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她就是太喜歡你了。女人嘛,不就是這樣的?越喜歡就越要作妖,不信你問你大嫂。”
白月也笑眯眯道:“就是,你是不知道她最近多反常,幹點什麽都生氣,還不都是為了你。”
高喜俊故意當著人家父母的麵又看了看顧宜香,道:“香香,你說呢?你是小孩子,你不會騙人的對不對?”
顧宜香輕輕點頭,小聲道:“我、我小姑姑的確是喜歡你。她——我們都能看出來。”
“我妹妹那個人,你也知道,被我爸慣壞了,要強較真,拉不下臉,其實她早就後悔了。要說這也是我的錯,我那天要是跟二興去找你就好了,不然哪兒至於成這樣?好好的一樁婚事。”
“這叫好事多磨。”白月依舊是一臉的笑意,擠得眼睛都彎了起來,“不過大嫂也要說你,你是男人,你要大度一點的,女孩子耍耍小脾氣,那是在乎你,你別往心上去。”
“聽你大嫂的準沒錯!”顧一隆眼珠子一轉,又把顧宜香拉了過來,“你看香香,你一直說香香聽話懂事還有天分,我像你這麽大的時候,香香都兩歲了。”
“爸!你說什麽呢!”再說她什麽都不想,聽到這樣的話,就好像兩人差了輩分,顧宜香直接跑迴房間裏了。
“這孩子,怎麽還害羞起來了?”白月半真半假的抱怨一句,“她還叫你小姑父呢,這不是長輩嗎?”
這夫妻兩個是完全沒往那方麵想。
高喜俊道:“不用送我,我自己出去就行。”
顧一隆還是堅持著把他送到了樓下,然後道:“你跟我爸不是一個廠子的嗎,遇見了你就叫一聲顧師傅,當著那麽多人呢,他總不可能不理你。這一來二去的有了來往,後頭你跟我妹妹的事兒就沒問題了。”
高喜俊裝腔作勢道:“我坐辦公室的,顧師傅是車間的。”
“總是能遇到的,總不能不吃飯吧。”顧一隆笑道:“慢慢來,這才多久?我爸那個人記仇還會翻舊賬,你稍微等等。我妹妹都多大了?男的40歲了還能找20的,女的呢?再拖下去他比誰都著急!”
顧一隆送走高喜俊,迴來美滋滋的就著豬耳朵又喝了口啤酒,“看你再在爸跟前說我壞話!”
高喜俊這個時候也站在樓下往上看,“活該!”
周二早上,顧棠的采訪報道發表了。
《經濟報》第二版,占了半個版麵的位置,還配了一張圖。
下午,顧棠拿著她申請的報紙迴家,看見自家桌上也放了一份。
顧大誌笑眯眯道:“我買了十份,給孫書記他們人人都送了一份。”
顧棠失笑,“我跟單位還申請了一份免費的。廠裏不訂《經濟報》嗎。”
“那能一樣嗎?”顧大誌看起來比她還要驕傲,“你那個好好收起來,咱們先看我這個。”
深秋的黃昏,陽光已經完全起不到照明的作用了,家裏開的是日光燈,光線慘白慘白的,顧棠看見顧大誌兩個手都翻黑了,可見他看了多少次。
顧棠放下東西洗好手,坐在他旁邊,道:“爸爸媽媽,你們覺得我寫的好不好?”
“好!怎麽不好?”老兩口異口同聲的迴答道,“內容深刻,發人深省!”
說完事先商量好的套路,成佳惠還歎了口氣,道:“你不知道,我當年也有機會去供銷社上班的,就是現在的西海百貨商場。”
“我還記得當年你——應該是你四歲生日剛過沒兩天,供銷社想招一個糖果櫃台的售貨員,想來我們單位找個有經驗的。我跟另外一個人都入選了。”
“你別看是要把我們挖走,但是我們廠長就還挺高興的,那可是供銷社的售貨員,以後他買東西也方便不是?”
“我那會兒還在窗口開票,按理說挺合適的,不過那時候你二哥正好要上技校,你不知道那個時候技校多難上,最後我私底下跟那人商量好,當著供銷社的人說我不想去,這麽互相一交換,你二哥上了技校,我還去了辦公室,一個換兩個,可想當初售貨員多風光。”
“那人現在一定覺得虧大發了吧?”顧棠跟成佳惠笑,“辦公室退休就是幹部了,售貨員還是工人。”
“是啊。”成佳惠歎息道:“誰能想到呢。”
這份報道發出去,有感慨的不僅僅是成佳惠一個人。
還有不少風光不再的售貨員,以及黨曉柔。
“你妹妹什麽意思,她怎麽能這麽寫我!她說要來采訪我,我還以為是什麽好事!她這寫的都是什麽!’說到這個問題,這位已經從業15年的售貨員臉上滿是驕傲的表情,她覺得售貨員是最好的職位,她想在這個職位上一直幹到退休‘。”
黨曉柔一邊說,一邊把報紙撕了個稀爛,然後全扔在了顧二興身上。
“就算我沒給你們顧家生出孫子來,她也不能這麽不把我當迴事兒!”
報紙團是沒什麽殺傷力的,顧二興都沒躲,“從業15年的售貨員,這就看不出來是你啊,她連你姓黨都沒說,你也別這麽生氣。”
“怎麽不知道是我,我們店裏的人全都知道!她們都笑我是個傻子,為了上報紙什麽話都說得出來。”
“售貨員也可以了。”顧二興安慰道:“鐵飯碗,旱澇保收,比臨時工強多了。”
“我不管,你去把你妹妹罵一頓,不然我跟你沒完!”
顧二興又哄了幾句,下樓給往顧大誌家裏打電話去了。
顧棠接到電話,也沒客氣,“你等等。”
采訪是必定要錄音的,顧棠迴屋拿了磁帶,給顧二興放了,“你聽這個。”
話筒裏傳來稍微有點失真的聲音,但隻要認識黨曉柔的人,絕對不會聽錯的,這就是她的聲音。
“好!當售貨員不要太好!當年我當上售貨員的時候,我家裏還給我買了一塊手表呢。”
“怎麽不驕傲,我可太驕傲了。”
“落差?也沒有什麽落差,以前拿糧票肉票買東西,現在拿錢買,該買不到的東西他們還是買不到。你就說這板油,人人都想要,一頭豬撐死七八斤板油,那不得求著我給他們留下來?”
“我女兒?那肯定不能讓她們當售貨員的,她們學習好,要當售貨員也的去友誼商店。”
顧棠放完了錄音,然後道:“哥,這些我可都沒寫,我寫的是’內心滿都是驕傲,全身心的投入到祖國建設中,工作是不分貴賤的,愛國心也不分高下‘。”
這還真的沒話可說。
顧棠又道:“哥,你也稍微了解一下情況,別聽風就是雨的,顯得多沒主見?”
“行了不說了。天氣冷,我上樓了。”顧二興掛了電話,迴去跟黨曉柔說道:“說過了,她就這麽個人,你也太在意,而且真的沒寫你名字。再說上頭寫的不是挺好。”
黨曉柔哼了一聲,不說話了。
那邊顧棠放了電話,成佳惠問道:“二興打來的?”
顧棠點點頭,“二嫂覺得我寫得不好。”
成佳惠冷笑道:“她這個人喜歡出風頭,我記得當年你大哥剛迴來,我說給他們做點好的,想讓她幫我買兩斤五花肉,你不知道她臉上那個表情,那個得意的樣子,我一輩子都忘不了,真真小人得誌。”
“其實要我說……”成佳惠就猶豫了一秒,然後說得分外直白,“她是覺得她的內容太少,你就寫了她三行,你要加到六行,她說不定就好了。”
顧棠聳了聳肩,“她沒有代表性的,我要著重寫她,我這稿子質量就下來了。”
除了這兩位關係比較近的,還有單純的看了這份報道的人,也在感慨,不僅是感慨,還有激動。
因為顧棠在後頭還寫了這麽一條,“根據筆者的調查研究,想在友誼商店當售貨員,目前有以下幾種方式:第一,接班,如果你有直係親屬在友誼商店,等接班是最穩妥的方式。”
“第二,招聘。友誼商店缺人的時候會放出招聘信息,不過根據筆者了解,因為職位太過緊俏的關係,友誼商店上次公開招人,還是在三年前。”
“第三,有內部人員或者權威人士推薦。友誼商店對售貨員的要求比較高,身高1.6米以上,形象好氣質佳,笑容甜美,會說外語,他們有一大部分人員都是走內部推薦進來的。”
“第四,臨時工。可以先去友誼商店當臨時工,雖然沒有編製,但是一旦有職位空缺,簽訂正式合同的可能性是很高的。今年他們就有三個人簽訂了正式合同。”
“機會是屬於有準備的人的,如果真的想去友誼商店,可以抽空去問一問他們缺不缺人,現場展示自己的能力,也許能得到不錯的結果。”
“最後,筆者還是想提醒大家一句,友誼商店是一定曆史時期的產物。隨著改革開放和國門打開,我國同外界的貿易往來在逐年升溫,洋貨已經不再緊俏,托人從國外帶東西迴來也比較容易了。”
“並且隨著經濟以及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國貨的品質也在進一步提升。等外匯券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之後,友誼商店也終將風光不再,同其他的百貨商場一樣,隻是買賣商品的場所。”
雖然顧棠提醒過了,但是老祖宗關於死不迴頭也留了不少話下來,至少九成的人看的都是怎麽去友誼商店。
還有人把報紙剪了下來,好好夾在了筆記本裏。
當然也還有極個別的人看見了外匯券的消失,友誼商店終將風光不再,“倒是還有點東西。”
第二天一早,顧棠再去上班,主編鼓勵似的拍了拍她肩膀,“小顧不錯,早上報社接了幾個電話,都是熱心讀者說你那篇報道的,你這個抓熱點的能力很強,繼續努力。”
“謝謝主編的提拔!”大辦公室裏當著人,顧棠毫不客氣的商業互吹了一把,“都是主編教得好。”
主編就更滿意了,“下篇稿子抓緊寫,爭取把顧棠這個名字一炮打響!”
上午事情忙完,專門負責接電話的人給了顧棠一本反饋,都是上午打電話過來的熱心讀者。
這年頭沒有網絡,也沒留言,熱心讀者想提意見想反饋,第一就是通過電話,第二就是寫信。
報社也有專門的人負責這方麵的事物。
“一上午我接了47個電話,有7個都是說你那篇報道的。”這人滿臉都是笑,把記錄遞給了顧棠,“你看看,對你以後的報道是有幫助的。”
有感謝她寫了怎麽去友誼商店的,還有誇她報道寫得生動詳實,讓人想起當年的售貨員生涯的等等。
7個留言裏就隻有一條提到了她最後的提醒:我認為外匯券還會存在很長一段時間,友誼商店也是一樣,我們單位上個月還開會,說要幫國家創收,要把東西賣到國外去,要賺外匯呢。
顧棠看完這個,拿著東西去采訪出租車司機了。
周五照例又是一篇稿子交上去。
主編這次看得更加認真了,他還問了一句,“出租車行業會迴歸理性?”
顧棠點頭道:“出租車的收益,已經遠遠高於一般水平了,甚至是普通人工資的十倍,很顯然,再這麽下去,就是大家一窩蜂有門路的全都去當出租車司機。”
“而且我個人感覺,出租車公司這幾年加大發放牌照,有點先拉人進來擴大市場的感覺。試想當老百姓習慣有急事坐出租之後,出租車就成了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
“而且出租車現在這個收益,一個普通的工人,每月賺400塊上下,但是出租車司機的月收入都在6000以上。主編,我是覺得,現在牌照雖然每個月都要交1800,但是就算漲到三千,那還是一樣有人幹的,畢竟剩下來的錢也比普通人多。”
顧棠雖然這麽想,但是她沒寫得這麽細,全都藏在了急需監管部門治理這一項裏了。
主編想了想,也沒讓她加上去,道:“先這麽寫就可以了,看看反響,以後還可以出一個後續報道。”
顧棠說了聲好,還特別鄭重其事在自己的工作筆記上記錄了下來。
主編笑了一聲,態度更加地友善了,“雖然隻有兩篇報道,不過我們開會的時候,都覺得你已經有了自己的風格。總編還說想找別的工作,就可以看看你的報道,這個特點要繼續保持下去。”
顧棠又記了下來。
這態度就讓人很滿意。
顧棠道:“其實我有想過後續報道,打算寫個關於出租車市場的小型調查。根據我現在掌握的資料,目前咱們西海市一共發出去六千多張出租車牌照,據估算,黑車的數量大概是正規車的兩倍。”
“西海市的總人口大概在700萬上下,另外五年前出租車起步價3塊,每公裏0.8元,最高收入一萬出頭,現在起步5塊,每公裏1.2,等於說費用上漲了50%,最高收入還是一萬出頭,這證明什麽?出租車數量其實已經飽和了。不過具體的數字我還要再查證。”
“你放心大膽去做,介紹信報社給你開。”主編更滿意了,兩人又說了幾句工作,顧棠起身離開,主編還跟著站了起來,親自送她到辦公室門口。
工作上挺順利,這周末顧一隆跟顧二興迴來雖然沒搞什麽幺蛾子,但是顧宜香看她的眼神不太對勁兒。
這也不難推測,顧一隆平常在家裏肯定是沒少說她壞話的,以前顧宜香都沒這種反應,那現在也不會因為這個原因就不正常。
再考慮一下顧宜香這段人生中的大事——沒了原主逼她學習,那就隻剩下沒結成婚的“小姑父”了。
顧一隆請高喜俊吃飯了,還是去家裏吃的。
議題不用說,肯定又是說她顧棠的不好——不對,顧一隆是想讓她早點從家裏滾蛋的,所以九成九是在高喜俊麵前說她多喜歡他,八成還得替她道個歉。
不過這種手段,顧棠是不在乎的。
高喜俊上輩子過得不好,就是個撲街仔。
白月也笑眯眯道:“就是,你是不知道她最近多反常,幹點什麽都生氣,還不都是為了你。”
高喜俊故意當著人家父母的麵又看了看顧宜香,道:“香香,你說呢?你是小孩子,你不會騙人的對不對?”
顧宜香輕輕點頭,小聲道:“我、我小姑姑的確是喜歡你。她——我們都能看出來。”
“我妹妹那個人,你也知道,被我爸慣壞了,要強較真,拉不下臉,其實她早就後悔了。要說這也是我的錯,我那天要是跟二興去找你就好了,不然哪兒至於成這樣?好好的一樁婚事。”
“這叫好事多磨。”白月依舊是一臉的笑意,擠得眼睛都彎了起來,“不過大嫂也要說你,你是男人,你要大度一點的,女孩子耍耍小脾氣,那是在乎你,你別往心上去。”
“聽你大嫂的準沒錯!”顧一隆眼珠子一轉,又把顧宜香拉了過來,“你看香香,你一直說香香聽話懂事還有天分,我像你這麽大的時候,香香都兩歲了。”
“爸!你說什麽呢!”再說她什麽都不想,聽到這樣的話,就好像兩人差了輩分,顧宜香直接跑迴房間裏了。
“這孩子,怎麽還害羞起來了?”白月半真半假的抱怨一句,“她還叫你小姑父呢,這不是長輩嗎?”
這夫妻兩個是完全沒往那方麵想。
高喜俊道:“不用送我,我自己出去就行。”
顧一隆還是堅持著把他送到了樓下,然後道:“你跟我爸不是一個廠子的嗎,遇見了你就叫一聲顧師傅,當著那麽多人呢,他總不可能不理你。這一來二去的有了來往,後頭你跟我妹妹的事兒就沒問題了。”
高喜俊裝腔作勢道:“我坐辦公室的,顧師傅是車間的。”
“總是能遇到的,總不能不吃飯吧。”顧一隆笑道:“慢慢來,這才多久?我爸那個人記仇還會翻舊賬,你稍微等等。我妹妹都多大了?男的40歲了還能找20的,女的呢?再拖下去他比誰都著急!”
顧一隆送走高喜俊,迴來美滋滋的就著豬耳朵又喝了口啤酒,“看你再在爸跟前說我壞話!”
高喜俊這個時候也站在樓下往上看,“活該!”
周二早上,顧棠的采訪報道發表了。
《經濟報》第二版,占了半個版麵的位置,還配了一張圖。
下午,顧棠拿著她申請的報紙迴家,看見自家桌上也放了一份。
顧大誌笑眯眯道:“我買了十份,給孫書記他們人人都送了一份。”
顧棠失笑,“我跟單位還申請了一份免費的。廠裏不訂《經濟報》嗎。”
“那能一樣嗎?”顧大誌看起來比她還要驕傲,“你那個好好收起來,咱們先看我這個。”
深秋的黃昏,陽光已經完全起不到照明的作用了,家裏開的是日光燈,光線慘白慘白的,顧棠看見顧大誌兩個手都翻黑了,可見他看了多少次。
顧棠放下東西洗好手,坐在他旁邊,道:“爸爸媽媽,你們覺得我寫的好不好?”
“好!怎麽不好?”老兩口異口同聲的迴答道,“內容深刻,發人深省!”
說完事先商量好的套路,成佳惠還歎了口氣,道:“你不知道,我當年也有機會去供銷社上班的,就是現在的西海百貨商場。”
“我還記得當年你——應該是你四歲生日剛過沒兩天,供銷社想招一個糖果櫃台的售貨員,想來我們單位找個有經驗的。我跟另外一個人都入選了。”
“你別看是要把我們挖走,但是我們廠長就還挺高興的,那可是供銷社的售貨員,以後他買東西也方便不是?”
“我那會兒還在窗口開票,按理說挺合適的,不過那時候你二哥正好要上技校,你不知道那個時候技校多難上,最後我私底下跟那人商量好,當著供銷社的人說我不想去,這麽互相一交換,你二哥上了技校,我還去了辦公室,一個換兩個,可想當初售貨員多風光。”
“那人現在一定覺得虧大發了吧?”顧棠跟成佳惠笑,“辦公室退休就是幹部了,售貨員還是工人。”
“是啊。”成佳惠歎息道:“誰能想到呢。”
這份報道發出去,有感慨的不僅僅是成佳惠一個人。
還有不少風光不再的售貨員,以及黨曉柔。
“你妹妹什麽意思,她怎麽能這麽寫我!她說要來采訪我,我還以為是什麽好事!她這寫的都是什麽!’說到這個問題,這位已經從業15年的售貨員臉上滿是驕傲的表情,她覺得售貨員是最好的職位,她想在這個職位上一直幹到退休‘。”
黨曉柔一邊說,一邊把報紙撕了個稀爛,然後全扔在了顧二興身上。
“就算我沒給你們顧家生出孫子來,她也不能這麽不把我當迴事兒!”
報紙團是沒什麽殺傷力的,顧二興都沒躲,“從業15年的售貨員,這就看不出來是你啊,她連你姓黨都沒說,你也別這麽生氣。”
“怎麽不知道是我,我們店裏的人全都知道!她們都笑我是個傻子,為了上報紙什麽話都說得出來。”
“售貨員也可以了。”顧二興安慰道:“鐵飯碗,旱澇保收,比臨時工強多了。”
“我不管,你去把你妹妹罵一頓,不然我跟你沒完!”
顧二興又哄了幾句,下樓給往顧大誌家裏打電話去了。
顧棠接到電話,也沒客氣,“你等等。”
采訪是必定要錄音的,顧棠迴屋拿了磁帶,給顧二興放了,“你聽這個。”
話筒裏傳來稍微有點失真的聲音,但隻要認識黨曉柔的人,絕對不會聽錯的,這就是她的聲音。
“好!當售貨員不要太好!當年我當上售貨員的時候,我家裏還給我買了一塊手表呢。”
“怎麽不驕傲,我可太驕傲了。”
“落差?也沒有什麽落差,以前拿糧票肉票買東西,現在拿錢買,該買不到的東西他們還是買不到。你就說這板油,人人都想要,一頭豬撐死七八斤板油,那不得求著我給他們留下來?”
“我女兒?那肯定不能讓她們當售貨員的,她們學習好,要當售貨員也的去友誼商店。”
顧棠放完了錄音,然後道:“哥,這些我可都沒寫,我寫的是’內心滿都是驕傲,全身心的投入到祖國建設中,工作是不分貴賤的,愛國心也不分高下‘。”
這還真的沒話可說。
顧棠又道:“哥,你也稍微了解一下情況,別聽風就是雨的,顯得多沒主見?”
“行了不說了。天氣冷,我上樓了。”顧二興掛了電話,迴去跟黨曉柔說道:“說過了,她就這麽個人,你也太在意,而且真的沒寫你名字。再說上頭寫的不是挺好。”
黨曉柔哼了一聲,不說話了。
那邊顧棠放了電話,成佳惠問道:“二興打來的?”
顧棠點點頭,“二嫂覺得我寫得不好。”
成佳惠冷笑道:“她這個人喜歡出風頭,我記得當年你大哥剛迴來,我說給他們做點好的,想讓她幫我買兩斤五花肉,你不知道她臉上那個表情,那個得意的樣子,我一輩子都忘不了,真真小人得誌。”
“其實要我說……”成佳惠就猶豫了一秒,然後說得分外直白,“她是覺得她的內容太少,你就寫了她三行,你要加到六行,她說不定就好了。”
顧棠聳了聳肩,“她沒有代表性的,我要著重寫她,我這稿子質量就下來了。”
除了這兩位關係比較近的,還有單純的看了這份報道的人,也在感慨,不僅是感慨,還有激動。
因為顧棠在後頭還寫了這麽一條,“根據筆者的調查研究,想在友誼商店當售貨員,目前有以下幾種方式:第一,接班,如果你有直係親屬在友誼商店,等接班是最穩妥的方式。”
“第二,招聘。友誼商店缺人的時候會放出招聘信息,不過根據筆者了解,因為職位太過緊俏的關係,友誼商店上次公開招人,還是在三年前。”
“第三,有內部人員或者權威人士推薦。友誼商店對售貨員的要求比較高,身高1.6米以上,形象好氣質佳,笑容甜美,會說外語,他們有一大部分人員都是走內部推薦進來的。”
“第四,臨時工。可以先去友誼商店當臨時工,雖然沒有編製,但是一旦有職位空缺,簽訂正式合同的可能性是很高的。今年他們就有三個人簽訂了正式合同。”
“機會是屬於有準備的人的,如果真的想去友誼商店,可以抽空去問一問他們缺不缺人,現場展示自己的能力,也許能得到不錯的結果。”
“最後,筆者還是想提醒大家一句,友誼商店是一定曆史時期的產物。隨著改革開放和國門打開,我國同外界的貿易往來在逐年升溫,洋貨已經不再緊俏,托人從國外帶東西迴來也比較容易了。”
“並且隨著經濟以及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國貨的品質也在進一步提升。等外匯券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之後,友誼商店也終將風光不再,同其他的百貨商場一樣,隻是買賣商品的場所。”
雖然顧棠提醒過了,但是老祖宗關於死不迴頭也留了不少話下來,至少九成的人看的都是怎麽去友誼商店。
還有人把報紙剪了下來,好好夾在了筆記本裏。
當然也還有極個別的人看見了外匯券的消失,友誼商店終將風光不再,“倒是還有點東西。”
第二天一早,顧棠再去上班,主編鼓勵似的拍了拍她肩膀,“小顧不錯,早上報社接了幾個電話,都是熱心讀者說你那篇報道的,你這個抓熱點的能力很強,繼續努力。”
“謝謝主編的提拔!”大辦公室裏當著人,顧棠毫不客氣的商業互吹了一把,“都是主編教得好。”
主編就更滿意了,“下篇稿子抓緊寫,爭取把顧棠這個名字一炮打響!”
上午事情忙完,專門負責接電話的人給了顧棠一本反饋,都是上午打電話過來的熱心讀者。
這年頭沒有網絡,也沒留言,熱心讀者想提意見想反饋,第一就是通過電話,第二就是寫信。
報社也有專門的人負責這方麵的事物。
“一上午我接了47個電話,有7個都是說你那篇報道的。”這人滿臉都是笑,把記錄遞給了顧棠,“你看看,對你以後的報道是有幫助的。”
有感謝她寫了怎麽去友誼商店的,還有誇她報道寫得生動詳實,讓人想起當年的售貨員生涯的等等。
7個留言裏就隻有一條提到了她最後的提醒:我認為外匯券還會存在很長一段時間,友誼商店也是一樣,我們單位上個月還開會,說要幫國家創收,要把東西賣到國外去,要賺外匯呢。
顧棠看完這個,拿著東西去采訪出租車司機了。
周五照例又是一篇稿子交上去。
主編這次看得更加認真了,他還問了一句,“出租車行業會迴歸理性?”
顧棠點頭道:“出租車的收益,已經遠遠高於一般水平了,甚至是普通人工資的十倍,很顯然,再這麽下去,就是大家一窩蜂有門路的全都去當出租車司機。”
“而且我個人感覺,出租車公司這幾年加大發放牌照,有點先拉人進來擴大市場的感覺。試想當老百姓習慣有急事坐出租之後,出租車就成了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
“而且出租車現在這個收益,一個普通的工人,每月賺400塊上下,但是出租車司機的月收入都在6000以上。主編,我是覺得,現在牌照雖然每個月都要交1800,但是就算漲到三千,那還是一樣有人幹的,畢竟剩下來的錢也比普通人多。”
顧棠雖然這麽想,但是她沒寫得這麽細,全都藏在了急需監管部門治理這一項裏了。
主編想了想,也沒讓她加上去,道:“先這麽寫就可以了,看看反響,以後還可以出一個後續報道。”
顧棠說了聲好,還特別鄭重其事在自己的工作筆記上記錄了下來。
主編笑了一聲,態度更加地友善了,“雖然隻有兩篇報道,不過我們開會的時候,都覺得你已經有了自己的風格。總編還說想找別的工作,就可以看看你的報道,這個特點要繼續保持下去。”
顧棠又記了下來。
這態度就讓人很滿意。
顧棠道:“其實我有想過後續報道,打算寫個關於出租車市場的小型調查。根據我現在掌握的資料,目前咱們西海市一共發出去六千多張出租車牌照,據估算,黑車的數量大概是正規車的兩倍。”
“西海市的總人口大概在700萬上下,另外五年前出租車起步價3塊,每公裏0.8元,最高收入一萬出頭,現在起步5塊,每公裏1.2,等於說費用上漲了50%,最高收入還是一萬出頭,這證明什麽?出租車數量其實已經飽和了。不過具體的數字我還要再查證。”
“你放心大膽去做,介紹信報社給你開。”主編更滿意了,兩人又說了幾句工作,顧棠起身離開,主編還跟著站了起來,親自送她到辦公室門口。
工作上挺順利,這周末顧一隆跟顧二興迴來雖然沒搞什麽幺蛾子,但是顧宜香看她的眼神不太對勁兒。
這也不難推測,顧一隆平常在家裏肯定是沒少說她壞話的,以前顧宜香都沒這種反應,那現在也不會因為這個原因就不正常。
再考慮一下顧宜香這段人生中的大事——沒了原主逼她學習,那就隻剩下沒結成婚的“小姑父”了。
顧一隆請高喜俊吃飯了,還是去家裏吃的。
議題不用說,肯定又是說她顧棠的不好——不對,顧一隆是想讓她早點從家裏滾蛋的,所以九成九是在高喜俊麵前說她多喜歡他,八成還得替她道個歉。
不過這種手段,顧棠是不在乎的。
高喜俊上輩子過得不好,就是個撲街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