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霽雯正大感無措之際,忽見眼前況太妃的眉頭輕輕動了一動。<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r?an?e?n?.ranen`


    緊接著,又是一陣急促的跳動,似是十分痛苦的模樣。


    但卻明顯是有意識了!


    “太妃娘娘!”小仙大喜道:“太妃娘娘有反應了!”


    然而她話音剛落,臉上的笑意便盡數為驚愕所替代——


    太妃娘娘確實是有反應了。


    可這反應……似乎有點兒大。


    小仙望著扶著自家太太的手臂麵容虛弱,口中顏色深暗的嘔吐物卻如流水一般往外吐的況太妃,以及被吐了一身滿臉怔愣、繼而綻放出了一個十分欣喜的傻笑的自家太太,一時也忍不住咧嘴露出了一個苦笑來。


    “炭灰果然有用!”馮霽雯道。


    小仙弱弱地道:“應當是瓜蒂散的作用吧……”


    喂炭灰算怎麽迴事啊……


    太妃娘娘這樣的仙姿玉貌,平日裏隻吃最幹淨的素食,倘若得知自己被太太灌了整整一碗炭灰,那還不得就地昏厥過去啊……不,昏厥前一準兒還要取雞毛撣子出來教一教太太做人的道理。


    但太妃娘娘真若能就此化險為夷的話,不管是什麽反應,對太太而言,自然都是最值得高興的。


    “太妃您覺得如何了?”見況太妃停止了嘔吐,馮霽雯不顧髒汙,忙扶住她問道。


    可她不顧,況太妃卻不能不顧……


    仍處於神誌不清狀態中的太妃娘娘虛弱地微微張了張眼睛,也不知有沒有聽到馮霽雯的話,隻滿臉嫌棄地皺了皺眉,掙紮著要推開馮霽雯扶著她的手臂。


    隻是力氣過於微小,並未能起到半點作用,於是表情除了嫌棄之外,又多了一抹無法忍受的煎熬。


    “快,再灌一碗。”馮霽雯向小仙催促道:“吐的越幹淨越好,直到讓太妃再吐不出東西為止!”


    小仙雖然覺得這個方法略有些兇殘,但出於她也想不出更穩當的法子來,唯有按著馮霽雯的話照辦。


    此時,忽有一陣躁亂聲傳來。


    “太太,好像是外院那邊傳來的動靜……”小仙握著碗沿的手指一陣發緊,語氣忐忑不已:“是不是外頭守著的那些人過來了?”


    馮霽雯也聽到了。


    方才她一心隻顧著太妃的安危,潛意識裏甚至已經忽略了外麵的情形。


    如今迴過神來,方才意識到當下的處境是如何棘手。


    “太太……咱們暫時躲起來吧?”聽著動靜越來越近,小仙越發慌亂。


    倘若被宮裏的人發現她們不僅沒走,反倒還偷偷溜了進來救治太妃,後果隻怕不堪設想!


    “……不對。”馮霽雯凝神細聽了片刻,緊緊皺著眉說道:“好像有些不對勁。”


    這動靜,似乎並不是一群人單單在走近的腳步聲。


    隨著聲音的靠近逐漸清晰,小仙也意識到了異常之處。


    有阻攔聲,驚唿聲,還有爭執聲……


    來人似乎分了兩路!


    ……


    紫禁城。[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棉_._.花_._.糖_._.小_._.說_._.網<<<$.]


    養心殿中燈火通亮。


    龍案之上積著兩摞厚厚的奏折,一身深藍色繡金龍常服的乾隆靠坐於纏龍椅上,手中執著朱筆正皺眉批閱著一則山西遞來的急報。


    “皇上——”


    太監總管高雲從捧著托盤走近,笑著說道:“這是景仁宮嘉貴妃娘娘那邊兒差人送來的參茶,剛好給萬歲爺養養精神。”


    乾隆頭也未抬,威嚴的臉上神情一絲不苟:“放著吧。”


    高雲從笑意不減地應了聲“嗻”,依言將托盤放在了一側。


    “這些折子明日一早速交由內務府——”乾隆批完山西急奏,拿手指敲了敲一側的幾本折子。


    高雲從應下。


    乾隆似乎還要說些什麽,然而往雕花窗外望了一眼之後,卻未有言語。


    “萬歲爺還有什麽別的吩咐嗎?”高雲從伺候乾隆多年,練就了一雙好眼力。


    “……”乾隆默然了片刻,卻是問道:“什麽時辰了?”


    “迴萬歲爺,已是亥時末,就快子時了。”高雲從勸道:“萬歲爺不如早些歇著吧。”


    乾隆不置可否,視線一直定在窗外,似有一些失神。


    高雲從悄悄看了一眼便垂下了眼瞼。


    此時,忽聽得殿外太監高聲奏稟。


    “太後娘娘到!”


    高雲從似驚了一跳,訝然道:“太後老佛爺怎麽忽然這個時辰過來了?”


    迴過神來的乾隆卻並無意外之色,自龍案後起身,眉心微皺。


    太後鈕鈷祿氏著一身薑黃色錦緞繡團福旗裝,花白的頭發梳成二把頭,腦後左右各插著一隻赤金鑲翡翠銜東珠鳳釵,未讓嬤嬤攙扶,姿態雍貴地為一群宮女陪同而來。


    “兒子給皇額娘請安。”


    乾隆迎上前來向母親行禮。


    太後看了他一眼,一時卻未說話,而是與高雲從吩咐道:“帶著他們都退下去吧,哀家有話要與皇帝單獨談一談。”


    高雲從笑容恭謹地應下。


    “奴才告退。”


    一群伺候著的宮女太監俱退至外殿。


    “眼見都要子時了,皇額娘怎麽還沒歇下?”乾隆語氣恭孺地詢問道。


    “皇帝還肯認我這個額娘嗎?”


    太後張口便是這麽一句冷言,神色也沒了方才的平和,一雙蒼老而渾濁的眼睛裏此刻覆上了一層鮮少外露的厲色。


    “額娘這話未免太過折煞兒子了。”乾隆垂首歎了一口氣道:“額娘倘若有氣隻管向兒子發,萬莫說這樣的話來誅兒子的心。”


    話是這麽說,暗下卻將一直高高吊起的一顆心徹底安放了下來。


    皇太後動怒至此,恰好反映了一個事實——她此番未能夠如願。


    “好一個誅心!”太後重重地冷哼了一聲,詰問道:“那不知皇帝派人去靜雲庵之前可有想過此舉是否會誅了哀家的心!”


    當今天下世人皆知皇上是個孝子,當今皇太後亦是通曉情理、見識匪淺之人,母慈子孝可謂為天下人的楷模。


    表麵如此,暗下實則亦如是,自乾隆登基以來,皇太後對兒子動怒的次數屈指可數,可就是這屈指可數的數次,卻幾乎是為的同一個人。


    “額娘息怒……此事額娘且容兒子向額娘解釋清楚。”


    皇太後聽到“解釋”二字不由在心底冷笑了一聲,一字一頓地問道:“皇帝可還記得當年你是如何答應哀家的嗎?你曾在愛新覺羅祖先的靈位前立過誓,日後決不再過問摻和有關況氏之事——可你自己說說,你今日都做了什麽糊塗事!”


    她就不明白了,她這個兒子平素最是以大局為重,執政以來從未讓她操過任何心,怎麽偏偏在這個女人身上一錯再錯,百般糊塗!


    乾隆默然了片刻,到底還是低聲說道:“可是額娘當年也答應過兒子,隻要況氏出宮,便保其平安終老。”


    “那是在她安分守己的前提之下!”聽兒子反過來拿當年之事來責問自己,皇太後痛心疾首道:“你難道不知忠勇伯離京之前曾親赴過靜雲庵嗎?當年你父皇在世之時留下的糊塗賬,關乎的乃是皇家的尊嚴,倘若為忠勇伯所知,為天下人所知,咱們愛新覺羅氏還有何顏麵麵對大清百姓,又要如何向列祖列宗交待!”


    這頂大帽子扣下來,饒是貴為天子的乾隆也承擔不起。


    “皇額娘的一番苦心兒子明白。”乾隆始終垂著頭,一副聆聽訓誡的模樣,然而說出來的話立場卻仍然分明:“隻是此事已然過去了這麽多年,知道真相之人寥寥無幾,程淵雖去過靜雲庵,卻並未親眼見過況太妃。且依兒子對他的了解來看,倘若他當真覺察到了哪怕一絲不對,也必然會第一時間求證,而非甘願奉旨迴雲南——”


    “反之,倘若額娘真的因此而貿然賜死況太妃,隻怕還會平白讓人增添疑心。”乾隆勸道:“額娘何不換個角度仔細想一想其中利弊。”


    “皇帝這是覺得哀家心狠手辣,做錯了嗎?”太後望著他問道:“那依皇帝的意思來看,難道哀家闔該當作此事不存在,視天家尊嚴於不顧,方算得上通曉情理嗎?”


    “兒子不敢。”乾隆適時地認錯道:“今晚之事確是兒子忤逆了,皇額娘心中若有氣,盡管責罰,兒子絕無半句怨言。”


    頓了片刻,又帶了些許笑意說道:“更何況額娘持齋禮佛多年,素日裏連一隻螻蟻都不舍傷及,如今若因這樣一件並無必要之事在佛祖麵前破了善戒,未免有些得不償失了。”


    這自然是句打圓場的玩笑話。


    他最是了解自己的額娘,該用什麽樣的法子來勸才最合適。


    硬碰硬必然不行,唯有讓她明白他這個做兒子的,眼中始終是敬重她這個額娘的。


    其次便是能不提況氏二字便盡量不去提。


    而作為母親的皇太後自然也十分了解自己的兒子是怎樣的一副脾性。


    再孝順的兒子也不能給逼急了。


    再者,麵前的人不光是她的兒子,更是一國之君。


    她此番前來,雖是責問來了,心中卻也早已有了計較。


    皇帝態度好,架子低,她這個做額娘的,斷也沒有一絲情麵也不給的道理。


    隻是她顧忌的可不是什麽佛祖會不會怪罪。


    況氏如今確非非死不可。


    正如皇帝方才所言,這是一件並非必要之事。


    為了一件並非必要之事,是執意同皇帝對峙到底,最終傷了母子之間的情分;還是退一步借此讓兒子記自己一個恩情——聰明人都知道該怎麽做。


    她在宮中沉浮多年,最終能夠坐上皇太後的寶座,靠的並不全是沾兒子的光。


    她從不是個會因一時之氣而不顧大局之人。


    “額娘可以答應你暫時不動況氏。”皇太後到底鬆了口:“但是,程淵短時間內決不能夠再迴京了——若無必要,最好永不召其入京。”


    “兒子自然明白。”乾隆笑著上前扶過皇太後一隻手臂,道:“此事便不勞額娘操心了,額娘盡管養好身子,至於這些大大小小的煩心事,隻管扔給兒子便是。兒子倘若做不好,您再出麵糾正也不遲。”


    “前朝的事情額娘不懂,也可以不管。可但凡事關皇家顏麵之事,倘若當真出了哪怕一星半點兒的紕漏,可不是你說不遲便真能彌補得了的。”皇太後話雖如此,然臉色已然好看了太多。


    乾隆聞言隻笑不語,扶著皇太後在一旁坐下,又親自端了那碗自景仁宮送來的參茶到老佛爺跟前。


    而此時的景仁宮,已有宮人將太後找去養心殿這一動靜告知到了嘉貴妃的耳朵裏。


    “也不知是怎麽迴事,太後這個時辰忽然去了養心殿……聽外殿的小太監說,太後娘娘的臉色可不怎麽好看。進去之後就連高公公都給支出去了,也不知是在說些什麽,隻道是這會兒還未迴壽康宮呢。”


    傳話的人是遠簪,遠芝被處死之後,她順勢得了嘉貴妃重用。


    她不如遠芝那般機靈,卻勝在還算沉穩謹慎。


    嘉貴妃聽罷並無太多疑惑與意外。


    隱約記得這個時候,確實是發生了一件不為人知的大事的。


    似乎皇上與太後,便是因此事而生出了隔閡。


    隻是那時她對這些動靜並不上心,以至於如今迴想起來總是會遺漏些什麽。


    故而這次她事先便派了人去驗證此事。


    想到此處,她與遠簪問道:“小孟子可迴來了嗎?”


    遠簪剛要作答其尚未迴宮,便聽得外麵有小太監求見貴妃娘娘。


    正是被嘉貴妃派去留意打探消息的小孟子。


    嘉貴妃聽罷他的迴稟之後,神色倏地大變。


    “你說人沒死?”她盡力掩飾著語氣中的驚異感。


    這怎麽可能!?


    ====


    ps:果然過了十二點tt因為這章比較重要,寫的格外慢,再加上伏天太熱,我得這個病一不能吹空調,二不能扇風扇,條件比較艱苦,所以就在龜速的路上越走越遠了!


    但答應大家的雙更還是一定要做到,所以這章算昨天的,今天的歸今天。


    昨天有小天使說我作為病號晚睡的事情,這真是個無限度打臉的故事,我隻能保證明天一定早睡!


    謝謝大家關心!


    (看大家最近又開始猜嘉貴妃是重生還是穿越了,這個暫時保密^_^)


    晚安~(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金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非10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非10並收藏金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