的台詞對話了。


    原來皇帝一直也都在盯著鼇拜的一舉一動。


    現在是這個皇帝的心腹太監海大富迴來向皇帝報告鼇拜進入京城後遇到刺殺的情況。


    皇帝對於刺客們沒法殺死鼇拜感到有些懊惱。


    雖然那些刺客是天地會的人,而天地會打著反清複明的旗號在行事,也算是他這個皇帝的敵人。可是,在這個時候,皇帝卻希望這些敵人能夠殺死自己的另一個心頭大患鼇拜。


    皇帝自幼登基,如今已經長大成人,對於皇帝皇權的掌控也日漸強烈,他早對一直處處受到朝廷中的一些老臣,尤其是像鼇拜這樣目中無人的當朝大將軍的脅製,對此他早就感到非常不滿,且不耐煩了。


    他也早就生出了要除去鼇拜之心。


    可惜,這次的刺殺,居然沒能殺死鼇拜,甚至連傷也都沒能傷得到他。


    真不愧為武功蓋世,皇帝對鼇拜的忌憚就更大了。


    靠別人刺殺解決不了自己的心頭大患,於是,他下定決心,要自己想辦法解決鼇拜這個禍害。


    然後就是皇帝問海大富早前的計劃準備得怎麽樣。


    卻是大清有八旗軍。


    鼇拜也隻是其中的一旗。


    大清八旗,分別是正黃旗、正白旗、正紅旗、正藍旗;鑲黃、白、紅、藍旗。


    鼇拜本是鑲黃旗人。


    順治帝去世後,接受遺詔成為顧命輔政大臣,操握權柄、結黨營私,以大將軍自居。


    實際上,鼇拜就隻能夠調動得了鑲黃旗的人馬。


    其餘七旗相對獨立的,並且也對鼇拜極不滿了。


    當然,理論上,這鑲黃旗人馬,原本就是屬於皇帝的親軍。另外的正黃旗、正白旗也是。


    此為上三旗。另外的五旗,基本上也都是由親王作為旗主統領旗下人馬。


    也就是說,原本這個鼇拜,應該就是皇帝最為親信的心腹才對。可惜,如今的鼇拜權勢滔天,以皇帝還年幼為借口,他繼續把持著鑲黃旗的軍權,不願意歸還給皇帝。


    而如果皇帝不能夠掌握這皇帝親軍,那麽他根本就不能夠正式的掌握朝廷的軍國朝政。


    手上沒有軍馬,說話也不靈光,對朝中大臣也不人有什麽的威攝力。而他這個皇帝想要幹點什麽事兒,也都很難。


    所以,他私底下已經跟另外七旗旗主有密議,打算要除去鼇拜。


    另外七旗,也早對鼇拜把持朝政,威脅他們,鏟除異己等等的行為感到不滿了,他們也一樣人人自危,擔心鼇拜什麽時候會盯上自己,要打擊自己。


    就是出於這樣的一些原因,皇帝已經跟另七旗旗主有了合作的基礎。


    但是,鼇拜如今真的如日中天,手下爪牙眾多,密探四布。


    他們也都擔心會被鼇拜的密探知道他們密謀除去他的事。


    所以,在皇宮中,他們根本就不敢私底下跟皇帝密謀。


    這個時期,鼇拜對皇宮的掌控可以說是滴水不漏的。


    沒有他的準許,除了像海大富這樣一直跟隨在皇帝身邊的太監之外,就是朝中的大臣,也不能夠私自和皇帝相會。


    這是鼇拜為了不讓那些人有聯合起來針對他,對付他的機會。


    如果被他的人看到朝中的大臥私下和皇帝商議什麽事,那麽鼇拜就會視為對自己的挑釁,是對自己的不服,或是想要密謀暗害自己。


    如盯,誰跟皇帝私下相會密議什麽,他都會當作是有不可告人的陰謀,他馬上就會對其人展開打擊報複,甚至,巧借名目,直接致其人死亡。


    所以,不僅隻是皇帝,就是朝中感受到了鼇拜對自己的威脅的朝中大臣、軍將等等,也有了要鏟除鼇拜的心思。


    如果就曆史上來說,皇帝最終能夠順利鏟除鼇拜,如果沒有朝中的大臣們的支持,那也是不太可能做得到的。


    原因就是無故殺害朝中大將,尤其是掌握著朝廷權柄的輔政軍機大臣,這必然會引起朝廷的混亂。到時候,就是皇帝的位置也都岌岌可危,沒法順利的完成皇權的交接。


    如果另外的七旗,趁朝中大亂時,起兵造反作亂,那麽朝廷也就不是這樣的朝廷,就沒有後來的那麽多事了。


    這個情況,也等於是三國時代。


    當時大漢的漢靈帝病逝後,何進大將軍掌握了朝廷的權柄。


    就等於是現在的鼇拜差不多吧。


    可是,何進被殺了,那麽朝廷就一下子混亂了起來,然後引來了跟鼇拜更加相似的更加兇殘的董卓。大漢也終歸不再是原來的大漢了,自此走向了滅亡。


    如今的大清情況也有一點相似。


    所以,皇帝以史為鑒,他肯定是先獲得了朝中的那些大臣,尤其是掌握著兵馬的另七旗親王的支持,他才敢殺了鼇拜。


    這些也都是這個故事的一個背景。


    現在拍的,就是皇帝要跟另七旗旗主相商如何鏟除鼇拜的事。


    當然,在電影中,不可能交待那麽多事,也不太可能給觀眾們普及這些曆史知識。


    可是,相信也一定會有人很清楚這個電影的背景的形勢的。


    且現在是網絡時代,觀眾們原本可能是不甚了解的,但隨便用手機搜索一下,就會獲得很多的資源信息。


    因此,黃柏在拍攝這些劇情的時候,要盡可能的借鑒曆史的事件、發生時間等等。


    隻有這樣,也才會讓電影顯得更加的真實,且會有一種曆史的厚重感。


    觀眾在觀看的時候,就會產生一種原來這個故事是發生在那樣的情況之下的。


    好了。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接著下來又要如何去殺了鼇拜呢?


    還有,主角還沒有出現呢。原來那部故事是發生在這樣的曆史背景之下,且居然會這麽奇妙,居然跟這些曆史上的皇帝、大人物拉扯上了關係。


    那麽,曆史上是否真有這樣的一個人呢?


    這些,也都是勾起觀眾的一些趣味性的地方。


    現在的武俠類別,真的不算太火,早前火的一波,也隻是一下子推進了那麽多優秀經典的武俠而已。


    而當這一波熱度過了後,武俠又淪為平淡了。


    而像那《鹿鼎記》這樣好看的武俠,自然也會常被人提起提及,也一直都會有沒看過的人去觀看。


    可畢竟觀看的人還是較少的,所以,電影拍好,播出之後,估計到時進場去觀看電影的觀眾,最少有一大部份人是沒有看過原著的。


    所以,肯定會有人好奇,從而去考慮這部的一些切進曆史的設定的微妙的地方,會有人去考慮這樣合理不合理。


    現在電影中,就是在這樣的一個曆史背景之下,引出了怡紅院來。


    皇帝決定,為了避過鼇拜的耳目,他微服出宮,跟另七旗旗主相約在煙花柳巷之地的怡紅院碰頭會談。


    沒錯,不是麗春院,而是怡紅院。


    麗春院是在揚州呢,這裏是京城。


    黃柏對這裏進行了一點改編,這也是跟原版的電影中差不多吧,也是為了讓電影的節奏更好一些。


    當然,黃柏會對此進行一點簡單的解釋。


    或對韋小寶的來曆進行了一點點小改動。


    韋小寶依然還是揚州麗春院長大的,跟著姐姐韋春花長大起來的小子。


    這裏不是媽媽,而是姐姐,還不是親的那種。


    這也是鄧美君要求黃柏一定要改的。


    她可不想在電影中演黃柏的媽媽,更不想演黃柏的親姐姐。


    但可以改成韋小寶的媽媽的確就是麗春院的接客姑娘,而鄧美君所演的姐姐吧,改成韋小花甚至是韋菊花什麽的都可以。


    她小小的時候就被賣進了麗春院,不過被心善的韋小寶的媽媽收為丫頭,收養在身邊。


    後來她長大了,本來也要接客的,是韋小寶的媽媽護著,這樣才不用她接客。


    但是,她自小也生活在麗春院,平時的言行舉止也很大膽開放,看上去跟一般的青樓的小姐也沒有什麽的分別,別人根本就不知道她根本就沒有接過客的。


    然後呢,韋小寶的媽媽患病死了,麗春院就逼著韋小寶的“姐姐”接客賺錢。


    而那時候,韋小寶也結識了反清複明的義士矛十八。


    決定要跟著矛十八去幹一些轟轟烈烈的反清複明的事,他也想講義氣。


    如此,得知姐姐被麗春院所逼,就決定讓姐姐跟自己一起逃走,逃離麗春院。


    這樣,就跟著矛十八一起到了京城來了。


    這改動了一下,但其實也跟原著中差不多,隻是多了一個人物角色而已。這看上去也是相對合理的。


    起碼,韋小寶離開麗春院後到了京城來的理由就更合理充分了。有他不得不逃離麗春院的理由。


    而矛十八這個倒黴鬼,就充當了一個把這對姐弟帶到了京城的角色,然後不聽韋小寶姐弟的勸阻,衝動的要去刺殺皇帝,想要憑這樣的義舉獲得天地會的認可,能讓他加入天地會,成為反清複明的組織的人。然後,就被巡邏的清兵給抓住,被扔進了大牢中去了。


    這樣,韋小寶和姐姐韋小花吧,姑且作韋小花。


    他們在京城就成了無依無靠的人了。


    可他和姐姐,對於那些像麗春院那樣的煙花柳巷之地真的太過熟悉了,非常清楚當中的門路。


    這樣,八麵玲瓏的韋小寶,很快就結識了怡紅院的老板,並且憑著一張嘴,說服了怡紅院的老板,讓他姐弟住進了怡紅院,為怡紅院做事。


    韋小寶想到了在怡紅院說書,吸引更多的客人來光顧怡紅院,正是這樣的計劃,怡紅院的老板覺得不錯,這才收留了這對姐弟。


    這些,電影中可以不特意交待,但是,在一些電影的內容簡單當中,會進行一些補充交待。如果非要在電影中交待的話,黃柏也隻會用一些迴憶性的快鏡頭來講述一下,不會太多,一閃而去,讓觀眾自己去考究。


    所以,到了電影中,黃柏自然可以像原版電影中那般,直接進入韋小寶說書的這個搞笑的環節。


    其實,從開場的那一場戲,轉到了皇宮,這個氣氛也都是有點壓抑的。


    可是這一轉到怡紅院來後,這年氣氛馬上就會顯得歡快起來。


    尤其是隨著韋小寶的獨特造型,以及怪聲怪氣的在說書,尤其是坐在高高的支撐椅上麵來說書,吸引了大量客人圍觀的情況,這讓人一看就感到歡樂,就會發笑。


    “平生不近陳近南,便稱英雄也枉然……”


    “一掌打出,方圓百裏也都化為灰灰……”


    “未聽過猶抱琵琶半遮麵啊?沒讀過書啊?蠢豬……”


    ……


    黃後所飾的韋小寶,造型奇特,在拍這一段戲的時候,劇組的人也都樂了。


    還是原來的味道啊。


    還以為黃柏真的要拍一部真正的武俠武打動作電影呢。


    沒想到,還是讓人捧腹大笑。


    好吧,這個時候,他們也才猛然的醒覺,原來這古裝的電影也可以拍得這麽搞笑的啊。


    並且也不知道為何,看著黃柏的表演,他們也真的覺得沒有一丁點的違和感,會不自然的覺得,這原本就是這麽一個樣子的。


    很快,在說著正濃的時候。


    怡紅院的老板,這個時候也總算是發覺有些不對了。


    他把韋小寶請來在自己的怡紅院中說書,這本意就是為了吸引更多的客人來光顧的。


    可現在好了,看上去,的確是吸引了很多客人進來捧場了。但問題是,這些客人全都衝著聽他說書來了,一個個的,都沒有叫小姐。


    開怡紅院的,就得要靠那些客人叫小姐來賺錢的啊。


    這麽搞下去,他的青樓怡紅院,可能就成了一座戲院了。


    所以,他決定終止韋小寶這麽幹下去了。


    而在爭執之中,韋小寶從上麵跌落,然正巧落在海大富的懷抱。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娛樂界神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夜老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夜老黃並收藏娛樂界神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