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節
穿書假太子要當真女帝 作者:黃柏山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負責安排相關事宜的馮立笑著迴道,“侯爺此言差矣,是他們消息太靈通,知道了瑞王出海的事,一個個哭著喊著求著要出海,陛下不好拒絕,隻得勉為其難的答應下來。”
聽說這裏麵還有這種內幕,趙晉仁實在不知道自己該做出什麽反應好,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這將意味著他們水師省事了,不用再跟著去當後備軍。
“宮裏可曾讓他們選好去處?”
馮立掏出他自己畫的一幅草圖,指著東南方向的一塊距離相隔很近的群島。
“選?侯爺當是隨便什麽人,都能有瑞王那樣的待遇?宮裏根據幾位王爺的實力,為他們選定了這一帶的群島,地盤夠大,足夠讓他們三家分。”
雖然馮立的掏出來的草圖與正經的輿圖相比,說是麵目全非也不為過,但是趙晉仁還是能夠一眼認出那片群島。
第一反應就是,離大安夠遠,隨後就能隱約猜到一些宮裏的深意。
“那可是個好地方啊,陛下與太子殿下對他們,說是情至意盡也不為過。”
馮立笑著點頭,“是啊,絕對稱得上是情至意盡,希望他們能夠珍惜,畢竟是在放棄那麽多後,才爭取到的這一切。”
趙晉仁深以為然的點頭,“而且在當地目前所處的這種形勢下,拿下那裏的難度並不大。”
目前拿下那片群島的操作,有些類似他們在海上順便黑吃黑,隻要耐心點,對當地居民上心點,聯合本土勢力滅掉那些外來者,並不算難。
隻要能滅掉那些不拿本土居民當人,奴役本地居民拚命挖礦的異族,他們就能有機會得到那些本地居民的認可,就能有機會順利上位,成為當地的統治者。
馮立好奇地問道,“侯爺對那裏的局勢似乎也很了解?”
“談不上有多了解,隻是略知一二,前段時間順手剿滅的海盜中,有一股在近期去過那裏,從那邊搶了不少好東西。”
第一百三十六章
宮裏接到定海水師已經返航, 瑞王已順利在幕浮島開國的急奏時,何殊也很高興。
“何昌逸馬上就要成親了,這個消息真是一份最好的賀禮。”
正寧帝正滿臉欣喜地看著隨瑞王的親筆書信附帶的一份禮單,笑著點頭附和。
“嗯, 這份厚禮誠意十足, 等到昌逸成親時, 我們也不能小氣了,再讓人額外備份賀禮。”
看著自家老爹看著禮單,滿臉都透著‘這兄弟能處’的欣慰與喜悅, 何殊有些無語地應下。
“既然是父皇的心意,汪大伴, 這件事你看著安排一下吧。”
汪林趕緊笑著應道, “奴婢遵旨,陛下與殿下對何大人如此關照,何大人肯定會更覺感激無措了。”
正寧帝笑著接過話道,“你隻管告訴他, 他父王大事已成, 給朕送的禮更重,讓他不必有負擔, 哈哈,應該的,都是應該的。”
相較於瑞王拜托水師帶迴的這些禮物,他給何昌逸準的那些, 說是九牛一毛也不為過,雖然他不介意再多給些, 可他終究要顧慮下影響, 不好偏心太過。
畢竟算起來, 他的親侄子全都算起來,總人數得多達上百,他甚至都認不全。
看著心情好到難以言喻的正寧帝,何殊笑著搖搖頭。
與此同時,還不知道這個消息的何家與左家兩家人,正在皇上為何昌逸準備的婚房中布置婚禮現場。
“這房子可真好,雖然隻有兩進,卻是兩層,該有的都有,不僅房間充足,這布局也跟秀林坊那邊的房子一樣,什麽都方便得很,皇上皇後對咱們昌逸是真有照顧啊。”
聽到朱秀雅的感慨,李氏笑著點頭道。
“是啊,以昌逸現在的官位,真要賞他一座大宅子,還真不方便,這樣正合適,什麽都不缺,要不然,以他們不喜雇太多人伺候的習慣,打理起來都是難事。”
洛氏也為此感到高興的同時,心情還有些複雜。
“書意那個渾小子也真是的,他表哥都要成親了,他還要粘著他表哥住,我說給他買個房子,哪怕沒他表哥這房子的條件好,那好歹也是他自己的房子,成親的時候說起來,也好聽些,結果他還不願意,真是不懂事。”
朱秀雅笑著嗔怪道,“小舅母說這話也太見外了,我們說是兩家人,這些年下來,早就跟一家人沒什麽區別,這以後就剩下他們兄弟留在京裏,能住在一起,更方便相互照應,我們也能放心些。”
李氏也點頭道,“青竹那孩子我們都見過,也都知道,是個實誠孩子,對書意也很照顧,還親自邀書意過來一起住,你還有什麽可顧慮的。”
“是啊,那王主事與青竹本就是好友,這以後也不用擔心妯娌脾氣不和的問題。”
朱秀雅的話,讓洛氏聽著很舒心,就是提起她那已定下親事的小兒媳,洛氏難免有些憂心。
“唉,如今這眼看著就要事到臨頭了,我反倒覺得不踏實起來,雖說王家那邊已經當眾寫下斷親書,就怕那邊得知素月嫁人的事,會過來鬧。”
聽到這話,李氏也有些擔憂,但她還是語氣堅定地迴道。
“弟妹不必憂心,就算那王家來鬧,我們也不懼他們,是他們當眾斷親在前,這是有人證物證的事,既然素月都已經不是他王家女了,他們憑什麽來幹涉素月的親事?素月可是朝廷命官,量他們也不敢。”
何昌逸成親的頭一天,宮裏再次派人送來一批價值不菲的錢物,讓眾人都震驚不已,何昌逸感到意外之餘,更覺壓力山大。
“謝陛下聖恩浩蕩,隻是陛下如此厚意,微臣實在受之有愧!”
汪林向來親和有禮的笑容中,這次又多些熱情,笑著將禮單遞給何昌逸。
“來時,陛下囑咐過,讓何大人不要覺得有負擔,瑞王在海外大事已成,進貢給陛下的禮更多更重,現已在押送上京的路上。”
時隔近兩個月,再次聽到父親的消息,何昌逸先是感到驚喜,隨後反應過來,便為他父親在海外取得的成就感到驚愕,有些不敢置信。
“汪公公的意思是說,王爺他們已在海外順利立國?”
麵對李氏的詢問,汪林十分客氣地頷首迴道。
“是的,夫人,陛下已經收到王爺的親筆信,王爺在海外立國,定國號為瑞,現已是瑞國國主,等到定海水師的人上京,想來夫人應當也能收到奉國公等人的消息。”
哪怕沒有確切消息,能夠得到確認,也足以讓在場眾人都激動不已,從此之後,他們終於可以正式恢複以往的尊榮與地位。
在這京中,也能徹底無視昔日某些故人找機會見她們,綿裏藏針的明嘲暗諷,雖然在此之前,知道自家爵位已經恢複,她們就已底氣十足,沒怎麽受那些人的影響,隻是心裏終究有些憋屈不爽。
何昌逸的親事辦得熱鬧而又隆重,有禮部尚書何廣成親自當主婚人,參加婚禮的除了何昌逸與孟青竹的同僚們,還有一些不請自到的官員。
到過何昌逸的新房的人,都能看到房中那些來自宮中內庫的珍品物件,心中都妨不住感慨,縱是龍擱淺灘,也終究是曾經的皇孫,這底蘊就是非同一般。
與何昌逸的親事毫無波折的順利不同,左書意在他娘親自出麵助攻的情況下,總算成功讓王素月放下心結,答應他的求親。
因王素月的情況特殊,便在沈卓的提議下,讓王素月認他的祖父祖母為幹親,成為沈卓的義姐,親事也由沈繼川老兩口以其長輩的身份,出麵為她操辦。
這也算是一個兩全其美的解決辦法,讓人沒有想到的是,等到左家向沈家送聘禮的那天,王家竟然帶著王素月前未婚夫的家人找上門。
兩家人多勢眾,嚷嚷著說什麽王素月已是其前未婚夫家的兒媳婦,萬萬沒有一女許兩家的道理。
沈繼川知道這件事若處理不好,將會耽誤王素月和左書意這對有情人的終身,所以他一邊故作不知的絆住那兩家人,一邊直接派人去大理寺報案。
理由是牽扯到的不僅有朝廷官員,還有是一件案情比較複雜特殊的案子,本就在大理寺任職的左書意聽說這件事,當即去找自己的上官。
因為牽扯到自家部裏的官員,哪怕左書意隻是一位末等的九品小官,聽說消息的大理寺官員們,都對此表示高度關注。
尤其是在聽說這個案子的前因後果後,眾人都是一致表示支持左書意和王素月,因為被現任大理寺卿郭風遠再三梳理過的大理寺,早沒了那種思想迂腐之輩的官員的立足之地。
當受理此案的大理寺官員去沈家處理此事時,郭風遠也在無意中聽說了這件事,他當即決定要進宮一趟。
聽說上官打算為這麽一樁小案子進宮,請示上意,有下屬不大能理解。
“大人,這件事分明是那王家不占理,而且那王父當眾與女兒斷親在前,等我們的人去了,自能將這件事處理好,應當不至於要勞動陛下親自下旨處理吧?”
正在整理衣冠的郭風遠隨口迴道。
“這件事提醒了本官,在大安的國法中,還沒有處置類似案件的明確條文,既然遇上這個案子,本官要趁機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給類似案件爭取一個有法可依,有例可循的具體條令。”
說完,郭風遠就大步邁了出去,直接騎馬快速趕往皇宮,連個隨從都沒帶,讓想要跟上去的幾位官員,都隻能望著自家上官騎馬離開背影無奈歎氣。
已經當上三品大員,走到哪都不習慣帶人,若無必要,基本不乘車轎,直接以馬代步的朝廷大員,除了他們這位大理寺卿,可謂是別無分號。
接到郭風遠突然進宮求見的消息,何殊有些意外,因為據她所知,近期好像並沒有什麽要案,但她還是毫不耽誤地讓人直接帶郭風遠來禦書房,不必等著排隊見正寧帝。
聽到郭風遠稟報的事,何殊的關注點不在當事者的身份上,而是首先想到這種現象絕非個例。
不管是讓一個青春正茂的女子少年守望門寡,還是違背女性的個人意願,要求女子守節一事,在何殊看來,都屬於不人道的陳規陋俗。
但是這些都屬約定成俗的舊規,並不是她憑自己的喜惡,就能直接下旨強令改正的,因為那樣不具有說服力,所能起到的效果也就有限。
何殊背著手走了兩步,從那些已被塵封的記憶中,翻了一些相關的記憶。
“孤隱約記得,那個名叫王素月的女官之父,當年極力阻止女兒入仕時,父皇聽說消息,曾以對方試圖幹擾朝廷取仕規則一事,出麵斥責過對方,激得那人選擇當眾寫過斷親書?”
郭風遠是真心佩服太子的這個好記性,日理萬機的同時,連發生在兩年前的這麽一樁小事的前因後果,都能記得這般清楚。
“是的,正是那個王家,據說那王父這次並沒有親自出麵,而是由王家長子帶著那位王姓女官的前未婚夫家人,去那王姓女官認下的幹親家裏鬧裏事。”
何殊冷哼一聲道,“既然敢在父皇給出的選擇中,做出斷親的決定,就該堅持到底,哪有任由他們反悔的餘地,依孤看,他們這是想欺君!以此為由,將他們都給抓到牢裏,孤倒看看他們之間的姻親關係有多親。”
說著,何殊便坐到正寧帝的位置上,動手寫下兩份聖諭,蓋上正寧帝的私章,遞給郭風遠。
“是時候該徹底糾正一下這些歪風邪氣了,你先拿去宣這份旨,等到那兩家人反目後,你再宣讀這後麵的一份,辦完這事後,迴頭將它們交到門下省備案,讓人將這些都正式整理成文,作為國法典相關條令的補充內容,刊登在最新一期的公開邸報上。”
第一百三十七章
郭風遠恭敬地接過兩份聖諭。
“臣遵旨!”
對於太子用陛下的字跡寫下聖諭, 還能熟門熟路地直接蓋上皇帝私印的操作,他們這些人早就對此心知肚明,完全可以做到視若無睹的直接認定那就是真正聖諭。
與此同時,在沈家這邊, 雖有大理寺的官員親自出麵調解, 那王家仍然堅持咬定王素月是已有夫家的人, 絕對不可再嫁,有損他王氏聲譽。
有了王家的支持,王素月的前未婚夫張家理直氣壯地提出, 王素月應當替她死去的未婚夫盡孝,住到張家侍奉公婆。
如此不要臉的要求, 被他們說得理直氣壯, 若非沈繼川在縣衙為吏數十年,也算是沒少見識各種奇葩人與事,早就忍不住拿起掃帚將這兩家人都給趕出去。
隻是考慮到王素月不僅是閨中女子,還是朝廷官員的身份, 不好讓她壞了名聲, 沈繼川才不得不耐著性子與這些人周旋。
“聽你們講了這些,老朽也算是明白了這其中的恩怨經過, 可是老朽剛剛聽到這些大人們說,月姐兒的父親,早在兩年前,就已當眾簽下斷親書, 也相當於是斷了前塵過往,如今真要算起來, 老朽才是我們月姐兒的正經長輩, 她的親事, 理當由老朽做主才對啊。”
那張家人此前見沈繼川擺出一副不知情,好事好商量的模樣,才心平氣和地耐心解釋半天,結果講明這其中的經過後,對方竟然如此不講理的說出這番話,頓覺十分不滿。
“就算王家與王氏斷親,那王氏也是我張家兒媳,家父家母是她的公婆,才是她的正經長輩,老爺子不過是那王氏私下認的幹爺爺,做不得數?”
沈繼川不急不躁,語氣平和地迴道。
“你張家的親事,是月姐兒的那位已與她斷親的父親定下的,但姐兒從未邁過你張家大門,吃過你張家的一粒米,喝過你張家一口水,你們又算哪門子的長輩啊?”
大理寺的為首官員也在此時一臉嚴肅地接過話道。
“朝廷早就曾有過明文規定,喪夫女子與喪妻男子一般,享有同等再娶再嫁之權,誰都無權強迫女子要守什麽望門寡,你們若再糾纏,就隨本官去大理寺過堂,由本官給你們斷個清楚明白。”
王家長子卻在此時道,“女子理當在家從父,出嫁從夫,不管怎樣,王素月姓王,我們王家都不能任由她敗壞我們王家門風,連累王家其他女兒的清譽。”
說完,在場的王家人都紛紛出聲附和,一群張家人都對王家的門風大加誇讚。
看著場上這種情況,大理寺的官員都忍不住皺眉,這種沒有情況複雜,沒有具體的國法條令可依,又動輒牽扯到氏族的案子,最讓人頭痛。
聽說這裏麵還有這種內幕,趙晉仁實在不知道自己該做出什麽反應好,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這將意味著他們水師省事了,不用再跟著去當後備軍。
“宮裏可曾讓他們選好去處?”
馮立掏出他自己畫的一幅草圖,指著東南方向的一塊距離相隔很近的群島。
“選?侯爺當是隨便什麽人,都能有瑞王那樣的待遇?宮裏根據幾位王爺的實力,為他們選定了這一帶的群島,地盤夠大,足夠讓他們三家分。”
雖然馮立的掏出來的草圖與正經的輿圖相比,說是麵目全非也不為過,但是趙晉仁還是能夠一眼認出那片群島。
第一反應就是,離大安夠遠,隨後就能隱約猜到一些宮裏的深意。
“那可是個好地方啊,陛下與太子殿下對他們,說是情至意盡也不為過。”
馮立笑著點頭,“是啊,絕對稱得上是情至意盡,希望他們能夠珍惜,畢竟是在放棄那麽多後,才爭取到的這一切。”
趙晉仁深以為然的點頭,“而且在當地目前所處的這種形勢下,拿下那裏的難度並不大。”
目前拿下那片群島的操作,有些類似他們在海上順便黑吃黑,隻要耐心點,對當地居民上心點,聯合本土勢力滅掉那些外來者,並不算難。
隻要能滅掉那些不拿本土居民當人,奴役本地居民拚命挖礦的異族,他們就能有機會得到那些本地居民的認可,就能有機會順利上位,成為當地的統治者。
馮立好奇地問道,“侯爺對那裏的局勢似乎也很了解?”
“談不上有多了解,隻是略知一二,前段時間順手剿滅的海盜中,有一股在近期去過那裏,從那邊搶了不少好東西。”
第一百三十六章
宮裏接到定海水師已經返航, 瑞王已順利在幕浮島開國的急奏時,何殊也很高興。
“何昌逸馬上就要成親了,這個消息真是一份最好的賀禮。”
正寧帝正滿臉欣喜地看著隨瑞王的親筆書信附帶的一份禮單,笑著點頭附和。
“嗯, 這份厚禮誠意十足, 等到昌逸成親時, 我們也不能小氣了,再讓人額外備份賀禮。”
看著自家老爹看著禮單,滿臉都透著‘這兄弟能處’的欣慰與喜悅, 何殊有些無語地應下。
“既然是父皇的心意,汪大伴, 這件事你看著安排一下吧。”
汪林趕緊笑著應道, “奴婢遵旨,陛下與殿下對何大人如此關照,何大人肯定會更覺感激無措了。”
正寧帝笑著接過話道,“你隻管告訴他, 他父王大事已成, 給朕送的禮更重,讓他不必有負擔, 哈哈,應該的,都是應該的。”
相較於瑞王拜托水師帶迴的這些禮物,他給何昌逸準的那些, 說是九牛一毛也不為過,雖然他不介意再多給些, 可他終究要顧慮下影響, 不好偏心太過。
畢竟算起來, 他的親侄子全都算起來,總人數得多達上百,他甚至都認不全。
看著心情好到難以言喻的正寧帝,何殊笑著搖搖頭。
與此同時,還不知道這個消息的何家與左家兩家人,正在皇上為何昌逸準備的婚房中布置婚禮現場。
“這房子可真好,雖然隻有兩進,卻是兩層,該有的都有,不僅房間充足,這布局也跟秀林坊那邊的房子一樣,什麽都方便得很,皇上皇後對咱們昌逸是真有照顧啊。”
聽到朱秀雅的感慨,李氏笑著點頭道。
“是啊,以昌逸現在的官位,真要賞他一座大宅子,還真不方便,這樣正合適,什麽都不缺,要不然,以他們不喜雇太多人伺候的習慣,打理起來都是難事。”
洛氏也為此感到高興的同時,心情還有些複雜。
“書意那個渾小子也真是的,他表哥都要成親了,他還要粘著他表哥住,我說給他買個房子,哪怕沒他表哥這房子的條件好,那好歹也是他自己的房子,成親的時候說起來,也好聽些,結果他還不願意,真是不懂事。”
朱秀雅笑著嗔怪道,“小舅母說這話也太見外了,我們說是兩家人,這些年下來,早就跟一家人沒什麽區別,這以後就剩下他們兄弟留在京裏,能住在一起,更方便相互照應,我們也能放心些。”
李氏也點頭道,“青竹那孩子我們都見過,也都知道,是個實誠孩子,對書意也很照顧,還親自邀書意過來一起住,你還有什麽可顧慮的。”
“是啊,那王主事與青竹本就是好友,這以後也不用擔心妯娌脾氣不和的問題。”
朱秀雅的話,讓洛氏聽著很舒心,就是提起她那已定下親事的小兒媳,洛氏難免有些憂心。
“唉,如今這眼看著就要事到臨頭了,我反倒覺得不踏實起來,雖說王家那邊已經當眾寫下斷親書,就怕那邊得知素月嫁人的事,會過來鬧。”
聽到這話,李氏也有些擔憂,但她還是語氣堅定地迴道。
“弟妹不必憂心,就算那王家來鬧,我們也不懼他們,是他們當眾斷親在前,這是有人證物證的事,既然素月都已經不是他王家女了,他們憑什麽來幹涉素月的親事?素月可是朝廷命官,量他們也不敢。”
何昌逸成親的頭一天,宮裏再次派人送來一批價值不菲的錢物,讓眾人都震驚不已,何昌逸感到意外之餘,更覺壓力山大。
“謝陛下聖恩浩蕩,隻是陛下如此厚意,微臣實在受之有愧!”
汪林向來親和有禮的笑容中,這次又多些熱情,笑著將禮單遞給何昌逸。
“來時,陛下囑咐過,讓何大人不要覺得有負擔,瑞王在海外大事已成,進貢給陛下的禮更多更重,現已在押送上京的路上。”
時隔近兩個月,再次聽到父親的消息,何昌逸先是感到驚喜,隨後反應過來,便為他父親在海外取得的成就感到驚愕,有些不敢置信。
“汪公公的意思是說,王爺他們已在海外順利立國?”
麵對李氏的詢問,汪林十分客氣地頷首迴道。
“是的,夫人,陛下已經收到王爺的親筆信,王爺在海外立國,定國號為瑞,現已是瑞國國主,等到定海水師的人上京,想來夫人應當也能收到奉國公等人的消息。”
哪怕沒有確切消息,能夠得到確認,也足以讓在場眾人都激動不已,從此之後,他們終於可以正式恢複以往的尊榮與地位。
在這京中,也能徹底無視昔日某些故人找機會見她們,綿裏藏針的明嘲暗諷,雖然在此之前,知道自家爵位已經恢複,她們就已底氣十足,沒怎麽受那些人的影響,隻是心裏終究有些憋屈不爽。
何昌逸的親事辦得熱鬧而又隆重,有禮部尚書何廣成親自當主婚人,參加婚禮的除了何昌逸與孟青竹的同僚們,還有一些不請自到的官員。
到過何昌逸的新房的人,都能看到房中那些來自宮中內庫的珍品物件,心中都妨不住感慨,縱是龍擱淺灘,也終究是曾經的皇孫,這底蘊就是非同一般。
與何昌逸的親事毫無波折的順利不同,左書意在他娘親自出麵助攻的情況下,總算成功讓王素月放下心結,答應他的求親。
因王素月的情況特殊,便在沈卓的提議下,讓王素月認他的祖父祖母為幹親,成為沈卓的義姐,親事也由沈繼川老兩口以其長輩的身份,出麵為她操辦。
這也算是一個兩全其美的解決辦法,讓人沒有想到的是,等到左家向沈家送聘禮的那天,王家竟然帶著王素月前未婚夫的家人找上門。
兩家人多勢眾,嚷嚷著說什麽王素月已是其前未婚夫家的兒媳婦,萬萬沒有一女許兩家的道理。
沈繼川知道這件事若處理不好,將會耽誤王素月和左書意這對有情人的終身,所以他一邊故作不知的絆住那兩家人,一邊直接派人去大理寺報案。
理由是牽扯到的不僅有朝廷官員,還有是一件案情比較複雜特殊的案子,本就在大理寺任職的左書意聽說這件事,當即去找自己的上官。
因為牽扯到自家部裏的官員,哪怕左書意隻是一位末等的九品小官,聽說消息的大理寺官員們,都對此表示高度關注。
尤其是在聽說這個案子的前因後果後,眾人都是一致表示支持左書意和王素月,因為被現任大理寺卿郭風遠再三梳理過的大理寺,早沒了那種思想迂腐之輩的官員的立足之地。
當受理此案的大理寺官員去沈家處理此事時,郭風遠也在無意中聽說了這件事,他當即決定要進宮一趟。
聽說上官打算為這麽一樁小案子進宮,請示上意,有下屬不大能理解。
“大人,這件事分明是那王家不占理,而且那王父當眾與女兒斷親在前,等我們的人去了,自能將這件事處理好,應當不至於要勞動陛下親自下旨處理吧?”
正在整理衣冠的郭風遠隨口迴道。
“這件事提醒了本官,在大安的國法中,還沒有處置類似案件的明確條文,既然遇上這個案子,本官要趁機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給類似案件爭取一個有法可依,有例可循的具體條令。”
說完,郭風遠就大步邁了出去,直接騎馬快速趕往皇宮,連個隨從都沒帶,讓想要跟上去的幾位官員,都隻能望著自家上官騎馬離開背影無奈歎氣。
已經當上三品大員,走到哪都不習慣帶人,若無必要,基本不乘車轎,直接以馬代步的朝廷大員,除了他們這位大理寺卿,可謂是別無分號。
接到郭風遠突然進宮求見的消息,何殊有些意外,因為據她所知,近期好像並沒有什麽要案,但她還是毫不耽誤地讓人直接帶郭風遠來禦書房,不必等著排隊見正寧帝。
聽到郭風遠稟報的事,何殊的關注點不在當事者的身份上,而是首先想到這種現象絕非個例。
不管是讓一個青春正茂的女子少年守望門寡,還是違背女性的個人意願,要求女子守節一事,在何殊看來,都屬於不人道的陳規陋俗。
但是這些都屬約定成俗的舊規,並不是她憑自己的喜惡,就能直接下旨強令改正的,因為那樣不具有說服力,所能起到的效果也就有限。
何殊背著手走了兩步,從那些已被塵封的記憶中,翻了一些相關的記憶。
“孤隱約記得,那個名叫王素月的女官之父,當年極力阻止女兒入仕時,父皇聽說消息,曾以對方試圖幹擾朝廷取仕規則一事,出麵斥責過對方,激得那人選擇當眾寫過斷親書?”
郭風遠是真心佩服太子的這個好記性,日理萬機的同時,連發生在兩年前的這麽一樁小事的前因後果,都能記得這般清楚。
“是的,正是那個王家,據說那王父這次並沒有親自出麵,而是由王家長子帶著那位王姓女官的前未婚夫家人,去那王姓女官認下的幹親家裏鬧裏事。”
何殊冷哼一聲道,“既然敢在父皇給出的選擇中,做出斷親的決定,就該堅持到底,哪有任由他們反悔的餘地,依孤看,他們這是想欺君!以此為由,將他們都給抓到牢裏,孤倒看看他們之間的姻親關係有多親。”
說著,何殊便坐到正寧帝的位置上,動手寫下兩份聖諭,蓋上正寧帝的私章,遞給郭風遠。
“是時候該徹底糾正一下這些歪風邪氣了,你先拿去宣這份旨,等到那兩家人反目後,你再宣讀這後麵的一份,辦完這事後,迴頭將它們交到門下省備案,讓人將這些都正式整理成文,作為國法典相關條令的補充內容,刊登在最新一期的公開邸報上。”
第一百三十七章
郭風遠恭敬地接過兩份聖諭。
“臣遵旨!”
對於太子用陛下的字跡寫下聖諭, 還能熟門熟路地直接蓋上皇帝私印的操作,他們這些人早就對此心知肚明,完全可以做到視若無睹的直接認定那就是真正聖諭。
與此同時,在沈家這邊, 雖有大理寺的官員親自出麵調解, 那王家仍然堅持咬定王素月是已有夫家的人, 絕對不可再嫁,有損他王氏聲譽。
有了王家的支持,王素月的前未婚夫張家理直氣壯地提出, 王素月應當替她死去的未婚夫盡孝,住到張家侍奉公婆。
如此不要臉的要求, 被他們說得理直氣壯, 若非沈繼川在縣衙為吏數十年,也算是沒少見識各種奇葩人與事,早就忍不住拿起掃帚將這兩家人都給趕出去。
隻是考慮到王素月不僅是閨中女子,還是朝廷官員的身份, 不好讓她壞了名聲, 沈繼川才不得不耐著性子與這些人周旋。
“聽你們講了這些,老朽也算是明白了這其中的恩怨經過, 可是老朽剛剛聽到這些大人們說,月姐兒的父親,早在兩年前,就已當眾簽下斷親書, 也相當於是斷了前塵過往,如今真要算起來, 老朽才是我們月姐兒的正經長輩, 她的親事, 理當由老朽做主才對啊。”
那張家人此前見沈繼川擺出一副不知情,好事好商量的模樣,才心平氣和地耐心解釋半天,結果講明這其中的經過後,對方竟然如此不講理的說出這番話,頓覺十分不滿。
“就算王家與王氏斷親,那王氏也是我張家兒媳,家父家母是她的公婆,才是她的正經長輩,老爺子不過是那王氏私下認的幹爺爺,做不得數?”
沈繼川不急不躁,語氣平和地迴道。
“你張家的親事,是月姐兒的那位已與她斷親的父親定下的,但姐兒從未邁過你張家大門,吃過你張家的一粒米,喝過你張家一口水,你們又算哪門子的長輩啊?”
大理寺的為首官員也在此時一臉嚴肅地接過話道。
“朝廷早就曾有過明文規定,喪夫女子與喪妻男子一般,享有同等再娶再嫁之權,誰都無權強迫女子要守什麽望門寡,你們若再糾纏,就隨本官去大理寺過堂,由本官給你們斷個清楚明白。”
王家長子卻在此時道,“女子理當在家從父,出嫁從夫,不管怎樣,王素月姓王,我們王家都不能任由她敗壞我們王家門風,連累王家其他女兒的清譽。”
說完,在場的王家人都紛紛出聲附和,一群張家人都對王家的門風大加誇讚。
看著場上這種情況,大理寺的官員都忍不住皺眉,這種沒有情況複雜,沒有具體的國法條令可依,又動輒牽扯到氏族的案子,最讓人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