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蘊寧也跟著袁釗霖喊「陸大哥」,崔琳琅不免有些好奇,又覺得這個美麗的女孩子著實可愛,想了想,也就答應了下來。
等車子到了陸府時,兩人之間關係已是極為融洽,兩人敘了年齡,卻是崔琳琅比蘊寧還要大上幾天。
及至到了陸家門前,蘊寧心裏卻有些打鼓,有心告辭離開,卻又覺得不妥,正自猶豫,袁釗霖已是當先進了陸家,無奈何,隻得跟上去。
一時令得崔琳琅暗暗納罕,心說明明瞧著寧妹妹是個爽朗大氣的性子,怎麽這會兒又有些忸怩了?
兩人從馬車上下來,一邊讓丫鬟去裏麵通報,一邊手拉著手往裏走,進了二門,前麵是一處垂花影壁,剛要繞過去,就聽見王梓雲不陰不陽的聲音響起:
「……表哥莫要想岔了,我也是為表哥好,畢竟崔家嫡脈就剩表哥這一點血脈了,就表哥這身子骨,如何能撐得過春闈?真是有個三長兩短,可要琳琅妹妹……」
崔琳琅臉色一下煞白,身子也跟著猛地一晃,虧得蘊寧忙一把扶住。
「以後我不想再從你口中聽到琳琅的名字。」一個淡然的男子聲音緊接著響起,「若然再敢提起她名字一次,王公子就等著接戰書吧。武鬥有辱斯文,你我自然要選擇文鬥,相信崔王兩家後輩文鬥的消息傳出去,帝都中感興趣的人應該不在少數,隻希望王公子到時莫要如上一次般中途‘病倒’便好……」
話語中滿是諷刺之意。
王梓雲臉上的笑容慢慢斂起,神情中明顯有些窘迫之意——
當初退了和崔琳琅的婚事後,崔浩直接明人下了一封文鬥的帖子給王梓雲。更是提前通知了延陵、渤海兩地的士子。
彼時王梓雲也算是讀書人中的翹楚,至於崔浩,卻因為體弱的緣故,大多時候都是一個人讀書,甚少出現在人前,才華如何,並沒有幾人知曉,接到戰書後,王梓雲當即應下。
本想踩著崔浩的名聲上位,畢竟崔家嫡脈世代出大儒這事可是不假,作為嫡係的唯一後人,崔浩可也廣為人知。
不想第一篇文章就毫無懸念的敗了,又打起精神寫了一篇,於士林中也算上品,可依舊和崔浩相去甚遠。
之前有多興奮,認清現實的那一刻就有多絕望,嘔的王梓雲當場吐了一口血出來。
本是五打三勝,第三篇文章的決勝局卻因為王梓雲吐血沒能再繼續下去。
可饒是如此,「王不如崔」的傳言依舊在渤海延陵兩地流傳開來。
王梓雲每每想起,都恨得牙根都是癢癢的,這會兒聽崔浩又拿這件事威脅,羞窘之餘,更是心懷恨意,陰陽怪氣道:
「表哥還真是無情。既是表哥堅持,以後便依照表哥所言便是。隻還請表哥多管管你妹妹,我倒是不想沾惹她,就怕……」
「王梓雲,你真是恬不知恥!」崔琳琅隻氣的渾身發抖,閃身就從影壁後走了出來。
她身子骨本就弱,之前還在馬車上摔了一下,這會兒又被王梓雲氣的狠了,隻覺頭一陣陣「嗡嗡」作響,虧得蘊寧和袁釗霖一左一後扶住,才不致跌倒:
「琳琅姐姐……」
「崔姑娘……」
王梓雲和崔浩齊齊抬頭,正瞧見三人。
崔浩顧不得和王梓雲置氣,忙三步並作兩步過來,一把握住崔琳琅的手,聲音都有些發顫:
「阿妹,你怎麽了?」
焦灼、愛護之情溢於言表。
王梓雲也沒想到這麽巧,神情滯了一下,視線在麵露關切的袁釗霖身上頓了頓——
袁家人都是好身材,別看袁釗霖還不到十四,身高已是足有八尺,他的容貌在袁家一幹兄弟中,也是最好的,不然當初也不會老為了生的比程明珠還出色,而心懷愧疚,再有他是練功夫的人,站在那裏瞧著就更加搶眼。
即便王梓雲自詡風流倜儻,這會兒也被比成了渣渣。
不悅之餘,更是疑心大起——畢竟剛到帝都,崔琳琅的性子又是那等靦腆的,而她身邊這對兒少男少女不獨生的極好,更是錦衣華服,明顯家世不一般,十有八、九,是陸家人。
那少年對崔琳琅明顯很是關心,難不成他就是姨母口中的那位閣老之子,陸瑄?
一時既恨崔琳琅這麽快就移情別戀,更擔心崔陸兩家真是再次聯姻,勢必會影響到王家打壓崔家的大計……
畢竟怎麽瞧著,那位陸公子瞧著崔琳琅的神情明顯不是一般的關心啊。
眼睛轉了轉,也故作關切的上前一步,堪堪在袁釗霖身旁站住,歎口氣道:
「是我多嘴了。可表哥你雖然不愛聽,我還是想說,平日裏還是多做善事,多積德的好,沒事的話,就在房間裏吃齋念佛,說不好還有破除詛咒的希望……如你們眼下這般,於自己壽數無益也就罷了,若然再連累到陸家,也辜負了陸閣老一家的收留之情不是?」
袁釗霖果然蹙眉轉過頭來:
「什麽詛咒?你胡說什麽?」
「我哪有胡說。」王梓雲不住搖頭,神情更加沉痛,「別說兄台,就是我當初聽說,也是不敢相信的……唉,延陵、渤海已是傳遍了,兄台一打聽便知……」
還要進一步細說,崔琳琅已經抬起頭來,死死盯住王梓雲,眼裏憤恨之餘,更有心如死灰的絕望——
等車子到了陸府時,兩人之間關係已是極為融洽,兩人敘了年齡,卻是崔琳琅比蘊寧還要大上幾天。
及至到了陸家門前,蘊寧心裏卻有些打鼓,有心告辭離開,卻又覺得不妥,正自猶豫,袁釗霖已是當先進了陸家,無奈何,隻得跟上去。
一時令得崔琳琅暗暗納罕,心說明明瞧著寧妹妹是個爽朗大氣的性子,怎麽這會兒又有些忸怩了?
兩人從馬車上下來,一邊讓丫鬟去裏麵通報,一邊手拉著手往裏走,進了二門,前麵是一處垂花影壁,剛要繞過去,就聽見王梓雲不陰不陽的聲音響起:
「……表哥莫要想岔了,我也是為表哥好,畢竟崔家嫡脈就剩表哥這一點血脈了,就表哥這身子骨,如何能撐得過春闈?真是有個三長兩短,可要琳琅妹妹……」
崔琳琅臉色一下煞白,身子也跟著猛地一晃,虧得蘊寧忙一把扶住。
「以後我不想再從你口中聽到琳琅的名字。」一個淡然的男子聲音緊接著響起,「若然再敢提起她名字一次,王公子就等著接戰書吧。武鬥有辱斯文,你我自然要選擇文鬥,相信崔王兩家後輩文鬥的消息傳出去,帝都中感興趣的人應該不在少數,隻希望王公子到時莫要如上一次般中途‘病倒’便好……」
話語中滿是諷刺之意。
王梓雲臉上的笑容慢慢斂起,神情中明顯有些窘迫之意——
當初退了和崔琳琅的婚事後,崔浩直接明人下了一封文鬥的帖子給王梓雲。更是提前通知了延陵、渤海兩地的士子。
彼時王梓雲也算是讀書人中的翹楚,至於崔浩,卻因為體弱的緣故,大多時候都是一個人讀書,甚少出現在人前,才華如何,並沒有幾人知曉,接到戰書後,王梓雲當即應下。
本想踩著崔浩的名聲上位,畢竟崔家嫡脈世代出大儒這事可是不假,作為嫡係的唯一後人,崔浩可也廣為人知。
不想第一篇文章就毫無懸念的敗了,又打起精神寫了一篇,於士林中也算上品,可依舊和崔浩相去甚遠。
之前有多興奮,認清現實的那一刻就有多絕望,嘔的王梓雲當場吐了一口血出來。
本是五打三勝,第三篇文章的決勝局卻因為王梓雲吐血沒能再繼續下去。
可饒是如此,「王不如崔」的傳言依舊在渤海延陵兩地流傳開來。
王梓雲每每想起,都恨得牙根都是癢癢的,這會兒聽崔浩又拿這件事威脅,羞窘之餘,更是心懷恨意,陰陽怪氣道:
「表哥還真是無情。既是表哥堅持,以後便依照表哥所言便是。隻還請表哥多管管你妹妹,我倒是不想沾惹她,就怕……」
「王梓雲,你真是恬不知恥!」崔琳琅隻氣的渾身發抖,閃身就從影壁後走了出來。
她身子骨本就弱,之前還在馬車上摔了一下,這會兒又被王梓雲氣的狠了,隻覺頭一陣陣「嗡嗡」作響,虧得蘊寧和袁釗霖一左一後扶住,才不致跌倒:
「琳琅姐姐……」
「崔姑娘……」
王梓雲和崔浩齊齊抬頭,正瞧見三人。
崔浩顧不得和王梓雲置氣,忙三步並作兩步過來,一把握住崔琳琅的手,聲音都有些發顫:
「阿妹,你怎麽了?」
焦灼、愛護之情溢於言表。
王梓雲也沒想到這麽巧,神情滯了一下,視線在麵露關切的袁釗霖身上頓了頓——
袁家人都是好身材,別看袁釗霖還不到十四,身高已是足有八尺,他的容貌在袁家一幹兄弟中,也是最好的,不然當初也不會老為了生的比程明珠還出色,而心懷愧疚,再有他是練功夫的人,站在那裏瞧著就更加搶眼。
即便王梓雲自詡風流倜儻,這會兒也被比成了渣渣。
不悅之餘,更是疑心大起——畢竟剛到帝都,崔琳琅的性子又是那等靦腆的,而她身邊這對兒少男少女不獨生的極好,更是錦衣華服,明顯家世不一般,十有八、九,是陸家人。
那少年對崔琳琅明顯很是關心,難不成他就是姨母口中的那位閣老之子,陸瑄?
一時既恨崔琳琅這麽快就移情別戀,更擔心崔陸兩家真是再次聯姻,勢必會影響到王家打壓崔家的大計……
畢竟怎麽瞧著,那位陸公子瞧著崔琳琅的神情明顯不是一般的關心啊。
眼睛轉了轉,也故作關切的上前一步,堪堪在袁釗霖身旁站住,歎口氣道:
「是我多嘴了。可表哥你雖然不愛聽,我還是想說,平日裏還是多做善事,多積德的好,沒事的話,就在房間裏吃齋念佛,說不好還有破除詛咒的希望……如你們眼下這般,於自己壽數無益也就罷了,若然再連累到陸家,也辜負了陸閣老一家的收留之情不是?」
袁釗霖果然蹙眉轉過頭來:
「什麽詛咒?你胡說什麽?」
「我哪有胡說。」王梓雲不住搖頭,神情更加沉痛,「別說兄台,就是我當初聽說,也是不敢相信的……唉,延陵、渤海已是傳遍了,兄台一打聽便知……」
還要進一步細說,崔琳琅已經抬起頭來,死死盯住王梓雲,眼裏憤恨之餘,更有心如死灰的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