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蘭因要陪胡依,許蘭舟隻好留在家陪許蘭亭。


    許蘭舟一再囑咐許蘭因,那架繡屏要賣個好價錢,低於三百兩堅決不賣。


    許蘭因笑道,「我又不傻,當然知道要賣好價了。」


    看到許蘭亭眼裏濃濃的不舍,許蘭因捏著他的小臉許願道,「爭取今天把繡品賣個好價錢,給你買好吃的帶迴來。明天領你去醫館,晌午在酒樓裏吃飯,再去書齋和墨齋給你買書和筆墨紙硯……」


    不該任性的時候小正太絕對不會任性,小聲說道,「好。」


    趙無又囑咐許蘭舟幫他接收麻子。


    今天早上他已經放飛了麻子,腿上還係了個小竹管,裏麵的紙上寫了幾個字,「嬸子,麻子幾時到家,你幾時放飛。」


    小棗村離寧州府隻有二百多裏路,若麻子直接飛迴家不走冤枉路,不到一個時辰就能飛迴去。


    這個時代也有信鴿,但是送信失誤大,也不可能想讓它去哪裏就去哪裏,所以重要的情報還是讓人送。但趙無沒有那麽多資源,又恰巧麻子特別聰明,所以他希望把麻子訓練好了,以後能幫自己辦事。


    若不是因為許蘭舟要留下陪許蘭亭,他就要留下等麻子的消息。


    許蘭舟興奮地點點頭,他也極是期待呢。


    幾人出了門,依然是兩輛馬車,胡依和許蘭因、萌兒一輛,趙無和胡萬一輛。


    寧州府比南平縣城大了十倍不止,街道寬闊,人流湧動,吆喝聲此起彼伏。


    蘭馨繡坊在寧州府最繁華的黃石大街。道路都是青石板鋪成,可以同時並行十輛馬車,兩邊小樓鱗次櫛比,具是掛著彩綾彩燈,熱鬧非凡。


    到了街口,幾人下車走路。


    胡萬指著一棟灰牆黛瓦深朱色門窗的三層小樓說,「那個徐氏茶行,就是我嶽家的產業。」


    許蘭因已經聽說過,徐氏產的茶葉是貢茶,也是大名最大的四大茶商之一,徐家是妥妥的皇商。徐家嫡支在福建主管茶園和製茶,家主還擔任著戶部底下的一個掛名小官,胡萬的嶽丈是庶支,負責中部幾個省徐氏茶葉的銷售。


    他即使是庶支,也比胡家有錢的多。


    而胡家經營的項目不少,但規模都不大,胡萬找到徐家姑娘算是高攀了。主要是徐姑娘的父親看上了胡萬,覺得他精明又不失穩重,書也讀得好,引導好了以後會有大出息。


    幾人直接去了蘭馨繡坊。


    胡萬對一個三十幾歲的男人拱手客套幾句,介紹了胡依幾人後,就笑道,「他們帶來一幅好繡品,趙掌櫃看看有沒有興趣。」


    趙掌櫃趕緊把幾人請進小屋。


    幾人落坐,小二上了茶,趙無就把手中的小繡屏放在地上,再把外麵包裹的素絹取下。


    趙掌櫃的眼裏閃了一下精光,起身來到繡屏前麵仔細看著。


    胡萬笑道,「我年輕見識短薄,竟是第一次看到花熊的繡品,還如此精妙。」


    趙掌櫃看完前麵,又轉到後麵,背麵如前麵一樣。


    趙掌櫃的眼裏又閃了一下精光,捏著胡子笑道,「不錯,還是雙麵繡。我也是第一次看見花熊的繡品,至於是不是第一幅繡花熊的繡品,倒是不太清楚……這幅繡品繡得極好,突出了花熊的憨態、頑皮。那麽碩大兇狠的家夥,可愛程度堪比小狗小貓……」他看看趙無道,「你想賣多少銀子?」


    趙無看向許蘭因。


    趙掌櫃的腿偶而會靠在旁邊的椅子上,許蘭因就靠去了椅子的另一邊,聽到趙掌櫃心裏對繡屏的讚譽更高,還特別確定這就是大名第一幅繡花熊的繡品。在他想來,雖然這隻是一個炕屏,但因為之前無人繡花熊,繡品又布局好,繡得好,若賣好了不會低於六百兩銀子。


    她暗忖,商家也要賺錢,那麽自己至少應該賣個五百兩才劃算。


    她笑道,「聽胡大哥說,蘭馨繡坊是咱們省最大的繡坊。能做到這個規模,趙掌櫃不止有一個經商的好頭腦,還有一雙慧眼,繡品的好趙掌櫃肯定看出來了。我喊個良心價,六百兩銀子。」


    趙掌櫃笑笑,因為是胡萬帶來的,他不好太壓價,但六百兩他肯定不會給。笑道,「小娘子很會說話。這架繡屏若是大屏風,六百兩銀子的確賣得,但它是炕屏。這樣吧,我出四百兩銀子,很公平了。」


    許蘭因又誇了幾句繡屏,笑道,「一口價,五百兩。不能再低了,這麽多銀子是我娘交待的。」


    胡依已經被他們哆嗦得不耐煩了。嘟嘴說道,「許姐姐不會亂喊價,她說五百兩,肯定值這個價。」


    胡萬心裏當然是偏向許蘭因的,笑道,「我不偏不倚說句公道話,這副繡品確實值這個個價。趙掌櫃一轉手,定然不會少掙。」


    趙掌櫃指著胡萬笑道,「還說不偏不倚,你早偏到你妹子那邊了。罷了,就這個價吧。」


    轉手就能掙上百兩銀子,這個買賣還不錯。


    幾人歡歡喜喜出了繡坊,胡依嘟著嘴說道,「我還想買些漂亮的絲線和素綾繡花呢……」


    許蘭因笑道,「去徐姑娘的繡坊買呀。」


    胡依也笑起來,說道,「對呀,咱們照顧我大嫂的生意去。」


    胡萬的臉有些發燒,還是答應下來,「好。她的繡坊在另一條街,咱們下晌去。先在這條街上逛逛。」


    他們逛了這條街的銀樓、布莊、墨齋,胡依看中的東西胡萬掏錢,許蘭因看中的東西趙無掏錢。許蘭因嫌這裏的東西貴,買的很少。


    之後又去了第二繁華的青渠大街,逛了布莊和繡坊。胡依一路喊著腿走斷了,但依然逛得興味盎然。


    午時末才去了酒樓吃飯。


    酒至酣處,胡萬說了幾句他想在省城大展拳腳,卻舉步維艱的鬱悶。


    胡萬在省城做生意,若按胡家之前的模式做,完全沒有問題,他們胡家一直有采買來往於北方和南方。但胡萬想做大做強,始終沒想到更好的法子。


    胡家祖上是腳商,也就是倒買倒賣,南貨北賣。胡家一代一代都能吃苦,頭腦也精明,錢越掙越多,生意越做大,但格局始終不大。沒有自己的工場和賴以生存的獨家產品,沒有門路插進大生意或是海上貿易裏,受製不說,想做大做強根本不可能。他們開了不少鋪子,也開了酒樓、茶肆,由於沒有特色,都是生意平平。


    古人喜歡做家族企業,有了好產品,不僅自家人製,也喜歡自家人親戚,如他的嶽家徐家,種茶製茶賣茶一條龍,也賣茶給別的商家,但數量非常有限。


    胡家世代在京城,由於生意不好做,胡少更一家才搬到了南平縣城。胡萬知道自己還沒有本事在京城把生意做大,就選擇了省城寧州府。他總想超越自己父親,把生意做得更好。


    許蘭因說道,「胡大哥想把生意做大,跟家裏不一樣,必須跳出原來的框框,另辟蹊徑才行。」


    胡萬苦笑道,「我也知道要另辟蹊徑,卻不知道蹊徑在何處……」


    許蘭因不太懂生意,但今天看到一路喊腿斷了的胡依,想到了前世的大型綜合商場。進去了,基本上什麽都能買齊全。胡家的資金和人脈不可能開大型商場,但開個中小型「百貨商場」還是能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四喜 卷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灩灩清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灩灩清泉並收藏大四喜 卷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