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周陳莊後,宗楚帶著淩樂、童如煙和黃衫女子三人一路向東而行。[..tw超多好看小說](就愛看書網)所過之處,仍是千裏不聞雞鳴狗吠,塵煙彌漫的黃土官道上,時時可見流徙的饑民。蝗群如黑雲般四處席卷,啃光了這日清晨時分,太陽尚未升起,天地已是一覽無餘,黃褐色所有可供它們啃噬的莊稼草木。
半個多月以來,宗楚和淩樂二人穿梭在官府屯倉與流徙的饑民之間。官府的糧倉幾乎已被搜刮殆盡,可對於數目令人驚悸的饑民仍是杯水車薪。
的地平線盡頭,終於冒出了鋸齒般的黛黑起伏。
童如煙驚喜地指著前方,似乎想說甚麽,迴頭瞥見宗楚和淩樂神色凝重,忙斂容垂首。黃衫女子愛憐地笑道:“如煙,你想說甚麽就說吧。宗道友,淩宗主,凡人俗事何必耿耿於懷呢,各人自有煩憂這都是天數。”
童如煙倏忽瞟了一眼宗楚,說道:“姑姑,煙兒隻是想說,總算走出這片傷心平原了。”
“傷心平原?”宗楚喃喃說道:“宗某唯有憤怒。”
淩樂說道:“如煙鬼靈精怪的,此話卻說的不錯。”
黃衫女子嫣然笑道:“這半月來,你們劫掠官倉懲治府官擾亂世俗界秩序,已是有違修仙界鐵律,隻怕日後進階分神便天劫難渡了。我等修仙之人,最忌心神波動不定,大道茫茫,為這些螻蟻般的凡人徒增天劫更不值當。”
宗楚嘿然笑道:“宗某聽聞世俗界有雲,‘朝聞道夕可死’何其壯哉!凡人壽元苦短尚且如此,我等修仙之人動輒壽元數百載,難道還不如凡人慕道之心!童長老,我等苦修百年難道就是為了長生不老苟延殘喘麽?”
黃衫女子一愣,在她看來,數百年如一日的苦修難道不是為了追慕大道飛升上界、尋求長生不死的仙境!除此以外,她雖然想不出還能為了甚麽,但決不是為了拯救這世俗界螻蟻般的所謂芸芸蒼生。
“想不到世俗界如此離經叛道的邪說也能入得宗道友的法眼,凡夫俗子原本便壽不過百,較之我等漫漫壽元不過朝夕之間,他們終其一生偶有所悟,也不過是些膚淺可笑的見解,一朝一夕的輪轉便耗盡了他們短暫的生命,‘朝聞道夕可死’乃是自然之理,又何足稱道。”黃衫女子旋即不以為然地說道。
淩樂見兩人又掐在一起,打圓場笑道:“我等修仙界修士莫不來自世俗凡人之間,宗道友入道不過百年,心憂凡俗民間疾苦也是情有可原。至於天道為何、求仙慕道究竟為了甚麽,千百年來爭鳴不休也尚無定論,你們兩人何必自尋煩惱。”
不料,黃衫女子冷笑道:“宗道友年青不諳世事倒也罷了,你可是修行數百年了,為何還一味慫恿他悖逆天道地率性胡鬧!”
宗楚聽罷黃衫女子一番辯駁,心中已是不悅,此刻又見她無故遷怒於淩樂,再也抑製不住怒氣,脫口說道:“何謂天道!天道難道便是罔顧芸芸眾生,庇佑那些濫施暴政魚肉百姓的權貴?如此天道悖逆又有何妨。”
黃衫女子見宗楚臉有怒色,不禁凜然,猶豫片刻悵然說道:“仙俗兩界固然無法全然隔絕,但畢竟仙俗有別,道友雖然入道日短,對修仙界的天道未必不是心知肚明,若是道友有朝一日神通天地睥睨三界,也許你的法旨甚至一句戲言皆可成為所謂的天道,但如今......在那些大能修士和上界仙修眼中,我們和世俗凡夫又有何區別?為了爭奪天地元氣,每隔萬年的種族大戰中,數以千萬計的各族修士誰能逃脫拋屍荒野的宿命?世俗界成王敗寇的定規在修仙界何嚐不是時時處處都在上演?”
宗楚愕然無語,素來為修士們敬若神明的天道竟然有著如此令人驚悚的由來,上古種族大戰居然隻是少數大能修士為了爭奪有限的天地元氣,難道這就是修仙界不堪的真相?宗楚難以相信更無法接受,他將充滿質疑的目光投向了淩樂,淩樂默默點了點頭,說道:“童長老所言非虛。”
“你方才不是說過‘天道為何’千百年來尚無定論麽!”宗楚失望而執拗地說道。
淩樂苦笑道:“天道也並非全然是大能修士和上界仙宿們的意誌,冥冥之中的天數恐怕連真仙界仙修也無法抗拒,譬如那大能修士們每隔千百年的天劫,但人界隻是下位界麵,童長老所說的以人意為天道自然是無法迴避的事實。”
一場不期而來的爭論似乎解開了宗楚心中沉積的疑團,入道以來,天道在他心中幾乎等同於暴戾和不仁,以人意為天道卻遠遠出乎了他的意料。
此刻,宗楚心中積鬱的怒氣漸漸消退,他反而感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釋然。
黃衫女子見宗楚凝重的臉色陡然之間舒緩,心下若明若暗似有所悟,淩樂卻是疑惑莫名,見宗楚帶頭飛遁,兩人相顧一笑騰身追去。
熾烈的陽光再次炙烤大地時,宗楚四人已站在了一處尖塔似的山峰之巔,落葉鬆針狀的細葉遮蔽了他們頭頂的烈日,周圍一片蔭涼,齊膝深的劍葉草從灰白色的岩縫中鑽出,淹沒了他們的雙腿,草木的清香令人神清氣爽。
山峰陡峭的崖壁下是一條淙淙東流的清溪,半圓的溪流圍繞著平坦開闊的峰嶺,一條青石鋪砌的山中甬道,在兩座山嶺間的山穀蜿蜒延伸,跨過溪流寬闊的石橋,連接著傍山而上的石級直達峰頂,一座方圓百丈的九層圓形祭壇赫然在目。
“想必此處便是封禪的祭壇了。”宗楚俯視著隔溪的那座峰嶺說道。
淩樂點頭說道:“當年在天語大陸時,我與童長老曾受三皇國國師的邀請,在龍吟山觀看過一次封禪祭禮,此壇型致正圓台高九層,層層縮進呈塔狀,每一層皆立起九根合抱的蟠龍石柱,還有那些祭壇側麵浮雕的諸天神佛,與三皇國祭壇幾無二致,此處應當是百州國皇帝封禪的祭壇了。”
黃衫女子說道:“封禪祭拜的是天地諸仙神佛,此處祭壇應是祭拜上界天仙之處,山下應另有一處祭拜人界地仙的祭壇,規模較之此處定當更為宏大。”
“唔?”宗楚不免納悶,“上界天仙術深廣神位尊崇,在這些凡人帝皇眼中難道反倒不如人界地仙?”
黃衫女子笑道:“俗話說,慈佛麵前無香火,惡神牌前檀香旺。上界天仙固然神通廣大,但誰會因下界凡俗帝皇不恭而破界降罪的,而人界那些大能修士卻是伸手可及,隨時便可像螻蟻般碾死他們。”
宗楚聞言不禁啞然失笑。
半個多月以來,宗楚和淩樂二人穿梭在官府屯倉與流徙的饑民之間。官府的糧倉幾乎已被搜刮殆盡,可對於數目令人驚悸的饑民仍是杯水車薪。
的地平線盡頭,終於冒出了鋸齒般的黛黑起伏。
童如煙驚喜地指著前方,似乎想說甚麽,迴頭瞥見宗楚和淩樂神色凝重,忙斂容垂首。黃衫女子愛憐地笑道:“如煙,你想說甚麽就說吧。宗道友,淩宗主,凡人俗事何必耿耿於懷呢,各人自有煩憂這都是天數。”
童如煙倏忽瞟了一眼宗楚,說道:“姑姑,煙兒隻是想說,總算走出這片傷心平原了。”
“傷心平原?”宗楚喃喃說道:“宗某唯有憤怒。”
淩樂說道:“如煙鬼靈精怪的,此話卻說的不錯。”
黃衫女子嫣然笑道:“這半月來,你們劫掠官倉懲治府官擾亂世俗界秩序,已是有違修仙界鐵律,隻怕日後進階分神便天劫難渡了。我等修仙之人,最忌心神波動不定,大道茫茫,為這些螻蟻般的凡人徒增天劫更不值當。”
宗楚嘿然笑道:“宗某聽聞世俗界有雲,‘朝聞道夕可死’何其壯哉!凡人壽元苦短尚且如此,我等修仙之人動輒壽元數百載,難道還不如凡人慕道之心!童長老,我等苦修百年難道就是為了長生不老苟延殘喘麽?”
黃衫女子一愣,在她看來,數百年如一日的苦修難道不是為了追慕大道飛升上界、尋求長生不死的仙境!除此以外,她雖然想不出還能為了甚麽,但決不是為了拯救這世俗界螻蟻般的所謂芸芸蒼生。
“想不到世俗界如此離經叛道的邪說也能入得宗道友的法眼,凡夫俗子原本便壽不過百,較之我等漫漫壽元不過朝夕之間,他們終其一生偶有所悟,也不過是些膚淺可笑的見解,一朝一夕的輪轉便耗盡了他們短暫的生命,‘朝聞道夕可死’乃是自然之理,又何足稱道。”黃衫女子旋即不以為然地說道。
淩樂見兩人又掐在一起,打圓場笑道:“我等修仙界修士莫不來自世俗凡人之間,宗道友入道不過百年,心憂凡俗民間疾苦也是情有可原。至於天道為何、求仙慕道究竟為了甚麽,千百年來爭鳴不休也尚無定論,你們兩人何必自尋煩惱。”
不料,黃衫女子冷笑道:“宗道友年青不諳世事倒也罷了,你可是修行數百年了,為何還一味慫恿他悖逆天道地率性胡鬧!”
宗楚聽罷黃衫女子一番辯駁,心中已是不悅,此刻又見她無故遷怒於淩樂,再也抑製不住怒氣,脫口說道:“何謂天道!天道難道便是罔顧芸芸眾生,庇佑那些濫施暴政魚肉百姓的權貴?如此天道悖逆又有何妨。”
黃衫女子見宗楚臉有怒色,不禁凜然,猶豫片刻悵然說道:“仙俗兩界固然無法全然隔絕,但畢竟仙俗有別,道友雖然入道日短,對修仙界的天道未必不是心知肚明,若是道友有朝一日神通天地睥睨三界,也許你的法旨甚至一句戲言皆可成為所謂的天道,但如今......在那些大能修士和上界仙修眼中,我們和世俗凡夫又有何區別?為了爭奪天地元氣,每隔萬年的種族大戰中,數以千萬計的各族修士誰能逃脫拋屍荒野的宿命?世俗界成王敗寇的定規在修仙界何嚐不是時時處處都在上演?”
宗楚愕然無語,素來為修士們敬若神明的天道竟然有著如此令人驚悚的由來,上古種族大戰居然隻是少數大能修士為了爭奪有限的天地元氣,難道這就是修仙界不堪的真相?宗楚難以相信更無法接受,他將充滿質疑的目光投向了淩樂,淩樂默默點了點頭,說道:“童長老所言非虛。”
“你方才不是說過‘天道為何’千百年來尚無定論麽!”宗楚失望而執拗地說道。
淩樂苦笑道:“天道也並非全然是大能修士和上界仙宿們的意誌,冥冥之中的天數恐怕連真仙界仙修也無法抗拒,譬如那大能修士們每隔千百年的天劫,但人界隻是下位界麵,童長老所說的以人意為天道自然是無法迴避的事實。”
一場不期而來的爭論似乎解開了宗楚心中沉積的疑團,入道以來,天道在他心中幾乎等同於暴戾和不仁,以人意為天道卻遠遠出乎了他的意料。
此刻,宗楚心中積鬱的怒氣漸漸消退,他反而感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釋然。
黃衫女子見宗楚凝重的臉色陡然之間舒緩,心下若明若暗似有所悟,淩樂卻是疑惑莫名,見宗楚帶頭飛遁,兩人相顧一笑騰身追去。
熾烈的陽光再次炙烤大地時,宗楚四人已站在了一處尖塔似的山峰之巔,落葉鬆針狀的細葉遮蔽了他們頭頂的烈日,周圍一片蔭涼,齊膝深的劍葉草從灰白色的岩縫中鑽出,淹沒了他們的雙腿,草木的清香令人神清氣爽。
山峰陡峭的崖壁下是一條淙淙東流的清溪,半圓的溪流圍繞著平坦開闊的峰嶺,一條青石鋪砌的山中甬道,在兩座山嶺間的山穀蜿蜒延伸,跨過溪流寬闊的石橋,連接著傍山而上的石級直達峰頂,一座方圓百丈的九層圓形祭壇赫然在目。
“想必此處便是封禪的祭壇了。”宗楚俯視著隔溪的那座峰嶺說道。
淩樂點頭說道:“當年在天語大陸時,我與童長老曾受三皇國國師的邀請,在龍吟山觀看過一次封禪祭禮,此壇型致正圓台高九層,層層縮進呈塔狀,每一層皆立起九根合抱的蟠龍石柱,還有那些祭壇側麵浮雕的諸天神佛,與三皇國祭壇幾無二致,此處應當是百州國皇帝封禪的祭壇了。”
黃衫女子說道:“封禪祭拜的是天地諸仙神佛,此處祭壇應是祭拜上界天仙之處,山下應另有一處祭拜人界地仙的祭壇,規模較之此處定當更為宏大。”
“唔?”宗楚不免納悶,“上界天仙術深廣神位尊崇,在這些凡人帝皇眼中難道反倒不如人界地仙?”
黃衫女子笑道:“俗話說,慈佛麵前無香火,惡神牌前檀香旺。上界天仙固然神通廣大,但誰會因下界凡俗帝皇不恭而破界降罪的,而人界那些大能修士卻是伸手可及,隨時便可像螻蟻般碾死他們。”
宗楚聞言不禁啞然失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