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書意離開後,簡陋的書房中,走入一個身材清瘦的中年人,他是先帝的皇子之一,曾經素有賢名,據儲君之位隻有一步之遙的瑞王何廣庭。


    “逸兒,書意勸你的那些話,為父剛剛聽到了。”


    何昌逸趕緊解釋道,“父親,我是真心覺得現在的生活就很好,沒想過要去做什麽。”


    看著這個當初出事時還在幼年,跟著他們被流放到這邊境,打小就聰明懂事,卻跟著他們吃足苦頭,直到當今登基繼位後,才有機會重拾書本,才華出眾的嫡幼子,何廣庭心痛不已。


    皇上雖赦他們一家為良民,派人送來各種物資,為他們改善生活條件,讓他們過上有尊嚴的普通人生活。


    可是將心比心,何廣庭認為他那皇弟再怎麽仁慈大方,也不可能會容忍他們試圖重新崛起,再次接觸權力。


    所以何廣庭一直勸包括小兒子在內的家人,都要低調本分,不可再生什麽念想,讓家裏陷入萬劫不複的境地。


    “為父也聽說杜樂賢重新出仕的消息了,事實證明,皇上的心胸之大,遠超我的預料,為父此生自負有識人之明,卻看走眼兩人,一個是你皇祖父,低估了他對權力的執著,一個就是你的這位皇叔。”


    聽到父親提起那位讓他們一家諱莫如深的皇祖父,何昌逸有些擔心。


    “父親 ……”


    何廣庭抬手製止住兒子沒有說出口的勸慰。


    “事已至此,沒有什麽不好說的,我很慶幸你皇祖父最後做了一個英明的決策,讓當今繼位,而不是選了其他人,讓我們一家可以獲得生機。”


    何廣庭對自己的其餘兄弟都很了解,包括那些小小年齡,野心就開始寫在臉上的弟弟們。


    要是換了那些人中的任何一位上台,他們一家的處境隻會更惡劣,絕對不可能享有如今的平靜與安寧。


    對於當今這位當初還在潛邸時,總是深居淺出,自打生了個兒子後,更是有兒萬事足,凡事親曆親為親自養兒的弟弟,何廣庭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應該是位真正沒有野心的。


    何廣庭一直堅定的認為,人們的野心與能力往往成正比,許多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


    可是這位被他認定沒有野心的弟弟,在登基繼位後所表現出的種種能力,卻讓他都自歎弗如。


    對此,他不得不承認,可能是因接觸不多,了解不夠深,才會讓自己看走眼。


    不過從對方在登基繼位後,不僅沒有打壓他們這些曾在朝中顯赫一時的兄弟,還願意關照他們,並非是為安撫人心的做戲,也沒有派人監督他們的表現上看,這是位真正懷有仁心的帝王。


    如今得知他廣開言路,還願意重用杜樂賢這種經曆複雜的人,更加讓何廣庭不得不承認,他這位皇弟的確是心胸寬廣,他倒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見父親可以一臉坦然的提起先帝,知道他這是終於放下心結,讓何昌逸感到十分欣慰。


    “父親能這麽想就好,隻要我們珍惜當下,會越來越好的。”


    何廣庭搖搖頭道,“我原本也是這麽想,不過我現在改變主意了,你準備參加鄉試吧,既然皇上已經表現出廣納天下賢士的態度,你也可以去試試,看你能走到哪一步吧。”


    何昌逸驟然睜大雙眼,他實在沒有想到,何廣庭竟然會說出這種話。


    “父親,家裏好不容易過上平靜日子。”


    “隻要我們也以坦誠相對,謹守本分,不做多餘的事,皇上會看到我們的誠意的。”


    何昌逸點頭,目中有淚光閃過,“父親放心,兒子一定會謹聽您的教誨。”


    何廣庭的妻子左氏聽說這件事情後,滿臉欣喜的轉身拿出一封被壓箱底的聘書道。


    “這麽說,妾身也可以考慮接下奇珍閣的聘任?”


    驚訝的接過那封聘書,何廣庭不解的問道。


    “這是什麽時候的事?我怎麽一點都沒聽說,這合城是邊境窮困之地,奇珍閣到這裏開店做什麽?”


    左氏心情很好的迴道,“朝廷計劃明年要在城中開設雙邊互市,這裏雖然窮,草原上可不缺有錢人,最重要的是,一些我們覺得普通的東西,是那些草原人眼中的奇珍,他們覺得普通的東西,卻是我們大安人眼中珍寶。”。


    年近五十的左氏是世家女出身,擅長經營,曾是為瑞王爭儲提供後勤保障的賢內助。


    因心性通透,早做好成王敗寇的心理準備,才能在瑞王府倒下,連累她娘家一起都被流放邊疆之際,沒有因這巨大的打擊倒下,熬過最艱難的那幾年,迎來新帝登基後的曙光。


    何殊正因看中她身上的這種堅韌品質,才會要求奇珍閣給她發來這份聘書,希望她能出任奇珍閣在合城分店的大掌櫃。


    顧慮到丈夫的心情,左氏雖然十分意動,也沒有直接應下,如今看到丈夫已經放下心結,不再那麽小心翼翼,她也就沒再瞞著這件事。


    “這麽看來,皇上比我原以為的更加大度,這個職位挺適合你。”


    左氏笑著點頭,“他們確實大度,可能這就叫做福人自有天照吧,誰能想到後來的這一切呢,反正我對他們算是服了。”


    看著妻子那意氣風發的模樣,何廣庭雖然不想掃她的興,但在稍作猶慮後,還是選擇說出自己的隱憂。


    “隻是這雙邊互市的事牽涉眾多,朝廷雖有這個計劃,就是不知道這件事能不能成,朝廷雖在近兩年占得上風,但是蠻族一直野心不死。”


    左氏對此倒是挺有信心,“朝廷如此重視軍防,這兩年不是大安的對手,以後隻會更加不是對手,據說今年蠻族來擾邊,不僅沒有搶到東西,還損失慘重。”


    何廣庭點頭道,“希望如此吧。”


    就是不知道朝堂上的某些勢力同不同意,畢竟雙邊互市,勢必會損失某些一直與草原那邊有交易的勢力的利益。


    不過想到近些年聽到的一些消息,他那位性格溫軟仁慈的皇弟繼位後,性格似乎變了很多,為了能成功推行一些政策,對那些蓄意阻撓的反對勢力手起刀落,毫不手軟。


    這讓何廣庭忍不住有些感慨,他的親爹手握兵權,養著一大批暗衛,主要用來對付他們這些兒子。


    同一批勢力到了他這位皇弟手中,則成了用來對付那些貪官汙吏、豪門世族的一把尖刃。


    左氏看著丈夫,心情也很複雜,她願意不惜代價的輔助丈夫奪位,除了受他們當時所處的位置所迫,不如變被動為主動外,也是因為他確實是位有能力的人。


    可惜他們最後到底還是棋差一著,沒能撐到最後。


    如今她能得到朝廷產業的聘書,他們的兒子也能有機會出仕,隻是他們心裏都清楚,她的丈夫,這輩子都不可能再有機會實現滿腔抱負。


    何殊不知道朝廷釋放出的求才信號,連這些已經退出政治中心的這些人,也忍不住起了心思。


    不過就算知道,她也不在意就是了。


    她那些尚健在皇叔皇伯們,在朝野上下多少都還擁有一些根基,若重返朝堂,難免會引得人心異動,她肯定不敢將他們都召迴來重用。


    但是年輕一輩,如今就不足為懼了,隻要他們確實有能力,願意真心國為民辦事,她不會刻意照顧,更不會打壓,這是她對自己的底氣與信心。


    建言箱雖為何殊增加許多工作,但是當她接到船隊返迴,最新帶迴的一些新作物與新物品,已被護送迴京的消息時,還是迅速放下現有的工作,親自去查看這次的收獲。


    船隊總負責人李成堅給何殊介紹道,“這是臣等剿掉一處海盜的棲身之地時,找到的一些東西,看樣子應該是他們從其它船上打劫來的,看著像是什麽新物種,我們沒敢動。”


    驚喜來得太突然,何殊看著幾箱已經長芽的土豆,心中激動到無以複加。


    “好,很好,是新物種,既然都已經長芽了,給孤留下一半,剩下的交給農務司負責研究種植之術。”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裏,留下一半,她要親自安排人種植,到時候不管農務司邊能不能研究出種植成果,大安也能從此擁有土豆這一高產作物。


    即便以當前的種植條件,這土豆肯定達不到她所熟悉的畝產幾千斤,但是隻要能達到個一千左右,也遠比大安現有的作物產量高。


    雖然不知道太子為何要將這種已發芽的陌生作物留下一半,李成堅還是毫無異義的一口應下。


    想到發芽土豆的毒性很強,何殊特意強調道。


    “這是我們都不認識的新品種,吩咐下去,一定不可以輕易嚐試,不管是人還是畜牲,都不能吃。”


    跟在她周圍的一群人紛紛應下。


    原以為這幾箱土豆已經是莫大的驚喜,讓何殊沒有想到的是,這次竟是驚喜連連。


    拿起一個金燦燦的玉米棒子,何殊已經不知該如何表達自己的喜悅之情,李成堅則在一旁解釋道。


    “這是與我們做交易的一個大商人送的禮物,據說是外海商人帶到當地的一種觀賞植物,這金黃的顏色很漂亮,而且是長時間都不褪色。”


    何殊盡量維持住不動聲色的神情,“是挺有意思的,你們帶迴來的多嗎?”


    “不多,就這麽幾根。”


    何殊心中有些有些遺憾,但是看到那些幾個品相很飽滿的棒子,想到隻要培育得好,這每根棒子都培養出幾十上百棵玉米,要不了幾年,就能在大安全境推廣種植,她的心中就隻剩下欣喜。


    這些都是希望,比起前幾年連個影子都看不到,這趟的收獲絕對是巨大的。


    “既然是觀賞植物,孤就留下種試試,看個新鮮。”


    就這麽幾個棒子,何殊是一粒玉米也舍不得浪費,肯定不能交給農務司。


    雖然船隊這趟帶迴來的東西中,還有不少極具價值的新物品與新作物,但是那些都已吸引不了何殊的關注,隻是按慣例將它們分派出去。


    “你們這趟出海的收獲不小,迴來好好休息一陣子,孤已安排定海水師加訓一支水軍,造船廠那邊也在趕製新型戰船,給你們的船隊配製升級。”


    李成堅聞言,頓時驚喜到兩眼放光,迫不及待的請示道。


    “臣想先去造船廠看看新船的製作工作,看能不能提些建議,再去水師那邊了解一下訓練進度,希望殿下能允許弟兄們也去水師營地,訓練一下水上作戰能力。”


    京中現在已是初冬時節,但在臨海那邊,基本感受不到冬天的寒冷,即便是在冬天,也不影響水師的訓練工作。


    何殊對此當然沒異議,“可以,孤還會給所有參加訓練的弟兄們,都額外發放一份訓練補貼,算是嘉獎大家的努力。”


    李成堅有些不好意思的推辭道,“殿下給兄弟們的待遇已經足夠豐厚,去水師那裏訓練,本就是件給朝廷添麻煩,讓兄弟們長本事的事,豈能再讓殿下如此破費。”


    所有船隊成員不僅每月都有固定的薪俸,出海會有豐厚的補貼,迴來還有豐厚的獎金。


    若是途中不幸喪命,朝廷也會按照其遺言,好生照顧船員最惦記的人,可謂是不僅能給船員們提供最優厚的福利待遇,還免去他們的後顧之憂。


    而且朝廷已用實際行動證明,會說到做到,對於船員的事從無推脫與敷衍。


    因此整個船隊上下都十分齊心,對於何殊交待的事,也十分上心。


    何殊卻以不容拒絕的態度迴道。


    “這件事就按孤說的辦,這次帶迴來的物種裏,若發現什麽高產作物,或是極具經濟價值的東西,孤將還會給你們論功行賞。”


    李成堅隻得笑著拱手道,“臣代弟兄們多謝殿下的厚待!”


    “不用謝,讓弟兄們好好學本事,保重好自己,每趟出海都能好好的去、好好的迴,就是孤最大的期望。”


    李成堅與一眾船隊中的人,都動容不已,他們都知道太子雖然年齡小,卻是一位待他們這些手下特別真誠的仁君,說的這番話絕對是肺腑之言。


    “臣等定不負殿下的厚望,一定會保重好自身,多為殿下建功。”


    將土豆和玉米都交給馮立,讓他親自護送迴東宮後,迴到禦書房的何殊臉上仍掛著止不住的喜悅。


    這讓正寧帝看著十分稀奇,畢竟之前看完船隊的收獲,太子看上去總是興致不高的樣子,哪怕船隊帶迴的不僅有大批黃金白銀,還有無數價值昂貴的大量珍寶。


    “是船隊這趟獲利頗豐,還是帶迴什麽讓你滿意的東西了?”


    第四十七章


    何殊心情很好的迴道, “船隊這趟的確帶迴不少讓我滿意的好東西,這是清單,兒臣說話算話,父皇也可以去親自去去看下實物, 先挑兩樣喜歡的留下。”


    幾十條船的東西, 當然不可能都運迴京中, 但是能被運迴京中的東西,除了何殊要求的各種新物種,就是價值最貴的一部分珍品。


    京中與江南繁華, 好東西能賣得上價,所以這些好東西當然要優先送到京中與江南, 這等經濟繁華有錢人多的地界。


    看著清單冊子上記錄的那些東西, 隻是看到那描述,正寧帝就覺得每件都讓人心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書假太子要當真女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黃柏山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黃柏山人並收藏穿書假太子要當真女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