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正負電子對撞機國家實驗室,簡稱bepc,位於京城西郊玉泉路,建在華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內。
實驗室主要由高能物理、高能加速器及同步輻射三個專業委員會組成,現任主任由王怡芳也就是劉峰的導師王院士親自兼任,各專業委員會主任分別由華科院理論物理所何祚庥院士、金陵大學馮端教授以及方守賢院士擔任。
其實在實驗室建立的最初,是飽受爭議的。
從上個世界90年代到現在,關於對撞機的建造就一直爭論紛紛。
反對的人以楊正寧楊老為代表,認為像這種大型加速器的建造對華國的四個現代化建設並不重要,三十年內對農業的影響很小,對工業和國防的影響也不太大,直到20世紀末,華國如果在國防上不能保衛自己,即使在高能物理上很先進,也沒有一點用處。
讚同的人認為基礎物理雖然很難有突破性的成果,但是我國卻不能不搞,因為如果不搞的話,我國在高能物理相關的人才方麵就會麵臨斷檔的問題,即便以後有錢再搞的時候,也沒有足夠的人才了。而且,至少對撞機的建設,能夠提高我國在相關領域的工業技術水平,並為今後的大科學工程的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兩方的人從上個世紀吵到了本世紀,但無論如何,其他的對撞機沒有建起來,但正負電子對撞機仍然還是搞了起來,因為相對來說,正負電子對撞機更加便宜實用,而且也更容易看得見成果。
此時此刻,寒冬臘月,就在劉峰站在高能物理研究所院門口四處張望的時候,終於,一位身穿黑色風衣,頭上留著長發的男同誌走了出來。
注意到站在門口東張西望的劉峰,他的眉毛抬了抬,上下打量了兩眼,開口問道:“你就是劉峰劉師弟?”
“是的,您就是溫雁易溫師兄?”
“沒錯。”
那長發男點了點頭,順手撩了撩頭發,奇怪道:“沒想到啊!”
“沒想到什麽?”
“我沒想到的是,能夠被王老板親自收為徒弟的人,竟然還如此年青!”溫雁易笑了笑,“果然還是年輕氣盛啊!聽說你以前是搞化學的,而且還拿到了博士學位,幹嘛非要跑到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來,研究什麽高能物理?”
劉峰知道,其實像高能物理這種基礎研究,不說出成果極其不易,即便是很容易,但一時間對整個社會也沒有什麽明顯的作用,至少,是沒有什麽‘錢景’的。
就譬如說這裏的正負電子對撞機,迄今為止已經有二十二年了,能夠運用到實際中來的成果也僅僅隻有非典時期對非典病毒蛋白酶的結構測定開發出來的同步輻射這一項有用的成果而已。
因此,在其他人看來,搞高能物理研究的人基本上都是‘傻大個’,研究的都是吃力不討好的差事。
於是劉峰笑了笑:“是不是認為我腦子長包了?”
溫雁易攤了攤手:“這可是你自己說的啊,我可沒說。”
劉峰嗬嗬一笑:“其實,勸過我的人有很多,但說我腦子長包的人卻隻有師兄一個了!師兄,別說我,您不也一樣嗎?”
溫雁易卻搖了搖頭:“我和你不一樣!雖然我已經在這裏待了快5年了,但至少我不是自願前來這裏的,而是被調劑到這裏來的,而你,嗬嗬。”
“走吧,也別在這裏站著了,跟我來!”
天氣有點凍人,溫雁易於是帶著劉峰朝著裏麵走,便走邊介紹著,“雖然在我看來搞這方麵研究的人都是傻子,但你還別說,傻子還挺多的,無論是國內的傻子還是國外的傻子!”
劉峰一路緊隨著這位溫師兄,一邊聽著這位的吐槽,一邊好奇地打量著周圍的一切。
不同於其他應用學科,像高能物理這種基礎研究,學者與學者之間的國籍差異造成的壁壘並不大,至少,在這裏,就不隻有華國本地人,一大堆外國人也在這裏研究工作。
同理,像歐洲那邊的強子對撞機等大型設施,也有很多華國的專家在那裏邊工作研究。
因此,劉峰一路走來,至少就看見了3波金發碧眼的外國佬。
一路左拐右拐,劉峰終於來到了王院士的辦公室。
“老板,人我給你帶到了!我還有事,就先下去了啊!”
溫雁易將劉峰帶到後,就一甩長發離開了,隻留下劉峰一人麵對著王老板。
“怎麽樣,小夥子,有什麽感想?”
王老板一直在電腦上忙著什麽,劉峰等了好一會兒,這才被理會了。
“其實,並沒有什麽感想。”劉峰笑了笑,絲毫不見緊張,“唯一的感想就是,我已經迫不及待了!”
“好一個迫不及待!”王老板將手中的簽字筆一扔,身子後仰靠在了電腦椅上,“看來我收的徒弟果然沒錯,既然如此,那我就直接分配任務了!”
“您是老板,我隻管聽您安排就是了。”
“那好,我這裏給你整理了一些資料,有關實驗室守則的,也有關實驗室的一些前沿研究概況的,當然,更多的還是你需要學習的資料知識;你拿下去先自己看看,有什麽不懂的再來找我,看完之後,如果能夠通過我的測試,我再給你安排具體的工作!”
王怡芳院士說完,直接從抽屜裏抽出一大疊資料,隨後又從電腦上拔下一個u盤,全部遞給了劉峰。
“對了,別怪我沒有提醒你哈,我隻給你一個月的時間,一個月過後,你要是跟不上我的進度的話,那我就直接趕人了!記住了喲!”
果然,每個導師都有自己的教學方式,同為放養,王老板就和段老板不一樣,至少,這位的要求似乎更加嚴格一些,動不動就趕人。
劉峰也不懼怕,二話沒說,直接就接了過來。
“對了,我在這邊給你預留了宿舍,單人間,空調熱水器都有,你要是不經常迴家的話,住這邊也可以,等會兒你直接去後勤部,那邊會有人給你安排……”
……
就這樣,劉峰光榮的成為了高能物理研究所旗下的京城正負電子對撞機國家實驗室的一位實習員工,嗯,實習期隻有一個月。
而就在劉峰以為,自己又會迴歸到那種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搞研究的生活當中時,他發出去的那幾十篇論文,終於姍姍來遲,登陸了最新一期的自然、科學以及柳葉刀雜誌。
當然,其中自然和科學專門給他做了一個專刊,而柳葉刀,也選擇性登刊了他的4篇論文。
得益於劉峰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在海水淡化反滲透材料研究領域,前麵就有提過,已經越走越窄,而劉峰的這些論文,讓從事這個領域研究的學者豁然開朗,至少,他們在這些論文裏麵,就看到了3條適合搞這方麵的研究路線。
可以說,劉峰又開了一派之先河,直接讓整個反滲透材料領域,進入了多元化時代。
而屢次三番做出傑出成果的竟然是一位華國學者,而且還是一個才18歲的年青人,於是,隨著這些論文的登刊,在經曆了短暫的幾天沉寂之後,很快劉峰便再次領教了何謂“站在風口浪尖”!
實驗室主要由高能物理、高能加速器及同步輻射三個專業委員會組成,現任主任由王怡芳也就是劉峰的導師王院士親自兼任,各專業委員會主任分別由華科院理論物理所何祚庥院士、金陵大學馮端教授以及方守賢院士擔任。
其實在實驗室建立的最初,是飽受爭議的。
從上個世界90年代到現在,關於對撞機的建造就一直爭論紛紛。
反對的人以楊正寧楊老為代表,認為像這種大型加速器的建造對華國的四個現代化建設並不重要,三十年內對農業的影響很小,對工業和國防的影響也不太大,直到20世紀末,華國如果在國防上不能保衛自己,即使在高能物理上很先進,也沒有一點用處。
讚同的人認為基礎物理雖然很難有突破性的成果,但是我國卻不能不搞,因為如果不搞的話,我國在高能物理相關的人才方麵就會麵臨斷檔的問題,即便以後有錢再搞的時候,也沒有足夠的人才了。而且,至少對撞機的建設,能夠提高我國在相關領域的工業技術水平,並為今後的大科學工程的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兩方的人從上個世紀吵到了本世紀,但無論如何,其他的對撞機沒有建起來,但正負電子對撞機仍然還是搞了起來,因為相對來說,正負電子對撞機更加便宜實用,而且也更容易看得見成果。
此時此刻,寒冬臘月,就在劉峰站在高能物理研究所院門口四處張望的時候,終於,一位身穿黑色風衣,頭上留著長發的男同誌走了出來。
注意到站在門口東張西望的劉峰,他的眉毛抬了抬,上下打量了兩眼,開口問道:“你就是劉峰劉師弟?”
“是的,您就是溫雁易溫師兄?”
“沒錯。”
那長發男點了點頭,順手撩了撩頭發,奇怪道:“沒想到啊!”
“沒想到什麽?”
“我沒想到的是,能夠被王老板親自收為徒弟的人,竟然還如此年青!”溫雁易笑了笑,“果然還是年輕氣盛啊!聽說你以前是搞化學的,而且還拿到了博士學位,幹嘛非要跑到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來,研究什麽高能物理?”
劉峰知道,其實像高能物理這種基礎研究,不說出成果極其不易,即便是很容易,但一時間對整個社會也沒有什麽明顯的作用,至少,是沒有什麽‘錢景’的。
就譬如說這裏的正負電子對撞機,迄今為止已經有二十二年了,能夠運用到實際中來的成果也僅僅隻有非典時期對非典病毒蛋白酶的結構測定開發出來的同步輻射這一項有用的成果而已。
因此,在其他人看來,搞高能物理研究的人基本上都是‘傻大個’,研究的都是吃力不討好的差事。
於是劉峰笑了笑:“是不是認為我腦子長包了?”
溫雁易攤了攤手:“這可是你自己說的啊,我可沒說。”
劉峰嗬嗬一笑:“其實,勸過我的人有很多,但說我腦子長包的人卻隻有師兄一個了!師兄,別說我,您不也一樣嗎?”
溫雁易卻搖了搖頭:“我和你不一樣!雖然我已經在這裏待了快5年了,但至少我不是自願前來這裏的,而是被調劑到這裏來的,而你,嗬嗬。”
“走吧,也別在這裏站著了,跟我來!”
天氣有點凍人,溫雁易於是帶著劉峰朝著裏麵走,便走邊介紹著,“雖然在我看來搞這方麵研究的人都是傻子,但你還別說,傻子還挺多的,無論是國內的傻子還是國外的傻子!”
劉峰一路緊隨著這位溫師兄,一邊聽著這位的吐槽,一邊好奇地打量著周圍的一切。
不同於其他應用學科,像高能物理這種基礎研究,學者與學者之間的國籍差異造成的壁壘並不大,至少,在這裏,就不隻有華國本地人,一大堆外國人也在這裏研究工作。
同理,像歐洲那邊的強子對撞機等大型設施,也有很多華國的專家在那裏邊工作研究。
因此,劉峰一路走來,至少就看見了3波金發碧眼的外國佬。
一路左拐右拐,劉峰終於來到了王院士的辦公室。
“老板,人我給你帶到了!我還有事,就先下去了啊!”
溫雁易將劉峰帶到後,就一甩長發離開了,隻留下劉峰一人麵對著王老板。
“怎麽樣,小夥子,有什麽感想?”
王老板一直在電腦上忙著什麽,劉峰等了好一會兒,這才被理會了。
“其實,並沒有什麽感想。”劉峰笑了笑,絲毫不見緊張,“唯一的感想就是,我已經迫不及待了!”
“好一個迫不及待!”王老板將手中的簽字筆一扔,身子後仰靠在了電腦椅上,“看來我收的徒弟果然沒錯,既然如此,那我就直接分配任務了!”
“您是老板,我隻管聽您安排就是了。”
“那好,我這裏給你整理了一些資料,有關實驗室守則的,也有關實驗室的一些前沿研究概況的,當然,更多的還是你需要學習的資料知識;你拿下去先自己看看,有什麽不懂的再來找我,看完之後,如果能夠通過我的測試,我再給你安排具體的工作!”
王怡芳院士說完,直接從抽屜裏抽出一大疊資料,隨後又從電腦上拔下一個u盤,全部遞給了劉峰。
“對了,別怪我沒有提醒你哈,我隻給你一個月的時間,一個月過後,你要是跟不上我的進度的話,那我就直接趕人了!記住了喲!”
果然,每個導師都有自己的教學方式,同為放養,王老板就和段老板不一樣,至少,這位的要求似乎更加嚴格一些,動不動就趕人。
劉峰也不懼怕,二話沒說,直接就接了過來。
“對了,我在這邊給你預留了宿舍,單人間,空調熱水器都有,你要是不經常迴家的話,住這邊也可以,等會兒你直接去後勤部,那邊會有人給你安排……”
……
就這樣,劉峰光榮的成為了高能物理研究所旗下的京城正負電子對撞機國家實驗室的一位實習員工,嗯,實習期隻有一個月。
而就在劉峰以為,自己又會迴歸到那種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搞研究的生活當中時,他發出去的那幾十篇論文,終於姍姍來遲,登陸了最新一期的自然、科學以及柳葉刀雜誌。
當然,其中自然和科學專門給他做了一個專刊,而柳葉刀,也選擇性登刊了他的4篇論文。
得益於劉峰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在海水淡化反滲透材料研究領域,前麵就有提過,已經越走越窄,而劉峰的這些論文,讓從事這個領域研究的學者豁然開朗,至少,他們在這些論文裏麵,就看到了3條適合搞這方麵的研究路線。
可以說,劉峰又開了一派之先河,直接讓整個反滲透材料領域,進入了多元化時代。
而屢次三番做出傑出成果的竟然是一位華國學者,而且還是一個才18歲的年青人,於是,隨著這些論文的登刊,在經曆了短暫的幾天沉寂之後,很快劉峰便再次領教了何謂“站在風口浪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