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直到萬曆四十五年秋才被允迴京。


    小麥和玉米的試驗田成功了,這兩種作物不僅產量高,而且比小米更加潑辣、皮實,耐旱、耐高溫。


    在水肥充足的情況下,小麥的最高產量達到了每畝三石,玉米的產量更高,每畝四石。這個產量,在沒有良種、沒有化肥的今天,實在是算高的了,要知道小米的產量每畝也就是一石。


    不僅產量提高了,而且小麥磨成麵,蒸饅頭也好,包包子也好,口感非常好。玉米的口感差一點,但熬粥喝還是不錯的,關鍵是產量高啊,這個年頭,隻要有口吃的,餓不死人就行,哪還顧得上講究口感?


    當於良臣把試驗田的數據報給王興、錢士完時,王興倒是沒什麽,不但沒覺得產量高,反而覺得低了,後世這兩種作物產量分別可以達到了800斤、1000斤以上,當然那是在現代科學技術的支撐下取得的成果,以後條件允許了,一定首先把良種培育提上日程。


    跟王興截然不同的是,錢士完聽到這個數據,看到於良臣拿來的糧食樣品,竟然激動地落下了眼淚,先是感歎道:“這下好了,山東百姓乃至黃河以北的百姓,再也不會挨餓了。”


    隨後又對王興深施一禮:“任之,我代山東百姓感謝你啊!活人無數,你功德無量啊!”


    王興連忙遜謝:“錢大人,這又何必?你我同為朝庭命官,為百姓謀福利不是應該的嗎?”


    “任之,朝庭諸公都在忙於黨爭,下層官吏都在貪汙腐敗,像你這樣胸懷天下,一心為民的官真是不多啊,錢某心悅誠服。”錢士完由衷地讚道。


    “錢大人,不要再捧我了,我這是在盡自己的本分而已。不過,錢大人,後續推廣種植、興修水利的事還很繁雜,尤其舊河清淤、新河開挖,爭取每一地塊都能用上黃河水,這項工程很大啊。”王興說道。


    “放心吧,任之。我就是累死在任上,也不會讓你的心血付之東流!”錢士完說道。


    不得不說,錢士完作為一省巡撫是非常稱職的,清廉耿介,任勞任怨,是難得的好官。


    將這麽大的事托付給他,完成他“為生民請命”的理想,王興是放心的。


    ……


    王興和錢士完的折子遞上去,皇帝覽奏大喜,下旨慰獎王興及山東官員,並讓王興迴京述職。


    離京一年多,王興早就想家想得不行不行的了,一聽允他迴京,自是欣喜若狂,當下與錢士完、李長庚、汪有功、於良臣等撒淚而別。


    迴到京城,還不能先迴家,必須先去皇宮複旨,這是先公後私之意。可剛到京城,皇上就派人傳旨,讓王興先迴家,何時進宮再聽旨意。


    王興心裏那個激動啊,心說:“皇上,您真太好了,太體諒人了。”


    轉念又一想:“不對,也不能算太體諒人,我上了好幾次折子,現在才讓我迴家,怎麽就算體諒人呢?哪怕讓我迴家看看,再讓我迴去呢。可見他心裏還是自私的,不把山東自救的事辦好,就是不讓我迴來。”


    不管怎麽說吧,先讓迴家,再去述職,也算好事。


    王興謝了恩,也不管李忠和錦衣衛們,帶著英子、洪林和眾家丁急急往家裏趕去。


    來到府門口,就見侯國盛、李瑞及眾家人都正等著,王興一下轎,侯國盛打頭,李瑞及眾家人在後,忽拉拉跪了一地。


    “兒子給幹爹請安!”


    “老奴給老爺請安!”


    “給老爺請安!”


    ……


    “盛兒、李管家,你們大家都快起來。”王興連忙讓潘九扶起侯國盛、李瑞。


    侯國盛磕了個頭,站起身來。


    “不錯,個子長高了,身體也壯實了不少。”王興見侯國盛個子長高了最少也得五厘米,而且身體健壯,目光炯炯有神,興奮中透著堅毅,比之前氣質上改變了不少,顯然自己不在的這一年多,這小子沒有偷懶,遂滿意地點了點頭,誇了兩句。


    侯國盛聽王興誇獎自己,心裏樂得開了花,用手撓了撓頭,不好意思地說道:“幹爹,兒子淘氣,也沒少讓奶奶和幹娘操心。”


    “行,一會兒看你奶奶和幹娘說什麽,要是告你狀,你小心屁股!”王興說道。


    “嘿嘿……”侯國盛不好意思地笑了。


    “李瑞,辛苦了,身子骨沒事吧?”王興不再理侯國盛,轉頭對李瑞說道。


    “多謝老爺掛著,老奴身子骨剛剛的,一點都不辛苦。”李瑞說道。


    “幹爹,那是我小姑吧?”王興心急見老娘和媳婦,剛想進府,就聽侯國盛問道。


    王興一拍腦袋,怎麽把英子給忘了?


    “來,英子,我給你介紹介紹。”王興招手把英子叫到跟前。


    孫秀英來京城,既期盼又忐忑,既盼著多幾個親人,又怕不受幹娘和嫂子待見,見到這麽多人,心裏就有些慌。


    好在王興反複囑咐過她,一定要有自信,切莫在小輩和下人麵前出醜,該拿架子的一定要拿架子。而且,在山東這些日子,她接觸的高官多了,眼界已經有了,待人接物的禮節也都十分熟撚,所以並不是十分怯場。


    “這是你幹侄子,國盛。”


    王興給英子介紹道。


    “侄兒見過小姑。”侯國盛不等王興發話,連忙跪倒磕頭。


    “盛哥兒請起。嗯,第一次見麵,姑姑也沒有準備什麽見麵禮,這是姑姑在濟南買的一把彈弓,送給你當見麵禮吧。”孫秀英強壓著內心的慌亂,故作鎮定地拿出一把彈弓遞給侯國盛。


    “喲,行啊,這孩子應對得體,有點大家閨秀的意思啊,不枉我這些日子的教導。”王興見了不由得心裏讚了一句,讚賞的目光看向英子。


    “謝謝小姑!”侯國盛磕了個頭,站起身來,恭恭敬敬地接過彈弓。


    侯國盛沒想到這個比自己年齡還小、農村出來的小姑姑,竟然如此大方,如此有氣度,原來還有想看她笑話的意思,被她幾句話說得立即服了氣。


    英子看到了王興讚賞的目光,立即信心大增。


    微笑著又跟上前見禮的李瑞客氣了幾句,都是十分得體,並無一絲紕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組團穿越到晚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滴水世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滴水世界並收藏組團穿越到晚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