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很大方地帶著悟空去看了柱子上的小機關,那柱孔各有不同,每站一地,息聲之前各有變音,殿中所坐之人便可知來客方位,悟空細細玩耍一迴,笑著讚道,“凡人之智,真是不可輕忽。”


    兩人重又迴到桌案旁坐下,嬴政舉杯示意,“還未曾請教,仙長貴姓高名,不知仙長從何方來,到何處去?”


    悟空笑道,“貧道姓孫,有個拙名上悟下空。方從山中修道出來,如今正在塵世間遊曆,無意間走至此城,見龍氣衝天,便知有真龍盤踞在此,心中好奇,不免落下一觀。”


    秦王詫異地道,“我這鹹陽城,竟有龍?”


    他眼神突地光閃爍,熱切地對著悟空道,“不知仙長可否讓孤見見這龍!?”


    悟空不免好笑,隻道,“有何不可”,說罷順手從乾坤袋中掏出一麵銅鏡,遞了過去,秦王拿過去,隻在鏡中瞧見了自己的一張臉。


    悟空乾坤袋中的東西,都是師父和師兄們給的,均不是凡品,這銅鏡也是一件法器,珠光寶氣瑞彩千條的,秦王拿在手中把玩兩下,便又歸還過來,笑道,“仙長何苦與我玩笑。”


    悟空搖搖頭,拿起盤中一粒蒸棗丟入口中,嚐著甜蜜,便又吃了兩粒,道,“陛下便是這城中真龍,亦是這龍氣來源,你想見龍,貧道也隻能拿出這鏡子來了。”


    說罷伸出一指,在那鏡子上點了一下,又將其放在嬴政手邊,“陛下且再觀。”


    嬴政似信非信,重又拿起那鏡子來,向裏望去,隻見自己剛才還空蕩蕩的背後,竟盤旋著好大一條五彩丨金龍,龍尾高高伸入空中不見,那巨大的龍頭正搭在自己肩上,跟自己一起呆呆地望向鏡中,琉璃一般的眼睛裏光華內斂,淡漠無情,暗含著無邊的皇霸之氣。


    嬴政與那五彩丨金龍結結實實地在鏡中對視了一眼,唬了他一跳,向來氣不更出麵不改色的秦王猛地迴頭向自己身後看去,卻見依舊空空蕩蕩,哪裏有什麽金龍。


    嬴政揉揉眼睛,又望向鏡子,卻見那金龍也放下搭在臉上的爪子,又呆愣愣地跟他對視起來。


    嬴政大為驚奇,伸出一指,戳了戳鏡子,那金龍也伸出五爪,戳了過來。


    “嘶!”嬴政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氣,心下狐疑。


    戲法吧!?


    嬴政鎮定地哈哈笑了起來,“如此神異之法,當真奇妙!”


    悟空毫不在意地搖搖頭,“不過是微末之術罷了,談不到神異。”觀氣之法,在他上山不到一個月便學會了,不過運氣於鏡,反射於眼,開個竅門而已,確實沒什麽神奇的。


    秦王也覺得這不過是微末幻術,於己無益,略誇了一句也就罷了,悟空自謙之後,他也沒再捧上兩句,倒是十分淡定。


    悟空吃喝一頓,覺著這千古一帝的待遇,不過如此,飲食之精美,甚至比不得當年取經路上遇到的小國王。


    實慘。


    告辭!


    隻是再怎麽高人,在這深宮大內來去自如的,秦王心中也很是不高興,雖然麵色如常,但也不免在臨別之時說些敲打的話,叫悟空注意些,別把哪處都當成自己家。


    跟走家裏門一樣自在。


    悟空在靈山多年,陰陽怪氣的話聽得多了,秦王這兩句,他豈能聽不懂,又怎會放在心上,隻略笑笑,從懷中掏出一枚玉來,遞給秦王道,“貧道驚擾陛下了,此物且做賠罪吧。”


    一枚小小的玉牌,色澤乳黃,溫潤璀璨,秦王接在手中,觸之溫潤,沉甸甸的墜手,便知這玉質地不凡,“這是何物?”


    悟空漸漸淡去身形,“無事牌一枚,可保陛下三次平安。”


    話音才落,秦王麵前已經空無一人了。


    祖龍握著那枚玉牌,腳步往後退了幾步,又站在了圓柱中間,聽著那熟悉的嗚咽之聲,才覺得砰砰直跳的心髒緩和了些許。


    到底是精通幻術的方士,還是真的神仙?


    至少這等隱形潛蹤之術,他是聞所未聞......


    祖龍自此多了點兒心事,悟空卻並沒把這趟秦宮之行放在心上,上輩子他見得皇帝國王多了去了,頂頭最高的就是一個玉帝,那氣勢和排場不比凡間帝王囂張?


    這秦王不過性情陰鬱霸道了些,又有濃厚的鐵血之氣,但哪怕是千古一帝,號稱祖龍,但在悟空麵前,也算不得什麽。


    唐王李世民身上,也有未曾散盡的鐵血之氣。


    但是哪個能比得過天上的神仙們呢?


    托塔天王李靖,二郎神楊戩......


    甚至,是他自己。


    悟空出了秦宮,在這人來人往的鹹陽城裏慢慢走著,想選個地方暫住。


    他下山的時候,師父和師兄給了許多金銀,他們在山中修煉道法仙術,翻天覆地之時,總能刨出來一些金屬,金銀銅鐵都有,這東西於修道之人無用,就被收集起來丟在後麵庫房,等著誰下山曆練,就背上一兜子當凡間的開銷,悟空此行自然也是如此。


    就是他師父一不留神給裝的多了些。


    自古有錢能使鬼推磨,悟空隨意掏出一塊狗頭金,煉化成金錠,找了個中人,又添了點錢,利利索索地在鹹陽買了個小院子,定了居。


    此時秦軍橫掃天下,獨鹹陽免受兵火,除自動投奔者,陸續又有被遷居至此的別國臣民富戶,其中夾雜一個在山中隱居多年歸來的小道士,倒也不打眼。


    小宅子在一處繁華熱鬧的街巷裏,周圍都是貧民百姓,中人口音厚重,一聽就是本地人,笑嗬嗬地給介紹,“這院子左邊是一位獨居的老人家,帶著個跑腿兒的小童兒,每日裏閑暇就愛釣個魚喝點小酒,大約七八十歲,性子極溫和的,右邊是一獵戶,帶著老母和女兒生活,雖不是老秦人,但也都是本分人,道長安心居住就是了。”


    猴子一聽,哦~這地上跑的,水裏遊的,合著叫自己倆鄰居給包圓兒了?


    他便指著自己對麵那排房子問道,“在此居住的又是何等人家?”


    中人笑眯眯地道,“這家原本住的乃是他國細作,前陣子被抓走,一家子大小都拿去菜市口問斬了。”其實並不是,隻不過宅子確實恰好空著而已,不過曆來新搬來鹹陽定居的,上麵發下話來,都要這麽嚇唬嚇唬,中人也就順口說了。


    悟空嗬嗬一笑,手中拂塵一甩,趕蒼蠅一般,“原來如此,也算罪有應得,大快人心!”


    中人一噎,下麵的話就說不利索了,隻好閉上嘴,帶悟空去辦手續。


    在衙門辦了戶籍拿了地契,好好兒一個天生地養的石猴,就成了大秦鹹陽子民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如何在取經死線來臨之前逃之夭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玻璃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玻璃豆並收藏如何在取經死線來臨之前逃之夭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