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了一陣,王興看向沈浣初身後那人,見那人二十三四歲的樣子,長得身材高大,英挺之氣撲麵而來,劍眉入鬢,鼻梁挺直,一雙細目,眼波一閃一閃間,又露出一股傲氣。


    沈浣初見狀,連忙介紹到:“任之,這位是洪賢弟,名承疇,字彥演,號亨九,閩省泉州人氏。”


    王興一聽,心頭大驚,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洪承疇啊,此人可是晚明時期最有才華的軍事家,鎮壓農民軍戰功卓著,在與清兵對壘時戰敗被俘,後降清,清兵入關後,被封為招撫江南總督,為清政府征服江南地區立下了汗馬功勞。


    當然後來關於他降清,引發了很多爭論,曆史上褒貶不一,還有“莊妃勸疇”、“洪母罵疇”等傳說,


    如果說這些傳說不足信,那麽有一樁事卻是不可爭議的事實。那就是在他死後,清政府編了一部《貳臣傳》,以警示後人,最具諷刺意義的是,為清朝立下汗馬功勞的洪承疇,也被列入其中。


    ……


    就是這樣一個人物站在麵前,王興怎能不驚?不過,他掩飾得很好,他衝洪承疇一拱手,笑道:“洪兄,久聞大名。我跟仲雪笑鬧慣了,還望洪兄勿怪。”


    王興說久聞大名,自是真實想法,而洪承疇卻以為這是王興的客套話。


    洪承疇還了一禮,說道:“任之賢弟,冒昧打擾,還望海涵。”


    沈浣初在一旁說道:“任之,為兄和彥演賢弟是在進京途中結識的,一番交談之下,對彥演賢弟的才學見識那是非常佩服,加上彥演賢弟性格豪爽,非常真誠,很對為兄胃口,於是相偕一同入京。”


    洪承疇接話道:“仲雪兄一路之上沒少說了任之賢弟的事,承疇也是渴望一見,這才貿然來訪,做了不速之客。”


    王興笑道:“彥演兄肯來兄弟蝸居,興自是欣喜交加。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彥演兄勿要客氣。”


    三人入座。王興道:“兩位在京中尚無住所吧?正好兄弟閑了一處院子,就在此院東鄰,如不嫌棄,可暫居此處,興也好時時討教。”


    洪承疇沒有答話,沈浣初說道:“彥演,我說了吧,任之最是熱情好客,我看就按任之所說,反正他是大戶吃不窮他,咱們三人也好探討時文,共同進益。我可告訴你,他家廚娘可燒得一手好菜,反正我是不走了,就吃他了。”


    洪承疇道:“仲雪兄請自便,我和任之賢弟初次見麵,怎好打擾?還是去尋個客棧吧。”


    王興知道洪承疇是性子高傲之人,輕易是不會欠人情的,於是說道:“洪兄,還請不要客氣。你我雖是初次見麵,但興與洪兄一見如故,渴望與兄時時討教,還請洪兄不要見外。若是洪兄覺得居於此處欠了興之人情,則大可不必,實在不行,等會試結束,你留下房錢飯錢,咱倆算是兩清,如何?”


    洪承疇一聽這話,知道王興是真心相邀。王興提出要房錢飯錢,是怕自己不願欠他的人情,畢竟兩人都不是貧困家庭,誰還在乎那點銀子?


    想到這裏,剛要說話,就聽沈浣初大手一揮,道:“彥演,婆婆媽媽,太不爽利!”


    洪承疇再不能說別的了,那樣可就太矯情了,一拱手說道:“如此,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沈浣初一聽大喜,道:“這就對了嘛,任之,啥也別說了,我和彥演一日三餐,必須全是你家廚娘親自下廚,否則,可別怪我不給你留情麵啊。”


    王興苦著臉對洪承疇說道:“看看,看看,我怎麽覺得遇到打家劫舍的了?”


    “哈哈哈……。”三人同時大笑起來。


    笑過後,王興叫過李瑞,吩咐道:“安排午宴,給兩位老兄接風洗塵。聽到了沒有?讓柳玉娘親自下廚,否則這個老饕可不幹。告訴她,除了蘇菜以外,再燒幾道閩菜。另外,馬上派人把東院正房和廂房收拾出來,告訴太太一聲,讓她安排兩個婆子專門伺候。”


    李瑞答應一聲,下去安排了。


    等柳玉娘把菜燒好,擺到客廳,洪承疇才知沈浣初所言不假。王興家的廚娘果然廚藝高超,菜燒得色香味俱佳。


    因為兩人剛剛進京,王興也不敢多讓酒,稍飲了幾杯,就開始看沈、洪二人吃菜表演,洪承疇還好一點,畢竟是初次來王家做客,一開始還注意點形象,那沈浣初可不管別的,任話不說,任事不管,隻管按著菜猛逮。


    受他感染,洪承疇也不假斯文了,甩開腮幫子大吃起來。


    王興暗暗腹誹:“這就是兩個吃貨!”


    一陣風卷殘雲,眼見桌上的菜全見了底,沈浣初和洪承疇才直起身子,王興問道:“二位,要不,再來幾盤菜?”


    洪承疇撫著肚子,看沈浣初也撫著肚子,還不時地打著飽嗝,兩人相視大笑,沈浣初道:“痛快,痛快!我和彥演同行一個多月,就沒吃過這麽好吃的菜!”


    洪承疇道:“果然名不虛傳。虧了沒有去住客棧,要不哪能吃到這麽好吃的菜!”


    “那不行!飯錢和房錢你要加倍!”沈浣初說道。


    王興和洪承疇同時笑起來,王興指著沈浣初道:“你渾身銅臭,簡直是有辱斯文!”


    ……


    酒足飯飽,王興安排兩人去了東院安歇,


    沈浣初住正房東臥,東邊耳屋作為他的書房,洪承疇住西臥,西耳屋作為他的書房。至於兩人帶的書童和長隨,則分居東西廂房。


    王興還給二人每人一斤龍井茶,文房四寶各贈了一套,令兩人大喜過望,洪承疇這才知道,王興豪爽大氣,待人真誠,真不是浪得虛名。


    自此,三人經常交流讀書心得,閑暇之餘,飲茶聊天,探討時政。


    不幾天,傲氣的洪承疇對王興就已經佩服地五體投地了。


    王興才學不用說,那是高了洪承疇和沈浣初一籌,對朝庭當前的時弊,王興的見解視角獨特,別出心裁,每每振聾發聵,心人耳目一新。


    最讓洪承疇佩服的,還是王興的雜學。什麽“日心說”,什麽“地球是圓的”,什麽“地球的吸引力”,等等,一開始還不服,但辯來辯去,卻總是讓他給說服。


    這讓不輕易服人的洪承疇,算是徹底折服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組團穿越到晚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滴水世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滴水世界並收藏組團穿越到晚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