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從六月逐漸靠近七月,


    夏季的炎熱逐漸掃過草原。


    出征四個多月以來,周尚文和他的士兵們已經走了上千裏地,他們遇上了永謝布部落,見到了亦不剌,手裏還拿著烏魯斯博羅特的人頭。


    當初帶來的糧食是以九月為限,再往後天氣逐漸轉為寒冷,各種條件已經不利於明軍再作戰。


    考慮到返程還需要時間,


    周尚文已經決定退兵。


    這是他第一次走這麽遠,第一次碰到一個完整的萬戶部落,而且還有達延汗次子的人頭,此外,還增加了分化左右翼蒙古的可能。


    可以說,剿套是成功的。


    唯一的遺憾是,明軍並沒有真正觸碰到達延汗左翼三萬戶的水草地。


    而這隻能是明年的目標了。


    馬榮站在一處山包上,眯著眼睛遠遠向西北望去,漢人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再向那邊的天盡頭進發了。


    “陛下定下複套之策,就是要花三到五年的時間逐步加強邊軍實力,襲擾韃靼人駐地,收迴漢人故土。它自然野心勃勃,但其實也循序漸進,剿套不是反攻、也不是決戰,馬榮,你正值盛年,往後一定去得了那邊。”


    周尚文指著更遠的遠方。


    到了夏天草原上其實就不舒服了。白天是太陽,晚上是蚊子。


    當以往涼爽的春風消失不見,一望無垠的美麗草原變成炎熱煩人永遠看不到盡頭的大草地時,馬榮就知道,他們必須要退兵了。


    “當年冠軍侯率領八千羽林軍直搗匈奴老巢,讀史時並沒有感覺,身在草原上才知道那有多難。末將知道大軍即將迴朝。其實心裏也想過,向總兵討一路兵馬繼續前進。不過……那亦不剌似乎更信任末將,末將若是戰死沙場,倒是痛快,但會影響朝廷分化左右翼蒙古的策略。”


    “你能顧全大局,我很欣慰。”周尚文絲毫不掩飾他對馬榮的賞識,並說:“馬一槐真是生了個麒麟子!”


    “周總兵過譽了。”


    其實哪裏過譽,


    此次出征,這個永謝布部落是馬榮帶的向導找到的,決定打或不打,是馬榮極力建議的,殺死烏魯斯博羅特,讓亦不剌無法選擇的局麵,也是他一手營造的。


    最後勸降亦不剌,更是他千方百計促成的。


    一個年輕將領,通過一次戰役將自己的才能展現的淋漓盡致。


    這個小子不得了。


    周尚文是知道皇帝性格的,所以斷定馬榮將來必定是青雲直上。


    這也是他堂堂一個總兵官對他如此客氣的緣由。


    至於亦不剌,


    他親手殺掉了烏魯斯博羅特,往後,不要說在達延汗手下做事,就是去見人家一麵都不敢。


    除了與明廷修好,他沒什麽選擇。


    當然,馬榮說服他的理由,是為了部落裏的女人和孩子,給他們一條活路。


    向南的路上,亦不剌也隨他們一起,他得離大同近些。


    達延汗眼下估計已經知道自己派出的濟農被殺掉的消息,說不準正發狂的要找他報仇。亦不剌哪裏敢還繼續待在這種地方。


    不管怎麽說,明軍此次是個勝利,勝利迴師自然人人開心。就是所獲的戰利品中沒什麽牛羊,基本上都還給了永謝布。


    亦不剌從階下囚又當迴了自己的首領,而多日的相處已讓他和馬榮的關係迅速拉近。


    主要馬榮會說一點蒙語,而且對韃靼人的各種生活習性表現出了強烈的興趣,可以這麽說,迴師的途中,他待在韃靼人隊伍中的時間比待在明軍隊伍中的時間還要長。有時候一天下來,說的都是蒙古語。


    明朝的青年才俊也讓迥異於漢人的韃靼姑娘生出愛慕之心,


    亦不剌要將自己的女兒嫁給明朝皇帝,而他的屬下們也願意把自己的女兒再嫁給馬榮。


    反正大家都知道,以後馬榮會是很有前途的人。


    正巧他又想要學***人的一切,亦不剌便找了個叫蒙爾雅的美麗姑娘天天帶著他。


    但馬榮自知責任重大,大明與亦不剌到底是什麽關係,他說了可不算,皇帝怎麽定奪這都是未知之事。


    而現在他隻能盡量讓亦不剌更加信任他,所以時時跑到亦不剌身邊,


    再有當然就是了解敵人,以備不時之用。


    這一點也是相互的。


    從明軍這裏,亦不剌也更加的了解了明廷。


    “……聽你說的許多事,才知道大明皇帝陛下至今雖隻有十六歲,但智謀無雙、仁義無雙、見識也無雙。前朝弘治皇帝隻生了這麽一個皇子,便生得這麽厲害。”


    “天子豈能以常人度之?亦不剌統領,如今你與我們修好,這個選擇真的是萬分的正確。因為大明變了。朝廷已經撥銀百萬,用於戰馬、兵備、軍卒,這是過往幾十年沒有出現過的事。其實我們能夠相遇,說到底都是陛下推動邊疆之策改變的結果而已。但陛下之所以要改變邊疆之策,也是逼不得已。”


    後麵連年寇邊的話,也不適宜再說了。


    亦不剌聽得懂就好。


    “其實沒有人願意打仗。我們是韃靼人,你們是漢人,我們也會想憑什麽你們占據著肥沃的土地,享受著適宜的氣候?如果你每到冬天看著牲畜和人餓死,南侵也會是你唯一的選擇。”


    這一點,馬榮似乎也很難反駁。


    “亦不剌統領,這個問題,其實我們陛下也在軍學院中提到過。”


    “喔?”


    “陛下說,天下的事善惡、正邪其實不一定每一次都好分。如果這些想不通,那麽就想想自己是誰。大明的將官,首要的是什麽?自然是為大明而戰,保護大明子民。陛下也提到自身,天子是天下之主,他的職責便是要勵精圖治,為天下人創造一個盛世。對於統領來說也是如此,讓永謝布部落裏的每個人,男人和女人、老人和孩子都能夠更好的活下去便是您的職責。”


    “你看起來很敬仰你們的皇帝。”


    “這是我們每個漢人血脈中都存在的,五百年必有聖人出,每當出現這樣的聖人,我們便會自願追隨。所以周總兵說的對,達延汗絕對贏不了。因為即使我們敗了一次,天子也有能力再次出兵。”


    亦不剌了解的越多,他便越產生無力感。


    馬榮說的都是事實,對於未來的判斷也是基於事實的合理推導。作為一個小部落,碰上這樣厲害的中原皇帝,他也沒有辦法。


    除非他願意西遷,遷到很遠很遠的地方。


    “你的口才很好,我計劃安定以後與土默特和鄂爾多斯兩個萬戶的部落取得聯係,邀請那兩個老朋友過來,他們對達延汗也是一向不滿,到時候便讓你來當說客。”


    “好!”


    達延汗在進行統一蒙古的行動,自然會導致這三個萬戶部落本能的抗拒。


    而亦不剌的行動實際上也會對土默特和鄂爾多斯部落產生影響,同為右翼三萬戶,他們之間的聯係更加緊密。


    現在死了次子,誰也不會保證達延汗會不會就此下定決心用武力解決。


    這種猜疑一旦產生,想要彌合其實非常困難。


    這些馬榮全都想好了。


    相比於他每天沉思,


    他的哥哥馬勝則簡單的多。


    當日在戰場上,他遇到了一個叫嘎比亞的韃靼勇士,因為自己已經先酣戰過一迴,體力下降,所以導致他在嘎比亞的手上沒討到便宜。


    這可叫馬勝受不了。


    如今兩軍合並往南,閑得沒事,馬勝就到處找這個人。


    隻可惜他不通蒙語,不知道名字,隻能憑著記憶中的樣貌到處去找。


    所以說這兩兄弟也是奇葩,一個在上層之間來來往往,一個在兵卒裏頭東找西找的。


    就這個過程,花了他小一個月。


    找到之後在蒙語不通的情況下,兩人先約打了一場,結果沒有分出勝負。


    後來打得更多,以至於都快成兩邊士兵的一個‘節目’了。


    而且周尚文和亦不剌都知道此事,為了免生事端,就令他們空手比試。


    打到最後,兩個人也都熟悉了,


    馬勝這個高傲的人更是不得不認可嘎比亞的勇猛,


    不過他頭腦簡單,又心直口快,在馬榮帶著他見亦不剌的時候,


    他就說:“亦不剌統領,你的帳下確實有很多非常勇武的士兵,嘎比亞能在我手裏不敗,也算是非常厲害了。反正你也和我們大明結為友好了,不如把嘎比亞這樣的人也給我們,我一想到和他可以共同戰鬥,就會興奮的睡不著覺!”


    大哥講這個話,馬榮也沒有想到。


    這實際上是永謝布部落的士兵仍然像原先一樣由亦不剌統領,還是要編入明軍中的問題。


    不可否認,艱苦的生活環境,鍛造出了韃靼人優秀的戰鬥品質,他的騎術確實優於一般的明軍當然,漢人與遊牧民族競爭,憑借的也不是單兵作戰能力就是了。


    這種部隊若是能夠作為友軍,馬榮一定能夠發揮出它更大的實力。


    不過,軍力問題是非常核心的問題,拿在手裏還能說話,交出去,就是聽天由命了。


    馬榮原本是計劃後麵再說,卻沒想到馬勝就這麽點了出來,這搞不好就會使亦不剌誤會。但他也不好說什麽,因為所謂的歸降,其內涵就是失敗者要滿足勝利者的要求。


    而且他也好借此看一下亦不剌的反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朕乃一代聖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皇家雇傭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皇家雇傭貓並收藏朕乃一代聖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