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沒關係的,我來付吧。”
阿聰下意識地看了眼幸乃的衣服,就是一般超市裏常見的那種大眾服裝,長袖的白色針織衫配上卡其色的緊身褲,怎麽看也不像很有錢的樣子。
“那樣我會為難的,請讓我來付。沒關係的。”幸乃一邊說,一邊誇張地使勁搖頭。
“那怎麽行呢?”
“真的沒關係,拜托了,就讓我來付吧。”
在此之前真是沒有想過她還能口氣如此強硬地說話,阿聰仿佛被幸乃的氣勢壓倒了似的。遠處傳來敬介的聲音:“喂,快點走吧。電影可要開始了。”
這時候,阿聰才第一次與幸乃四目相對,而她馬上便慌慌張張地移開了視線。真是可憐。不管這孩子多麽拚命努力,馬上就會被甩也是已成定局的事了。無論阿聰覺得她多麽的好,幸乃畢竟不合敬介的口味。
剛才那句“挺像的吧”迴響在阿聰耳畔。為什麽敬介總要如此不厭其煩地傷害別人呢?
即使做了十多年的朋友,阿聰依然無法理解,這讓他由衷感到自己的無能。
或許他本人已經忘了,但敬介第一次跟自己搭訕時說的話,阿聰到現在依然記得。
“你是想死嗎?”
那是小學六年級的秋天,可以聽見遠處傳來的放學後的小號聲。自以為空無一人的學校天台上,突然有個聲音對自己說話。阿聰嚇得連忙迴過頭去,隻見同班同學敬介站在那裏。
“你是不是傻?死了就全完了,你知道嗎?舍棄自己的命,是最蠢的事了。”
“為、為什麽……”
“因為沒有任何人會覺得你可憐,而且馬上就會把你的事忘得一幹二淨。什麽用自己的死來複仇,都是騙人的鬼話啦。”
阿聰連一句反駁的話都說不出來。事實上,他真的正在思考,如果可以的話自己能不能死在這裏。
敬介拍拍屁股走到他旁邊。這個幾乎沒有過任何交流的同班同學,露出了阿聰未曾見過的嚴肅表情。
“死是沒有意義的,隻會被人笑話而已。”
一股熱意從搭在肩膀上的手中傳過來。老實說,阿聰非常不擅長麵對這種同學,他們總是幾個人聚在教室後方,不知道為了什麽高興的事,跟朋友們大聲地說笑著。
為了表示自己已經沒事,阿聰向他點了點頭,敬介這才鬆開了手。
“不管多麽痛苦,也不可以把痛苦掛在臉上,隻能給別人看到自己的毅力。”
說完,敬介那熱忱的眼神突然變得柔和下來,臉上出現了一種同情的神色。他緊緊盯著阿聰的眼睛,仿佛是打算從中看出些什麽。
“你的爸爸死了,是吧?”
阿聰被如此唐突的問題打了個措手不及,但是他並沒有含糊其詞地糊弄過去,反而挺起了胸膛。
“是啊。我爸爸幹了件蠢事,自己一個人痛苦著,然後一個人死去了,也讓留下的我們吃盡了苦頭。”
敬介滿臉意外,阿聰卻沒有半點移開視線的意思。大概是在給他看自己的毅力吧。
直到小學五年級為止,阿聰都住在靜岡,那時候他的姓氏也不是八田,而是小阪。他的家就是隨處可見的普通家庭,過著隨處可見的普通生活,然而這些全被警察的一通電話打碎了。爸爸瞞著家人借了一大筆錢,最後不堪壓力選擇了自殺。
父親選擇了集體尾氣自殺作為自己離世的手段,而且他是通過一種叫“輪盤q2”的服務,被一個素未謀麵的女人叫上一起自殺的。生活環境、年齡、性別各不相同的四個人,先在沼津集合,然後坐上租來的汽車,向富士山出發。最後他們各自懷揣著寶貴的遺書,死在了停於林蔭道旁的汽車裏。
如此令人震驚的自殺方式,當然是媒體最喜歡的餌料。阿聰清楚地記得,那些連續幾日擠在自家門口的大人醜陋的嘴臉。
從急急忙忙趕往警局的那一刻開始,再經過混雜著眼淚與好奇心的葬禮,與朋友們草草告別之後,他們一家人就逃跑似的搬到了橫濱,還把姓氏都換了。如此令人應接不暇甚至記憶都有些混亂的時期,其實也才不過一個月而已。
痛苦並沒有因為換了新環境而消失,阿聰在新學校能夠受到大家無條件歡迎的時間,也就隻有最開始的一周左右,之後他的周圍再次充滿了好奇的目光。一定是什麽地方漏了消息出來。那些遠遠地圍著他冷眼旁觀的同學們,目光中盡是卑劣,某種意義上說,他們比那些記者還要過分。他一直以為敬介也是他們中的一員。
冰冷的風從兩人中間吹過。阿聰已將這些從未對人提起過的秘密和盤托出,而對象竟然是最有可能嘲笑他的人。
“事先聲明,我是不會同情你的。”這是敬介聽完之後說的第一句話。他慢慢地站起來,迴頭看著還坐在地上的阿聰。
“我的親生父親也死了,不過並沒有上新聞,就是很普通地死了。”
阿聰倒不覺得驚訝,雖然敬介還什麽都沒說,但他馬上明白過來,他的爸爸也是自殺的。父親確實受到了嘲笑。被那些記者,被那些大人,甚至不說別人,就連阿聰自己也笑話過他。敬介所說的“死了隻會被人笑話”,他深有感觸。
阿聰覺得敬介也一定有過相似的體驗,隻是對方沒有像他一樣苦著一張臉。想到這裏,阿聰下意識地說道:“喂,以後你能不能叫我阿聰啊。”
阿聰下意識地看了眼幸乃的衣服,就是一般超市裏常見的那種大眾服裝,長袖的白色針織衫配上卡其色的緊身褲,怎麽看也不像很有錢的樣子。
“那樣我會為難的,請讓我來付。沒關係的。”幸乃一邊說,一邊誇張地使勁搖頭。
“那怎麽行呢?”
“真的沒關係,拜托了,就讓我來付吧。”
在此之前真是沒有想過她還能口氣如此強硬地說話,阿聰仿佛被幸乃的氣勢壓倒了似的。遠處傳來敬介的聲音:“喂,快點走吧。電影可要開始了。”
這時候,阿聰才第一次與幸乃四目相對,而她馬上便慌慌張張地移開了視線。真是可憐。不管這孩子多麽拚命努力,馬上就會被甩也是已成定局的事了。無論阿聰覺得她多麽的好,幸乃畢竟不合敬介的口味。
剛才那句“挺像的吧”迴響在阿聰耳畔。為什麽敬介總要如此不厭其煩地傷害別人呢?
即使做了十多年的朋友,阿聰依然無法理解,這讓他由衷感到自己的無能。
或許他本人已經忘了,但敬介第一次跟自己搭訕時說的話,阿聰到現在依然記得。
“你是想死嗎?”
那是小學六年級的秋天,可以聽見遠處傳來的放學後的小號聲。自以為空無一人的學校天台上,突然有個聲音對自己說話。阿聰嚇得連忙迴過頭去,隻見同班同學敬介站在那裏。
“你是不是傻?死了就全完了,你知道嗎?舍棄自己的命,是最蠢的事了。”
“為、為什麽……”
“因為沒有任何人會覺得你可憐,而且馬上就會把你的事忘得一幹二淨。什麽用自己的死來複仇,都是騙人的鬼話啦。”
阿聰連一句反駁的話都說不出來。事實上,他真的正在思考,如果可以的話自己能不能死在這裏。
敬介拍拍屁股走到他旁邊。這個幾乎沒有過任何交流的同班同學,露出了阿聰未曾見過的嚴肅表情。
“死是沒有意義的,隻會被人笑話而已。”
一股熱意從搭在肩膀上的手中傳過來。老實說,阿聰非常不擅長麵對這種同學,他們總是幾個人聚在教室後方,不知道為了什麽高興的事,跟朋友們大聲地說笑著。
為了表示自己已經沒事,阿聰向他點了點頭,敬介這才鬆開了手。
“不管多麽痛苦,也不可以把痛苦掛在臉上,隻能給別人看到自己的毅力。”
說完,敬介那熱忱的眼神突然變得柔和下來,臉上出現了一種同情的神色。他緊緊盯著阿聰的眼睛,仿佛是打算從中看出些什麽。
“你的爸爸死了,是吧?”
阿聰被如此唐突的問題打了個措手不及,但是他並沒有含糊其詞地糊弄過去,反而挺起了胸膛。
“是啊。我爸爸幹了件蠢事,自己一個人痛苦著,然後一個人死去了,也讓留下的我們吃盡了苦頭。”
敬介滿臉意外,阿聰卻沒有半點移開視線的意思。大概是在給他看自己的毅力吧。
直到小學五年級為止,阿聰都住在靜岡,那時候他的姓氏也不是八田,而是小阪。他的家就是隨處可見的普通家庭,過著隨處可見的普通生活,然而這些全被警察的一通電話打碎了。爸爸瞞著家人借了一大筆錢,最後不堪壓力選擇了自殺。
父親選擇了集體尾氣自殺作為自己離世的手段,而且他是通過一種叫“輪盤q2”的服務,被一個素未謀麵的女人叫上一起自殺的。生活環境、年齡、性別各不相同的四個人,先在沼津集合,然後坐上租來的汽車,向富士山出發。最後他們各自懷揣著寶貴的遺書,死在了停於林蔭道旁的汽車裏。
如此令人震驚的自殺方式,當然是媒體最喜歡的餌料。阿聰清楚地記得,那些連續幾日擠在自家門口的大人醜陋的嘴臉。
從急急忙忙趕往警局的那一刻開始,再經過混雜著眼淚與好奇心的葬禮,與朋友們草草告別之後,他們一家人就逃跑似的搬到了橫濱,還把姓氏都換了。如此令人應接不暇甚至記憶都有些混亂的時期,其實也才不過一個月而已。
痛苦並沒有因為換了新環境而消失,阿聰在新學校能夠受到大家無條件歡迎的時間,也就隻有最開始的一周左右,之後他的周圍再次充滿了好奇的目光。一定是什麽地方漏了消息出來。那些遠遠地圍著他冷眼旁觀的同學們,目光中盡是卑劣,某種意義上說,他們比那些記者還要過分。他一直以為敬介也是他們中的一員。
冰冷的風從兩人中間吹過。阿聰已將這些從未對人提起過的秘密和盤托出,而對象竟然是最有可能嘲笑他的人。
“事先聲明,我是不會同情你的。”這是敬介聽完之後說的第一句話。他慢慢地站起來,迴頭看著還坐在地上的阿聰。
“我的親生父親也死了,不過並沒有上新聞,就是很普通地死了。”
阿聰倒不覺得驚訝,雖然敬介還什麽都沒說,但他馬上明白過來,他的爸爸也是自殺的。父親確實受到了嘲笑。被那些記者,被那些大人,甚至不說別人,就連阿聰自己也笑話過他。敬介所說的“死了隻會被人笑話”,他深有感觸。
阿聰覺得敬介也一定有過相似的體驗,隻是對方沒有像他一樣苦著一張臉。想到這裏,阿聰下意識地說道:“喂,以後你能不能叫我阿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