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碰上這種一窮二白的主,一般都會給點東西意思下,這也算是一種規矩。


    我摸來摸去,在後褲兜摸到個一塊錢鋼蹦。


    於是我就把這個一塊錢鋼蹦,塞到了骷髏頭的嘴裏,剛好被這主的牙齒卡住了。


    我笑道:“這樣多好,大哥你最起碼也算有件陪葬品了。”


    幹完我又把棺材蓋重新推了迴去。


    不知道若幹年後,若是有其他的同行上來打開棺材,看到主人家嘴裏的鋼蹦後會是什麽表情。


    “把頭!魚哥!你們都先別上來了!這他媽可能是個大窮坑啊!我進去轉轉看!”


    魚哥在底下晃了晃手電,意思是小心。


    這山洞不知道多深,挑高大概有三四十米高,洞牆周圍隨處可見人為開鑿過的痕跡,我腳下踩著碎石,向前走了大概三十多米,眼前突然出現了一堵巨大的人造石牆。


    我舉著手電仔細打量。


    這要廢多少人工和時間,才能壘起來這麽高大的石牆?


    石牆中間有個小拱門,我低頭從這個小拱門鑽進去後空間豁然開朗。


    入目之處,橫七豎八,全都是古代的棺材......目測最起碼有一兩百具。


    這些棺材全部離地,都被釘在了一種“井”字型的木架之上。


    據我之前的了解,六根柱子,三個“井”字架支撐的棺材為男性,四根柱子,兩個“井”架支撐的棺材為女性。


    現在早都開了春,這裏頭明明沒風,我卻感覺到很涼。


    說明這裏洞葬的死人太多了,陰氣過盛聚集了,這種現象就好比你夏天晚上一個人去公墓溜達,同樣會感覺到冷。


    看形狀,做工和製式就能知道,平板平頭的棺材製作粗糙,應該是明代的棺材,反過來,那些棺材蓋鼓起來了有弧度的都是清代棺材。


    這些老棺材時間最早的大概到了明代晚期,最晚的可能到了光緒同治時期,也就是說從民國開始,這裏就沒在葬過人。


    我還看到不少棺材上都用石頭壓著一大包破舊發黃的“油紙”,細看才發現這些油紙被做成了衣服的樣式,人兩隻胳膊能穿進去。


    為什麽要在棺材板上放件油紙衣?我不是很懂,可能是當地苗人的某種風俗。


    舉著手電走了沒幾步,發現地上有幾隻落滿灰塵的老碗,我撿起來一隻用手擦了擦,露出了瓷碗本身的花紋。


    隻見碗身上,用紅釉畫了一個大大的“壽”字。


    “我靠他媽的,真晦氣!”


    我一把扔了瓷碗,趕忙擦手。


    這是以前的壽碗,人去世後,會先在這種碗底撒上一層五穀雜糧,然後扣上半生半熟的米飯,意思是給死人路上餓了吃的。


    有傳言說活人的手不能碰壽碗,要不然就是跟死人搶飯吃,會招惹那些不幹淨東西。


    我剛想迴頭。


    突然,背後有隻手輕輕拍了我肩膀一下。


    “誰!”


    我抓著頭燈,猛的轉身看!


    是豆芽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項雲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峰並收藏項雲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