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四十三年十月,兩艘商船停靠在京杭大運河之畔的臨清衛河碼頭,當先船頭上站立兩名青年男子,一名二十四五歲模樣,一名十七八歲模樣,碼頭上迎接的是一名身著武官服色的三十歲左右的衛所軍官。


    船工搭上船板,那名十七八歲的青年在前,二十四五歲青年在後,兩人踏著船板走上岸。


    那名武官走上前,伸手扶了一把前邊的青年,待其站定,一揖到地,說道:“恩公,三年不見,真想死田某了。”


    那青年一拱手,迴了一禮,說道:“濟民兄,別來無恙?”


    武官迴道:“恩公,千萬不要這樣稱唿,叫我濟民就行。”


    那青年一擺手說道:“不可,咱們有過命的交情,豈能拘於俗禮?你年長於我,稱你一聲兄長是應該的。恩公二字以後休提,你叫我任之就好。”


    那武官聽青年如此一說,感激地說道:“恩公既然如此說,那我以後還是稱唿你公子,你還是叫我名字,稱我兄長我渾身不得勁。”


    “行,那就這麽辦吧。”那青年說完,轉身對那二十四五歲的青年說道:“大哥,這就是我常跟你提起的臨清守禦千戶所千戶田有良,字濟民。”


    又對那武官介紹道:“濟民,這是我內兄申紹芳。”


    那武官連忙上前見禮,也是一揖到地:“見過申大人。”


    那二十四五歲的青年連忙迴了一禮。


    說到這裏,讀者諸君應該已經明白,那個十七八歲的青年就是王興,字任之,二十四五歲的青年就是申紹芳,字自如,武官就是田有良,字濟民。


    王興於四十一年春參加院試,有薛閻王暗助、王以寧照拂,得了院試第一名,也稱為院首。今年八月參加鄉試,又得了頭名,又稱為解元。


    盡管王興平時非常注意太老師身體,不斷地讓陳樹給予調養,申時行還是沒有逃脫曆史宿命,於萬曆四十二年四月去世。神宗聞訊非常悲痛,詔贈太子太師,諡號“文定“。


    申用懋和申紹芳父子,申用嘉和申用功芊父子聞訊立即“丁憂”迴籍,申用懋和申用嘉兩兄弟自是要結廬守孝三年,申紹芳、申紹芊是“齊衰不杖期”,孝期一年,現已經出服。


    王興考取秀才功名以後,申時行可能覺得自己時日不多,力排眾議,給王興和申紹儀定了親,又擔憂如自己去世,申紹儀三年內不能結婚,於四十二年初給兩人完婚。所以,申紹儀作為出嫁孫女,“齊衰三月”,也早已出服。


    王興對太老師的良苦用心自是非常感激,他原來是準備考取舉人以後再向申府提親,對於申時行的死,他早有心理準備。


    他是這樣算的,申時行四十二年去世,申用懋的孝期是三年,那麽等申用懋過了孝期就是四十五年,那時再結婚,他十九歲,申紹儀十八歲,身體發育都剛剛好,按後世的習俗,其實就算早的了。


    但在今世,盛行早婚,女子十四五歲結婚正好,再小一點結婚的都有。申紹儀如果等到十八歲再結婚,就算“大齡剩女”了。


    申時行顯然不願意讓孫女成為“大齡剩女”,當然看好王興的前途是先決條件,這才有了讓兩人早日結婚的決定。


    申紹儀的陪嫁丫頭有四個,除了屏兒、畫兒,沈氏又給了兩個,都是十二三歲的小女孩,申紹儀給她們取名琴兒、棋兒。另外,申時行逝後,沈氏把秋韻也給了紹儀。


    伺候申時行的丫頭,按沈氏的意思,都配了外院的小子。但秋韻不知何故,死活不願意,口口聲聲願意伺候孫小姐一輩子。沈氏念她伺候老太爺有功,就遂了她的心願。


    ……


    王興中舉以後,終於還是接受了眾鄉鄰的投獻。有希圖減輕租稅投獻土地的,也有希圖免除徭役典身為奴的。這樣一來,王家真正成了周家村除了申府以外最大的豪門了。


    王興一直不願意接受投獻,他認為,造成大明朝財政匱乏的罪魁禍首之一,就是土地兼並,其中土地投獻就是土地兼並的開始。大明朝大廈將傾,沒必要再伸手推上一把,所以按他原來的意思,不接受土地投獻。


    隨著他的誌向轉變,對於投獻的想法也轉變了。大廈將傾就傾了吧,大不了再重建一個。他的治政理念,得到自己有了權力以後才能實施,如今要是當出頭椽子,必然遭受士大夫階層的嘲諷甚至打壓,可別還沒立定腳跟,就先被擊倒在地,這可與他的誌向不符。


    ……


    上個月,申紹芳接到吏部行文,起複他為工部營繕司主事,正好王興考中了舉人,要去京城備考明年的會試,兩人商量以後,決定偕同進京。


    田有良自梁山平亂以後,升了百戶,後來申用懋知道他是女婿所救之人,把他調出漕運總督衙門,到濟寧衛擔任百戶,又幾經照拂,不到三年時間,就升了千戶。後來濟寧衛撤銷,改為臨清衛,隸屬臨清守禦千戶所,他也就跟著來了臨清駐紮。


    升了千戶以後,田有良覺得自己有點地位了,得取個字了,裝也得裝個文雅吧,於是寫信給王興,讓他給取個字。按說,取字之人得是師長,但田有良不聽那個,覺得王興是自己的恩公,是自己尊敬之人,讓他取字正合適。


    王興知道他的心思,況且他是現代的靈魂,對於這些本來就不是十分在乎,於是欣然答應。思考良久,覺得他名字是田有良,意思是地裏有糧食,那就叫濟民吧,有糧食還要周濟百姓的意思。


    於是,田有良就有了“濟民”的字。


    ……


    卻說田有良和王興、申紹芳見過禮以後,對王興說道:“公子,既然到了臨清,就住幾天吧,這裏挺繁華的,小吃也天下聞名,還有鏊頭磯等景點,讓夫人們都歇歇腳,如何?”


    王興看田有良語氣誠懇,眼裏露出希冀的目光,知道他是真心實意,遂看向申紹芳:“大哥,濟民真誠相邀,要不就歇歇腳?擾他一天?”


    申紹芳笑道:“任之,儀兒和你嫂子早就在船上呆膩了,住一兩天也行,隻是太過打擾田千戶了。”


    “申大人說哪裏話?我求之不得呢。”田有良高興地說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組團穿越到晚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滴水世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滴水世界並收藏組團穿越到晚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