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獻策麵露難色,說道:“韓大人,剛才貧道已經說了,千裏之內可以辦到,嶺南之地何止千裏?怕是有五千裏之遙,貧道怕是不能辦到。”


    說到這裏,宋獻策見韓爌似笑非笑,麵帶戲謔,知道無論說什麽理由,要是不能辦到,怕是會被他斥為江湖騙子。


    自己所行之事,終是離不開他,所以必須讓他折服。當下一狠心道:“韓大人既然見疑,貧道就勉力為之,說不得,隻好耗費真元。”


    宋獻策說完,盤膝坐在地上,左手將拂塵抱在懷裏,右手捏了一個蘭花指,立於鼻前,閉上雙目,嘴裏誦了一句:“無量天尊!”,然後念念有詞。


    韓爌仔細聽去,卻聽他念的是:“……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複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隨著念誦的聲音,韓爌就見宋獻策右手微微顫動,頭上熱氣直冒,汗水直淌,臉色灰敗,顯見是疲累之極。


    不多時,韓爌眼前一花,就見宋獻策右手忽地多了一枝圓圓的果子,定睛看去,正是荔枝!韓爌按捺住內心的驚異,伸出顫抖的手摘下一顆荔枝,剝了皮,放入口中,甜甜的,涼涼的,正是荔枝的味道!貨真價實,童叟無欺!


    韓爌大驚,知是遇到了奇人,連忙衝坐在地上的宋獻策躬身行禮。


    “道長法力高深,韓某人肉體凡胎,見識淺陋,唐突了道長,還望道長勿怪!”


    “韓大人客氣,貧道不敢當啊。”宋獻策也許是用功太過的緣故,精神萎靡,沒有站起身,而是坐在地上,強打著精神客氣了一句。


    “道長,要不先去客房休息一下?”韓爌一見他這副模樣,連忙問道。


    “不用,韓大人稍待,貧道稍一運功即可。”宋獻策說完,閉上眼睛。


    約有半盞茶的功夫,宋獻策的臉色慢慢轉為紅潤,一睜眼,精光四射,又恢複了原先的模樣。這麽短的時間就能恢複如初,不得不令韓爌佩服。


    宋獻策站起身,用拂塵拂了拂身上的土,韓爌請他入座,然後親自沏了一杯茶奉上,二人開始交談。


    “道長真乃世外高人。但不知光降敝府,有何見教?”


    “貧道剛才已經說過,要送一場大富貴與大人,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願聞其詳”。


    “大人,如今天下生靈塗炭,民不聊生,外有強敵窺伺,內有天災不斷,眼見就要天下大亂,大丈夫建功立業正當其時,大人睿智,難道不想有所作為嗎?”宋獻策說道。


    “不不不,道長,韓某無才無德無野心,焉敢有非份之想?”對於宋獻策的“天下將要大亂”的論調,韓爌並沒有表示反對,相反,他也有此判斷。


    “大人誤會了。貧道下山,是奉恩師所命,解生民於倒懸,扶大廈之將傾,並無顛覆朝庭之意。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是儒家最高理想,與貧道所行殊途同歸。韓大人作為當世大儒,也定有此宿願,難道韓大人不想實現這一宿願?”


    “道長所言極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是每一個儒家子弟所追求的最高理想。要實現這一理想,非心誌堅定、智計卓絕之輩不能承擔。韓某才疏學淺,當世大儒之稱可不敢當,這點自知之明還是有的。因此,道長怕是找錯人了,韓某可不敢承當如此重任。”


    “大人不必妄自菲薄,依貧道看來,當世之人,隻有大人才能當此重任。”


    “哦?不知道長為何如此看重韓某?”韓爌聽宋獻策如此看重自己,雖不知是何緣故,心下也是非常得意。


    “無它,隻因為這束花。”宋獻策一指書案上的薔薇花說道。


    “韓某愚鈍,還請道長教我。”韓爌知他說的是表妹李薔薇之事,但他實在參不透,一個無子的太子選侍,如何成了扶大廈之將傾的關鍵?


    “皇上春秋已盛,怕是三兩年內就會駕鶴西去。太子這幾年隻知韜光養晦,沉迷於酒色,身體已是大壞,估計年壽不永,依貧道看來,太子繼位不會超過一年,江山就會易主。”宋獻策鐵口直斷,一下子就定了朝庭未來三兩年的政治格局。


    盡管韓爌見識過他的神通,對他的如此判斷也是將信將疑。如果他的判斷是準的,那麽三二年之內,朝庭將會三易其主,皇帝就會落在皇孫的頭上。


    即使這樣,有皇長孫朱由校、三孫朱由楫、五孫朱由檢,與李薔薇何幹?


    韓爌沉吟不語。


    “貧道知道大人心中所慮,不就是無子嘛。”宋獻策微微一笑,說道:“貧道敢斷言,年後李娘娘就會有子。”


    “道長,此言謬矣!韓某說什麽也不信。”韓爌說道。


    “哈哈哈,大人不信?那好,左右不過還有十幾天,十幾天之後,如果貧道所言靈驗,再來府上討教。如果貧道所言未曾靈驗,貧道自然也無顏再來見大人了。貧道就此別過。”宋獻策說完,站起身來,衝韓爌打了個稽首,然後飄然而去。


    韓爌望著宋獻策離去的身影,心中驚疑不定。


    今天的事,太過匪夷所思,已經超出了他的認知,欲待不信,書案上薔薇花香依稀可聞,荔枝的甜美口感猶存,不管宋獻策使的是高深法術還是具有驅鬼通神的神通,事實在這裏擺著呢,又不得不信。


    難道,世上真有這樣的高人?或者真有鬼神之說?


    莊子在《齊物論》中說:“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六合之內,聖人論而不議;春秋經世先王之誌,聖人議而不辯。”


    連聖人都持“存而不論”的態度,如此看來,六合之外,的確存在許多未知的事物,隻是自己凡體肉胎,不能探知罷了。


    韓爌如此一想,對宋獻策又信了幾分。隻等十幾天後,看表妹有子無子,如真是有子,那宋獻策不僅有隔千裏取物之能,亦有預卜未來之神通,不由自己不信。


    隻是,並沒有聽說表妹有孕,十幾天產子,這可能嗎?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組團穿越到晚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滴水世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滴水世界並收藏組團穿越到晚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