疤臉經過三個月的整頓,工作基本理順,整個受入檢查課的工作熱情,也完全被調動了起來,有了問題都是群策群力去解決。
誰也想在疤臉和佐佐木跟前,表現出來自己的能力很強,希望能夠得到重用。
疤臉個人,從中也是學到不少的東西,各種材料的加工工藝、管理要點、品質要點等。
還有就是體現在收入上,到十二月底,疤臉每個月的加班時間。基本是保持在四十個小時左右。
這裏完全是按照平日加班一點五倍,周末加班兩倍的工資來計算的。
所以疤臉的到手工資每個月都接近四千,這個工資水平在2000年已經算是很高的了。
還有一點就是灰色部分,現在能被疤臉認可,並且開始正式走疤臉這條道的供貨商,隻有三十幾家。
大家還都在磨合,再說這種東西,都是按照每月的供貨後的結款金額來計算的。
村田公司的結款是月結三十天,也就是,一月份整個月的供貨到二月初開始對賬,然後在二月底之前結款。
供貨商會在三月上旬將他需要維護的關係維護好,短短的三個月,疤臉的灰色收入就達到了二十多萬,這僅僅是個開始。
疤臉雖然在工作上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有些供貨商也開始受益。
但是現在開始也是進入生產淡季的階段,供貨金額和利潤都出現了大幅下降。
所以,這隻是表示一下自己的決心,再就是心照不宣的定一個標準。
也就是說,疤臉現在拿到的,其實是人家八月份訂單部分,那時他還沒能幫助人家呢。
但也沒有人會計較這麽細,能趕快與新來的領導搭上線,也是他們求之不得的事。
每一次大的變革,有受益的就有倒黴的,這也是必然出現的問題。
但是這次不同的是,那些倒黴的供貨商,完全屬於自作自受。
他們都是因為自己的技術水平和品質管理水平低下而被減量,甚至被淘汰,所以無話可說。
而且疤臉也承諾,隻要他們在各方麵都能夠達到村田的要求水平,以後會優先考慮他們。
畢竟供貨商的資源越多,競爭也就越激烈,就更能造成一個良性競爭的環境。
在這裏麵,有兩個比較特殊的供貨商值得單獨說一說,從這兩個供貨商的例子,基本可以看出疤臉和以前賴部長不同的做事風格。
一個是村田的外做供應商,也是做家具的,叫港濱家具有限公司。另一個是給村田供螺釘和合頁等衝壓件的,叫濱德盛金屬製品有限公司。
前麵說過,村田的外做供貨商共有六家,一年的采購額是一點二個億。
有一家是日資的,其實就是一個日本人在濱城幹了個工廠,自己的產品銷路一般,所以從村田這邊接一些活,補充一下負荷不滿的問題。
供貨量基本維持在10%,也就是一年一千二百萬,這主要是因為,他能接的最大訂單量就是這麽大,如果他的設備和加工能力大,所有的訂單都是優先給他。
這種供貨商走的是上層路線,就是他們和長野還有佐佐木,及其他部門幾個日本人的關係都很好,經常一起吃飯娛樂,之類的。
這個也容易理解,人家也是自己人嘛,當然要優先照顧。
這種供貨商,對於受入檢查課來說,就是最不受歡迎的供貨商,什麽也得不到不說,工作還得小心翼翼。
如果長期負責這個供貨商的檢驗員,就相當於原來被流放的犯人。事實上在村田公司也是這種說法,哪個檢驗員被調整到那個公司,大家都說他被流放了。
剩下的五家有三家是港資的,兩家是中國的私人企業。
從品質、價格、交貨期(內部叫qcd)三個最重要的指標來考核,三家港資的屬於最好的,其中就有要說的這個濱港家具有限公司。
濱港公司的老板魏天罡,以前是濱城人,後來定居香港,自己在香港做家具生意,大家都叫他老魏。
八十年代末在濱城投資組建了這家生產工廠,最輝煌的時候是十年前,一年的營業額能上千萬,1990年的千萬可是一個很大的數字了。
村田在這裏建廠時,它早已風光不再,一年也就幾百萬的產值。
但是他在輝煌時投資買入的設備是非常先進的,以從日本和德國進口的為主,到目前也是行業內比較先進的生產設備。
剛開始和村田合作的時候,他的供貨額最大也能達到50%左右,一年四、五千多萬。
但給別人加工,和自己做產品的利潤完全不同,即便如此,老板也在村田身上賺的盆滿缽滿。
但是這個老板不太喜歡做公關,或者是不屑於做公關。其實是有些看不起大陸人,日本人他又接觸不到,所以幹脆什麽也不做。
他認為自己的設備和管理不比村田差,你找我是你在求我給你幹活。
老板常年在香港,工廠交給他的親戚在管理,他的親戚又沒有財務方麵的權力。
所以對村田各部門的中方工作人員,愛答不理,和日方中高層的關係不是很好,逐漸的就走了下坡路。
去年一年的外做金額,隻有一千萬不到,今年更少,隻有五百多萬。
這時遠在香港的老板才意識到,自己可能馬上就要被村田淘汰了,一旦失去了村田的訂單,那他的工廠也隻能關門了。
於是從香港迴來,今年一年幾乎都在這邊,先是找長野和采購部門的日本人,後來又開始找佐佐木,再後來找賴部長,但是基本上也沒什麽效果。
因為這兩年,他們在總體評價上並沒有多大優勢。雖然還是品質最好的,連那個日資的都自愧不如,但是其他幾家經過這兩年的磨合基本上也接近了他們。
他的不良率3%,那家日資和另兩家港資的不良率是5%,濱城本地的是8%。
價格上他是和日資的保持持平,比其餘的四家都高,交貨上幾家都一樣。
和村田這樣的企業合作,他們寧可耽誤自己產品的生產,也不會耽誤村田的訂單。
當疤臉剛開始接手工作時,他就想找疤臉,但疤臉當時不了解情況,沒有和他接觸。
十月初,疤臉開始接受了他的邀請,從他那裏了解到了很多外做的內幕。
那兩家私人企業的不良率,其實都快達到15%了,由於所有的材料都是村田提供,這麽高的不良率,就必須體現在工材廢的數字上。
不光要給村田補上這些浪費的金額,還要有一些懲罰性的罰款。
由於村田定的罰款指標就是10%,超過的部分按原價的三倍賠償,所以他們的不良率都維持在這個數字之下。
但是有一點是無法避免的,村田給他們提供了一百套產品的材料,他隻生產出八十五套成品。
不良部分他們照原價賠償,這沒說的,但是被他們隱藏的那部分也得補上啊。
這兩家企業就從市場上自己買原材料,最後做成成品交給村田。
這在日資企業裏是絕對不允許的,這就是在明目張膽的做假貨。
但是這兩家企業都是賴部長的嫡係,是賴部長前兩年引入的。
負責這兩家的檢驗員,也是賴部長親自調教出來的,當然也和這兩家沆瀣一氣。
疤臉在了解到這個情況之後,最先開始實施改革的就是從外做,這個問題馬上就被新的檢驗員發現了。
但是這兩個檢驗員都是疤臉親自選出來的,原來一直是在最艱苦的流放地待過的,他們暫時沒敢收這兩家的好處,將問題反饋給了疤臉。
兩家又開始在疤臉身上做工作,其實在中秋節時這兩家就在疤臉的樓下堵過他。
因為疤臉自己的方案中,最先實施的,就是想從外做下手,所以對於外做的六個廠家疤臉一律迴絕,即使被堵到樓下,他也是嚴詞拒絕。
問題既然暴露出來了,疤臉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他給所有人都說,他自己剛來什麽也不懂,所有的事隻能是讓領導拍板。
於是毫不猶豫地將問題反饋給了佐佐木,這種作假的事一旦讓日本人知道了,那可就是天大的事。
不光是要停止生產,終止合作,而且麵臨著以前全部產品的召迴,這個是疤臉沒有想到的。
最終好在這兩家買的材料,完全是從村田供貨商那裏買來的。
綜合日本總公司派來的專家組調查結論,以及日本總部的高層最終拍板,已經流入市場的就不做召迴處理了。
但是,這兩家公司必須全額賠償所有損失,包括日本為了調查此事而耗費的人力物力。
總共給出一個各三千萬人民幣的數字,資料上也附了詳細的明細和說明,可謂是有理有據。
但這種賠償,對於當時的中國私企來說肯定是不接受的,最後雙方竟然要對簿公堂,在疤臉從日本迴來後,這件事的後續處理還沒完事呢。
其實疤臉當時的初衷,也隻是想敲山震虎,他都沒想過要直接辦了這兩家。
他隻是想讓檢驗員聽他的話,想讓供貨商按照他的要求去做事。
按照他的設想,將這兩家的份額,拿出一部分給自己認為合適的廠家,就達到目的了。
可是最終的結果卻是這樣,著實是始料未及的,讓疤臉真正地領教了日企對於產品品質的重視程度。
對於這件事中牽扯到的個人,除了四個檢驗員由於玩忽職守被開除外。
其他人像賴部長和技術、采購的課長,都沒受到多大影響,主要是也沒有證據去指向他們,大不了就是管理出現漏洞的事。
這四個檢驗員,也是因為明知道對方作假還幫著隱瞞,如果隻是拿了灰色收入,有可能都不叫事。
因為,第一,這種事沒有真憑實據,日本人是非常講究證據的。
第二,也是最主要的,出了這種事,他們首先考慮的是自己的管理出現了問題,而不是這幾個人有問題。
如果給了任何人機會,都會出現這樣的事。這也體現出日企在另一個方麵的特點來,就是他們從來不會用利益去考驗人性。
人性是最經不起考驗的,那些沒有犯錯誤的人,不是他的人格高尚,而是風險與收益不對等,不值得他犯錯。如果有了足夠的誘惑,世界上就沒有不犯錯的人。
所以在他們看來,不管是誰出了多大的錯,最主要的責任人就是上一級的管理者。
如果他管理的好,員工就不會犯錯。除非是那種故意損壞公物,還有像這次這種特別明顯的故意瀆職。
否則,他們是不會或很少,對個人做出特別嚴重的處罰的,大多數都是調到其他崗位。
這兩家既然永久的停止合作了,那六家就變成了四家。
由於十一月份的產量還特別大,疤臉直接建議佐佐木,將這兩家後麵的產量轉給了濱港公司。
當然了,他還負責和濱港談一下價格的事,這件重要的事也必須由采購部去主導,就等於給采購部送了一份大禮。
所有的事,疤臉都是以詳盡的資料作為說明的,從來不搶別人的功勞,也嚴格遵守自己的崗位職責。
濱港一下子撿了這麽大的便宜,當然要感謝疤臉了。
老魏這一年,在村田這幫人身上花了將近五十萬,一點兒效果也沒有。
他第一次見疤臉時就準備了一萬元作為見麵禮,但是疤臉拒絕了。
疤臉當時沒有把握能幫到他,所以前期一分錢也沒收他的。
這是和所有的人做事不同的一個地方,我不給你任何承諾,你按照我說的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剩下我再盡我最大的努力幫你,幫不成我一分錢也不要,幫成了再說。
就連長野總經理和佐佐木這些人,白吃白喝老魏多少次,都覺得是理所當然的。疤臉這種先做事,再談收益的做事風格,能不讓供貨商喜歡嗎。
這件事完全確定,是在十一月初,老魏直接給了疤臉十萬元作為答謝,而且承諾每個月按照交易額的兩個點給疤臉。
並且承諾即使如果因為自己的產品出現問題,被疤臉把他踢出村田,他也毫無怨言,認定疤臉這個忘年交了。
老魏的工廠一直是交給他的外甥兩口子來管理的,但前兩年外甥晚上應酬,喝醉酒開車,出了車禍去世了,留下剛上小學的孩子和老婆相依為命。
所以說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這不光是對社會負責,更是對家人的一種責任。
外甥媳婦叫刁秀琴,今年三十二歲,和他外甥是大學時期的同學,現在全麵管理著這個工廠。
聽說長得很漂亮,但疤臉沒見過,以後等業務穩定後,就經常和這個刁姐打交道,所以先做個交代。
誰也想在疤臉和佐佐木跟前,表現出來自己的能力很強,希望能夠得到重用。
疤臉個人,從中也是學到不少的東西,各種材料的加工工藝、管理要點、品質要點等。
還有就是體現在收入上,到十二月底,疤臉每個月的加班時間。基本是保持在四十個小時左右。
這裏完全是按照平日加班一點五倍,周末加班兩倍的工資來計算的。
所以疤臉的到手工資每個月都接近四千,這個工資水平在2000年已經算是很高的了。
還有一點就是灰色部分,現在能被疤臉認可,並且開始正式走疤臉這條道的供貨商,隻有三十幾家。
大家還都在磨合,再說這種東西,都是按照每月的供貨後的結款金額來計算的。
村田公司的結款是月結三十天,也就是,一月份整個月的供貨到二月初開始對賬,然後在二月底之前結款。
供貨商會在三月上旬將他需要維護的關係維護好,短短的三個月,疤臉的灰色收入就達到了二十多萬,這僅僅是個開始。
疤臉雖然在工作上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有些供貨商也開始受益。
但是現在開始也是進入生產淡季的階段,供貨金額和利潤都出現了大幅下降。
所以,這隻是表示一下自己的決心,再就是心照不宣的定一個標準。
也就是說,疤臉現在拿到的,其實是人家八月份訂單部分,那時他還沒能幫助人家呢。
但也沒有人會計較這麽細,能趕快與新來的領導搭上線,也是他們求之不得的事。
每一次大的變革,有受益的就有倒黴的,這也是必然出現的問題。
但是這次不同的是,那些倒黴的供貨商,完全屬於自作自受。
他們都是因為自己的技術水平和品質管理水平低下而被減量,甚至被淘汰,所以無話可說。
而且疤臉也承諾,隻要他們在各方麵都能夠達到村田的要求水平,以後會優先考慮他們。
畢竟供貨商的資源越多,競爭也就越激烈,就更能造成一個良性競爭的環境。
在這裏麵,有兩個比較特殊的供貨商值得單獨說一說,從這兩個供貨商的例子,基本可以看出疤臉和以前賴部長不同的做事風格。
一個是村田的外做供應商,也是做家具的,叫港濱家具有限公司。另一個是給村田供螺釘和合頁等衝壓件的,叫濱德盛金屬製品有限公司。
前麵說過,村田的外做供貨商共有六家,一年的采購額是一點二個億。
有一家是日資的,其實就是一個日本人在濱城幹了個工廠,自己的產品銷路一般,所以從村田這邊接一些活,補充一下負荷不滿的問題。
供貨量基本維持在10%,也就是一年一千二百萬,這主要是因為,他能接的最大訂單量就是這麽大,如果他的設備和加工能力大,所有的訂單都是優先給他。
這種供貨商走的是上層路線,就是他們和長野還有佐佐木,及其他部門幾個日本人的關係都很好,經常一起吃飯娛樂,之類的。
這個也容易理解,人家也是自己人嘛,當然要優先照顧。
這種供貨商,對於受入檢查課來說,就是最不受歡迎的供貨商,什麽也得不到不說,工作還得小心翼翼。
如果長期負責這個供貨商的檢驗員,就相當於原來被流放的犯人。事實上在村田公司也是這種說法,哪個檢驗員被調整到那個公司,大家都說他被流放了。
剩下的五家有三家是港資的,兩家是中國的私人企業。
從品質、價格、交貨期(內部叫qcd)三個最重要的指標來考核,三家港資的屬於最好的,其中就有要說的這個濱港家具有限公司。
濱港公司的老板魏天罡,以前是濱城人,後來定居香港,自己在香港做家具生意,大家都叫他老魏。
八十年代末在濱城投資組建了這家生產工廠,最輝煌的時候是十年前,一年的營業額能上千萬,1990年的千萬可是一個很大的數字了。
村田在這裏建廠時,它早已風光不再,一年也就幾百萬的產值。
但是他在輝煌時投資買入的設備是非常先進的,以從日本和德國進口的為主,到目前也是行業內比較先進的生產設備。
剛開始和村田合作的時候,他的供貨額最大也能達到50%左右,一年四、五千多萬。
但給別人加工,和自己做產品的利潤完全不同,即便如此,老板也在村田身上賺的盆滿缽滿。
但是這個老板不太喜歡做公關,或者是不屑於做公關。其實是有些看不起大陸人,日本人他又接觸不到,所以幹脆什麽也不做。
他認為自己的設備和管理不比村田差,你找我是你在求我給你幹活。
老板常年在香港,工廠交給他的親戚在管理,他的親戚又沒有財務方麵的權力。
所以對村田各部門的中方工作人員,愛答不理,和日方中高層的關係不是很好,逐漸的就走了下坡路。
去年一年的外做金額,隻有一千萬不到,今年更少,隻有五百多萬。
這時遠在香港的老板才意識到,自己可能馬上就要被村田淘汰了,一旦失去了村田的訂單,那他的工廠也隻能關門了。
於是從香港迴來,今年一年幾乎都在這邊,先是找長野和采購部門的日本人,後來又開始找佐佐木,再後來找賴部長,但是基本上也沒什麽效果。
因為這兩年,他們在總體評價上並沒有多大優勢。雖然還是品質最好的,連那個日資的都自愧不如,但是其他幾家經過這兩年的磨合基本上也接近了他們。
他的不良率3%,那家日資和另兩家港資的不良率是5%,濱城本地的是8%。
價格上他是和日資的保持持平,比其餘的四家都高,交貨上幾家都一樣。
和村田這樣的企業合作,他們寧可耽誤自己產品的生產,也不會耽誤村田的訂單。
當疤臉剛開始接手工作時,他就想找疤臉,但疤臉當時不了解情況,沒有和他接觸。
十月初,疤臉開始接受了他的邀請,從他那裏了解到了很多外做的內幕。
那兩家私人企業的不良率,其實都快達到15%了,由於所有的材料都是村田提供,這麽高的不良率,就必須體現在工材廢的數字上。
不光要給村田補上這些浪費的金額,還要有一些懲罰性的罰款。
由於村田定的罰款指標就是10%,超過的部分按原價的三倍賠償,所以他們的不良率都維持在這個數字之下。
但是有一點是無法避免的,村田給他們提供了一百套產品的材料,他隻生產出八十五套成品。
不良部分他們照原價賠償,這沒說的,但是被他們隱藏的那部分也得補上啊。
這兩家企業就從市場上自己買原材料,最後做成成品交給村田。
這在日資企業裏是絕對不允許的,這就是在明目張膽的做假貨。
但是這兩家企業都是賴部長的嫡係,是賴部長前兩年引入的。
負責這兩家的檢驗員,也是賴部長親自調教出來的,當然也和這兩家沆瀣一氣。
疤臉在了解到這個情況之後,最先開始實施改革的就是從外做,這個問題馬上就被新的檢驗員發現了。
但是這兩個檢驗員都是疤臉親自選出來的,原來一直是在最艱苦的流放地待過的,他們暫時沒敢收這兩家的好處,將問題反饋給了疤臉。
兩家又開始在疤臉身上做工作,其實在中秋節時這兩家就在疤臉的樓下堵過他。
因為疤臉自己的方案中,最先實施的,就是想從外做下手,所以對於外做的六個廠家疤臉一律迴絕,即使被堵到樓下,他也是嚴詞拒絕。
問題既然暴露出來了,疤臉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他給所有人都說,他自己剛來什麽也不懂,所有的事隻能是讓領導拍板。
於是毫不猶豫地將問題反饋給了佐佐木,這種作假的事一旦讓日本人知道了,那可就是天大的事。
不光是要停止生產,終止合作,而且麵臨著以前全部產品的召迴,這個是疤臉沒有想到的。
最終好在這兩家買的材料,完全是從村田供貨商那裏買來的。
綜合日本總公司派來的專家組調查結論,以及日本總部的高層最終拍板,已經流入市場的就不做召迴處理了。
但是,這兩家公司必須全額賠償所有損失,包括日本為了調查此事而耗費的人力物力。
總共給出一個各三千萬人民幣的數字,資料上也附了詳細的明細和說明,可謂是有理有據。
但這種賠償,對於當時的中國私企來說肯定是不接受的,最後雙方竟然要對簿公堂,在疤臉從日本迴來後,這件事的後續處理還沒完事呢。
其實疤臉當時的初衷,也隻是想敲山震虎,他都沒想過要直接辦了這兩家。
他隻是想讓檢驗員聽他的話,想讓供貨商按照他的要求去做事。
按照他的設想,將這兩家的份額,拿出一部分給自己認為合適的廠家,就達到目的了。
可是最終的結果卻是這樣,著實是始料未及的,讓疤臉真正地領教了日企對於產品品質的重視程度。
對於這件事中牽扯到的個人,除了四個檢驗員由於玩忽職守被開除外。
其他人像賴部長和技術、采購的課長,都沒受到多大影響,主要是也沒有證據去指向他們,大不了就是管理出現漏洞的事。
這四個檢驗員,也是因為明知道對方作假還幫著隱瞞,如果隻是拿了灰色收入,有可能都不叫事。
因為,第一,這種事沒有真憑實據,日本人是非常講究證據的。
第二,也是最主要的,出了這種事,他們首先考慮的是自己的管理出現了問題,而不是這幾個人有問題。
如果給了任何人機會,都會出現這樣的事。這也體現出日企在另一個方麵的特點來,就是他們從來不會用利益去考驗人性。
人性是最經不起考驗的,那些沒有犯錯誤的人,不是他的人格高尚,而是風險與收益不對等,不值得他犯錯。如果有了足夠的誘惑,世界上就沒有不犯錯的人。
所以在他們看來,不管是誰出了多大的錯,最主要的責任人就是上一級的管理者。
如果他管理的好,員工就不會犯錯。除非是那種故意損壞公物,還有像這次這種特別明顯的故意瀆職。
否則,他們是不會或很少,對個人做出特別嚴重的處罰的,大多數都是調到其他崗位。
這兩家既然永久的停止合作了,那六家就變成了四家。
由於十一月份的產量還特別大,疤臉直接建議佐佐木,將這兩家後麵的產量轉給了濱港公司。
當然了,他還負責和濱港談一下價格的事,這件重要的事也必須由采購部去主導,就等於給采購部送了一份大禮。
所有的事,疤臉都是以詳盡的資料作為說明的,從來不搶別人的功勞,也嚴格遵守自己的崗位職責。
濱港一下子撿了這麽大的便宜,當然要感謝疤臉了。
老魏這一年,在村田這幫人身上花了將近五十萬,一點兒效果也沒有。
他第一次見疤臉時就準備了一萬元作為見麵禮,但是疤臉拒絕了。
疤臉當時沒有把握能幫到他,所以前期一分錢也沒收他的。
這是和所有的人做事不同的一個地方,我不給你任何承諾,你按照我說的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剩下我再盡我最大的努力幫你,幫不成我一分錢也不要,幫成了再說。
就連長野總經理和佐佐木這些人,白吃白喝老魏多少次,都覺得是理所當然的。疤臉這種先做事,再談收益的做事風格,能不讓供貨商喜歡嗎。
這件事完全確定,是在十一月初,老魏直接給了疤臉十萬元作為答謝,而且承諾每個月按照交易額的兩個點給疤臉。
並且承諾即使如果因為自己的產品出現問題,被疤臉把他踢出村田,他也毫無怨言,認定疤臉這個忘年交了。
老魏的工廠一直是交給他的外甥兩口子來管理的,但前兩年外甥晚上應酬,喝醉酒開車,出了車禍去世了,留下剛上小學的孩子和老婆相依為命。
所以說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這不光是對社會負責,更是對家人的一種責任。
外甥媳婦叫刁秀琴,今年三十二歲,和他外甥是大學時期的同學,現在全麵管理著這個工廠。
聽說長得很漂亮,但疤臉沒見過,以後等業務穩定後,就經常和這個刁姐打交道,所以先做個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