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故作輕鬆地笑道,「他走的越高,顧忌就會越多,相反不敢把咱們逼急了。」


    許明慶搖頭歎道,「現在這麽聰明,當初咋就犯傻呢?」安慰了秦氏幾句,就迴家了。


    許蘭舟想了想,還是去了古家看熱鬧。


    他看完熱鬧迴來,更沉重了。古家熱鬧得緊,不止村裏的絕大多數人家都去送了禮,連鎮上和縣城的一些員外和地主都來送禮了。還有個古家族親幫著記禮單,村裏的兩人幫著接待。古婆子肯定想不到這一步,一定是古望辰走之前安排好的。而且,古婆子看到他還翻了個白眼,理都沒理。


    他看了一眼許蘭因,就這傻樣,怎麽算得過思慮縝密的古望辰。別說家裏的銀子要不迴來,古望辰為了退親又不影響自己的名聲,不知會怎樣對付她……


    許蘭舟把古家的情況和自己的擔心說了,「你可要小心些,咱們弄不過他,鄉裏人也都都會幫著他,你別被算計進去。」


    許蘭因冷笑,原主可不就是被古望辰算計死了,連著這個家都完了。自己預知了他的險惡用心,當然不可能如他的願。


    見許蘭因沉默著,許蘭舟又道,「實在不行,咱也不要銀子了,你主動提出退親。惹不起,躲得起。」


    這孩子不錯。雖然摳門,但親人和銀子起衝突的時候,他首先想的是親人。


    許蘭因搖頭,她不願意就這麽便宜古望辰。說道,「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大不了魚死網破,古望辰中了舉,就更不願意因為銀子的事讓自己身敗名裂。」


    姐弟兩正說著話,許裏正和許大石來了。許裏正四十幾歲,跟許蘭因這一家是族親,隻不過已經出三服了,許蘭因弟姐要喊他三堂伯。


    許姓在小棗村是大姓,一大半的村人都是許家族人,許裏正的爹二爺爺還是許氏族長。他們父子兩人是小棗村的最高領導和許家族人最高領導,在村裏兩手遮天。除了現在還未迴村的舉人老爺,豆.豆.網。他們就是老大。


    他們一家在小棗村也最富,有一百多畝地,一片種滿了梨樹的小山坡。


    許蘭因對這位許裏正沒有好印象,覺得他家不地道。原主偷摘梨子是她的錯,但都是親戚,梨子也不值多少錢,他們應該私下教育或是索賠,何苦把事情鬧大開。小姑娘背著小偷的名聲,讓她將來怎麽辦?


    許大石沉著臉,許裏正笑得一臉褶子。


    他是貴客,許蘭舟趕緊上前笑道,「三堂伯來了,請屋裏喝茶。」


    許裏正擺擺手,笑道,「古舉人中了舉,是咱們村的榮光,是咱們所有小棗村人的榮光。就是整個三石鎮,百年間也隻出了這麽一個舉人。剛剛縣太爺的師爺也來了古家,還代表縣太爺送了賀禮。」說這話的時候笑容更深,真的覺得自己也滿身榮光。


    他背著手走了幾步停下,臉一下嚴肅下來,又道,「最近村裏有些對古舉人和苗氏不好的傳言,我知道是你們家傳出來的。」


    許蘭舟氣道,「三堂伯,那些不是傳言,是真的。古望辰騙著我姐姐賣了地,還不想娶她……」


    許裏正更不好高興了,皺眉說道,「因丫頭這麽大的人,誰騙得了?她自願送古舉人程儀,是她大氣,有眼光,古舉人年紀輕輕可不是中了舉?他們如此,傳出去是一段佳話,哪裏有你們說的那樣不堪。我從來沒聽古舉人說過不娶蘭丫頭的話,他敢這樣欺負我們許家姑娘我也不會答應。你們萬不能因為心疼那幾畝地,就壞古舉人的名聲。要知道,我們村出了個舉人,連後生找媳婦都比之前容易得多。他的名聲壞了,我們整個小棗村和整個許家都會跟著丟臉。」又指著許大石冷聲說道,「這幾個孩子不懂事,可你這麽大的人了不會不懂事,迴去告訴你奶把嘴閉緊些。若再敢到處去傳那些瞎話,我第一個不答應,到時別說我不念親戚情份。」


    許大石的拳頭握緊了,卻敢怒不敢言。


    許裏正又換了一張笑臉,對許蘭因說道,「因丫頭,你有福氣,就要當舉人娘子了,以後說不定還能當誥命。你當了誥命,咱們許家姑娘都榮光。」又語重心腸地教育道,「嫁進了古家,也不要忘了你爹娘和弟弟們對你和古舉人的好,要多幫扶弟弟們……」


    這話說的連他都覺得違心,低咳了幾聲。所有人都知道,那古婆子刻薄摳門,又看不上這個兒媳婦,怎麽可能讓她貼補娘家。但是,明麵不能貼,可以暗中貼啊,以後古舉人中了進士當了官,銀子多的能打狗,手指縫裏漏點出來都夠他們一家人過活了。


    許蘭因沒想到古人的「集體觀念」比現代人還強,攜手把踩高捧低詮釋得淋漓盡致。古望辰還沒迴來,這些人就恨不得把他捧上天。


    許蘭舟氣道,「就那兩個人,誰有本事從他們手指縫裏撿銀子……」


    見許裏正沉了臉,隻也得把後麵的話咽下。


    許裏正斥責了許蘭舟幾句,又說了些古望辰為村裏增光,以後還會為村裏帶來更多實惠之類的話,讓他們識大體,聰明些。如今的古望辰成了整個小棗村的驕傲,不要說他這個裏正,就是村民們都不願意聽到有人說古望辰的壞話。


    之後就笑眯眯去古家吃晚飯,還對許大石和許蘭舟說,「你們是古舉人未來的大舅子和小舅子,現在也該去古家幫幫忙,莫讓外人說三道四。」


    許裏正見許大石和許蘭舟都沉著臉沒動,就自己走了。他實在搞不懂這家人的短視,能嫁給古舉人是多大的福氣,那是他祖家墳燒了高香,當然也是自家祖墳燒了高香。哪怕古家母子真想反悔,他們也該想辦法讓古家反悔不了,死命嫁進去才是……


    許大石歎息了幾聲,迴家跟許老頭夫婦和父親商量去了。


    許蘭因見兩個弟弟都沉著臉,秦氏在臥房裏的歎氣聲也異常清晰。便寬慰他們道,「無事,天無絕人之路,總會想到法子的。」


    說完,便挽著袖子進了廚房。再難過,飯還是要吃。這個家裏,此時隻有她撐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四喜 卷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灩灩清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灩灩清泉並收藏大四喜 卷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