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喜兒翻出了三隻麻袋。


    還不了解常歲寧的老兵,猶在暗自疑惑「女郎出門,怎隨身帶著麻袋」之際,常刃已將麻袋接了過來,對阿稚道:「哪家花樓,帶路吧。」


    阿稚點頭,常刃另點了兩人跟上,四人很快離去。


    再折返時,已至深夜。


    幾道黑影自客棧後牆翻入,於夜色中幾乎未曾發出什麽聲音。


    常歲寧的客房中一直未有熄燈,隨著常刃他們迴來,三隻被紮緊的麻袋被扔在地上,去時空空如也,歸來應有盡有。


    麻袋裏的人已被打暈了過去,此刻一動不動,隻有刺鼻的酒氣隔著麻袋散發出來。


    「女郎,要不要將人倒出來,潑醒問話?」向來積極肯幹的阿澈躍躍欲試。


    「不必。」常刃將東西取出來,道:「在他們暈過去之前,已問出了他們入城要辦的差事,他們此次是入城采買,采買單在此,采買金與腰牌也都交出來了。」


    常歲寧接過那采買單,展開掃了一眼後,看向那三隻麻袋:「先將他們的外衣剝下來。」


    阿澈很快照辦。


    常歲寧看了看那三人的大致麵貌與身形,其中一個還很年輕,身量不高,另外兩個一個壯實,一個瘦高,皆是三四十歲左右。


    常歲寧套上最矮那人的外衣,隻覺酒氣熏腦。


    她另指了常刃與另外一名近隨,分別換上另外兩人的衣裳。


    「康叔,待我們三人掩飾罷樣貌,便會趁夜去他們下榻的客棧歇息,你們且守在此處等消息。」


    「女郎這是要頂替他們潛入大營?」老康皺眉:「這怎麽行?女郎未曾去過大營,並不知軍營裏的規矩,很容易便會暴露,此舉太過犯險,還是交給屬下們去辦吧!」


    「無妨,我學東西很快的,路上讓刃叔教一教我即可。」


    「可……」


    常歲寧打斷他的話:「康叔放心。」


    少女神態話語溫和,但無形中帶著不容置喙之感。


    阿點拍拍老康的肩,不知學著誰的口吻,語重心長地說道:「康叔,你都已經這麽老了,都該老湖塗了,出門在外要乖一點,要聽年輕人的話才行的!你看,我都沒有鬧著非要跟過去!」


    老康:「……」


    常刃與老康保證:「放心,我定會保護好女郎的。」


    這話其實隻是騙騙老人,畢竟在他看來,女郎保護他的可能或許更大。


    老康歎口氣,也沒轍了,隻有問:「那這三人,女郎打算如何處置?」


    人遲早會醒的,總藏在這人來人往的客棧裏也不是辦法。


    放走是絕對不能的,但常歲寧倒也不覺得這仨人就到了該斬立決的地步,於是想了個厚道而又物盡其用的法子。


    她令人私下在壽州附近置辦了一處別莊,用來安置老常那些豐厚的家財,為隱蔽起見,近日正使人建倉儲,挖密道。


    「送他們去刨土吧,管飯。」


    ……


    次日,身上被剝得隻剩下了中衣的三人被凍醒過來,睜眼一看,已身在陌生之處。


    試圖逃走未果,挨了頓毒打後,有人丟給他們三件破襖子,三隻饅頭,及三把鐵鍬。


    三人心中大駭,欲哭無淚,這竟是落到開黑礦的歹人手中了?!


    ……


    當三人被迫埋頭刨土之時,已另有三人穿著他們的兵服,趕著他們昨日的馬車迴到了壽州城外的大營外。


    馬車趕近時,守在營門外的幾名士兵正說著話。


    「方才楚將軍那邊又使人迴來催糧草了……」


    「京師送來的糧


    草還在路上呢,營中哪有什麽糧草可以送去給他們?」


    「前幾日不是聽說常家有人剛送了一批糧草過來嗎?」


    「說起來,倒不知常大將軍眼下傷勢究竟如何了……」


    幾人說著話,神色似都有些莫名不安,見得馬車靠近,抬手攔了下來。


    那三名迴營的「士兵」分別遞上腰牌,及外出采買時營中給出的文牘。


    守營的士兵又例行公事掀開馬車上的油布,查看采買之物,確定沒有異樣後,便揮了揮手。


    三人便牽著馬車要往營中走去。


    馬車輪「咯噔噔」剛滾了幾圈,忽聽身後傳來守營士兵的聲音:「等等。」


    三人當中,為首的常刃心口忽地一提。


    那開口的士兵已經朝他們走了過來。


    「不對吧。」那士兵打量著常刃:「你們是昨日就離營進城了吧?怎耽擱到此時才迴來?」


    常刃忙道:「昨日入城晚,許多鋪子都關門了,未來得及買齊……」


    那士兵意味不明地笑了一聲:「是嗎?」


    說著,目光中打量的意味更甚了。


    此時,餘下的那幾名士兵也走了過來。


    常刃心口快跳起來,正要琢磨著說些什麽時,他身後的那名年輕「小兵」,快步走上前來。


    「下迴一定留意著時辰,這次就請幾位大哥行個方便……」壓低聲音說罷,忙將一隻錢袋塞了過去。


    守營的士兵挑挑眉,看向他。


    這小兵年紀不大,膚色微黑,一雙滴溜溜的眼睛賠著笑。


    守營士兵看了眼左右,見無人留意這邊,才將錢袋接過來,麵色也總算緩和下來。


    嘴上又笑罵一句:「下迴?你想得倒美,怎麽,這肥差還總能天天輪到你這滑頭身上來?」


    「就是!」另一名守營士兵笑著抬腳踢了「小兵」一腳:「這小身板兒瞧著就是個虛的,也敢學人跑城中偷快活呢?」


    「小兵」嘿地一聲笑了,並不辯解反駁。


    幾人得了好處,打趣笑罵了幾句便也就放了人:「行了,走吧。」


    「小兵」又道了句謝,這才和其他兩名同伴一同拉車入營。


    聽得身後聲音漸遠,常刃鬆了口氣,下意識地看向一旁抹黑了臉、扮作小兵的自家女郎。


    方才幸虧女郎機警。


    大營之中十餘萬士兵,不可能人人都互相認識,各處巡邏與守衛也會每日更換,按理來說,那些人即便覺得他們是生麵孔,卻也輕易看不出他們是假的,但耽擱得久了卻是不好說……


    好在女郎反應及時。


    來時他怎麽說來著,女郎護著他還差不多……


    但鬆下那口氣隻是一瞬之事,常刃很快定下心神,入營隻是第一步,或者說,進了這軍營之中才更要當心謹慎,否則一旦被人察覺到異樣,怎麽死的都不知道。


    拉著馬車走過一段砂石路,遇到了兩隊巡邏的士兵,眼看那些錯落的營帳就在眼前,他們很快遇到了第一個避不開的難題——要將這些采買迴來的東西送往何處?


    各處都在忙自己的差事,不可能有人專等著為他們引路,他們更不可能開口與人問路。


    「跟我來。」常歲寧目不斜視,低聲說道。


    戰時在外,出於戰略考慮,各營帳的布局位置所在,多是大同小異。


    而她很確信這采買之物是要送去哪個營帳中的。


    常刃二人便推車跟著常歲寧往前,一路並不多看。


    隻是常刃心中忍不住升起疑惑——女郎怎麽好像對軍營中的一切都甚是熟悉?


    「怎麽才迴來!」


    幾人剛要靠近一座大帳時,便見守在帳外的披甲士兵快步上前,不悅地嗬斥道:「連主帥賬中的東西也敢怠慢,我看你們是不想活了!」


    說著,便抬手令人上前:「快把東西都搬進去!」


    常歲寧幾人趕忙幫忙,麵對那士兵的喝罵,頭也不敢抬一下。


    但他們縱是幫忙,也隻是將車上的東西卸下來,如他們這等沒有品級的小兵,尋常是不被允許進主帥營帳的。


    是了,這些東西正是為李逸采買的。


    常歲寧昨晚在看到那采買單時,便已猜到了。


    那單子上有李逸少時便慣用之物,且能開此特例者,也隻有軍中主帥或副將之流了。


    而既是特例,便是原本不合規的,行軍在外,品級高的將領所用所食之物雖會有優待,但那是在軍中分配之物的基礎上擇出最好的,而非令士兵入城另行采買。


    李逸此舉,並非一位合格的主帥該有的舉動。


    上行而下效,此一路看過來,足可見軍中風氣實在不佳。


    而雖未能跟進去,但常歲寧借著那帳門被打起的間隙,也得以飛快地往賬內瞟了幾眼,正見一名穿著甲衣、三十歲出頭的男子於帳內來迴踱步,正是李逸。


    另有兩名文士幕僚模樣的人立在一旁,看樣子似在議事。


    或因帳簾被打起的緣故,他們暫時停下了說話,但來迴走動的李逸似在為何事而焦灼。


    待將東西搬卸完畢,那披甲的士兵指向常歲寧三人:「你們三個耽誤了迴營的時辰,去校場綁上沙袋各跑十圈!」


    三人立時應「是」,轉頭往校場的方向去。


    校場是營中最大的一片空地所在,三人來時便看到了。


    雖說一來便要替人受罰,但常歲寧樂觀地覺得,此時被罰去跑圈也沒什麽不好的,至少不必擔心迴到常呆的崗職之上,會有被人識破的可能。


    常歲寧本打算先去老老實實跑一跑,十圈過後天色必然已經暗下,天黑更方便行事,到時再暗中去尋常闊。


    但三人在去校場的路上,忽然出了意外。


    這要從三人正要離開之際,一名士兵快步前來傳話說起。


    「啟稟主帥,京師有欽差前來!」


    聽得士兵此言,李逸麵色一震,下意識地看向兩名幕僚,同二人交換了眼神之後,神情鎮定下來,道:「快快有請。」


    很快便有一行宦官打扮模樣的人,及一名身形挺拔的中年男人,一同走進了李逸的營帳中。


    雙方各人見禮間,李逸的視線落在了那中年男人身上,隻覺心口處驟然冷了下去。


    這是懷化將軍賀危……


    賀危向他拱手:「李將軍,許久不見了。」


    「賀將軍。」李逸露出一絲訝然之色,連忙問:「竟不知賀將軍與諸位來了壽州,如此大事,怎不令人提前告知一聲?我也好提早令人迎候才是!」


    為首的宦官解釋道:「李將軍領兵在外,諸事繁忙,如今戰事又如此緊張,我等又豈好讓軍中再鋪張迎候呢。」


    李逸還是有些局促:「到底是我有失遠迎了!」


    心中卻已盡是寒意。


    什麽不欲鋪張,分明是暗中而來,想趁他毫無防備,打他一個措手不及罷了!


    難怪今日才抵壽州,想必是為避開沿途耳目,特意繞路而來。


    那人在信中果然沒騙他……


    有人暗中告訴他,聖人明麵上替他壓下了那些易帥的提議,但卻隻是障眼法而已,實際聖人不單要換掉他,還要讓他迴淮南道守喪三年……


    自父王病逝


    後,淮南道的兵馬已被聖人趁機收迴大半。


    他的父王不止他一個兒子,淮南王的爵位是兄長的,而他在京師多年,在淮南道毫無根基,此時迴去,注定什麽都得不到……


    而他於京中謹小慎微,努力摸滾打爬多年,才得來的左領軍衛大將軍之職,經此一事必也會被聖人奪迴……他這些年付出的一切都將付之東流!


    父王已不在了,他此時灰溜溜迴到淮南王府,便隻能仰兄長鼻息,繼續過幼時那忍氣吞聲的日子……


    李逸心中翻湧,麵上十分客氣,請一行人坐下歇息。


    為首的官宦含笑道:「坐便不必了,咱家此番是奉聖人旨意而來……」


    李逸麵色一正,正要行禮,準備聽那宦官傳旨,忽聽賀危開口問:「對了,怎未見常大將軍?」


    「此前一戰,常大將軍為救我中了一箭,如今尚在養傷。」李逸說到此處,神色有些愧疚。


    賀危忙問:「傷勢恢複如何?」


    「箭傷本無大礙,但常大將軍舊傷頗多,便一同發作了出來……」李逸道:「軍醫交待要靜養。」


    按常理來說,聽到「靜養」二字,這話題便該停下了,但那賀危卻道:「我與常大將軍算是舊識,想去探望一二。去去便迴,不會過多攪擾。」


    內侍從賀危的堅持中隱隱察覺到了不對,眼中笑意微閃,亦道:「來時聖人也曾特意交待,要咱家帶幾句話給常大將軍……既常大將軍有傷在身不便移動,那便請李將軍讓人帶路吧。」


    李逸聞言,便知沒有再拒絕的餘地。


    他想,他知道賀危他們為何一定要先見到常闊……


    賀危等人一旦與常闊見麵,在得到常闊這個素有威望的副將的支持後,再示出聖旨,便可逼迫他交出主帥兵權。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為防他生出異心,於賀危等人而言,這是最穩妥的辦法。


    而這正是他近日選擇將常闊軟禁的緣故之一。


    所以,他是絕不可能讓賀危等人見到常闊的。


    對上賀危看似平靜的視線,李逸似想了想,到底也點頭:「既如此,那諸位便隨我來吧。」


    他親自在前帶路,引著賀危一行人出了營帳。


    主帥營帳距離副將營帳並不遠,但這看似短短的一段路,卻足以生出出人意料的變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長安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非10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非10並收藏長安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