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大人,你逮住哪隻鐵公雞了?拔下多毛來?”王興主要對銀子感興趣。


    “王三善,這是最大的一個富紳。他自己經營著十多家鋪子,弟弟、兒子都在外地做官,在濟南勢力最大,拿下他,不怕別的小魚小蝦不就範!他整整出了這個數!”錢士升伸出一隻手,得意洋洋地比劃著說道。


    “五千?”


    “誒,任之賢弟,你不是說鐵公雞就得用鐵鉗子嗎?五千兩夠做什麽的?五萬!”


    “錢大人啊,你真是個書呆子,官場之中,講究花花轎子眾人抬,王三善他兒子、弟弟都做官,你拿他做伐?還這麽狠?人家不記恨你才怪。為什麽不拿別人開刀?敲山震虎豈不是效果更好?錢士升年近六十,做到巡撫怕就是他的上限了。”王興不以為然地想到。


    不過,王興可不會把自己的心思說出來。交淺言深,官場之大忌也,況且,就是自己說了,錢士升也不一定能做到八麵玲瓏。不是有句話說了麽,教的曲唱不得。


    “錢大人,佩服,佩服!心憂天下,造福黎民,真乃吾輩楷模啊。”王興站起來一拱手,一揖到地。


    “任之賢弟,過獎了,過獎了。秉大義而不拘小節,錢某人做了半輩子官,才算做明白,任之之教受益匪淺啊。”錢士升同樣還了一禮,謙虛地說道。


    “做明白了?早呢,哼,怕是於良臣都比你做官做得明白。”王興心道。


    “錢大人,不知道你下邊怎麽行動啊?應該趁熱打鐵才是。”王興建議道。


    “當然。錢某此來,就是想跟任之商量商量,討個主意。”錢士升說道。


    “正好,我也正好有個事情跟您商量呢。我看,咱們就把兩件事當成一件事辦,效果應該更佳!”王興說道。


    “任之請講,錢某洗耳恭聽。”


    “大人,咱們隻須如此這般……。”


    “任之,是不是有點太血腥了?”錢士升聽完王興的計策,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錢大人,亂世用重典。值此賑濟關鍵時刻,不如此不足以震懾宵小。大人,小慈乃大慈之賊啊。”王興勸道。


    “任之,好吧,我聽你的。隻是,這個惡人我來做就行,你還年輕,仕途遠大,我麽,年近花甲,馬上就要致仕,就讓我給山東百姓做最後一件好事吧。”錢士升說道。


    “大人眷愛,王興感佩於心。不過,錢大人,這個惡人還是我來做,你來收尾,更合乎情理。至於落個惡人之名,我是不怕的。上對得起天子,下對得起黎民,俯仰無愧天地,你說是惡名,我還覺得這是好名哩。錢大人,可不要耽誤我名留千古喲。”


    “唉,任之,不說了,就按你說的辦。錢某虛度春秋五十有九,還不及你這不到二十的年輕人見識高明。受教,受教!”錢士升說道。


    ……


    一夜無話,第二日,午時,曆山腳下的舜耕酒樓,戒備森嚴,除了山東都司的兵在外圍警戒外,欽差大人王興的錦衣衛衛隊也盡數出動,警戒酒樓內層。


    各位看官要問為什麽弄如此大的動靜?那是因為,欽差大人要在此宴請山東省主要官員及地方豪紳大戶,以感謝官民在賑濟災民方麵做出的貢獻。


    接到請貼,官員們倒是無所謂,知道這是欽差大人要拿士紳大族開刀了,都存了看熱鬧的心。而那些大戶則知道酒無好酒,宴無好宴,昨天王三善家發生的事誰不知道?這迴怕是要狠狠地挨上一刀了。所以,大戶們都準備好了銀票,有的還自作聰明地把銀票分開放到身上,要是能少出點血就少出點血吧。


    ……


    舜耕酒樓上下兩層,第二層是欽差王興、欽差事務總管李忠、巡撫錢士升、左布政使李長庚、右布政使曹楷、提刑按察使沈演、都指揮使楊國盛、濟南巡撫汪有功、右布政使司分守道胡升、按察使司分巡道廖如龍等這些大員坐了一席,以匯仁糧行掌櫃刁一民、裕仁糧行掌櫃皮子生為首的糧行掌櫃坐了一席,另外濟南府的士紳大戶坐了三席,當然,那個倒黴的王三善也滿臉晦氣地坐在其中。


    王興今天身著官服,卻是沒有一點威嚴,一臉和煦的笑容,手拿折扇,不停地跟錢士完、李長庚等說著笑話。


    眾糧商和士紳大戶稍微放下點心,這欽差大人看上去跟個書生差不多,麵善心則善,這樣的人好糊弄一點,弄不好,今天不用出多少血就能過關。


    茶水喝了一碗又一碗,肚子都已經咕咕叫了,欽差大人還不讓上菜,隻是在那裏談笑風聲,眾人不由得心裏直嘀咕,快進入正題吧,早死早脫生,早早交了銀子,也好早早迴家,省得在這裏提心吊膽。


    就在眾人心神不寧之時,就見一名錦衣衛快步來到王興身邊低語了幾句,王興點了點頭,站起身來,朗聲說道:“諸位,靜一靜,請安坐,聽我一言。”


    一聽欽差要訓話,眾人心道:“來了,看看他怎麽說。”——現場迅速靜了下來。


    “諸位,王某身負聖命,來魯賑饑。說實話,自直隸到山東,一路行來,千裏赤野,遍地饑民,心甚憂懼。如此大災,實屬罕見,僅靠官府,確實是力有不逮,必須各方齊動,才能解民之倒懸。所幸上賴聖上洪福,下賴山東諸司各位大人齊心協力,迅速穩定了百姓情緒,賑饑之事稍見成效。當然,也有賴於在座諸位鄉紳的慷慨解囊。昨日,更有鄉紳王三善義助賑銀五萬兩!德高則人聚,人聚則財生;德薄則人散,人散則財去。這個道理不用王某多講,諸位自是懂得。像王三善這樣大仁大義之舉,王某已跟錢大人議定,將上奏朝庭,予以旌表。另外,請楊都司派兵保護王宅,免受流民、宵小之輩侵擾。官府也會給他以後行商提供便利,各司不得刁難。”


    “對於肯為官府解憂,為黎民造福的士紳,官府肯定會多方維護,但對吝惜財物不肯樂輸者,官府就不可能給予各種便利,還請諸位三思而行。”


    “好了,王某說一大堆,其實真正目的,還是想請諸位鄉紳掏腰包,這裏有一本簿子,請各位將樂輸的數額寫上,王某先行謝過。”


    王興說到這裏,瀟灑地作了一個團團揖。


    王興說到後來,眾人都笑了,連忙站起來還禮不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組團穿越到晚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滴水世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滴水世界並收藏組團穿越到晚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