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初三歲的時候,福康安從台灣迴來,深深覺得京城的風氣已經大變了。


    他指得是納妾這一條。


    變得好。


    他阿瑪傅恆生前便不願納妾,一輩子眼中隻有額娘一個人。


    其實不納妾,後宅相對太平,好處是極大的。


    在台灣這三年,他總是自認為想透了很多事情,但又仍有許多事情,午夜夢迴間,越想越糊塗。


    他得再想想……


    迴京後,府裏的門檻兒幾乎快被媒婆踏破。


    傅恆夫人也早早替他物色了幾家樣貌脾氣上乘的好姑娘,可他一概不願見。


    “瑤林,你今年可都二十了……這幾年你不在京城且不提了,如今迴來了,豈還有繼續耽擱的道理?”傅恆夫人語重心長。


    “額娘,您孫子孫女兒都有了,就甭在我身上著這個急了。”福康安坐著吃茶,顯得風輕雲淡。


    數年磨礪,讓他逐漸變得沉斂起來。眉眼還是極英氣的眉眼,隻是其間的少年氣已然褪去了大半。


    傅恆夫人頓了一頓,打量著兒子的神情。


    “你如實跟額娘說,是不是心裏有人了?”


    福康安握茶盞的手指微微一顫,心內仿佛有不知名的情愫被擊中。


    他搖頭否認。


    “豈會!這幾年,見得不是士兵便是暴民……”


    傅恆夫人緊張起來:“額娘說得可不就是……”


    可不就是怕他天長日久地跟那些個士兵待在一起,性取向什麽的再被掰彎了嗎!


    領會到她的意思,福康安的手抖得更厲害了。


    他再三否認,傅恆夫人才略微放心下來。


    “兒子隻是覺得如今皇上正看重於我,小金川那邊又起戰事,隻怕我此番在京中也待不了太久。”福康安又說:“我也不想將人娶進門,終日不得相見,如此未免對她不公。”


    傅恆夫人還想再勸,但觸及到兒子堅毅的神色,千言萬語隻得轉換成了一聲歎息。


    兒大不由娘,說得就是她此時的心情了。


    而事實正如福康安所言,他未能在京城久留。


    不過一月,他再次帶兵出征。


    在京中的這一個月中,除了進宮麵聖,他去的最多的就是和第。


    但不知為何,分明他表現得還算溫和,可那個叫豐紳殷德的小娃娃就是不大喜歡他。


    連抱也不肯讓他抱,還推說自己不喜歡被人抱——可分明那彥成一去,他就鬧著要抱抱!


    枉費他在台灣這幾年還常常來信問過他這個小東西呢,小東西真是不識好歹。


    該不會是和珅教唆的吧?


    福康安想了想,又覺得不像。


    那就是對不上眼緣?


    可他自認長得也還算俊朗吧,如若不然當年也不會將那小東西的娘親都迷得神魂顛倒了……


    想著想著,很快就近了小金川。


    有仗打的日子過得飛快,一晃眼又是兩年的光景過去。


    這一日,豔陽高照,受命前來頂替海蘭察的人來了。


    海蘭察近年來身體每況愈下,不堪戰場艱苦,病痛纏身,福康安特地請旨讓這個跟他阿瑪一樣將大半輩子都獻給了大清的老將軍迴京休養。


    他雖年輕,但已磨礪出了資曆經驗來,沒了海蘭察在,倒也不覺得吃力。


    但朝廷仍派了人前來協戰。


    這個人倒不是別人,正是曾有護駕之功的和琳。


    和珅如今的地位擺在那裏,即便沒有當年的護駕之功,本身資質不差的和琳受到重用也是遲早之事。


    成親後的和琳,顯然穩重了不少,為國效力的上進之心亦溢於言表。


    福康安這些年一直在戰場和路上奔忙,說沒有思鄉之情是假的,原本和琳前來,他還算欣慰。是覺得有個年紀相仿的故人在左右,一來可以微解鄉愁,二來閑時作伴,下下棋比比劍什麽的,也可互相排解沙場寂寞。


    可他想錯了!


    和琳並非獨自前來,他還帶了家眷!


    而這家眷不是旁人,就是他的妻子——洛氏傳人半夏。


    因半夏通曉醫術,軍醫都要靠邊兒站好,師出有名,所以這夫唱婦隨也比一般人來的理由充分,讓人無法反駁。


    所以,所謂“沙場寂寞”,仍隻是他福康安一人的寂寞罷了……


    真是簡單的寂寞倒也習以為常了,可偏偏寂寞之餘,還要看他人恩愛——


    操練完,迴到軍營,和琳有人上前拿熱帕子擦臉,還早備好了溫度適宜的茶水……


    從戰場上迴來,分明贏得並不驚險,還有人一頭撞進和琳的懷裏,訴說擔憂,分享歡喜。


    不慎受了點兒皮外傷,就有人掉眼淚。


    日久天長之下,福康安從起初的‘看不慣’,竟慢慢地萌發出了可怕想法,一顆頑固的老心,竟想要鐵樹開花了。


    他也想有人噓寒問暖了。


    但他藏在心裏,沒跟任何人說。


    說了怕丟人。


    直到有一日,秋雨連綿之中,他親自帶著士兵在軍營附近巡邏之時,意外救下了一名昏迷的女子。


    女子饑寒交迫,身上有傷。


    福康安命人將其帶迴軍營,丟給了半夏醫治。


    他們曾救下過不少流民,這並沒什麽稀奇的。


    可這女子醒後,卻道自己孤苦無依,不願離去,半夏心軟,求著讓她留在夥房幫忙。


    “來路不明,萬一是奸細怎麽辦?”福康安直言拒絕。


    並殘忍地道:“將她扔出去。”


    萬年單身狗,自然沒有分毫憐香惜玉的心思。


    可那被扔出去的女子,兩日後,再次被他發現昏倒在後山處。


    又餓暈了?


    福康安無奈,丟了一個饢餅,一壺水,並一錠銀子給她。


    可見鬼的是,他每每帶兵巡邏,總能遇到再次昏迷的她!


    問她銀子呢,她答被土匪搶走了,若非她機警,隻怕小命不保。


    福康安再次丟去一錠銀子。


    並且刻意加密了巡邏的次數——他偏不信每次都能遇上她!


    他非要打破這個邪門的規律不可!


    可事實卻是無一例外。


    事已至此,他哪裏還能弄不明白這女子所圖——


    每一次都被他偶遇,豈會是巧合那麽簡單?


    接連整整十錠銀子都打水漂了,且每次都說被土匪所劫,連說法都懶得換一下……是拿他當白癡嗎?


    其實他早就看出來了,這女子分明是個慣騙,企圖裝可憐來騙取他的銀子而已!


    眼見一次得手,便次次效仿。


    嗬,世風日下,人心不古,恩將仇報……說得正是這個情況了。


    自認為看破了女子伎倆的福康安這一次重重地斥責了女子,並威脅她:“再叫我看見一迴,必不輕饒!”


    女子低著頭沒說話。


    自此後,接連半月,福康安果然都未再見過她的蹤跡。


    一開始他隻覺得甩掉了一樁麻煩,十分輕鬆,可一連十多日下來,他卻總忍不住冒出一些奇怪的想法來——


    這附近偶有野獸出沒……她該不會被野獸吃掉了吧?


    近來天氣越發寒冷,連他都著了風寒,女兒家體弱,她此時會不會正蜷縮在哪個角落裏,瀕臨要被凍死的絕望?


    戰亂之時,多出惡民,她孤身一人,何以自保?


    ……


    如此種種,他越想越覺得於心不忍,甚至有些期盼能在巡邏之時再見到她——這些時日來看,她並非什麽奸細,頂多是個貪財的小騙子罷了,帶迴軍營裏進夥房幫忙,讓人看著,也興不起什麽風浪來……


    這種想法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肯定。


    甚至還湧現了一絲愧疚來。


    就在種種情緒達到頂峰之時,那‘女騙子’竟然又出現了!


    這一次,她傷得真的很重,胳膊都斷了一隻。


    “你這些日子去哪兒了?”福康安沉聲質問。


    怎將自己弄成這副模樣?


    女子泣不成聲地說自己被人販子抓了去,整整關了一月之久,她不肯屈服,常常挨打,受盡了折磨。


    福康安聽得揪心,語氣稍緩地問:“那你是如何逃出來的?”


    女子便說偶被一江湖俠客解救,隻是這俠客也解救得並不容易,俠客本人也受了重傷,她跟著俠客一路逃亡至此,求福將軍出手搭救。


    福康安命人在周圍搜尋,果真尋到了那名身負重傷的俠客。


    於是,將二人都帶迴了軍營醫治。


    這一迴,福康安沒趕人走,女子留在了夥房做事,那名俠客也說自己有著報效之心,求福康安將自己收編麾下。


    他本身倒真有些三腳貓功夫,又念他俠義心腸,福康安便也答應了。


    自此後,他的生活便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女子一改之前的柔弱,說話做事日愈不懼怕別人的眼光,終日跟在他身後一口一個“將軍”地喊。


    軍營條件並不優渥,但她總有法子做出極好吃的飯菜、極精致的點心送到他帳中。


    日久天長,積年累月,福康安從一開始的排斥,變成了口是心非的推拒。


    她還曾讓他幫著取名。


    多番拒絕不得,他就勉強取了一個。


    阿寄——


    她問何意,他便道:“有所寄托之意。”


    “寄托什麽呀?”


    “寄鄉情,寄國義……想寄什麽就寄什麽。”福康安有些不耐煩地解釋。


    “嗯……將軍說得在理,但我可不這樣想。”


    “你如何想?”


    她托腮道:“寄有‘依附’之意,阿寄想一輩子都依附著將軍!”


    福康安覺得心口處恍若被什麽東西燙了一下,直讓他臉色通紅地彈坐起身,轉身倉皇離去。


    又是兩年過去。


    仗打贏了,也打完了。


    凱旋的消息傳迴京城,皇上龍顏大悅,命大軍拔營迴京領賞的旨意很快送到了福康安的手裏。


    將士們歡唿著,又流著淚。


    終於能迴家了。


    也有人永遠迴不去了,但英靈也終得歸鄉安息。


    福康安不小心聽到和琳和半夏偷偷地商量,這次迴京,便試著能不能要個孩子,還說什麽洛家研製出了一準能懷上男胎的藥——


    福康安不知半夏是按時服著洛河配的避子藥,才一直未能有身孕,聽罷隻覺得成家立業這件事情,他當真被同齡人拋得太遠了。


    掐指算一算,他今年已經二十有五了。


    他這迴是真想成家了。


    與年紀有關,與心境有關……與阿寄也有關。


    這幾年來,他已經習慣了身後跟著的這個小尾巴,習慣了她的手藝,也習慣了她的拍馬屁……


    除了習慣之外,他最喜歡那雙眼睛。


    仿佛在那雙眼睛裏,他重新找到了一直想要找尋的東西。


    拔營前夕,一切都已安排妥當。


    他將阿寄喊了過來,問她,假裝正經地願不願意跟著自己迴京。


    阿寄一反平日裏的事事遵從,反問他:“將軍要讓阿寄以何種身份迴京?”


    她的眼睛裏帶著祈盼和印證。


    福康安雙拳緊握,鼓起勇氣,偏還裝作理所當然的語氣說道:“我豈是那等無情無義之人,又豈能讓你沒有名分?這次迴去,我便與家中商議,娶你為妻——”


    “……妻?”阿寄眼睛一亮,隨即便紅了。


    “當然,現下京城早已不實興納妾那一套了。”福康安找個借口,似不願過分吐露情意一般。


    阿荔低著頭,哽咽問:“可旗人和庶人不得通婚,富察家門第這般高,豈能輕易破了規矩……婆母隻怕也不會同意。”


    福康安:“……”


    你真覺得不會同意,為什麽早早連婆母都喊上了??


    要臉嗎?


    “我額娘並非迂腐之人!再者道,我可以向皇上請旨賜婚。”福康安對此毫不擔心。


    畢竟,他的親事這些年來一直都是傅恆夫人乃至皇上的心病,他有意成家,所有的人高興還來不及,豈還會當真反對到底?


    “原來將軍都設想好了。”阿寄破涕為笑,並道:“其實我家中也沒有過分寒酸……我也是旗人出身。”


    福康安聽得一愣。


    “你不是孤兒嗎?”


    “我何時說是孤兒了?孤女乃指孤身一人,我隻是出門在外孤身一人而已,家人尚且健在的。”


    這是什麽解釋?


    “……”福康安隱約覺得自己好像真的被騙了。


    等等,她方才說自己是旗人?


    “你姓什麽?”他滿臉戒備地問。


    “阿顏覺羅。”


    阿顏覺羅……


    滿人中,此姓並不少見。


    “那你阿瑪叫什麽?”他又問,神情似在審問賊人。


    “阿顏覺羅……明山。”


    明山!?


    “陝甘總督明山?!”


    阿寄點頭。


    福康安徹底愣了。


    麵前的人當真是個女騙子!


    不光騙他的銀子,還順手牽羊騙了他的心!


    “你隱瞞身份接近我,究竟是何目的?”福康安驚怒交加地問。


    “將軍好差的記性,我都說了我是明山之女,將軍竟還不明白嗎?”阿寄小聲嘀咕著道:“將軍隻怕忘了吧,你十歲那年,我隨阿瑪進京,將軍在城中縱馬,傷到了我——傅恆大人還親自帶著將軍來賠過罪呢。”


    十歲那年?


    這他如何能記得?


    可……經此一提,他似乎真有些印象了。


    他年少時有幾分飛揚跋扈,縱馬傷人,是有過的。


    所以……她該不會是為了陳年舊事,特地尋他報仇來了吧?


    阿寄見他神情,不由翻了個白眼。


    “我這些年沒有說親,不就是為了將軍嗎?我讓阿瑪托媒婆去尋傅恆夫人,可將軍偏不願說親……無奈之下,我隻能出此下策,與將軍先斬後奏了。”


    福康安聽得吃驚極了。


    “如此說來,你多番受傷都是假裝?”那俠客必然也是假的,他就說,怎麽會有那麽沒出息、寧願在他手底下做一個小兵的俠客!


    “受傷都是真的呀……若是假的,焉能騙得過將軍。”阿寄小聲說著,語氣裏半點委屈都沒有,卻讓福康安聽得抓心抓肺的難受。


    她為了自己,竟刻意將自己弄傷?


    一個貴族小姐,在艱苦的軍營裏伺候了他整整兩年之久。


    被騙,他本該生氣。


    可現下他卻如何也氣不起來,反而覺得窩心之極。


    阿寄忽然上前主動抱住了他。


    她身上沒有半點脂粉香氣,全是飯菜的氣息。他嗅在鼻間,覺得溫馨又安心。


    “你別生氣,你若想一個人靜一靜,我先迴家好不好?”她問。


    “迴什麽家!你隨我迴京,我立刻去信讓額娘派人提親。”福康安語氣還是硬氣的,被她抱著的身體更加僵硬,然一顆心卻徹底軟了下來。


    阿寄將臉埋在他肩上,紅著眼睛偷笑。


    她就知道,她沒有白忙活一場!


    ……


    福康安大婚之日,和珅與馮霽雯均前去祝賀。


    浩初偷偷鬆了口氣。


    這個看他額娘的眼神總有些居心不良的怪叔叔終於成親了!


    看在他迷途知返的份兒上,以後就不討厭他了吧。


    馮霽雯帶著他和一群女眷們去鬧新房。


    七歲的浩初和其他小孩子一樣往喜床上撒花生、桂圓、紅棗等物。


    十公主也在,他便偷偷藏了一把在手裏,悄悄地塞給她吃。


    馮霽雯推了推他,示意道:“……別光顧著撒東西,快說些吉利話,來時你阿瑪怎麽教你的來著?”


    浩初被提醒,趕忙對著喜床上蒙著紅蓋頭的新娘子說道:“夫妻和睦,早生貴子!”


    嘴裏塞著甜甜的棗肉的十公主也趕緊湊熱鬧,“還要生男又生女,花生多生呢!”


    童聲稚嫩喜慶,惹得女眷們笑了起來。


    新娘子也忍不住笑彎了腰。


    馮霽雯笑微微地看著這一幕,忽然想到自己成親那日,也是這樣坐在喜床上,身旁灑滿了這些東西。


    那時,還是在驢肉胡同裏的舊宅子裏。


    時光荏苒,如白駒過隙。


    好在不負時光。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金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非10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非10並收藏金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