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悟空就聽到了一個“留守兒童尋找父親路上意外死亡,魂魄仍一心期盼見父親一麵”的悲慘故事。


    雖然主要角色是精怪,但是特別適合劃歸鬼故事那一檔,還是心有不甘的小怨鬼。


    精衛深沉地歎口氣,“我流連東海不走,不過想見我父親一麵罷了。”填海什麽的,都是副業。


    悟空聽完,深深地沉默了。


    精衛她爸,是神農炎帝來著,位屬天地人三皇中的地皇,乃是人間社稷祭祀的正神。


    自當年那一場封神之戰後,三皇繼續於火雲洞閉門不出,隻專心聽取凡間祈禱願念,以免引起天地異動,當年悟空在天宮許多時日,宴會參加了不知多少,西方聖人也要給玉帝麵子,卻從未曾見過那三位聖人蒞臨。


    精衛不過是女娃精魂所化,想見她爹,那實在是千難萬難。


    精衛可憐巴巴地用小豆子眼盯著悟空,“哎,小和尚,你從靈山來,見過接引準提吧?有沒有聽他們提起過我爹?”


    悟空搖搖頭,他這輩子還沒去過靈山呢。


    精衛瞧了,隻以為他是說沒聽人提起過炎帝,便蔫噠噠地歎了一口氣,“唉,算了吧,反正上輩子的父女緣分就淺薄,這輩子,我自有兒女,你說的對,我還執著個啥。”


    猴子聽得一呆,“仙子有兒女?”


    這,這信息太不對等了......


    悟空心中,那執著報仇隻管填海的精衛形象,哢嚓一下就破滅了......


    沒誰聽說報仇還拖家帶口的啊......


    精衛得意地笑了起來,“那可說呢!”她一揮翅膀,扇開一片烏雲,指著遠處道,“瞧見沒,那是我夫君和我兒子們!”然後往悟空身後一指,“這我女兒們!”


    還“們”......


    精衛語氣輕快了許多,“兒子像他們爸爸,女兒像我,我們家的孩子比我幸福,想什麽時候見到父親母親,就能什麽時候見到。”


    悟空看著遠處與海浪搏擊的一大群海燕,又轉身看看自己身後的雲彩上,密密麻麻擠著的一堆小“精衛”,茫然地陷入了更深的沉默之中。


    也行吧?


    大概應該是他固步自封跟不上時代了!?


    反正,見不著爹,就自己組建個家庭,做個愛崽的好父母,什麽的,這樣的做法,細說起來,還挺積極立誌鼓舞人心的......


    ......是吧?


    精衛又拉著悟空聊了一會兒,見這小和尚終於“打消”了跳海求死之意,且海風停歇,巨浪平息,她夫君和孩子們也玩兒夠了,便心滿意足地振翅飛了起來,嘹亮地鳴叫幾聲,帶著女兒們,去和夫君兒子匯合去了。


    悟空的腰都快被這精衛鳥的騷操作給閃斷了。


    精衛拖家帶口的離去之後,再無人來打攪,悟空獨自一人在海麵上站了半天,入夜也未曾離去,引得巡海夜叉一趟趟地在海麵下麵遊來遊去,狐疑又緊張地盯著他瞧。


    悟空怔怔出神良久,忽地釋然一笑,踩著雲頭離開了東海。


    連精衛都可娶妻生子,他都重活一迴了,難道還看不開嗎?


    前世已往,再不可複。


    重蹈覆轍那是傻子。


    那如意金箍棒,還是讓它就在東海海底,做那定海神針吧!


    什麽妖王齊天大聖,什麽大鬧天宮五指山,什麽鬥戰勝佛,都見鬼去吧!


    老子這輩子要做個自由自在的小猴子,誰也別想叫我去填那西遊的坑!


    狗屁靈山,誰去誰是狗!


    猴子啐了一口,罵罵咧咧地離了東海,那巡海夜叉又在水下等了半天,果見人沒迴來,便急急忙轉迴龍宮去,與那東海龍王通報,“大王大王,那靈山來的大能,走了哩!”


    東海龍王這才鬆了一口氣,拿出帕子擦了擦汗,吩咐道,“派些人手四處盯著,若是再來,趕緊報於我知!”


    他著實怕西方這些人開口閉口就是,“此物與我有緣!”


    有緣你個奶奶腿兒啊!還不是強取豪奪!不要臉!啐!呸!忒!


    悟空雖散去了尋找金箍棒的心,但心頭仍不免有些空落落的,他散漫地飛了一會兒,直至日出東方朝陽升空,隱約瞧見人煙了,才在僻靜之所降下雲頭,顯出身形來。


    悟空依舊化作道童模樣,手拿拂塵,腳踩雲履,周身上下纖塵不染,肥袍大袖,漫步向那城門處走去。


    待看清那城門上的題字,悟空暗道一聲可是真巧,這卻是當年他奪了人家兵器,送去給花果山小猴子耍的傲來國了。


    他站住腳步,打量著城牆上的布防,不免心中思量。


    此生悟空已懂事許多,如今想想,自己當年弄出偌大聲勢,變出無數小猴兒,搬空這城中武庫的所有兵器,豈不是給這城中上下臣民招禍?


    這傲來國周邊多少妖精匪盜,在那些個賊人悍匪心中,蚊子再小也有肉,螞蟻雖瘦多了也是一盤子菜。


    此城雖小,亦有六街三市,千門萬戶,城中多少老弱婦孺,平民百姓,不說家家都有餘財,至少富戶還是有些的。可一城之下,竟再無一件兵器防守,那和幼童抱金過市又有何區別?


    想到此處,悟空不由得打了個寒顫,竟也想學那唐三藏,念一聲阿彌陀佛了......


    守門的兵丁正在查看來往行人的路引,遠遠地便瞧見那與眾不同十分顯眼奪目的小道士了。


    不說那小道士周身氣質渾然天成,貴氣十足,單說人家麵龐紅潤細嫩,一雙手白嫩幹淨,頭發烏黑整齊,雖步行而至,腳下的鞋子可一點灰塵未有,足衣依舊雪一般白,這瞧著就不是一般粗糙人家能養出來的孩子。


    兵丁們對視了一眼,心中有數,所以即便那小道士托著拂塵站住了腳,望著城門樓發起了呆,竟也沒人上來攆他,


    悟空倒也沒站多久,想了下心事便迴過神來,歉意地一笑,邁步向城中走去,依舊無人來攔他。


    有好信兒的閑漢喊了一聲,“老爺,怎地不查方才那道士的路引!”


    兵丁唬著臉,“你若想查,自去!”那許是城中哪家貴公子呢,查個甚路引。


    那閑漢頓時蔫了,不敢再言語,灰溜溜地躲在牆根兒下曬太陽去了。


    自己蓬頭垢麵的,一張嘴滿口黃牙,怎好往那神仙也似的人物跟前站,怕不是喘口氣都醃臢了人家哩!


    悟空倒也未曾在城中多待,他略逛了一逛,趁著凡人不備,施法將這傲來國的城牆加固了一下,又把那武庫中的武器都保養了一番,便悄悄地離去了。


    雖不能補前世之禍,但好歹今生能叫這安靜祥和的市井多一分護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如何在取經死線來臨之前逃之夭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玻璃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玻璃豆並收藏如何在取經死線來臨之前逃之夭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