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棠毫不手軟,直接就問來收生薑的人要了十五一斤的超高價。


    一開始倒是直接嚇走了兩個人,不過一周之後,等生薑價格漲到二十二的時候,第三位老板直接就把她這十畝的薑包圓了。


    顧棠立即又雇了短工收薑。


    十畝地的生薑一共八萬五千斤,各個長得十分飽滿,一看就是那種會被人買迴去的品相。


    收薑的老板這會兒倒是沒什麽懊惱的神色了,品相好就能賣得更貴。尤其是稍微洗洗,好好包裝賣去精品超市,至少二十五一斤起。


    他笑著跟顧棠道:“明年就別種生薑了,明年怕是要跌。”


    顧棠也不客氣,故意道:“正好是種大蒜的時候了,地不能閑著,這波種大蒜。”


    這老板也沒在意,幾輛大卡車,拉著他的生薑走了。


    這波生薑,顧棠毛利一百二十七萬,明年她的農場就能開起來了。


    收了錢,顧棠給兩個長期幫工發了個一千塊的紅包,這個數額也挺難掌握的。多了怕他們得寸進尺,少了也要怕他們心生歹念。


    第二件事兒,就是注冊公司了。大田農場農產品有限公司,標誌是個綠油油的四塊田地。


    下來她又去報名參加了個駕駛班,她倒是會開車,但是得通過官方手段拿到駕照。


    顧鬆唯按部就班地上課,顧棠各種事情也忙得飛起。屏興村裏……就也挺忙的。


    當初他們的新村長一直說不能種大蔥了,多半買不上價格,但是他們都不聽。


    等現在大蔥的收購價真的跌到了五塊錢一公斤的時候,他們又跑去村長辦公室裏靜坐了,不僅靜坐,地上還蹲得滿滿的。


    “這不是個事兒啊!大蔥怎麽就跌成這樣了?年初的時候還買十五六呢,怎麽就兩塊五了?”


    新村長當初苦口婆心勸了他們兩個月,還差點被打,如今看這些人這個樣子,不免先來一句,“早知道聽我的多好,我當初就告訴你們,一窩蜂的湧上去種大蔥,那是肯定買不上高價的!”


    劉大滿也在地上蹲著,聽見這話頭一抬,道:“你現在說這話又有什麽意思?現在都降到兩塊五一斤了,再不漲上去,全村都血本無歸,你還想當村長?”


    新村長被他這潑皮無賴的樣子驚到了,他深吸兩口氣平複心情,“趕緊賣了吧,後頭還要跌。”


    “不可能!”又有人道:“馬上要入冬了,大蔥是該要漲價的!怎麽可能跌?你根本就沒種過地,你不懂!”


    新村長氣笑了,“你們想怎麽樣?現在兩塊五一斤,賣出去還是有的賺的,一畝地也能賺上八九千了。”


    “人家村長都能找來什麽銷路,你呢?”蹲在前頭的幾人站了起來,劉三德也在此列,“你就會坐辦公室!屁都不幹,就知道說風涼話!”


    “你要不行就問問有經驗的人,當村長還得人教!”


    新村長雖然被氣得夠嗆,但是也是真的在幫著找銷路的,幾天過後,就有個收大蔥的人來了,他要得多,能把屏興村的大蔥都包圓了。


    但是等到了地頭一看,這人眉頭皺了起來,“你們這蔥,一看見就沒好好打理啊。”


    那可不是,蔥價十幾塊的時候,他們都能偷懶兩天澆一次水,現在蔥價一斤就兩塊五,他們連管都不帶管了。


    田裏的大蔥稀稀疏疏,而且長得一塊稀一塊密的,根本就沒間苗。不僅如此,個頭也偏小,人家正常的大蔥成熟的時候能長到至少五十厘米,他們這個最多三十厘米,葉子還是念了吧唧了,一看就是幾天沒澆水了。


    新村長也覺得這些人不爭氣,陪笑道:“反正你又不用整蔥,你切碎了用的,沒的關係。”


    那人笑了兩聲,道:“但是價格是肯定不能兩塊了……這樣吧,一公斤三塊。”


    新村長算了算,這個價格,一畝地就是八九千的收成,去掉成本也有四五千的收益了,幾畝地下來基本是人人上萬,新村長點頭,道:“賣!”


    可他同意了,村民不同意,劉家四個兄弟聲音特別大,劉二壯道:“市場上大蔥兩塊五一斤呢!你讓我們一塊五就賣,你肯定吃迴扣了!”


    收蔥這人一臉的驚訝,“兩塊五是零售價,你們這蔥品質太差,賣不了兩塊五。”


    “滾一邊去!”


    這人又給罵走了。


    這麽一折騰,屏興村的人終於開始自己收蔥,往城裏去賣了。


    但是人家城裏的人也不傻,人家長得粗粗大大,一看就很新鮮的蔥,一捆一斤十塊錢,他們這高矮不齊,粗細不均的一捆要十五,人會買?


    到了十一月,屏興村的大蔥徹底幹在了地裏,幾乎全村都是顆粒無收。


    一畝地四千塊的成本,種得越多虧得越多,像劉二壯家裏,他原先就賠了席家小子一萬塊,現在別說存款了,他還欠了五千塊的外債。


    當然村裏欠債的不止他一家。


    顧棠在鎮上也聽見了這個消息,她還很是真心實意地歎息了一句,“種地吧,更是要區分大年小年的,他們都不知道因為一窩蜂用上去種一樣的東西虧了多少次了,怎麽還不知道悔改呢?”


    “這個我知道。”顧鬆唯今天才被老師誇獎,開學每周一朵的小紅花他全都拿到手,心裏別提多高興了。


    “他們其實心裏有感覺的,不然就不會一窩蜂全湧上去了,真要是賺錢的,不得偷偷摸摸自己來?這種明顯是想賭一賭,又怕自己賠錢,所以幹脆把所有人都拉上,這樣要賠一起賠,自己就顯得沒那麽倒黴了。”


    顧棠摸了摸他的頭,“你說得真有道理。”


    顧鬆唯一笑,“那咱們明天還能吃皮蛋瘦肉粥嗎,那個好好吃。”


    “行!”


    不過顧鬆唯還沒等來皮蛋瘦肉粥,倒是先等來了屏興村的新村長跟上頭派的一個督查。


    沒錯,屏興村的村民真的以什麽吃迴扣,不幫著村民賣蔥等等狗屁理由把他舉報了。


    當然上頭人眼睛不瞎,一看見蔥這個字,就知道矛盾在哪兒了,再看看人家村長整整齊齊的工作日誌,在聽聽村民們胡攪蠻纏的一頓“原本能賺幾十萬呢”的控訴,反正村長是無辜的。


    新村長進門還有點不太好意思,督查倒是上來就打招唿,雖然一看就知道他是大官,但是他還挺親切的。


    顧棠給他們一人倒了一杯水。


    督查看了顧棠,雖然她身上也有種地留下來的痕跡,但是她整個精神麵貌,看著就跟那些沒什麽文化的人不太一樣,那說話就得換個方式了。


    新村長咳嗽兩聲開口了,“老太太雖然搬來鎮上了,但是在村裏的威望還是很高的呀。”


    顧棠笑眯眯地道:“都是他們客氣,我一個老太太,什麽都不會的。”


    “您太謙虛了。”督查接了話,道:“您這孫子學習好,你種地收成頗豐,怪不得他們都說想來取取經呢。”


    然而沒人敢。當初那幾畝地的大蔥種下去之後,劉家人在村口天天罵顧棠,什麽狗眼看人低,什麽有發財的門路不說等等。


    村裏人原本就不是什麽意誌堅定之輩,反而一個個的都想著一夜暴富,被劉家兄弟幾個說了幾次,也就加入了辱罵顧棠行列。


    什麽老太太沒良心等等話題又開始流傳了。


    顧棠也是有所耳聞的。


    新村長也道:“您不知道,您那老屋,地都給人犁了一遍呢。”


    督查跟著笑了起來,“不止,他們把您院子裏的土都給換了,說您是土地神下凡,種什麽貴什麽。”


    顧棠笑了兩聲,“不敢當不敢當,人啊,要一心向善,這樣才有菩薩保佑。”


    一心向善這個話題可以說,菩薩就算了,督查陪著她一頓扯,扯到旁邊新村長都著急了。


    他輕輕一咳,道:“聽說您在白下村承包了十畝地,不知道今年種了什麽?”


    這沒什麽好瞞的,地就在那兒放著,再說長出來的蒜苗隻要是莊稼人看一眼就能看出來。知道她上一波種的生薑的人也不在少數。


    “今年種的大蒜。”顧棠平靜地說:“那是十畝沙壤土,土質疏鬆排水好,適合種這些鱗莖類的。”


    督查點點頭,從這話就能聽出來這老太太是有真才實學的,他又道:“其實我們今天來,也是村民們的請托,讓我們來看看你好不好。”


    顧棠微妙地一笑,好像在說,就這麽點路,他們不能自己來?


    督查笑眯眯地完全就是不理解的樣子,又道:“知道您還種著地,我們就放心了。”


    新村長又道:“村民們其實是想托我們問問您,他們種大蒜行嗎?”


    顧棠皺了皺眉頭,新村長忙道:“他們那大蔥種得全賠本了,所以這次想慎重一點。”


    顧棠道:“倒也不是不行,不過屏興村的土地是壤質土,想要種大蒜得狠狠地翻地,最好上頭再摻一點細沙石。現在溫度低,過去種大蒜的時候了,想要收成好,得用地膜。另外前頭那承包地的老板,三年了都沒叫地休息過,前頭他們種得又是大蔥,我想想……”


    “對,這次要深翻,要在深處下基肥才可以。”


    顧棠跟他們倒了一肚子的原主的種田經,中間還摻了不少她知道的專業名詞,總之顯得非常專業。


    最後還道:“至於種什麽,看看期貨指數,看看中央台的農業頻道,就知道了。”


    出來的時候,督查熱血沸騰都想去試試種田了,他道:“屏興村民風不好,舉報成風,這分明就是個一心鑽研種地技術的老太太,非得說人家搞封建迷信,以後要注意這一點。”


    新村長歎息了一句,“他們還很懶,我覺得深耕地這一條他們就做不到。他們還打跑了承包商,這邊的地是沒人會來承包的了。”


    這話題一說,督查的熱血立即就降溫了,照這個趨勢,不出兩年,屏興村的年輕人就得為了養活自己,全都出去打工了。


    新村長也想到了這一點,不過他想的是那個時候就好管了。


    第97章 離開不孝子孫後我飛黃騰達了


    雖然屏興村人人都知道了顧棠要種大蒜,也逼著村長去問過了,但是真到動手的時候,沒有一個人去耕地。


    直接給新村長整了個沒脾氣。


    但是下來他們該養地了吧?沒有,就那麽放著了,別說堆肥埋豆渣了,連草木灰都沒有。


    這是完全指著天吃飯呢,新村長說了兩次,反倒把自己氣得夠嗆。


    日子一天天過去,眼瞅著就到了寒假。


    顧棠也沒閑著,直接帶著顧鬆唯出門了,還是遠門。


    她下一步的計劃是種藜麥,雖然她試種的那一小塊地長得還行,但是藜麥的的確確是要在高海拔的地方才能長得更好。


    而且白下村距離屏興村也不過就是一百公裏的路程,她不想距離這些人太近,倒不是怕,就是大好人生,沒必要跟這些人糾纏。


    所以整個寒假,顧棠把她看重的幾個城市走了個遍,最後打算落腳在盧蘇市,這裏海拔將近一千米,適合藜麥生長,距離屏興村也有將近一千公裏,也不是外出打工的首選地,從以後,劉家四個兄弟想要見她,隻能在夢裏了。


    顧棠動作麻利開了公司,承包了第一批一共十畝的地,還在市裏租了房子,順便給顧鬆唯辦了轉學。


    因為在本市開了公司,政策有一定程度的傾斜,顧鬆唯直接上了最好的小學。


    現在她跟那邊唯一的牽絆,就是她那十畝的大蒜了。


    忙碌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快,到了四月,顧棠的十畝大蒜又賣出去了高價,收蒜的竟然還是老熟人,去年收她生薑的那一位老板。


    老板見了她就無奈的笑笑,“去年你就說你要種大蒜,真是沒想到。不過你這蒜種得是真好,這波收了種什麽?”


    顧棠笑眯眯地,“不種了,當初就承包了一年的地,現在他們要收迴去了。”


    “也是。”老板道:“這兩年蔥薑蒜跟瘋了一樣的漲,他們這沙壤地能種蒜又能種薑,沒道理叫你承包。”


    兩人站在地頭閑聊兩句,老板給了她一張名片,“以後你再種什麽,記得先給我打個電話。”


    顧棠收下名片,又帶著她的一人一狗一雞一貓搬家了。五月底,她的第一波藜麥剛撒下去,劉家兄弟又出事了。


    一出還是兩個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女配專治不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睡醒就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睡醒就餓並收藏女配專治不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