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情況?
劉峰自己也很想知道。
現場這麽多位專家教授,為何他就對一位既不高也不帥,甚至看起來還‘弱不禁風’的中年大叔感興趣?
要知道,他之前和馬院士根本就沒見過一次麵,互相也不認識對方,對對方的事跡,知道得也不是很具體。
怎麽就產生了一見如故的那種感覺?
心下歎了口氣,這大概是英雄惜英雄了吧!
事實上,
有的人天生就帶有一種大師的氣息;
這種氣息,即便是長夜漫漫的深夜,那也如天上的皓月一般,是如此的光亮耀眼。
比如他自己……
咳咳。
總之,馬院士應該也是這樣的人。
雖然劉峰對他的研究課題不甚了解,但從華國工程院官網上對這位院士的介紹當中就能看出來,這位絕對是位大師級別的國寶科學家。
41歲,成為華國史上最年輕的工程院院士;
長期致力於艦船綜合電力技術原始創新研究,承擔國家和國防重大裝備重點課題40多項,獲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發明專利40多項,20多項關鍵技術成果居世界先進水平,填補國家空白;
所有創新成果全部應用到我國自行研製的作戰艦艇、潛艇、航空母艦,致使中央軍委記個人三等功5次,二等功2次,一等功1次,大長老親自簽署通令記下的個人一等功1次……
而自己,作為華國史上最年輕的雙料博士,最年輕的青化獎、炸藥獎獲得者,雖然暫時來說還沒有這麽風騷,但也是相距不遠了。
難怪這位大佬會主動跑來這裏和自己一見,物以類聚嘛!
想到這裏,劉峰的臉上便綻放出了光彩的笑容。
“歡迎歡迎啊,這裏不是說話的地方,各位教授裏麵請!”
隨後,幾人走進了劉峰的辦公室。
薑洋等人抬眼一看,卻見辦公室裏,還有兩位客人,於是愣了一愣,反應過來道:
“劉教授,沒想到您這裏還有兩位客人,真是不好意思,打擾了,要不,等你們忙完以後,我們再……”
“沒關係,大家都是搞學術的,正好一起來交流交流。我來給大家介紹,這位是石樂榮院士,這位是何承弼院士,兩位是搞武器彈藥研究的……”
劉峰笑了笑,露出了雪白的牙齒,又轉過身來給石院士兩人介紹道,
“這位是薑洋教授,這位是馬明偉院士,這位……這位?”
“杜博超……”
“對對對,杜博超杜教授。”
石樂榮:“……”
何承弼:“……”
愣了一愣,兩人本打算起身就走,見此情景,也隻好笑著站起身來,和這些人握了握手,最終還是硬著頭皮道:
“劉教授既然有事,那我們兩就不打擾了。這件事情,我們心意已決,迴去後就將資料遞交過來,到時候你看是你安排人過來交接,還是自己親自過來交接?”
我本將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劉峰最終還是歎了一口氣。
該說的話都已經說了,該勸的也勸了,強扭的瓜不甜,盡管他再怎麽惋惜,想要留下兩人,此時此刻也無可奈何。
“既如此,就這樣吧。迴去後,還希望兩位再多考慮考慮……”
親自將兩位院士禮送出門,劉峰這才迴到辦公室,給馬院士幾人告了一聲罪。
隻不過,這些人都是豁達的人,雖然被劉峰“冷落”了幾分鍾,但也隻是笑了笑,沒有說什麽。
看著兩位院士離去的背影,薑洋努了努嘴,好奇地詢問劉峰道:
“劉教授,這是……”
劉峰搖了搖頭,給幾人端來了飲料茶水,歎了口氣道:“我手底下有個項目是由這兩位院士負責的,隻不過人各有誌,兩位院士不太看好打算退出……”
薑洋點了點頭,不以為意。
倒是身旁的馬明偉院士心裏暗暗吃驚。
什麽項目手底下竟然能有兩位院士級別的大佬加入?
畢竟一旦當上了院士,就意味著“跳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了,這不但意味著至高無上的學術榮譽,更意味著他們已經站在了華國學術界“剝削鏈”的最上遊,金字塔的最頂層,掌握一般科研人員無法想象的經費和話語權,基本上從來不會缺少項目和科研資金,很少會組團一起攻關科研。
將心比心,就以他自己來說,從來都是獨立負責自己的科研項目,絕對不會輕易加入別人的課題,除非……
想到前一陣子傳得沸沸揚揚的可控核聚變工程,再想到之前劉峰搞出的“高能粒子強電磁場互變約束理論”,馬院士心裏越發震撼——難道,真的是可控核聚變?
對於自己這一次來拜訪劉峰的目的,覺得更有希望了……
杜博超卻是一副兩人有眼不識金鑲玉,恨不得取而代之的表情,激動道:“那也太遺憾了!換成是我,如此千載難逢的機會,就是打死我也不可能退出!隻可惜,劉教授的項目我連參加的資格都沒有……”
劉峰實在是不知道,自己又做了什麽竟然讓這位教授對自己如此推崇,怪不好意思的……
搖了搖頭,還是進入正題。
“不知道幾位來此有何目的?劉峰若是能夠幫上忙的,絕不推辭。”
“您實在是太客氣了!”杜博超擺了擺手,“說起來,除了想要請假您幾個小問題以外,我個人的最大目的,還是來感謝您的。我是搞材料研究的,您可不知道,前段時間,您提出的那幾種計算材料學程序理論,幫了我們多大的忙!”
搞材料研究的?原來如此!
劉峰點了點頭。
其實,他並不關心那幾種計算程序到底能夠在材料學界掀起多大的地震,也不關心這些東西到底能夠給他帶來多少名聲和利益,他的初衷,隻是想要履行對大長老的諾言,提升華國的基礎科技而已。
薑洋也十分讚同的點了點頭。
他自己就是這些計算程序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j20隱形塗料的順利研發,絕對能夠讓他脫穎而出,一掃因為和‘離子體隱身技術’競爭失利的頹勢。
因此,對於劉峰,他的感激和敬佩其實並不比杜博超來得要少,隻不過因為教授的矜持,讓他做不到杜博超這家夥這種不要臉皮的拍馬屁……
馬明偉安靜地坐在一旁。
他本身就不是一個很健談的人,對於材料學研究,他也不是很感興趣。
看到劉峰的最新成果竟然能夠引起如此多人的重視,而且還間接地幫了自己一個大忙,心裏也是稱讚不已。
本以為自己41歲被評選上華國工程院院士一職,就已經足以稱道了,現在再看看人家,19歲就能創造出這麽多的成就,自己那一點驕傲又算得了什麽?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果真是金玉良言啊!
雖然他從不覺得自己有多麽了不起,一直以來也矜矜業業,本本分分,在科研的道路上從不停歇,但是,也不能阻止他手底下的學生和研究員在外人麵前時常抱有一種‘我很了不起’的心態,看來,等迴去以後,自己就可以用劉峰的例子,來給這些人好好說道說道了。
隻不過,他今天來的目的可不隻如此。
他也不隻想單純地認識一下劉峰、和劉峰交個朋友,他是真的來請教問題的!
然而,直到等到杜博超等人發表完對劉峰的‘崇敬’,並且再也沒有問題提出來之後,馬院士這才開口:
“劉教授,據我了解,前段時間您將east的點火時間延長到了1300秒,這裏麵,沿用的是您的‘高能粒子強電磁場互變約束理論’,就此一點,足以說明您在電磁場的研究上有著深厚的理論知識,不知道您對m國福特號航空母艦的電磁彈射裝置,有何看法?”
“航母的電磁彈射器?”劉峰愣了愣,完全沒有想到馬院士問了這麽一個問題。
隻不過,想到馬院士和華國海軍之間的關係,他就釋然了。
若有所思道:
“據我所知,我國一直都在發展我們的國產航空母艦,對於航母彈射器,一直以來都在爭論著發展蒸汽彈射還是電磁彈射,但最終,似乎支持蒸汽彈射的唿聲更高一些,國家也確立了蒸汽彈射的研發項目……”
事實上,一直以來,國家在發展航空母艦的消息也並不是一個新聞了。
而且,對於航母彈射器的發展路線,從來沒有想過保密。
要麽是蒸汽彈射,要麽是電磁彈射而已。
但從各方麵透露出來的消息來看,上麵最終還是確定了蒸汽彈射的路線,畢竟,蒸汽彈射器是一種早已經走向成熟的方案,而且還有m國成功的例子作為參考。
至於電磁彈射,雖然看起來是第二代的先進彈射技術,隻不過就連m國人自己,現在都還沒有整得明白,因此,上麵決定發展蒸汽彈射器的意願也就可想而知。
“蒸汽彈射器的項目確實已經立項了。但我一直都認為,我國的軍工科技想要取得世界領先,就不能一直跟在人家的屁股後麵追趕。我馬明偉更不相信這個邪——咱們華國人就要比人家笨一些,就不能走出自己的道路來!”
說到這裏,馬院士更加激動了,
“更何況,電磁彈射器絕對是未來的發展方向,m國人那邊現在也在搞這個。因此,即便國家不給立項,我馬偉明自己砸鍋賣鐵,也要把電磁彈射器搞出來!搞科研就得擔風險,國防建設急需,就是天大的風險也要幹,否則,國家要我們這些院士幹什麽?因此,在蒸汽彈射立項的那一刻,我便帶領著我們研究院的同事投身到了電磁彈射的工作上。”
壯哉!
感覺到馬院士瘦小身軀裏潛藏著的龐大能量,劉峰也不禁為之動容。
果然不愧是榮獲過兩次個人一等功的最年輕院士,如此敢為人先,不撞南牆不迴頭氣魄,人家能夠取得如此成功,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而且,這才是院士該有的風度啊!
劉峰就對那一句‘否則,國家要我們這些院士幹什麽’讚同不已,甚至是肅然起敬!
說到底,他自己也是這樣的人啊!
畢竟,當初在反物質工程和可控核聚變工程之間,他也遇見過同樣的問題,隻不過,和馬院士不同的是,自己更加幸運,能夠獲得國家的支持罷了……
隻不過,自己又沒有研究過電磁彈射器,馬院士幹嘛找他幫忙呢?
似乎知道劉峰的疑惑,馬明偉院士搖了搖頭,繼續說道:
“之前也有很多人出來阻止過我,說咱們華國連蒸汽彈射都沒研製出來,又怎能一步登天研製電磁彈射呢?隻不過,我是不信這個邪的!”
“五年時間了,咱們這邊多多少少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於是在三年前,我們就成功研製出了電磁彈射器的小型樣機,隻不過,在1:1單元設備樣機的研製上,我們至今還處在一個瓶頸上……”
說到這裏,馬院士歎了一口氣,似乎為一直以來未能突破瓶頸感到耿耿於懷。
“隻要解決了最後這一瓶頸,航母的電磁彈射器,便能水到渠成!”
劉峰滿臉肅然。
他實在難以想象,到底是什麽支持著馬院士耗費8年的青春,投入到一個自己沒有迴報,國家也不支持,下麵的人更不理解的項目中來!
這裏麵到底遇見了怎樣的困難,經曆了多少次的失敗,又承受了怎樣的壓力,實在是難以想象!
總之,換成是自己,絕對是難以堅持下來的。
搖了搖頭,
看來,他要學習的東西,還不少啊!
對於馬院士這番話,一旁的薑洋和杜博超也是一副目瞪口呆的樣子。
作為同齡人,好朋友,雖然他們早就知道馬院士到底在幹著什麽,甚至當初勸說他的人當中,也有他們自己,但是,他們是真的沒有想到,這家夥的決心,竟然如此之大!
在一個不相關的項目上,瞞著他們足足浪費了8年的青春,
簡直就是個瘋子!
而現在,這個瘋子竟然離成功隻有一步之遙了?
瘋了,真的瘋了……
劉峰自己也很想知道。
現場這麽多位專家教授,為何他就對一位既不高也不帥,甚至看起來還‘弱不禁風’的中年大叔感興趣?
要知道,他之前和馬院士根本就沒見過一次麵,互相也不認識對方,對對方的事跡,知道得也不是很具體。
怎麽就產生了一見如故的那種感覺?
心下歎了口氣,這大概是英雄惜英雄了吧!
事實上,
有的人天生就帶有一種大師的氣息;
這種氣息,即便是長夜漫漫的深夜,那也如天上的皓月一般,是如此的光亮耀眼。
比如他自己……
咳咳。
總之,馬院士應該也是這樣的人。
雖然劉峰對他的研究課題不甚了解,但從華國工程院官網上對這位院士的介紹當中就能看出來,這位絕對是位大師級別的國寶科學家。
41歲,成為華國史上最年輕的工程院院士;
長期致力於艦船綜合電力技術原始創新研究,承擔國家和國防重大裝備重點課題40多項,獲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發明專利40多項,20多項關鍵技術成果居世界先進水平,填補國家空白;
所有創新成果全部應用到我國自行研製的作戰艦艇、潛艇、航空母艦,致使中央軍委記個人三等功5次,二等功2次,一等功1次,大長老親自簽署通令記下的個人一等功1次……
而自己,作為華國史上最年輕的雙料博士,最年輕的青化獎、炸藥獎獲得者,雖然暫時來說還沒有這麽風騷,但也是相距不遠了。
難怪這位大佬會主動跑來這裏和自己一見,物以類聚嘛!
想到這裏,劉峰的臉上便綻放出了光彩的笑容。
“歡迎歡迎啊,這裏不是說話的地方,各位教授裏麵請!”
隨後,幾人走進了劉峰的辦公室。
薑洋等人抬眼一看,卻見辦公室裏,還有兩位客人,於是愣了一愣,反應過來道:
“劉教授,沒想到您這裏還有兩位客人,真是不好意思,打擾了,要不,等你們忙完以後,我們再……”
“沒關係,大家都是搞學術的,正好一起來交流交流。我來給大家介紹,這位是石樂榮院士,這位是何承弼院士,兩位是搞武器彈藥研究的……”
劉峰笑了笑,露出了雪白的牙齒,又轉過身來給石院士兩人介紹道,
“這位是薑洋教授,這位是馬明偉院士,這位……這位?”
“杜博超……”
“對對對,杜博超杜教授。”
石樂榮:“……”
何承弼:“……”
愣了一愣,兩人本打算起身就走,見此情景,也隻好笑著站起身來,和這些人握了握手,最終還是硬著頭皮道:
“劉教授既然有事,那我們兩就不打擾了。這件事情,我們心意已決,迴去後就將資料遞交過來,到時候你看是你安排人過來交接,還是自己親自過來交接?”
我本將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劉峰最終還是歎了一口氣。
該說的話都已經說了,該勸的也勸了,強扭的瓜不甜,盡管他再怎麽惋惜,想要留下兩人,此時此刻也無可奈何。
“既如此,就這樣吧。迴去後,還希望兩位再多考慮考慮……”
親自將兩位院士禮送出門,劉峰這才迴到辦公室,給馬院士幾人告了一聲罪。
隻不過,這些人都是豁達的人,雖然被劉峰“冷落”了幾分鍾,但也隻是笑了笑,沒有說什麽。
看著兩位院士離去的背影,薑洋努了努嘴,好奇地詢問劉峰道:
“劉教授,這是……”
劉峰搖了搖頭,給幾人端來了飲料茶水,歎了口氣道:“我手底下有個項目是由這兩位院士負責的,隻不過人各有誌,兩位院士不太看好打算退出……”
薑洋點了點頭,不以為意。
倒是身旁的馬明偉院士心裏暗暗吃驚。
什麽項目手底下竟然能有兩位院士級別的大佬加入?
畢竟一旦當上了院士,就意味著“跳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了,這不但意味著至高無上的學術榮譽,更意味著他們已經站在了華國學術界“剝削鏈”的最上遊,金字塔的最頂層,掌握一般科研人員無法想象的經費和話語權,基本上從來不會缺少項目和科研資金,很少會組團一起攻關科研。
將心比心,就以他自己來說,從來都是獨立負責自己的科研項目,絕對不會輕易加入別人的課題,除非……
想到前一陣子傳得沸沸揚揚的可控核聚變工程,再想到之前劉峰搞出的“高能粒子強電磁場互變約束理論”,馬院士心裏越發震撼——難道,真的是可控核聚變?
對於自己這一次來拜訪劉峰的目的,覺得更有希望了……
杜博超卻是一副兩人有眼不識金鑲玉,恨不得取而代之的表情,激動道:“那也太遺憾了!換成是我,如此千載難逢的機會,就是打死我也不可能退出!隻可惜,劉教授的項目我連參加的資格都沒有……”
劉峰實在是不知道,自己又做了什麽竟然讓這位教授對自己如此推崇,怪不好意思的……
搖了搖頭,還是進入正題。
“不知道幾位來此有何目的?劉峰若是能夠幫上忙的,絕不推辭。”
“您實在是太客氣了!”杜博超擺了擺手,“說起來,除了想要請假您幾個小問題以外,我個人的最大目的,還是來感謝您的。我是搞材料研究的,您可不知道,前段時間,您提出的那幾種計算材料學程序理論,幫了我們多大的忙!”
搞材料研究的?原來如此!
劉峰點了點頭。
其實,他並不關心那幾種計算程序到底能夠在材料學界掀起多大的地震,也不關心這些東西到底能夠給他帶來多少名聲和利益,他的初衷,隻是想要履行對大長老的諾言,提升華國的基礎科技而已。
薑洋也十分讚同的點了點頭。
他自己就是這些計算程序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j20隱形塗料的順利研發,絕對能夠讓他脫穎而出,一掃因為和‘離子體隱身技術’競爭失利的頹勢。
因此,對於劉峰,他的感激和敬佩其實並不比杜博超來得要少,隻不過因為教授的矜持,讓他做不到杜博超這家夥這種不要臉皮的拍馬屁……
馬明偉安靜地坐在一旁。
他本身就不是一個很健談的人,對於材料學研究,他也不是很感興趣。
看到劉峰的最新成果竟然能夠引起如此多人的重視,而且還間接地幫了自己一個大忙,心裏也是稱讚不已。
本以為自己41歲被評選上華國工程院院士一職,就已經足以稱道了,現在再看看人家,19歲就能創造出這麽多的成就,自己那一點驕傲又算得了什麽?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果真是金玉良言啊!
雖然他從不覺得自己有多麽了不起,一直以來也矜矜業業,本本分分,在科研的道路上從不停歇,但是,也不能阻止他手底下的學生和研究員在外人麵前時常抱有一種‘我很了不起’的心態,看來,等迴去以後,自己就可以用劉峰的例子,來給這些人好好說道說道了。
隻不過,他今天來的目的可不隻如此。
他也不隻想單純地認識一下劉峰、和劉峰交個朋友,他是真的來請教問題的!
然而,直到等到杜博超等人發表完對劉峰的‘崇敬’,並且再也沒有問題提出來之後,馬院士這才開口:
“劉教授,據我了解,前段時間您將east的點火時間延長到了1300秒,這裏麵,沿用的是您的‘高能粒子強電磁場互變約束理論’,就此一點,足以說明您在電磁場的研究上有著深厚的理論知識,不知道您對m國福特號航空母艦的電磁彈射裝置,有何看法?”
“航母的電磁彈射器?”劉峰愣了愣,完全沒有想到馬院士問了這麽一個問題。
隻不過,想到馬院士和華國海軍之間的關係,他就釋然了。
若有所思道:
“據我所知,我國一直都在發展我們的國產航空母艦,對於航母彈射器,一直以來都在爭論著發展蒸汽彈射還是電磁彈射,但最終,似乎支持蒸汽彈射的唿聲更高一些,國家也確立了蒸汽彈射的研發項目……”
事實上,一直以來,國家在發展航空母艦的消息也並不是一個新聞了。
而且,對於航母彈射器的發展路線,從來沒有想過保密。
要麽是蒸汽彈射,要麽是電磁彈射而已。
但從各方麵透露出來的消息來看,上麵最終還是確定了蒸汽彈射的路線,畢竟,蒸汽彈射器是一種早已經走向成熟的方案,而且還有m國成功的例子作為參考。
至於電磁彈射,雖然看起來是第二代的先進彈射技術,隻不過就連m國人自己,現在都還沒有整得明白,因此,上麵決定發展蒸汽彈射器的意願也就可想而知。
“蒸汽彈射器的項目確實已經立項了。但我一直都認為,我國的軍工科技想要取得世界領先,就不能一直跟在人家的屁股後麵追趕。我馬明偉更不相信這個邪——咱們華國人就要比人家笨一些,就不能走出自己的道路來!”
說到這裏,馬院士更加激動了,
“更何況,電磁彈射器絕對是未來的發展方向,m國人那邊現在也在搞這個。因此,即便國家不給立項,我馬偉明自己砸鍋賣鐵,也要把電磁彈射器搞出來!搞科研就得擔風險,國防建設急需,就是天大的風險也要幹,否則,國家要我們這些院士幹什麽?因此,在蒸汽彈射立項的那一刻,我便帶領著我們研究院的同事投身到了電磁彈射的工作上。”
壯哉!
感覺到馬院士瘦小身軀裏潛藏著的龐大能量,劉峰也不禁為之動容。
果然不愧是榮獲過兩次個人一等功的最年輕院士,如此敢為人先,不撞南牆不迴頭氣魄,人家能夠取得如此成功,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而且,這才是院士該有的風度啊!
劉峰就對那一句‘否則,國家要我們這些院士幹什麽’讚同不已,甚至是肅然起敬!
說到底,他自己也是這樣的人啊!
畢竟,當初在反物質工程和可控核聚變工程之間,他也遇見過同樣的問題,隻不過,和馬院士不同的是,自己更加幸運,能夠獲得國家的支持罷了……
隻不過,自己又沒有研究過電磁彈射器,馬院士幹嘛找他幫忙呢?
似乎知道劉峰的疑惑,馬明偉院士搖了搖頭,繼續說道:
“之前也有很多人出來阻止過我,說咱們華國連蒸汽彈射都沒研製出來,又怎能一步登天研製電磁彈射呢?隻不過,我是不信這個邪的!”
“五年時間了,咱們這邊多多少少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於是在三年前,我們就成功研製出了電磁彈射器的小型樣機,隻不過,在1:1單元設備樣機的研製上,我們至今還處在一個瓶頸上……”
說到這裏,馬院士歎了一口氣,似乎為一直以來未能突破瓶頸感到耿耿於懷。
“隻要解決了最後這一瓶頸,航母的電磁彈射器,便能水到渠成!”
劉峰滿臉肅然。
他實在難以想象,到底是什麽支持著馬院士耗費8年的青春,投入到一個自己沒有迴報,國家也不支持,下麵的人更不理解的項目中來!
這裏麵到底遇見了怎樣的困難,經曆了多少次的失敗,又承受了怎樣的壓力,實在是難以想象!
總之,換成是自己,絕對是難以堅持下來的。
搖了搖頭,
看來,他要學習的東西,還不少啊!
對於馬院士這番話,一旁的薑洋和杜博超也是一副目瞪口呆的樣子。
作為同齡人,好朋友,雖然他們早就知道馬院士到底在幹著什麽,甚至當初勸說他的人當中,也有他們自己,但是,他們是真的沒有想到,這家夥的決心,竟然如此之大!
在一個不相關的項目上,瞞著他們足足浪費了8年的青春,
簡直就是個瘋子!
而現在,這個瘋子竟然離成功隻有一步之遙了?
瘋了,真的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