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我本來還很期待來著,據說有些天資出眾之輩,一入藏法閣既有異象,會把各峰真君都引過來呢。”
“這是傳聞,當不得真的,藏法閣從來沒為誰顯過異象。倒是有人說,要是能得到和某位真君相同的心法,肯定會被收入門下。”
殷渺渺聽著,一時出了神。藏法閣有沒有為某人特別過她不知道,但慕天光和她說起過,當年他得到《易水劍》時,遭遇與旁人不同。
他們歸元門傳承道法的是守儀道尊的一尊石像,弟子們走到跟前,去觸摸他腰間懸掛的葫蘆——這是守儀道尊大名鼎鼎的法器,千流壺,號稱能收藏萬物——裏麵如果有適合他的心法,玉簡就會飛出來。
一百人中,九十九人能成功,剩下的那一個便是特例,要去摸石像左手上拿著的法尺。這是守儀道尊另一件著名法器,定天尺,裏麵記載著更艱難高深的心法,得到法尺中心法的弟子,一般按照心法的特性,直接被各門的門主收入門下。
而慕天光是一萬人乃至十萬人中的一個。
他摸完葫蘆沒有成功,再去摸法尺的時候,就有門主被驚動了,然而,法尺依舊沒有反應。當時,負責引導的修士還以為他資質極差,正十分失望時,掌門過來,對他說:“你去摸一下那把劍。”
守儀道尊的右邊的腰側懸著劍鞘,手握著劍柄,無處下手。他不知道該摸哪裏,遲疑著走上前去,手指剛碰到石像的右手,握緊的手突然就伸展開來,露出了掌心裏的劍柄。
他握住了劍柄,抽出了一道虛幻的光影。
這便是《易水劍》的傳承。
慕天光跟她提起這段舊事時,兩人誰也沒有放在心上,隻道是帳中的喁喁私語,誰能想到,原來冥冥之中,早有定數。
第351章 351
“到你了。”金丹修士的聲音喚迴了殷渺渺飄遠的神思。
她走上前去, 路過他時, 眼瞳中閃過一縷金光。藏法閣不允許同一個人進入兩次, 她是進不去的, 隻好拿幻術糊弄周圍的人。
現場沒有具體的計時工具,她不必多等時間,增添了十幾分鍾的暗示以後就撤去了,轉身佯裝剛走出來,遞過了一份中庸的玉簡。
金丹管事略有迷惑,但因想不到麵前的人耍了手段,很快忽略了,登記後勸勉了句:“好生修煉, 莫要懈怠。”
“是。”她應下,待辦事項上增添一條:門下弟子警覺性不夠, 需專項訓練。
得到心法後, 新弟子陸陸續續地引氣入體了。
有趣的是, 出身公侯家的綾羅少女第一個成功,在院子裏足足趾高氣昂了小半個月,直到燕妮第二個成功才停下, 而最蘭心蕙質的布衣少女漱玉, 卻是在兩個月後才摸到門檻。
講真,飽讀詩書, 出自書香門第的女孩, 反而不如農家女學得快, 的確很傷自尊, 殷渺渺不止一個晚上聽到她房中傳來低低的抽泣。但這便是修真界,凡間的尊卑會在修為麵前支離破碎,人們將通過自己的實力,建構起新的等級秩序。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修真界打破了出身的桎梏,比凡間公平一些——也僅僅是一些,背靠家族的修士們,最遲也是一個月內便成功引氣入體。
殷渺渺無意像登山時一樣插手他們的成長,以魂術暗示周圍,叫他們都忽略了自己的存在,作為隱形人觀察著自己的門派。
三月後,新人期結束,所有弟子搬離新芽院,成為了衝霄宗正式的外門弟子。
他們擁有了新的身份令牌,一套低階的法衣(隨著修為的上升,材料會更迭,但除非入內門,否則製式不變,堪稱門派校服),一個低階儲物袋(大約五立方米),一瓶補靈丹(10顆),十塊靈石(外門煉氣修士的月例)。
與此同時,他們也被分配到了各個不同的部門,完成定額的任務之餘,才能夠修煉。
衝霄宗下有諸多部門,分別是:人事堂(行政),懸壺院(醫療),靈禽苑(養殖),靈木園(種植),丹鼎閣(煉丹),神器坊(煉器、符籙),執法堂(檢察司法)……其中,人事和執法僅收內門弟子,考察十分嚴格,新人基本與其無緣。
招人最多的是靈木園和靈禽苑,對人數的要求多過資質,占去了一半有餘。丹鼎、神器二部關係到能否學到修真界最寶貴的技能,因此非常挑人,家族有關係的優先,資質其後,沒人脈沒實力的自然靠邊。
殷渺渺有心探尋一番,進了丹鼎閣。
期間發生了幾件趣事。
神器坊的人極為挑剔,萃華峰和千籙峰的關係戶占去了幾個名額後,領頭的有心找個能真正幹活的,挑挑揀揀了半天,最後選中了力氣大的郭大牛。燕妮本以為能和小夥伴重逢,可惜因為自報會種田,已經被靈木園的選走了,隻好遺憾地放棄。
漱玉在家時便寫了一筆好字,對於字符有著敏銳的直覺,一下子被掌符籙的人挑中,揚眉吐氣。而綾羅少女金翠華出自公侯家,自小挑剔胭脂水粉,這一點居然幫她入了丹鼎閣。
但是除了個別出挑的,殷渺渺發現,絕大部分凡間來的弟子都進了靈木園和靈禽苑,而丹鼎、神器二地,修真家族占了七八成。
進入丹鼎閣以後,她的想法再一次得到了驗證:這個掌管著全門派丹藥用度的部門,基本上等同於圓丘真君的第二個金石峰。
深究其原因,和衝霄宗的製度脫不了幹係。
前文提過,衝霄宗和元嬰的關係類似於周代的分封製,元嬰名下自有財產,然而與之不同的是,元嬰真君在門派內同時擔任著掌事的職責。
以丹鼎閣為例,最高的領導名為“掌事”,既是圓丘真君,負責主控全局,基本不管具體的事物;其下設立“管事”,相當於是高層的領導,是丹鼎閣實際上的掌權人;再接下去是“領事”,相當於是中層領導;領事下再設“執事”,這是最小的領頭人,類似於小組長,手下管著幾個普通弟子。
圓丘真君門下有五六個親傳弟子,弟子們修為漸長,自然要在門派內領取職務。而他們拜在金石峰下,習得一手煉丹的本事,除了丹鼎閣,還能去哪裏效力?
人心不居中,誰人不偏袒?圓丘真君作為掌事,同樣是會煉丹,當然更傾向於提拔自己的弟子。久而久之,出自金石峰的弟子便占據了多數管理位置,其中有家族的,免不了要投桃報李,提拔幾個自家人,於是,關係網越布越大,沒人脈沒派係的煉丹師,隻能仰仗他們鼻息。
萃華峰和千籙峰也差不多是類似的情況。靈木園好一些,辟芷峰的秋蘭真君與世無爭,弟子不多,靈木園人口基數又大,分了辟芷峰係、家族係、凡間係等多個勢力,互相製衡,多年來始終不曾出現一家獨大的情況。
然而,殷渺渺並沒有急著改變什麽,是好是壞,親身體會了再說。
*
丹鼎閣的煉丹師沿用十四洲通用的煉丹師考核標準,分為天、地、玄、黃四個級別,並且按此授予職位。
最低級別的黃級煉丹師,也就是行政上最小的“執事”,以此類推,玄級是“領事”,地級是“管事”,天字級別的煉丹師,衝霄宗內隻有兩個,一個是圓丘真君,一個是扶乙真君。
值得一提的是,專門搞煉丹的丹心門裏的天字級最多,有四個,其中掌門據說已摸到了天字以上的“神”字級別,能夠煉出極其珍貴的神品丹藥,十四洲隻此一人。由此可見,能夠憑借專業開宗立派的都有過人之處,水平不在三大宗門之下。
不過這些和外門弟子沒啥關係,初來乍到,殷渺渺他們被分配到的任務就是處理爐灰——煉完丹後,無論成功與否,爐內都會留下一些殘渣,殘存著些許藥力的是丹液,能夠培育靈植的是藥渣,最後剩下來沒有任何用的才是爐灰。
但是殷渺渺做了一個多月後,發現有弟子專門收了爐灰去賣,有蟲類的妖獸十分喜愛這樣的生活環境,會以灰築巢,雖然幾車也賣不了一兩個靈石,但對於收入微薄的外門弟子來說,多少算是個補貼。而即便是這樣的蠅頭小利,也必須在靈禽苑有門路才能做到。
這無疑是一個壞消息。
殷渺渺算了一筆賬:普通的外門弟子月例十靈石,食堂吃飯的包月套餐八靈石,最低階的補靈丹市價十二靈石,一瓶三顆,迴春丸十八靈石,一瓶一顆,有點防禦功效的法衣二三十靈石是底價,好一些的要上百……而修煉並非依靠每日打坐就能穩步上升,丹藥、符籙、法衣、法器,皆是行走必備的用品。
宗門發放的月例,根本不足以外門弟子修煉。而門派之所以定下了這個份額,是希望弟子們能夠在修煉之餘接取任務作為曆練,所以,無償的義務勞動量不大,應該有足夠的時間爭取有償勞動。
可惜的是,規定是規定,現實並非如此。
“這是傳聞,當不得真的,藏法閣從來沒為誰顯過異象。倒是有人說,要是能得到和某位真君相同的心法,肯定會被收入門下。”
殷渺渺聽著,一時出了神。藏法閣有沒有為某人特別過她不知道,但慕天光和她說起過,當年他得到《易水劍》時,遭遇與旁人不同。
他們歸元門傳承道法的是守儀道尊的一尊石像,弟子們走到跟前,去觸摸他腰間懸掛的葫蘆——這是守儀道尊大名鼎鼎的法器,千流壺,號稱能收藏萬物——裏麵如果有適合他的心法,玉簡就會飛出來。
一百人中,九十九人能成功,剩下的那一個便是特例,要去摸石像左手上拿著的法尺。這是守儀道尊另一件著名法器,定天尺,裏麵記載著更艱難高深的心法,得到法尺中心法的弟子,一般按照心法的特性,直接被各門的門主收入門下。
而慕天光是一萬人乃至十萬人中的一個。
他摸完葫蘆沒有成功,再去摸法尺的時候,就有門主被驚動了,然而,法尺依舊沒有反應。當時,負責引導的修士還以為他資質極差,正十分失望時,掌門過來,對他說:“你去摸一下那把劍。”
守儀道尊的右邊的腰側懸著劍鞘,手握著劍柄,無處下手。他不知道該摸哪裏,遲疑著走上前去,手指剛碰到石像的右手,握緊的手突然就伸展開來,露出了掌心裏的劍柄。
他握住了劍柄,抽出了一道虛幻的光影。
這便是《易水劍》的傳承。
慕天光跟她提起這段舊事時,兩人誰也沒有放在心上,隻道是帳中的喁喁私語,誰能想到,原來冥冥之中,早有定數。
第351章 351
“到你了。”金丹修士的聲音喚迴了殷渺渺飄遠的神思。
她走上前去, 路過他時, 眼瞳中閃過一縷金光。藏法閣不允許同一個人進入兩次, 她是進不去的, 隻好拿幻術糊弄周圍的人。
現場沒有具體的計時工具,她不必多等時間,增添了十幾分鍾的暗示以後就撤去了,轉身佯裝剛走出來,遞過了一份中庸的玉簡。
金丹管事略有迷惑,但因想不到麵前的人耍了手段,很快忽略了,登記後勸勉了句:“好生修煉, 莫要懈怠。”
“是。”她應下,待辦事項上增添一條:門下弟子警覺性不夠, 需專項訓練。
得到心法後, 新弟子陸陸續續地引氣入體了。
有趣的是, 出身公侯家的綾羅少女第一個成功,在院子裏足足趾高氣昂了小半個月,直到燕妮第二個成功才停下, 而最蘭心蕙質的布衣少女漱玉, 卻是在兩個月後才摸到門檻。
講真,飽讀詩書, 出自書香門第的女孩, 反而不如農家女學得快, 的確很傷自尊, 殷渺渺不止一個晚上聽到她房中傳來低低的抽泣。但這便是修真界,凡間的尊卑會在修為麵前支離破碎,人們將通過自己的實力,建構起新的等級秩序。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修真界打破了出身的桎梏,比凡間公平一些——也僅僅是一些,背靠家族的修士們,最遲也是一個月內便成功引氣入體。
殷渺渺無意像登山時一樣插手他們的成長,以魂術暗示周圍,叫他們都忽略了自己的存在,作為隱形人觀察著自己的門派。
三月後,新人期結束,所有弟子搬離新芽院,成為了衝霄宗正式的外門弟子。
他們擁有了新的身份令牌,一套低階的法衣(隨著修為的上升,材料會更迭,但除非入內門,否則製式不變,堪稱門派校服),一個低階儲物袋(大約五立方米),一瓶補靈丹(10顆),十塊靈石(外門煉氣修士的月例)。
與此同時,他們也被分配到了各個不同的部門,完成定額的任務之餘,才能夠修煉。
衝霄宗下有諸多部門,分別是:人事堂(行政),懸壺院(醫療),靈禽苑(養殖),靈木園(種植),丹鼎閣(煉丹),神器坊(煉器、符籙),執法堂(檢察司法)……其中,人事和執法僅收內門弟子,考察十分嚴格,新人基本與其無緣。
招人最多的是靈木園和靈禽苑,對人數的要求多過資質,占去了一半有餘。丹鼎、神器二部關係到能否學到修真界最寶貴的技能,因此非常挑人,家族有關係的優先,資質其後,沒人脈沒實力的自然靠邊。
殷渺渺有心探尋一番,進了丹鼎閣。
期間發生了幾件趣事。
神器坊的人極為挑剔,萃華峰和千籙峰的關係戶占去了幾個名額後,領頭的有心找個能真正幹活的,挑挑揀揀了半天,最後選中了力氣大的郭大牛。燕妮本以為能和小夥伴重逢,可惜因為自報會種田,已經被靈木園的選走了,隻好遺憾地放棄。
漱玉在家時便寫了一筆好字,對於字符有著敏銳的直覺,一下子被掌符籙的人挑中,揚眉吐氣。而綾羅少女金翠華出自公侯家,自小挑剔胭脂水粉,這一點居然幫她入了丹鼎閣。
但是除了個別出挑的,殷渺渺發現,絕大部分凡間來的弟子都進了靈木園和靈禽苑,而丹鼎、神器二地,修真家族占了七八成。
進入丹鼎閣以後,她的想法再一次得到了驗證:這個掌管著全門派丹藥用度的部門,基本上等同於圓丘真君的第二個金石峰。
深究其原因,和衝霄宗的製度脫不了幹係。
前文提過,衝霄宗和元嬰的關係類似於周代的分封製,元嬰名下自有財產,然而與之不同的是,元嬰真君在門派內同時擔任著掌事的職責。
以丹鼎閣為例,最高的領導名為“掌事”,既是圓丘真君,負責主控全局,基本不管具體的事物;其下設立“管事”,相當於是高層的領導,是丹鼎閣實際上的掌權人;再接下去是“領事”,相當於是中層領導;領事下再設“執事”,這是最小的領頭人,類似於小組長,手下管著幾個普通弟子。
圓丘真君門下有五六個親傳弟子,弟子們修為漸長,自然要在門派內領取職務。而他們拜在金石峰下,習得一手煉丹的本事,除了丹鼎閣,還能去哪裏效力?
人心不居中,誰人不偏袒?圓丘真君作為掌事,同樣是會煉丹,當然更傾向於提拔自己的弟子。久而久之,出自金石峰的弟子便占據了多數管理位置,其中有家族的,免不了要投桃報李,提拔幾個自家人,於是,關係網越布越大,沒人脈沒派係的煉丹師,隻能仰仗他們鼻息。
萃華峰和千籙峰也差不多是類似的情況。靈木園好一些,辟芷峰的秋蘭真君與世無爭,弟子不多,靈木園人口基數又大,分了辟芷峰係、家族係、凡間係等多個勢力,互相製衡,多年來始終不曾出現一家獨大的情況。
然而,殷渺渺並沒有急著改變什麽,是好是壞,親身體會了再說。
*
丹鼎閣的煉丹師沿用十四洲通用的煉丹師考核標準,分為天、地、玄、黃四個級別,並且按此授予職位。
最低級別的黃級煉丹師,也就是行政上最小的“執事”,以此類推,玄級是“領事”,地級是“管事”,天字級別的煉丹師,衝霄宗內隻有兩個,一個是圓丘真君,一個是扶乙真君。
值得一提的是,專門搞煉丹的丹心門裏的天字級最多,有四個,其中掌門據說已摸到了天字以上的“神”字級別,能夠煉出極其珍貴的神品丹藥,十四洲隻此一人。由此可見,能夠憑借專業開宗立派的都有過人之處,水平不在三大宗門之下。
不過這些和外門弟子沒啥關係,初來乍到,殷渺渺他們被分配到的任務就是處理爐灰——煉完丹後,無論成功與否,爐內都會留下一些殘渣,殘存著些許藥力的是丹液,能夠培育靈植的是藥渣,最後剩下來沒有任何用的才是爐灰。
但是殷渺渺做了一個多月後,發現有弟子專門收了爐灰去賣,有蟲類的妖獸十分喜愛這樣的生活環境,會以灰築巢,雖然幾車也賣不了一兩個靈石,但對於收入微薄的外門弟子來說,多少算是個補貼。而即便是這樣的蠅頭小利,也必須在靈禽苑有門路才能做到。
這無疑是一個壞消息。
殷渺渺算了一筆賬:普通的外門弟子月例十靈石,食堂吃飯的包月套餐八靈石,最低階的補靈丹市價十二靈石,一瓶三顆,迴春丸十八靈石,一瓶一顆,有點防禦功效的法衣二三十靈石是底價,好一些的要上百……而修煉並非依靠每日打坐就能穩步上升,丹藥、符籙、法衣、法器,皆是行走必備的用品。
宗門發放的月例,根本不足以外門弟子修煉。而門派之所以定下了這個份額,是希望弟子們能夠在修煉之餘接取任務作為曆練,所以,無償的義務勞動量不大,應該有足夠的時間爭取有償勞動。
可惜的是,規定是規定,現實並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