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節
穿書假太子要當真女帝 作者:黃柏山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般下來,他們需要為新□□出代價看著挺大,但實際上,隨著這兩行得到高速發展,可帶動相關產業市場的迅速發展,不敢說一定能實現收支平衡,但是真正需要承擔的新增支出,肯定沒有預算中的這麽多。
不過這些將蛋糕做大的原理,在沒有相關案例的情況下,她說得再好,正寧帝恐怕也難以理解,所以何殊沒有就此多做解釋。
當京中眾人還在議論新政時,定海水師再次帶著大批的財物上京,朝廷這才正式對外公開,水師已在外海為大安占下一座麵積堪比大安一省之地的島嶼的消息。
朝堂上的大人們這才知道,原本以為除了會剿滅海盜,為大安日益壯大規模的船隊護航外,水師竟然也有為朝廷打地盤的本事。
可是伴隨著這個消息傳出,還有皇上對水師眾將士的處罰旨意。
隻因他們在外海剿滅海盜團夥時,行事太過莽撞,導致數十位將士受傷,哪怕他們因此戰而奪下一座島,連趙晉仁在內的諸位水師將領,都需接受相應的處罰。
這讓不少人都忍不住在私下裏揣測,是不是上邊忌憚水師功高,有心借此敲打與打壓趙晉仁等人。
畢竟水師能在隻是傷了幾十人,沒人戰亡的情況下,為大安在外海奪下一座島不說,又再次帶迴大量的財寶,實在沒必要處罰水師,讓水師將士寒心。
罰連趙晉仁在內的水師將領三月俸祿也就罷了,還讓他們以普通士兵的身份,接受三個月的陸地駐軍訓練和對戰演練,未免有些折辱那些將領。
而此時的何殊,正背著手站在趙晉仁與幾位進京領罰的將領代表麵,神情平靜問道。
“對於父皇與孤給你們的處罰,你們心中可服?”
趙晉仁趕緊拱手迴道,“服!是臣等有負陛下與殿下的厚望,陛下與殿下為臣等用心良苦,臣等感激不盡!”
其他幾位將領也都紛紛表態,外人還在為他們叫屈,質疑宮裏給他們處罰,是否在敲打他們。
可是他們心裏都很清楚,這處罰雖然看著不輕,但同時也是宮裏給他們提供彌補自身短板的機會。
聽得出他們確實能理解她的苦心,何殊才滿意的點頭,臉色稍緩。
“孤向來奉行有過必罰,有功必賞的原則,你們這次的功勞確實不小,說說你們想要得到什麽賞吧,孤會酌情滿足。”
還沒等趙晉仁開口推辭,已經有位滿臉驚喜的將軍迅速迴道。
“自行車!殿下,末將想要自行車,若可以,您賞我們水師一輛自行車就好。”
他們早在看到宮裏讓水師帶在瑞王迴禮時,就已眼饞不已,可是他們為了麵子,不僅不好意思借來騎,甚至都不好意思盯著看。
不僅開口討要自行車將軍想要,其他幾人也都有類似想法,騎自行車看起來比騎馬還要有派頭。
雖然心中也對自行車有想法,但是趙晉仁已經聽說自行車製作不易,京中除近二十位重臣被賞了自行車外,大批的王公大臣都求不到。
所以他滿臉羞愧地拱手道,“還請殿下莫要當真,臣等是水師,得了自行車也沒什麽機會派上用場,而且臣等本為戴罪之身,實在不敢受賞。”
聽到趙晉仁的話,幾位將軍都難掩失望之色,但也沒有什麽不平之色。
何殊這才開口道,“孤向來是言出必行,既然罰了你們,說了要給你們的獎賞,肯定不會食言,自行車就自行車吧,孤會讓人給你們準備上。”
這下連趙晉仁都難掩欣喜之色,有些激動,還有些無措,深恐他們大將軍再次推辭,幾位將軍趕緊單膝跪下謝恩,直接將這件事落實。
何殊擺擺手道,“都起來吧,不過你們要記住,孤賞的是你們這次順利完成任務,雖然有人受傷,好在沒有人戰亡,可不是為了那些繳獲,孤隻要你們水師將士每次都能好好活著返航,希望你們能夠永遠牢記孤對你們水師的要求,代代相傳並遵守!”
眾人紛紛神情嚴肅地恭敬應下,他們心裏都很清楚,上邊為他們水師製定的那些規則,既是為了保護那些底層將士,同時也是為了保護他們自己。
畢竟海上不僅風浪無眼,敵人的攻擊也無差別,若上邊看中那些財寶,讓他們在海上四處征戰斂財,他們這些中上層將領也將活得朝不保夕。
被他們剿滅的許多海盜夥,有不少都是奉命行事,過的就是那種生活,所以那些人往往都會更加兇殘。
直到趙晉仁等人離京時,才收到太子答應他們的自行車,共有八輛,讓水師眾人驚喜不已,對宮裏懷著萬分感激的同時,迅速開始為使用權爭執起來。
對於那些不知情的外人議論與揣測,以及某些別有用心之人特意找機會說的挑唆之話,他們絲毫都沒有放在心上不說,還將那些試圖挑唆他們與上邊離心的人,轉頭就給賣個幹淨。
如今收到這遠超意外的八輛自行車,連趙晉仁在內的水師眾將士都笑得合不攏嘴的同時,也能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上邊對他們水師將士的信重與寵愛。
而宮裏的正寧帝正在看一隻由珍貴的紫金和寶石製作,非常精致的盒子中,所安放著的三顆顏色各異的寶石。
三顆寶石不僅個頭大,顏色更是特別純正,透明度和純淨度都超後,拿起來對著門外透進來的光線看,周身還透出絢麗奪目的異彩,可謂是美得讓人驚心動魄。
“皇兒這不為物動的定力,為父真是不得不佩服啊,麵對這種至寶,皇兒也能堅持罰他們去當普通兵丁,去接受最辛苦的陸軍訓練,說起這些,甚至連朕都忍不住懷疑皇兒是不是想敲打水師,對那趙晉仁心生忌憚了。”
何殊抬頭看了眼目光仍粘在寶石上的正寧帝,心中頗有些無語。
“正因他們帶迴來的這些寶物實在貴重,兒臣才要更加嚴厲的懲罰他們,這才是最能讓他們長記性,心中存敬畏的有效方式,要不然,隻會給他們錯誤的信號,讓他們認為,隻要他們帶迴的財寶夠珍貴,我們就能原諒他們所犯之錯,從而失去分寸與顧忌。”
這些人手下管理著數萬人,隨著安寧島的出現,這個數字肯定還要擴增,一旦失了分寸與顧忌,勢必需要付出大量人命做代價,所以她絕對不能放鬆與手軟。
外人認為這次的處罰是宮裏對水師的敲打,並不算錯,不過這個敲打的目的所在,隻有他們這些當事人自己最清楚。
雙方之間絕對不存在某些人所揣測的忌憚和打壓,更不存在隔閡、猜忌與不平。
第一百七十章
大招錄考試結束, 蘇思茗與楊樂兒雙雙考中,楊樂兒考入司儀署,任奉禮史,雖然無品, 也是正經的禮部衙吏。
蘇思茗考中從九品的國子監典籍, 算是有了正經的官身, 姐妹二人皆興奮不已。
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錄取結果公示後,有人舉報姐妹二人都曾是賤籍出身。
雖在十歲左右就已脫離賤籍, 但在前幾年一直在江南的藝館樂坊賣藝,都曾是在江南頗有名聲的當紅伶人。
這一消息傳出, 頓時一石激起千層浪, 許多人都對此大加質疑。
尤其是在姐妹二人即將入職的禮部,有些官員更是憤憤不平的當眾表示,實在不堪與這等出身卑賤的伶人共事。
有些官員就此事去找何廣成,“大人, 女官入朝已為定例也就算了, 但也不能什麽女子都招錄吧?何況還是招入我們禮部,這……這負責審核的人, 都是怎麽辦事的?”
何廣成老神在在地迴問道,“這二人現在是什麽身份?”
“現在倒是良民,可她們的風塵出身,是怎麽也不抹不去的黑點啊。”
“黑點?生養她們之人, 可曾有違法犯紀?同鄉鄰裏與當地府衙,為她們作保的證明文書可都齊全?”
被問到的官員搖頭, “這倒沒有, 文書也都齊全, 所以她們才能順利混過報名審核流程,若非被人舉報,我們至今都不知道她們竟有如此不堪的背景。”
何廣成這才看向對方,也就是國子監太常博士嚴昆輝。
“既然如此,我們禮部為何不能招錄她們?出身微末,非她們自身所願,賣藝求生,乃是受生活所迫,能被錄取,證明她們二人都沒有自暴自棄,且是聰明好學上進之輩,我等不說表示尊重,還要因她們無法選擇的出身經曆而拒絕與打壓對方,這是何道理?”
嚴昆輝被質問得啞口無言,其他跟著一起過來的幾位官員,也都被質反得有些心虛。
再沒了之前七嘴八舌地吵嚷著,他們禮部不該招女官,尤其還是這麽兩位出身卑賤的女官的底氣。
然而事情還沒完,中午在禮部的食堂中,嚴昆輝正臉色陰沉地坐下準備吃飯,就見自己的對麵突然多出一人。
嚴昆輝抬眼望去,就看到已坐到他對麵的吳元傑正滿臉笑容地看著自己。
“叨擾一下嚴兄,還請嚴兄莫要見怪,聽說嚴兄近期有辭官歸隱的想法,不知是真是假?”
提起這件事,嚴昆輝本就不好的心情,頓時變得更加不快。
此前與他約定好,不惜以辭官相要挾,要求尚書大人取消錄取那兩個伶人出身女子的同僚們,現在都臨陣倒戈。
現在隻剩下他自己,嚴昆輝當然是提都不敢提,深恐上麵順勢給批了,但是不敢提,也就意味著他此前當眾放出去的話,現在變成自打自臉。
所以現在看到吳元傑哪壺不開提哪壺,頓時氣不打一處來。
“是真是假與吳兄何幹?就不勞吳兄幫忙費心了。”
吳元傑一拍桌子,態度十分熱情地迴道,“有關、有關,實不相瞞,兄弟我早有換個位置的打算,可是天不遂人願,一直等不到合適的機會,確定好嚴兄要辭官一事後,我要趕緊去向上官提出調職申請,以免被別人先下手為強。”
聽到這話,嚴昆輝本就陰沉的臉色,瞬間變得有些鐵青,他實在沒有想到,自己還沒真正提出辭官,就是為表態度時,當眾說了那麽一句,就已有人惦記上他的位置。
旁邊豎耳聽到這番對話的一些官員,瞬間生出警惕與防備,尤其是對鴻臚寺的人,他們真沒想到,這鴻臚寺的人想要調職的心情竟然這麽迫切。
嚴昆輝的幾乎是咬著後槽牙,才能強忍住心中的怒氣,勉強迴道。
“恐要讓吳兄失望了,在下已得尚書大人的訓誡,認識到自身的錯誤,已經放棄辭官的打算。”
說出這話的同時,嚴昆輝感到羞窘不已,可他知道,對於滿心期待著他能趕緊騰位置的吳元傑而言,若不能將話說清楚,對方肯定還要糾纏。
吳元傑聞言,頗為遺憾地搖搖頭道。
“原來嚴兄已經改變主意了,真是可惜了,不過也不是沒辦法,嚴兄,要不這麽著,我們可以向上官提出申請,互換一下職務,我去國子監,您調到鴻臚寺來,我們也算是各取所需,如何?在下一點都不介意同僚的出身,應當比嚴兄更適合國子監一些。”
自己已經明確表示拒絕,對方不僅繼續糾纏,還直接點出他的心病的做法,讓嚴昆輝更加怒意叢生。
“在下目前也沒有調職的想法,吳兄還是去問問其他同僚吧。”
說著,憤而站起身的嚴昆輝就端著食物徑直離開這桌,去了距離甚遠的一個偏僻角落落座。
看著對方憤然離開的背影,吳元傑露出一抹饒有深意的笑容,隨後才開始低頭用餐,仿佛什麽都沒發生過的樣子。
正吃著,就見他的對麵再次坐下一人,那人笑著搖搖頭道。
“尚書大人已表明態度,兩位新進女官之事便成了定局,元傑兄又何必做這種得罪人之舉?”
吳元傑直接做茫然狀,“得罪人?唐兄這是何意?在下隻想為自己爭取這個機會而已,嚴兄不同意就算了,應當算不上得罪他吧,唐兄肯定誤會了,嚴兄肯定不是心胸狹隘的小氣之人,肯定不至於為這等小事生在下的氣。”
看著對方的反應,唐姓官員忍不住笑著搖搖頭,快速將餐盤中剩下的食物都吃幹淨後,扔下一句。
“吃完之後,來趟本官的公房,本官有樁要事找你。”
吳元傑應笑著應下後,看著對方大步離去的背影若有所思,這位‘唐兄’在禮部也就是個六品監事,直屬尚書大人管轄。
平日裏做人做事都低調,從沒見他與部裏的什麽人走得特別近,與大家都有些疏離的關係。
有同僚在暗地裏議論,對方肯定背後有大靠山,才能以空降的方式進入禮部,且在獨來獨往的情況下,過得較為自在,既沒有遭到老人的排擠,也沒有被上官指使得忙碌不堪。
在此之前,他與對方從沒打過交道,連點頭之交都算不上的那種,他知道對方的存在,並不確定對方是否認識自己。
不過吳元傑現在可以確定了,對方顯然是認識他,而且還了解過他,才會在兩人首次說上話後,直接表明有要事找他。
懷著莫名有些忐忑與緊張的心情,來到唐監事坐值的公房,明明是來見同品階的同僚,卻讓吳元傑生出來見上官的壓力。
“坐下吧,不用緊張。”
吳元傑剛坐下,就有書吏上前為二人倒好茶水,然後關門退了出去,十分訓練有素的樣子。
“多謝,不知唐監事邀在下過來,所為何事?”
唐監事喝了口茶後,才開口道。
“請元傑大人過來,是想為元傑大人提供一個機會,元傑大人若無意,也不用勉強。”
吳元傑聞言,心中忍不住犯嘀咕,對方在部裏向來低調,怎麽這會兒聽著,對方似乎有拉他入夥的打算,這個猜測讓他瞬間暗自警惕起來。
殊不知,他的這些極細微的情緒反應,都有被人家看在眼裏。
“安寧島的消息,元傑大人可曾聽說過?”
聽到對方莫名將話題扯到朝廷新得了一座外海島嶼上,吳元傑有些意外,但他還是實話迴道。
“水師的趙大將軍前些天上京之際,在下曾聽人提起過幾句,就是不確定真假。”
不過這些將蛋糕做大的原理,在沒有相關案例的情況下,她說得再好,正寧帝恐怕也難以理解,所以何殊沒有就此多做解釋。
當京中眾人還在議論新政時,定海水師再次帶著大批的財物上京,朝廷這才正式對外公開,水師已在外海為大安占下一座麵積堪比大安一省之地的島嶼的消息。
朝堂上的大人們這才知道,原本以為除了會剿滅海盜,為大安日益壯大規模的船隊護航外,水師竟然也有為朝廷打地盤的本事。
可是伴隨著這個消息傳出,還有皇上對水師眾將士的處罰旨意。
隻因他們在外海剿滅海盜團夥時,行事太過莽撞,導致數十位將士受傷,哪怕他們因此戰而奪下一座島,連趙晉仁在內的諸位水師將領,都需接受相應的處罰。
這讓不少人都忍不住在私下裏揣測,是不是上邊忌憚水師功高,有心借此敲打與打壓趙晉仁等人。
畢竟水師能在隻是傷了幾十人,沒人戰亡的情況下,為大安在外海奪下一座島不說,又再次帶迴大量的財寶,實在沒必要處罰水師,讓水師將士寒心。
罰連趙晉仁在內的水師將領三月俸祿也就罷了,還讓他們以普通士兵的身份,接受三個月的陸地駐軍訓練和對戰演練,未免有些折辱那些將領。
而此時的何殊,正背著手站在趙晉仁與幾位進京領罰的將領代表麵,神情平靜問道。
“對於父皇與孤給你們的處罰,你們心中可服?”
趙晉仁趕緊拱手迴道,“服!是臣等有負陛下與殿下的厚望,陛下與殿下為臣等用心良苦,臣等感激不盡!”
其他幾位將領也都紛紛表態,外人還在為他們叫屈,質疑宮裏給他們處罰,是否在敲打他們。
可是他們心裏都很清楚,這處罰雖然看著不輕,但同時也是宮裏給他們提供彌補自身短板的機會。
聽得出他們確實能理解她的苦心,何殊才滿意的點頭,臉色稍緩。
“孤向來奉行有過必罰,有功必賞的原則,你們這次的功勞確實不小,說說你們想要得到什麽賞吧,孤會酌情滿足。”
還沒等趙晉仁開口推辭,已經有位滿臉驚喜的將軍迅速迴道。
“自行車!殿下,末將想要自行車,若可以,您賞我們水師一輛自行車就好。”
他們早在看到宮裏讓水師帶在瑞王迴禮時,就已眼饞不已,可是他們為了麵子,不僅不好意思借來騎,甚至都不好意思盯著看。
不僅開口討要自行車將軍想要,其他幾人也都有類似想法,騎自行車看起來比騎馬還要有派頭。
雖然心中也對自行車有想法,但是趙晉仁已經聽說自行車製作不易,京中除近二十位重臣被賞了自行車外,大批的王公大臣都求不到。
所以他滿臉羞愧地拱手道,“還請殿下莫要當真,臣等是水師,得了自行車也沒什麽機會派上用場,而且臣等本為戴罪之身,實在不敢受賞。”
聽到趙晉仁的話,幾位將軍都難掩失望之色,但也沒有什麽不平之色。
何殊這才開口道,“孤向來是言出必行,既然罰了你們,說了要給你們的獎賞,肯定不會食言,自行車就自行車吧,孤會讓人給你們準備上。”
這下連趙晉仁都難掩欣喜之色,有些激動,還有些無措,深恐他們大將軍再次推辭,幾位將軍趕緊單膝跪下謝恩,直接將這件事落實。
何殊擺擺手道,“都起來吧,不過你們要記住,孤賞的是你們這次順利完成任務,雖然有人受傷,好在沒有人戰亡,可不是為了那些繳獲,孤隻要你們水師將士每次都能好好活著返航,希望你們能夠永遠牢記孤對你們水師的要求,代代相傳並遵守!”
眾人紛紛神情嚴肅地恭敬應下,他們心裏都很清楚,上邊為他們水師製定的那些規則,既是為了保護那些底層將士,同時也是為了保護他們自己。
畢竟海上不僅風浪無眼,敵人的攻擊也無差別,若上邊看中那些財寶,讓他們在海上四處征戰斂財,他們這些中上層將領也將活得朝不保夕。
被他們剿滅的許多海盜夥,有不少都是奉命行事,過的就是那種生活,所以那些人往往都會更加兇殘。
直到趙晉仁等人離京時,才收到太子答應他們的自行車,共有八輛,讓水師眾人驚喜不已,對宮裏懷著萬分感激的同時,迅速開始為使用權爭執起來。
對於那些不知情的外人議論與揣測,以及某些別有用心之人特意找機會說的挑唆之話,他們絲毫都沒有放在心上不說,還將那些試圖挑唆他們與上邊離心的人,轉頭就給賣個幹淨。
如今收到這遠超意外的八輛自行車,連趙晉仁在內的水師眾將士都笑得合不攏嘴的同時,也能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上邊對他們水師將士的信重與寵愛。
而宮裏的正寧帝正在看一隻由珍貴的紫金和寶石製作,非常精致的盒子中,所安放著的三顆顏色各異的寶石。
三顆寶石不僅個頭大,顏色更是特別純正,透明度和純淨度都超後,拿起來對著門外透進來的光線看,周身還透出絢麗奪目的異彩,可謂是美得讓人驚心動魄。
“皇兒這不為物動的定力,為父真是不得不佩服啊,麵對這種至寶,皇兒也能堅持罰他們去當普通兵丁,去接受最辛苦的陸軍訓練,說起這些,甚至連朕都忍不住懷疑皇兒是不是想敲打水師,對那趙晉仁心生忌憚了。”
何殊抬頭看了眼目光仍粘在寶石上的正寧帝,心中頗有些無語。
“正因他們帶迴來的這些寶物實在貴重,兒臣才要更加嚴厲的懲罰他們,這才是最能讓他們長記性,心中存敬畏的有效方式,要不然,隻會給他們錯誤的信號,讓他們認為,隻要他們帶迴的財寶夠珍貴,我們就能原諒他們所犯之錯,從而失去分寸與顧忌。”
這些人手下管理著數萬人,隨著安寧島的出現,這個數字肯定還要擴增,一旦失了分寸與顧忌,勢必需要付出大量人命做代價,所以她絕對不能放鬆與手軟。
外人認為這次的處罰是宮裏對水師的敲打,並不算錯,不過這個敲打的目的所在,隻有他們這些當事人自己最清楚。
雙方之間絕對不存在某些人所揣測的忌憚和打壓,更不存在隔閡、猜忌與不平。
第一百七十章
大招錄考試結束, 蘇思茗與楊樂兒雙雙考中,楊樂兒考入司儀署,任奉禮史,雖然無品, 也是正經的禮部衙吏。
蘇思茗考中從九品的國子監典籍, 算是有了正經的官身, 姐妹二人皆興奮不已。
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錄取結果公示後,有人舉報姐妹二人都曾是賤籍出身。
雖在十歲左右就已脫離賤籍, 但在前幾年一直在江南的藝館樂坊賣藝,都曾是在江南頗有名聲的當紅伶人。
這一消息傳出, 頓時一石激起千層浪, 許多人都對此大加質疑。
尤其是在姐妹二人即將入職的禮部,有些官員更是憤憤不平的當眾表示,實在不堪與這等出身卑賤的伶人共事。
有些官員就此事去找何廣成,“大人, 女官入朝已為定例也就算了, 但也不能什麽女子都招錄吧?何況還是招入我們禮部,這……這負責審核的人, 都是怎麽辦事的?”
何廣成老神在在地迴問道,“這二人現在是什麽身份?”
“現在倒是良民,可她們的風塵出身,是怎麽也不抹不去的黑點啊。”
“黑點?生養她們之人, 可曾有違法犯紀?同鄉鄰裏與當地府衙,為她們作保的證明文書可都齊全?”
被問到的官員搖頭, “這倒沒有, 文書也都齊全, 所以她們才能順利混過報名審核流程,若非被人舉報,我們至今都不知道她們竟有如此不堪的背景。”
何廣成這才看向對方,也就是國子監太常博士嚴昆輝。
“既然如此,我們禮部為何不能招錄她們?出身微末,非她們自身所願,賣藝求生,乃是受生活所迫,能被錄取,證明她們二人都沒有自暴自棄,且是聰明好學上進之輩,我等不說表示尊重,還要因她們無法選擇的出身經曆而拒絕與打壓對方,這是何道理?”
嚴昆輝被質問得啞口無言,其他跟著一起過來的幾位官員,也都被質反得有些心虛。
再沒了之前七嘴八舌地吵嚷著,他們禮部不該招女官,尤其還是這麽兩位出身卑賤的女官的底氣。
然而事情還沒完,中午在禮部的食堂中,嚴昆輝正臉色陰沉地坐下準備吃飯,就見自己的對麵突然多出一人。
嚴昆輝抬眼望去,就看到已坐到他對麵的吳元傑正滿臉笑容地看著自己。
“叨擾一下嚴兄,還請嚴兄莫要見怪,聽說嚴兄近期有辭官歸隱的想法,不知是真是假?”
提起這件事,嚴昆輝本就不好的心情,頓時變得更加不快。
此前與他約定好,不惜以辭官相要挾,要求尚書大人取消錄取那兩個伶人出身女子的同僚們,現在都臨陣倒戈。
現在隻剩下他自己,嚴昆輝當然是提都不敢提,深恐上麵順勢給批了,但是不敢提,也就意味著他此前當眾放出去的話,現在變成自打自臉。
所以現在看到吳元傑哪壺不開提哪壺,頓時氣不打一處來。
“是真是假與吳兄何幹?就不勞吳兄幫忙費心了。”
吳元傑一拍桌子,態度十分熱情地迴道,“有關、有關,實不相瞞,兄弟我早有換個位置的打算,可是天不遂人願,一直等不到合適的機會,確定好嚴兄要辭官一事後,我要趕緊去向上官提出調職申請,以免被別人先下手為強。”
聽到這話,嚴昆輝本就陰沉的臉色,瞬間變得有些鐵青,他實在沒有想到,自己還沒真正提出辭官,就是為表態度時,當眾說了那麽一句,就已有人惦記上他的位置。
旁邊豎耳聽到這番對話的一些官員,瞬間生出警惕與防備,尤其是對鴻臚寺的人,他們真沒想到,這鴻臚寺的人想要調職的心情竟然這麽迫切。
嚴昆輝的幾乎是咬著後槽牙,才能強忍住心中的怒氣,勉強迴道。
“恐要讓吳兄失望了,在下已得尚書大人的訓誡,認識到自身的錯誤,已經放棄辭官的打算。”
說出這話的同時,嚴昆輝感到羞窘不已,可他知道,對於滿心期待著他能趕緊騰位置的吳元傑而言,若不能將話說清楚,對方肯定還要糾纏。
吳元傑聞言,頗為遺憾地搖搖頭道。
“原來嚴兄已經改變主意了,真是可惜了,不過也不是沒辦法,嚴兄,要不這麽著,我們可以向上官提出申請,互換一下職務,我去國子監,您調到鴻臚寺來,我們也算是各取所需,如何?在下一點都不介意同僚的出身,應當比嚴兄更適合國子監一些。”
自己已經明確表示拒絕,對方不僅繼續糾纏,還直接點出他的心病的做法,讓嚴昆輝更加怒意叢生。
“在下目前也沒有調職的想法,吳兄還是去問問其他同僚吧。”
說著,憤而站起身的嚴昆輝就端著食物徑直離開這桌,去了距離甚遠的一個偏僻角落落座。
看著對方憤然離開的背影,吳元傑露出一抹饒有深意的笑容,隨後才開始低頭用餐,仿佛什麽都沒發生過的樣子。
正吃著,就見他的對麵再次坐下一人,那人笑著搖搖頭道。
“尚書大人已表明態度,兩位新進女官之事便成了定局,元傑兄又何必做這種得罪人之舉?”
吳元傑直接做茫然狀,“得罪人?唐兄這是何意?在下隻想為自己爭取這個機會而已,嚴兄不同意就算了,應當算不上得罪他吧,唐兄肯定誤會了,嚴兄肯定不是心胸狹隘的小氣之人,肯定不至於為這等小事生在下的氣。”
看著對方的反應,唐姓官員忍不住笑著搖搖頭,快速將餐盤中剩下的食物都吃幹淨後,扔下一句。
“吃完之後,來趟本官的公房,本官有樁要事找你。”
吳元傑應笑著應下後,看著對方大步離去的背影若有所思,這位‘唐兄’在禮部也就是個六品監事,直屬尚書大人管轄。
平日裏做人做事都低調,從沒見他與部裏的什麽人走得特別近,與大家都有些疏離的關係。
有同僚在暗地裏議論,對方肯定背後有大靠山,才能以空降的方式進入禮部,且在獨來獨往的情況下,過得較為自在,既沒有遭到老人的排擠,也沒有被上官指使得忙碌不堪。
在此之前,他與對方從沒打過交道,連點頭之交都算不上的那種,他知道對方的存在,並不確定對方是否認識自己。
不過吳元傑現在可以確定了,對方顯然是認識他,而且還了解過他,才會在兩人首次說上話後,直接表明有要事找他。
懷著莫名有些忐忑與緊張的心情,來到唐監事坐值的公房,明明是來見同品階的同僚,卻讓吳元傑生出來見上官的壓力。
“坐下吧,不用緊張。”
吳元傑剛坐下,就有書吏上前為二人倒好茶水,然後關門退了出去,十分訓練有素的樣子。
“多謝,不知唐監事邀在下過來,所為何事?”
唐監事喝了口茶後,才開口道。
“請元傑大人過來,是想為元傑大人提供一個機會,元傑大人若無意,也不用勉強。”
吳元傑聞言,心中忍不住犯嘀咕,對方在部裏向來低調,怎麽這會兒聽著,對方似乎有拉他入夥的打算,這個猜測讓他瞬間暗自警惕起來。
殊不知,他的這些極細微的情緒反應,都有被人家看在眼裏。
“安寧島的消息,元傑大人可曾聽說過?”
聽到對方莫名將話題扯到朝廷新得了一座外海島嶼上,吳元傑有些意外,但他還是實話迴道。
“水師的趙大將軍前些天上京之際,在下曾聽人提起過幾句,就是不確定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