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萬物之靈的我們,
遭遇還比不上一棵小樹?
今天你搖搖它,優越地微笑,
明天就化為根下的泥土。
為什麽由手寫出的這些字,
竟比這隻手更長久,健壯?
它們會把腐爛的手拋開,
而默默生存在一張破紙上。
因此,我傲然生活了幾十年,
仿佛曾做著萬物的導演,
實則在它們長久的秩序下
我隻當一會小小的演員。
——穆旦
我是一個見證者,而不是什麽參與者。我不是我故事的主人公。確切來說我也不是什麽抒情詩人,即使我所見到的事打亂了我的生命軌跡——當時生命尚未有什麽意義,即使這些事至今還沉重地壓迫著我,以它們全部的重量影響著我的行為舉止,影響著我看待事物的方式,我依舊想,在講述這些事時,用人種學家冷淡、平靜的口氣:我曾去過那個被吞噬的世界,以下就是我在那裏的所見。
——喬治?佩雷克
“哥哥,你聽過‘足球無關生死,足球高於生死’這句話嗎?我想,前一句的意思是,足球隻是一項體育運動,不要將比賽的輸贏看得比生命還重要。後一句嘛,我覺得是說足球這項運動給人帶來的意義可以超越生死。有的人不在了,但因為他對足球的熱愛,也因為我們對足球的熱愛,大家會記住他。通過足球,我們戰勝了死亡和遺忘,離去的人會在某個時刻重新迴到我們身邊……”
媽媽告訴我她要去燒紙錢。我意識到今天是冬至,怪不得米樂也迴家了,宿舍裏就剩下我一個人。早早去了食堂,有免費的臘八粥喝,比平日裏早餐的白粥濃稠許多,裏麵還泡了許多本該填進月餅裏的幹貨。喝了兩碗就飽了,沒去窗口點菜是對的。
想到外麵走走。雖說有時巴不得宿舍隻住我一個就好,可今天偏偏不想賴在床上等黑暗把小小的空間一點點填滿。換了一雙紅色的板鞋,我拉過門,戴上帽子,揣好鑰匙,連帶把雙手都揣進口袋裏,往太陽正落下的地方走去。
學校的西麵有一塊還未開發的湖區,枯黃的蘆葦叢裏夾雜著偶爾的綠意,它們屬於哪都會有的野草。同樣零落的還有垃圾,掛在葦草上塑料袋飄飛如旗幟,破損的紙盒正被土壤吞噬,隻露出一半的軀體。躺在地上等待著腐爛的礦泉水瓶子趴在快要褪去的日光下,瓶壁上還掛著滿滿的水珠。它還會存在很久吧,生物老師說了,有的塑料降解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呢。
幾百年後,人們或許還會在冬至燒紙。他們還會不會在這環繞蘆葦的湖邊燒呢?不知道了。也許到那時候,這個我還尚未走到的湖也將不複存在,就像我會在那個遙遠的未來不複存在一樣。我們的後人給前人燒著紙,而作為前人的我們已被他們遺忘,僅僅作為家譜上印刷出的幾排鉛字,以及墓碑上被描紅了的雕刻。
總有那麽一天吧。
湖在坡下,坡上的一段土堆被石灰粉劃上了幾個圓圈,圈裏還擺著鐵桶。一定是街道或社區定好的焚燒區域。就有幾位老人帶著小孩在燒呢,他們小心翼翼地將黃泡紙疊在一起,用紙尖輕觸火苗,在確認手上的東西開始燃燒後才不急不慢地將它們塞入桶裏。跟他們一起的孩子顯得有些慌亂,又可能把這當作了一場遊戲,像地攤上套圈圈一樣,把一個個金元寶或銀元寶往桶裏投。紙做的元寶遠沒有實物那樣沉甸甸。落入冬日枯冷的風,它們大多墜到了桶的邊緣。鐵桶吐著火舌,孩子們不敢靠近,長輩則若無其事地拾起來,將它們丟進該去的地方。有個孩子把一大摞印著“天地銀行”的鈔票扔進桶裏,然後迅速抽身跳到爺爺奶奶背後,仿佛躲避要燃上天空的禮花。火被過多的紙悶小了,老人沒說什麽,用一根木棍扒拉了幾下,燃燒的光又熊熊不息地冒了起來。
天色漸晚,老人與孩子們靠得更近了。一隻黑色的鳥滑過頭頂,拖長了嗓音嘶叫,掉進湖邊的葦蕩裏。老人們嘴裏念念有詞,在嗚咽的風中,被刻出道道皺紋的臉龐蒼老而虔誠,和每一張蒙了灰的老照片相仿。他們說一句,孩子就學一句。空曠的土地上隻有這綿綿細語在流淌。
風裏的我看著他們。沒有人注意我,直到一位老人已走到了我的身邊。她戴著編織得不那麽仔細的棉帽,腦袋萎縮,身體佝僂,張開無牙的嘴,像嬰兒一樣嚐試發聲。我沒弄懂她想說什麽,但她很快舉起了一張套在塑料殼裏的紙牌子。上麵寫的字很大,說是聾啞人,之後寫了什麽,我沒往下看了。
我掏著身上所有的口袋,幾次都隻是摸到鑰匙。隻想著隨便走走,什麽都沒帶,最終僅僅翻到了一枚硬幣。我掐住硬幣,遞到她手裏,那是一雙手心有老繭、手背有凍瘡的手。
她的手心接過硬幣,握住了,旋即指向了牌子。我又看了一眼,說是兩塊錢換一包餐巾紙。
我沒有另一個硬幣了。什麽都沒講,我聳了聳肩,報以一個無奈的搖頭,便轉過身去。天色晚得好快,除了那一點深沉的紅色,藍色的寂靜已湮沒了頭頂。
要是再有一塊錢,我會給她的。
有人在用什麽東西碰我的胳膊。我轉頭一看,還是那位把腰垂向膝蓋的老人。她把一包餐巾紙遞給我了,雖然我隻給了一半的錢。見我沒有接過去的意思,她用紙包指了指我的額頭。我一定又出汗了,剛剛我走了挺遠,寒風還沒有把汗水吹幹。
我接過去了,沒說謝謝,隻是對她點點頭。她或許是笑了吧,我看見占領麵頰的皺紋有過那麽一絲波動。還在想時,她已向前方一步一步地走去了,似乎每走一步都有可能跌倒。我有點想去扶她,可她要走多遠,我又要扶多久呢?
她還是獨自走遠了,朝著太陽落下的地方。她的家在那裏嗎?有親人在等著她嗎?
燒紙的老人與孩子都離開了,未燃與已燃的灰燼在空氣中飄浮著。燃燒終歸是短暫的事,灰燼才是持久的。葦草會枯死,火焰會冷卻,隻有太陽才東升西落,始終運行。對我們而言,唯一能確定的,或許就是我們正不停息地走向太陽下沉的那個方向,最終成為灰燼在另一個世界裏所尋覓的名字。
我有點累,走到了還在傳導熱量的鐵桶附近,借著殘留的一點點光打量那包餐巾紙。它帶著一股奇異的香味,我用過的任何一個牌子都沒有這種味道。我抽出一張來,這味道更為濃鬱,讓我難以想象如何用它擦自己身體的哪個部分。
太陽還沒完全落下。媽媽一定燒完了,替我和爸爸把所有的心意都傳遞出去了,盡管我什麽都沒有去做。
姐姐應該也替我燒了吧。
可他今天沒收到我的禮物。但我現在什麽也沒有了,除了一串淩亂的鑰匙。
我想去找被落下或燒了一半的紙錢,但我知道,那是別人的東西。從小我們就被教育,不可以拿別人的東西。於是,我想到了手上的餐巾紙。但誰會燒這個?而且我剛剛就覺得,自己不會用它,把不要的東西送給他?我確實做過這樣的事。他沒有識破,高興了好一陣子,我沾沾自喜。
以前做過這種破事,今天居然還做。我一點長進都沒有。對不起,對不起呀。我什麽都沒想,什麽沒有準備,甚至不記得今天是什麽日子,拿這麽一包東西給你,可我身上沒別的東西了。對不起,不想找借口,我就是這麽渾渾噩噩,日子都記不住,自己該做什麽都不知道。你生氣吧,應該生氣的,隻給你一包半賣半送的紙。它在那裏能做什麽?一根冰棍都買不到。我知道媽媽會給你生活費,姐姐會給你零花錢,我也想給你點什麽。可我有什麽呢?
我真該死。如果你能感受到我,就出現在我身邊吧。罵我吧,打我吧,我不還嘴也不還手,隻想讓你還能打我罵我。要是可以的話,我做什麽都願意。
什麽都沒有發生。風吹葦蕩,掠過我躲藏在帽子下的頭發。我恍然想到,自己應該把帽子摘下來的。我用它掩住臉。新的灰燼在寒冷中散開了,這個世界上仿佛隻有它是永遠存在的。
遭遇還比不上一棵小樹?
今天你搖搖它,優越地微笑,
明天就化為根下的泥土。
為什麽由手寫出的這些字,
竟比這隻手更長久,健壯?
它們會把腐爛的手拋開,
而默默生存在一張破紙上。
因此,我傲然生活了幾十年,
仿佛曾做著萬物的導演,
實則在它們長久的秩序下
我隻當一會小小的演員。
——穆旦
我是一個見證者,而不是什麽參與者。我不是我故事的主人公。確切來說我也不是什麽抒情詩人,即使我所見到的事打亂了我的生命軌跡——當時生命尚未有什麽意義,即使這些事至今還沉重地壓迫著我,以它們全部的重量影響著我的行為舉止,影響著我看待事物的方式,我依舊想,在講述這些事時,用人種學家冷淡、平靜的口氣:我曾去過那個被吞噬的世界,以下就是我在那裏的所見。
——喬治?佩雷克
“哥哥,你聽過‘足球無關生死,足球高於生死’這句話嗎?我想,前一句的意思是,足球隻是一項體育運動,不要將比賽的輸贏看得比生命還重要。後一句嘛,我覺得是說足球這項運動給人帶來的意義可以超越生死。有的人不在了,但因為他對足球的熱愛,也因為我們對足球的熱愛,大家會記住他。通過足球,我們戰勝了死亡和遺忘,離去的人會在某個時刻重新迴到我們身邊……”
媽媽告訴我她要去燒紙錢。我意識到今天是冬至,怪不得米樂也迴家了,宿舍裏就剩下我一個人。早早去了食堂,有免費的臘八粥喝,比平日裏早餐的白粥濃稠許多,裏麵還泡了許多本該填進月餅裏的幹貨。喝了兩碗就飽了,沒去窗口點菜是對的。
想到外麵走走。雖說有時巴不得宿舍隻住我一個就好,可今天偏偏不想賴在床上等黑暗把小小的空間一點點填滿。換了一雙紅色的板鞋,我拉過門,戴上帽子,揣好鑰匙,連帶把雙手都揣進口袋裏,往太陽正落下的地方走去。
學校的西麵有一塊還未開發的湖區,枯黃的蘆葦叢裏夾雜著偶爾的綠意,它們屬於哪都會有的野草。同樣零落的還有垃圾,掛在葦草上塑料袋飄飛如旗幟,破損的紙盒正被土壤吞噬,隻露出一半的軀體。躺在地上等待著腐爛的礦泉水瓶子趴在快要褪去的日光下,瓶壁上還掛著滿滿的水珠。它還會存在很久吧,生物老師說了,有的塑料降解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呢。
幾百年後,人們或許還會在冬至燒紙。他們還會不會在這環繞蘆葦的湖邊燒呢?不知道了。也許到那時候,這個我還尚未走到的湖也將不複存在,就像我會在那個遙遠的未來不複存在一樣。我們的後人給前人燒著紙,而作為前人的我們已被他們遺忘,僅僅作為家譜上印刷出的幾排鉛字,以及墓碑上被描紅了的雕刻。
總有那麽一天吧。
湖在坡下,坡上的一段土堆被石灰粉劃上了幾個圓圈,圈裏還擺著鐵桶。一定是街道或社區定好的焚燒區域。就有幾位老人帶著小孩在燒呢,他們小心翼翼地將黃泡紙疊在一起,用紙尖輕觸火苗,在確認手上的東西開始燃燒後才不急不慢地將它們塞入桶裏。跟他們一起的孩子顯得有些慌亂,又可能把這當作了一場遊戲,像地攤上套圈圈一樣,把一個個金元寶或銀元寶往桶裏投。紙做的元寶遠沒有實物那樣沉甸甸。落入冬日枯冷的風,它們大多墜到了桶的邊緣。鐵桶吐著火舌,孩子們不敢靠近,長輩則若無其事地拾起來,將它們丟進該去的地方。有個孩子把一大摞印著“天地銀行”的鈔票扔進桶裏,然後迅速抽身跳到爺爺奶奶背後,仿佛躲避要燃上天空的禮花。火被過多的紙悶小了,老人沒說什麽,用一根木棍扒拉了幾下,燃燒的光又熊熊不息地冒了起來。
天色漸晚,老人與孩子們靠得更近了。一隻黑色的鳥滑過頭頂,拖長了嗓音嘶叫,掉進湖邊的葦蕩裏。老人們嘴裏念念有詞,在嗚咽的風中,被刻出道道皺紋的臉龐蒼老而虔誠,和每一張蒙了灰的老照片相仿。他們說一句,孩子就學一句。空曠的土地上隻有這綿綿細語在流淌。
風裏的我看著他們。沒有人注意我,直到一位老人已走到了我的身邊。她戴著編織得不那麽仔細的棉帽,腦袋萎縮,身體佝僂,張開無牙的嘴,像嬰兒一樣嚐試發聲。我沒弄懂她想說什麽,但她很快舉起了一張套在塑料殼裏的紙牌子。上麵寫的字很大,說是聾啞人,之後寫了什麽,我沒往下看了。
我掏著身上所有的口袋,幾次都隻是摸到鑰匙。隻想著隨便走走,什麽都沒帶,最終僅僅翻到了一枚硬幣。我掐住硬幣,遞到她手裏,那是一雙手心有老繭、手背有凍瘡的手。
她的手心接過硬幣,握住了,旋即指向了牌子。我又看了一眼,說是兩塊錢換一包餐巾紙。
我沒有另一個硬幣了。什麽都沒講,我聳了聳肩,報以一個無奈的搖頭,便轉過身去。天色晚得好快,除了那一點深沉的紅色,藍色的寂靜已湮沒了頭頂。
要是再有一塊錢,我會給她的。
有人在用什麽東西碰我的胳膊。我轉頭一看,還是那位把腰垂向膝蓋的老人。她把一包餐巾紙遞給我了,雖然我隻給了一半的錢。見我沒有接過去的意思,她用紙包指了指我的額頭。我一定又出汗了,剛剛我走了挺遠,寒風還沒有把汗水吹幹。
我接過去了,沒說謝謝,隻是對她點點頭。她或許是笑了吧,我看見占領麵頰的皺紋有過那麽一絲波動。還在想時,她已向前方一步一步地走去了,似乎每走一步都有可能跌倒。我有點想去扶她,可她要走多遠,我又要扶多久呢?
她還是獨自走遠了,朝著太陽落下的地方。她的家在那裏嗎?有親人在等著她嗎?
燒紙的老人與孩子都離開了,未燃與已燃的灰燼在空氣中飄浮著。燃燒終歸是短暫的事,灰燼才是持久的。葦草會枯死,火焰會冷卻,隻有太陽才東升西落,始終運行。對我們而言,唯一能確定的,或許就是我們正不停息地走向太陽下沉的那個方向,最終成為灰燼在另一個世界裏所尋覓的名字。
我有點累,走到了還在傳導熱量的鐵桶附近,借著殘留的一點點光打量那包餐巾紙。它帶著一股奇異的香味,我用過的任何一個牌子都沒有這種味道。我抽出一張來,這味道更為濃鬱,讓我難以想象如何用它擦自己身體的哪個部分。
太陽還沒完全落下。媽媽一定燒完了,替我和爸爸把所有的心意都傳遞出去了,盡管我什麽都沒有去做。
姐姐應該也替我燒了吧。
可他今天沒收到我的禮物。但我現在什麽也沒有了,除了一串淩亂的鑰匙。
我想去找被落下或燒了一半的紙錢,但我知道,那是別人的東西。從小我們就被教育,不可以拿別人的東西。於是,我想到了手上的餐巾紙。但誰會燒這個?而且我剛剛就覺得,自己不會用它,把不要的東西送給他?我確實做過這樣的事。他沒有識破,高興了好一陣子,我沾沾自喜。
以前做過這種破事,今天居然還做。我一點長進都沒有。對不起,對不起呀。我什麽都沒想,什麽沒有準備,甚至不記得今天是什麽日子,拿這麽一包東西給你,可我身上沒別的東西了。對不起,不想找借口,我就是這麽渾渾噩噩,日子都記不住,自己該做什麽都不知道。你生氣吧,應該生氣的,隻給你一包半賣半送的紙。它在那裏能做什麽?一根冰棍都買不到。我知道媽媽會給你生活費,姐姐會給你零花錢,我也想給你點什麽。可我有什麽呢?
我真該死。如果你能感受到我,就出現在我身邊吧。罵我吧,打我吧,我不還嘴也不還手,隻想讓你還能打我罵我。要是可以的話,我做什麽都願意。
什麽都沒有發生。風吹葦蕩,掠過我躲藏在帽子下的頭發。我恍然想到,自己應該把帽子摘下來的。我用它掩住臉。新的灰燼在寒冷中散開了,這個世界上仿佛隻有它是永遠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