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之秋終於有機會問出疑問:“你是鬼修,怎會道修的心法?”
她的答案也一如既往的直接:隻會這個。
他看得出她並未說謊,心中愈發疑惑,覺得她渾身都是謎團。
杏未紅卻不知自己的事有多麽驚世駭俗,反正少莊主不是壞人(就是很討厭),說了也就說了,熟門熟路地找到個避風雨的洞穴,盤腿打坐。
她修的是道法,能吸收靈氣,也是鬼身,能化使陰氣。區別在於靈力足才能用法術,陰氣隻能增長修為,想要禦敵隻能用劍。
鬆之秋很快發現了這一點,沉吟少時,提議道:“你是鬼修,陰間又無靈氣,常用道法非長久之計,要學會使用陰氣才行。”
杏未紅氣還沒消,慢吞吞地說:不、會。
“我教你。”
杏未紅很沒有立場,頓時精神一震,連連點頭,像極了小雞啄米。
天下道法,其實殊途同歸,要不然她也不可能變成鬼後還能修道家心法。鬼修的心法之所以不同,是因為人有身體,靈力須走經脈,而鬼修沒有,化陰氣的流程不同。
鬼修的“丹田”不在固定的位置,可以隨意尋找一個合適之處,以此為核心,化用陰氣和魂力,而這個核心,被稱之為“鬼珠”。鬼修死後,魂飛魄散,但凝練過的鬼珠會被留下,成為……硬通貨。
某種意義上來說,鬼珠,就是鬼修的“舍利”。
杏未紅的情況截然不同。
她當年資質太愚鈍,習慣了做不到就繼續嚐試,完全沒有考慮過進展不順是方法錯誤,隻道自己太蠢,所以她一遍又一遍在魂體內行走靈力,硬生生在魂體上挖出了一套經脈係統。
而道修駕馭兩種不同屬性的靈氣很常見,陰氣屬濁氣,靈氣屬清氣,本質上依舊是元氣的兩麵。鬆之秋博覽群書,很快找到了合適的辦法,又做了些改動,更貼合她的實際情況,終於幫她成功兼容了陰氣和靈氣。
杏未紅興奮異常,問他能不能教她一個鬼修的法術試試。
鬆之秋有意試試她的深淺,特地選了個難度很高的強大法術,名叫鬼泣之森,能夠短時間內將周圍的陰氣聚成鬼卒,為己所用。
杏未紅過去學的都是基礎法術,從未接觸過這般複雜的內容,琢磨了好久才小心翼翼地嚐試。
第一次,她隻聚攏了大片陰氣,無法使他們成型。第二次,她憋足了勁兒凝成了人樣,看起來很像那麽迴事兒了,卻是個花架子,什麽攻擊力也沒有。第三次,有型無聲,全無“鬼泣”二字的精髓……她屢敗屢戰,劍術都暫且放下,專心致誌地練習起這個法術來。
鬆之秋最初想,這等難度的法術,即便是金丹修士也未必能很快學會,對她的天賦又有了新的了解,後來看著看著,她埋頭苦練的身影和記憶中的一個人重合了。
阿紅。
她死去已有一個甲子。
等等,紅姑、阿紅,修習道家心法,對他十分熟稔……不,阿紅資質不堪,連個最基礎的法術也學不會,更不必提修劍。他魔怔了,居然會將她們二人聯係在一起。
*
大概是生前的修煉太過坎坷,杏未紅對所有的法術都有濃厚的興趣,不學會不罷休。這鬼泣之森雖然難度很高,但她不斷調整糾正,終於在第六天施展成功。
接著,迫不及待向鬆之秋展示了成果。
他看著將自己團團圍住的數十個鬼卒,唇邊露出一絲笑意:“很好。”
她滿意了,走開去練劍。
過了幾日,大椿木在靈氣的滋養下緩緩蘇醒,勃勃生機灌入他的體內,治愈了大大小小的傷勢,隻是傷了的內髒縱然愈合,也無法恢複到原有的強韌,落下了隱傷,不調理個百八十年是好不了的。
那群人果然是想置他於死地,但有一點很奇怪,後來的那個人著重提到大椿時稱之為“神木”,與當年北洲遇見的那個元嬰說法一模一樣,可十四洲的人都習慣叫大椿為“仙椿”。
難道是同一撥人?
神木的叫法和十四洲迥異……異界之人?
殷渺渺和他提起的事閃過腦海,鬆之秋已有五六分的把握,但是與不是,恐怕要試上一試才能知道。不過如此一來,一昧躲避便不成了,得想想辦法。
鬆之秋垂下眼瞼,心中思量百轉。
正在這時,指間的野草微微一動。這是他布下的草網,若有人來,便會觸動這類感應的草木,予他提示。
是誰來了?
“紅姑。”來人挺有禮貌,臨到附近停了腳步,遙遙唿喚,口吻似是熟人。
杏未紅也聽見了,瞄一眼鬆之秋,沒敢答話,親自跑出去見人。待看清是誰,她立馬忘了扮啞巴的事,脫口就問:“虞生,你怎麽來了?”
那虞生是個外表二十出頭的年輕人,樣貌俊秀,係了件藏青色的鬥篷,樣式與一般人無異,穿在他身上卻格外筆挺,不是人靠衣裝,而是衣服靠人才顯出了味道。他一見到杏未紅,嘴角微微勾起:“你果然在這裏。”
“你找我有事?”她問。
“無事便不能尋你了?”虞生淡淡笑了起來。
杏未紅不解風情,大為困惑:“沒事你找我幹什麽?”
“你呀。”他無奈地搖搖頭,轉而正色道,“好吧,我確實有事找你,最近接了個棘手的任務,想你助我一臂之力。”
這不是他第一次找杏未紅幫忙,通常情況下,她想也不想便會答應。因為她剛來鬼界時,告訴她常識,教她做任務的老鬼,就是麵前的這個虞生。
但今時不同往日,她猶豫道:“我還有事。”
虞生奇道:“什麽事,要不要緊?”
“我要保護一個人。”她小聲說。
虞生想了想,建議道:“定了什麽時候,能不能推了?我這件事十分要緊,而且於你許是個機緣。”
不怪他有此一說,這一處的靈隙位置十分隱蔽,杏未紅一向當做自家洞府,除卻個別關係密切之人,無人知曉。他見她留在此地,還道任務尚未開始。
杏未紅揪了揪垂在胸口的一綹頭發,踟躕不語。
她的答案也一如既往的直接:隻會這個。
他看得出她並未說謊,心中愈發疑惑,覺得她渾身都是謎團。
杏未紅卻不知自己的事有多麽驚世駭俗,反正少莊主不是壞人(就是很討厭),說了也就說了,熟門熟路地找到個避風雨的洞穴,盤腿打坐。
她修的是道法,能吸收靈氣,也是鬼身,能化使陰氣。區別在於靈力足才能用法術,陰氣隻能增長修為,想要禦敵隻能用劍。
鬆之秋很快發現了這一點,沉吟少時,提議道:“你是鬼修,陰間又無靈氣,常用道法非長久之計,要學會使用陰氣才行。”
杏未紅氣還沒消,慢吞吞地說:不、會。
“我教你。”
杏未紅很沒有立場,頓時精神一震,連連點頭,像極了小雞啄米。
天下道法,其實殊途同歸,要不然她也不可能變成鬼後還能修道家心法。鬼修的心法之所以不同,是因為人有身體,靈力須走經脈,而鬼修沒有,化陰氣的流程不同。
鬼修的“丹田”不在固定的位置,可以隨意尋找一個合適之處,以此為核心,化用陰氣和魂力,而這個核心,被稱之為“鬼珠”。鬼修死後,魂飛魄散,但凝練過的鬼珠會被留下,成為……硬通貨。
某種意義上來說,鬼珠,就是鬼修的“舍利”。
杏未紅的情況截然不同。
她當年資質太愚鈍,習慣了做不到就繼續嚐試,完全沒有考慮過進展不順是方法錯誤,隻道自己太蠢,所以她一遍又一遍在魂體內行走靈力,硬生生在魂體上挖出了一套經脈係統。
而道修駕馭兩種不同屬性的靈氣很常見,陰氣屬濁氣,靈氣屬清氣,本質上依舊是元氣的兩麵。鬆之秋博覽群書,很快找到了合適的辦法,又做了些改動,更貼合她的實際情況,終於幫她成功兼容了陰氣和靈氣。
杏未紅興奮異常,問他能不能教她一個鬼修的法術試試。
鬆之秋有意試試她的深淺,特地選了個難度很高的強大法術,名叫鬼泣之森,能夠短時間內將周圍的陰氣聚成鬼卒,為己所用。
杏未紅過去學的都是基礎法術,從未接觸過這般複雜的內容,琢磨了好久才小心翼翼地嚐試。
第一次,她隻聚攏了大片陰氣,無法使他們成型。第二次,她憋足了勁兒凝成了人樣,看起來很像那麽迴事兒了,卻是個花架子,什麽攻擊力也沒有。第三次,有型無聲,全無“鬼泣”二字的精髓……她屢敗屢戰,劍術都暫且放下,專心致誌地練習起這個法術來。
鬆之秋最初想,這等難度的法術,即便是金丹修士也未必能很快學會,對她的天賦又有了新的了解,後來看著看著,她埋頭苦練的身影和記憶中的一個人重合了。
阿紅。
她死去已有一個甲子。
等等,紅姑、阿紅,修習道家心法,對他十分熟稔……不,阿紅資質不堪,連個最基礎的法術也學不會,更不必提修劍。他魔怔了,居然會將她們二人聯係在一起。
*
大概是生前的修煉太過坎坷,杏未紅對所有的法術都有濃厚的興趣,不學會不罷休。這鬼泣之森雖然難度很高,但她不斷調整糾正,終於在第六天施展成功。
接著,迫不及待向鬆之秋展示了成果。
他看著將自己團團圍住的數十個鬼卒,唇邊露出一絲笑意:“很好。”
她滿意了,走開去練劍。
過了幾日,大椿木在靈氣的滋養下緩緩蘇醒,勃勃生機灌入他的體內,治愈了大大小小的傷勢,隻是傷了的內髒縱然愈合,也無法恢複到原有的強韌,落下了隱傷,不調理個百八十年是好不了的。
那群人果然是想置他於死地,但有一點很奇怪,後來的那個人著重提到大椿時稱之為“神木”,與當年北洲遇見的那個元嬰說法一模一樣,可十四洲的人都習慣叫大椿為“仙椿”。
難道是同一撥人?
神木的叫法和十四洲迥異……異界之人?
殷渺渺和他提起的事閃過腦海,鬆之秋已有五六分的把握,但是與不是,恐怕要試上一試才能知道。不過如此一來,一昧躲避便不成了,得想想辦法。
鬆之秋垂下眼瞼,心中思量百轉。
正在這時,指間的野草微微一動。這是他布下的草網,若有人來,便會觸動這類感應的草木,予他提示。
是誰來了?
“紅姑。”來人挺有禮貌,臨到附近停了腳步,遙遙唿喚,口吻似是熟人。
杏未紅也聽見了,瞄一眼鬆之秋,沒敢答話,親自跑出去見人。待看清是誰,她立馬忘了扮啞巴的事,脫口就問:“虞生,你怎麽來了?”
那虞生是個外表二十出頭的年輕人,樣貌俊秀,係了件藏青色的鬥篷,樣式與一般人無異,穿在他身上卻格外筆挺,不是人靠衣裝,而是衣服靠人才顯出了味道。他一見到杏未紅,嘴角微微勾起:“你果然在這裏。”
“你找我有事?”她問。
“無事便不能尋你了?”虞生淡淡笑了起來。
杏未紅不解風情,大為困惑:“沒事你找我幹什麽?”
“你呀。”他無奈地搖搖頭,轉而正色道,“好吧,我確實有事找你,最近接了個棘手的任務,想你助我一臂之力。”
這不是他第一次找杏未紅幫忙,通常情況下,她想也不想便會答應。因為她剛來鬼界時,告訴她常識,教她做任務的老鬼,就是麵前的這個虞生。
但今時不同往日,她猶豫道:“我還有事。”
虞生奇道:“什麽事,要不要緊?”
“我要保護一個人。”她小聲說。
虞生想了想,建議道:“定了什麽時候,能不能推了?我這件事十分要緊,而且於你許是個機緣。”
不怪他有此一說,這一處的靈隙位置十分隱蔽,杏未紅一向當做自家洞府,除卻個別關係密切之人,無人知曉。他見她留在此地,還道任務尚未開始。
杏未紅揪了揪垂在胸口的一綹頭發,踟躕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