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台寺位於梁山雪山峰南麓,為唐代高僧善導創建。寺院位置幽雅,古柏參天,青石托地。據《舊唐書》載:唐高宗於麟德二年(665年)在武則天挾持下封禪泰山,曾到梁山蓮台寺瀏覽風光,焚香拜佛。寺內有一石佛,是在一塊自然巨石上雕鑿而成的,佛高兩米,佛像慈眉善目,儀表自然,端坐於蓮花之上,故稱“蓮花石佛“。


    此時,被擄來的王興和洪林正五花大綁地坐在石佛前麵的青石地上。


    在路上,王興就一直和薛義、洪林商議脫身的辦法。


    要依洪林的想法,在半路就要憑武力殺出重圍,保護王興逃跑。


    薛義問道:“洪林,賊人有兩個高手,你有把握一擊而中?”


    “那兩人武藝是不俗,但要是一對一,他們都不是我的對手。就是一對二,不出三十招,我也能勝。”


    “那不行,沒有十足的把握,不能賭主人的安危。還是等等吧,肯定有機會,不到萬不得已,不能行此下策。”


    對於薛義的話,王興是讚同的,自由誠可貴,生命價更高,還沒有正經享受穿越的福利,他可不想這麽快就掛了。


    洪林無奈,隻好依二人所言,靜待時機了。


    ……


    蓮台寺佛堂內坐了四個人,除了姓於的首領和那個持棍的年輕人外,還有兩個人。


    一人年約五十上下,長得精瘦,雙目有神,坐在中間位置,應是這幫人的頭領。


    還有一人作書生打扮,手搖一柄紙扇,一對三角眼,臉上雖無甚表情,卻給人以陰瘮瘮的感覺。


    “弘誌,你把此人抓來幹什麽?”老者問姓於的首領道。原來這人叫於弘誌。


    “師父,我觀此人言行舉止不俗,而且那幫人都聽他的,應該不是一般人物,把他抓來,想當人質。一旦有事,也可有所依仗。”於弘誌道。


    “哼,咱們起事是臨時決定,官府根本不可能察知。再說,梁山隻有一個巡檢司,而且要發兵必須縣官發簽票。此地距離壽張縣城150裏路,往來請示沒有一天根本不可能做到。等他們人來,咱們早就走了,哪用得著人質?”書生打扮的人說道。


    “師兄,防患於未然,有個依仗總比沒有強。”於弘誌反駁道。


    “這兩人留不得,要是走漏風聲,咱們都得遭殃。我看還是殺了好。”書生道。


    “不可,師兄,此人見識不俗,小弟很是敬佩,況且又不是貪官汙吏,怎能殺之?”於弘誌道。


    “師弟,欲成大事,不可有婦人之仁!”


    “現在還不到舉大事的時候。”


    “怎麽不到時候?”


    ……


    兩人為是否殺王興爭執起來,不成想旁邊的王興卻是起了殺心。


    “罵那個逼!想殺老子,那老子先殺了你!你不是說不可有婦人之仁嗎?那老子就聽你一迴。”王興想到這裏,對薛義說道:“老薛,這小子想害我性命,想個法子弄死他!”


    薛義聞言大喜,說道:“主人,那人說的沒錯,成大事者不可有婦人之仁。你這人心狠手辣,正是成大事者所必備。”


    “我怎麽覺得你不是在誇我?少囉嗦!快跟洪林商量一下。”


    “是,主人。”


    不多時,薛義說道:“主人,商量好了,咱們如此這般……。”


    王興聞言大喜,立即依計而行。


    ……


    此時場中那書生和於弘誌正在爭吵,由是不是殺王興,轉成了是否於此時起事造反。


    兩人正在僵持不下,就聽王興哈哈大笑。


    那個書生模樣的人聽見王興大笑,猛地迴過頭來,瞪著一雙三角眼問道:“你笑什麽?”


    王興絲毫不懼,說道:“你羽扇綸巾,欲效諸葛亮乎?然你並無孔明之智,識見淺陋,東施效顰,難道不可笑嗎?”


    “你找死!”那書生一聽王興諷刺他,立即大怒,走過來一揮手,照王興臉上打來,王興一側頭,閃了過去。


    不成想那書生沒打到王興,反而自己身子一軟倒在地上,頭部正好摔倒在王興手邊。


    “王大哥,怎麽了?”事發突然,等於弘誌和那持棍青年反應過來,準備去扶他時,就見那書生已經慢悠悠坐了起來。


    他搖搖頭,說道:“沒事,被這小書生一氣,有點急怒攻心。”


    然後他站起來,迴到座位上坐下,說道:“你不要妄想憑驚人之語就讓我饒你性命。剛才我說的哪裏不對?你說說你的理由,說對了,可以放你一條生路,說錯了,就要你的命。”


    “說你識見淺陋你還不服。那好,我就給你分析分析。”王興一曬,說道:“誠然,現在朝庭麵臨內憂外患的局麵。內,皇上與文官決裂,不思進取,國家運轉出現很大問題,造成財政匱乏,兵備不修;外,建奴勃勃興起,正在試圖統一關外之少數民族。但是,建奴暫時隻能偏安一隅,被朝庭大軍擋在遼陽以北地區而不能有所作為,內,雖有上述問題,但國家機構仍然依靠強大的慣性運轉,且老百姓人心思安,並無反心。這是不占天時。”


    “你們要起事,將在哪裏立足?是想效仿宋江,依仗八百裏水泊與朝庭大軍周旋?世時已移,大明不是大宋,你們不是宋江,不用仔細想都不可能抵擋住朝庭大軍的征討。此是地利不占。”


    “我還想請問,你們要起事總要拉隊伍吧?拉哪些人造反?是今天下午搶漕米的老百姓嗎?要知道,老百姓隻要有吃的,誰肯造反?不信你可以去問,估計那些人正在考慮如何把搶來的米藏好,哪有心思跟你們造反?這是人和不占。”


    “那麽請問,天時、地利、人和皆不在你們一方,你們憑什麽起事?恐怕你一舉反旗,不出十日就會被朝庭蕩平!”


    王興一番話說完,眾人反應不一。


    於弘誌剛才還在埋怨王興生事,好不容易把話題轉移,王師兄不再提殺你的事了,你倒好,還出言諷刺於他,不是找死嗎?


    但聽了王興的分析,他心中暗服,心說,這才是大才,比王師兄那兩下子強得不是一點半點。


    要是想個法子能拉他入夥可就最好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組團穿越到晚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滴水世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滴水世界並收藏組團穿越到晚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