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舟打開袖中的玉盒,一隻碧綠的甲蟲飛了起來,嗡嗡盤旋兩圈,循著秦子羽染上的香氣飛去。
“走。”
兩人追了過去。
秦子羽會去哪裏呢?他去了吳城。
如斯選擇,秦子羽自有一番考量。他對葉舟的身份存有疑慮,無法判定出於誰之手,但考慮到他問的問題,暫時排除了楚城、吳城,他們都知曉內情,沒必要來逼問他。
之所以不去找楚湯,是怕自己供出了飛絮山莊後,對方直接過去了,萬一碰上那不就是自尋死路,故而繞遠了些,去找吳之問求助。
他身中劇毒,難以調動靈力,不敢使用飛行法器,騎了一頭彪悍的豹子,快速奔馳在半空中。在鞭策和丹藥的誘惑下,騎獸竭力狂奔,把五日的路程縮短到了兩日,終於趕到了吳城。
這個時候,吳之問正忙。
自秦、楚起了爭端,吳城就裝出一副和事老的模樣,一直“忙前忙後”,似乎想要調解紛爭。然而真實的意圖路人皆知,不過是為了給秦城安上罪名,好使自己師出有名罷了。
但知道歸知道,五城平靜得太久,有野心的看不到機會,有抱負的沒有舞台,大家都渴望起些波瀾,好渾水摸魚,成為亂世中的那個英雄。是以人人入戲,陪著吳城唱念做打,忙得不亦樂乎。
這一日,吳城少城主吳之問便開了個論道大會,邀請中洲諸多名流,辯論秦老城主為了清理門戶動手,是“情有可原”還是“明知故犯”,為接下來的事鋪張聲勢。
既然有政治目的,這番作秀自然越熱鬧越正式才好。
地點選在吳城的仁心書院。分院的院長很清楚他們是想逼迫仁心書院站台,很不情願,但他實力不過金丹,打不過吳之問,隻能勉為其難借出場地。
春-光明媚,春風和煦,仁心書院最美的百花園姹紫嫣紅,美不勝收。
迂迴清幽的曲水旁,被邀請來的清流名人席地而坐,手持酒盞,或是閑聊,或是攀談,十分熱鬧。
待到時候差不多了,吳之問便含笑出場,說明今日的主題,邀請在座的人辯論。
舌戰群雄是出名的一大捷徑,來客自不會錯過,迫不及待地挑起了話頭:“在下以為,五城盟約既定,無論出於何種緣由都不該毀諾……”
這是吳之問用來造勢的地方,主流論斷當然是譴責。不過為了讓表演更真實,同時也安排了幾個反對者,爭辯秦老城主的所作所為都是家事,非一城之事,不能因此就認定秦城有意撕毀盟約,等等。
議論正酣,書院的結界被觸動,眾人隻看到一個騎著豹子的人跌跌撞撞衝進了場內,皮膚蒼白,衣衫沾透了血液。
吳之問訝異地站了起來:“秦、道友……?這是我吳城的論道大會,你……”他當然認出了秦子羽,但不敢叫破他身份,心念急轉,琢磨著怎麽把事情混過去。
“救……救我……”秦子羽聲如蚊蚋,噴出老大一口鮮血。他沒想到那麽快就會毒發,對方根本沒考慮留他性命,生死之下,哪管得了什麽大局計劃,雙目圓瞪,死死看著吳之問:“救我!”
吳之問的腦袋嗡一下,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不祥的預感湧上心頭。他強自鎮定,胡亂找了個借口:“看來你似乎遭人追殺,放心,沒人敢在吳城亂來。來人,把他扶進去,找個大夫好生看看。”
他想趁在座的人沒認出秦子羽來之前,快刀斬亂麻將事情敷衍過去。
然而此時,長廊裏不知哪個侍女尖叫了一聲:“天呐,是秦少城主!”
“什麽?秦少城主?”
眾人嘩然,離得近的忙不迭探頭看來看去。
秦子羽隻聞到一股奇異的幽香,而後,苦苦堅持的神智像是夏日的冰,無力地消融,最終化為虛無。
他一頭倒在台階上,已氣絕而亡。
“果真是秦少城主!”分院長高坐貴賓席,自然看了個分明,也無意遮掩,一口叫破道,“他死了!”
“什麽??!!”
整個書院炸了。
沒有人看到角落裏,一個身材高挑卻靈巧的人退出了園子,三兩下扯掉身上的儒生裝扮,大大方方地離開,混入街道中,泯然眾人。
拐角處的酒館。
葉舟看著走過來的梅枕石,輕聲問:“成了?”
“雕蟲小技。”梅枕石一副俠客打扮,瀟灑落座,嘴唇微動,“等著看好戲吧。”
半個時辰後,全城戒嚴,但街頭巷尾已經流傳起“秦少城主死在吳少城主麵前”的消息。
目擊證人太多,流言根本止不住。
梅枕石對自己掐的時機十分有把握,絕對能把這池水攪渾。他更擔心葉舟,這個新朋友什麽都好,就是殺人滅口的套路不是很熟:“秦子羽的屍身在他們手上,會不會聯想到你和你的師門?”
他對煉丹師所知不多,但基本常識還是有的。威力這麽大的毒丹沒幾種,會煉的少之又少,加上材料特殊,要是有心追查下去,不難查到金石峰。
“這不是金石峰的丹方,我也沒在人前用過。”葉舟不缺謹慎,思索道,“雖然裏麵有一味藥十分難得,沿著這個線索說不定會查到些什麽,但我想也不會有人為秦子羽費這個心思。”
梅枕石一想也是,秦子羽的死關鍵在於他死了,而不在他怎麽死的。且秦老城主都恨不得他死,更不會有誰不辭艱苦去尋找真相。
“說起來,”葉舟又想起什麽似的,遲疑道,“就算以後查出來是我,應該也沒什麽吧。”
梅枕石:“……你說得對!”有後台的人就是任性。
葉舟放心了。道門修士除魔鎮惡乃應有之義,然則秦子羽非魔非惡,算得上正道人士,且身份不低。他向來隻殺該殺之人,這樣對付一個與自己無冤無仇的人尚屬首次。
但他並不後悔。
世上沒有不流血的和平。
*
紫微城。
假如說有什麽地方的消息,能與天義城一般靈通,那便是聽說茶樓了。
聽說聽說,道聽途說,卻每每準得不可思議,更神奇的是,很多事當天上午發生,傍晚就能在茶樓裏聽到。
“走。”
兩人追了過去。
秦子羽會去哪裏呢?他去了吳城。
如斯選擇,秦子羽自有一番考量。他對葉舟的身份存有疑慮,無法判定出於誰之手,但考慮到他問的問題,暫時排除了楚城、吳城,他們都知曉內情,沒必要來逼問他。
之所以不去找楚湯,是怕自己供出了飛絮山莊後,對方直接過去了,萬一碰上那不就是自尋死路,故而繞遠了些,去找吳之問求助。
他身中劇毒,難以調動靈力,不敢使用飛行法器,騎了一頭彪悍的豹子,快速奔馳在半空中。在鞭策和丹藥的誘惑下,騎獸竭力狂奔,把五日的路程縮短到了兩日,終於趕到了吳城。
這個時候,吳之問正忙。
自秦、楚起了爭端,吳城就裝出一副和事老的模樣,一直“忙前忙後”,似乎想要調解紛爭。然而真實的意圖路人皆知,不過是為了給秦城安上罪名,好使自己師出有名罷了。
但知道歸知道,五城平靜得太久,有野心的看不到機會,有抱負的沒有舞台,大家都渴望起些波瀾,好渾水摸魚,成為亂世中的那個英雄。是以人人入戲,陪著吳城唱念做打,忙得不亦樂乎。
這一日,吳城少城主吳之問便開了個論道大會,邀請中洲諸多名流,辯論秦老城主為了清理門戶動手,是“情有可原”還是“明知故犯”,為接下來的事鋪張聲勢。
既然有政治目的,這番作秀自然越熱鬧越正式才好。
地點選在吳城的仁心書院。分院的院長很清楚他們是想逼迫仁心書院站台,很不情願,但他實力不過金丹,打不過吳之問,隻能勉為其難借出場地。
春-光明媚,春風和煦,仁心書院最美的百花園姹紫嫣紅,美不勝收。
迂迴清幽的曲水旁,被邀請來的清流名人席地而坐,手持酒盞,或是閑聊,或是攀談,十分熱鬧。
待到時候差不多了,吳之問便含笑出場,說明今日的主題,邀請在座的人辯論。
舌戰群雄是出名的一大捷徑,來客自不會錯過,迫不及待地挑起了話頭:“在下以為,五城盟約既定,無論出於何種緣由都不該毀諾……”
這是吳之問用來造勢的地方,主流論斷當然是譴責。不過為了讓表演更真實,同時也安排了幾個反對者,爭辯秦老城主的所作所為都是家事,非一城之事,不能因此就認定秦城有意撕毀盟約,等等。
議論正酣,書院的結界被觸動,眾人隻看到一個騎著豹子的人跌跌撞撞衝進了場內,皮膚蒼白,衣衫沾透了血液。
吳之問訝異地站了起來:“秦、道友……?這是我吳城的論道大會,你……”他當然認出了秦子羽,但不敢叫破他身份,心念急轉,琢磨著怎麽把事情混過去。
“救……救我……”秦子羽聲如蚊蚋,噴出老大一口鮮血。他沒想到那麽快就會毒發,對方根本沒考慮留他性命,生死之下,哪管得了什麽大局計劃,雙目圓瞪,死死看著吳之問:“救我!”
吳之問的腦袋嗡一下,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不祥的預感湧上心頭。他強自鎮定,胡亂找了個借口:“看來你似乎遭人追殺,放心,沒人敢在吳城亂來。來人,把他扶進去,找個大夫好生看看。”
他想趁在座的人沒認出秦子羽來之前,快刀斬亂麻將事情敷衍過去。
然而此時,長廊裏不知哪個侍女尖叫了一聲:“天呐,是秦少城主!”
“什麽?秦少城主?”
眾人嘩然,離得近的忙不迭探頭看來看去。
秦子羽隻聞到一股奇異的幽香,而後,苦苦堅持的神智像是夏日的冰,無力地消融,最終化為虛無。
他一頭倒在台階上,已氣絕而亡。
“果真是秦少城主!”分院長高坐貴賓席,自然看了個分明,也無意遮掩,一口叫破道,“他死了!”
“什麽??!!”
整個書院炸了。
沒有人看到角落裏,一個身材高挑卻靈巧的人退出了園子,三兩下扯掉身上的儒生裝扮,大大方方地離開,混入街道中,泯然眾人。
拐角處的酒館。
葉舟看著走過來的梅枕石,輕聲問:“成了?”
“雕蟲小技。”梅枕石一副俠客打扮,瀟灑落座,嘴唇微動,“等著看好戲吧。”
半個時辰後,全城戒嚴,但街頭巷尾已經流傳起“秦少城主死在吳少城主麵前”的消息。
目擊證人太多,流言根本止不住。
梅枕石對自己掐的時機十分有把握,絕對能把這池水攪渾。他更擔心葉舟,這個新朋友什麽都好,就是殺人滅口的套路不是很熟:“秦子羽的屍身在他們手上,會不會聯想到你和你的師門?”
他對煉丹師所知不多,但基本常識還是有的。威力這麽大的毒丹沒幾種,會煉的少之又少,加上材料特殊,要是有心追查下去,不難查到金石峰。
“這不是金石峰的丹方,我也沒在人前用過。”葉舟不缺謹慎,思索道,“雖然裏麵有一味藥十分難得,沿著這個線索說不定會查到些什麽,但我想也不會有人為秦子羽費這個心思。”
梅枕石一想也是,秦子羽的死關鍵在於他死了,而不在他怎麽死的。且秦老城主都恨不得他死,更不會有誰不辭艱苦去尋找真相。
“說起來,”葉舟又想起什麽似的,遲疑道,“就算以後查出來是我,應該也沒什麽吧。”
梅枕石:“……你說得對!”有後台的人就是任性。
葉舟放心了。道門修士除魔鎮惡乃應有之義,然則秦子羽非魔非惡,算得上正道人士,且身份不低。他向來隻殺該殺之人,這樣對付一個與自己無冤無仇的人尚屬首次。
但他並不後悔。
世上沒有不流血的和平。
*
紫微城。
假如說有什麽地方的消息,能與天義城一般靈通,那便是聽說茶樓了。
聽說聽說,道聽途說,卻每每準得不可思議,更神奇的是,很多事當天上午發生,傍晚就能在茶樓裏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