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達,好好感受,你一切的所學都會在那裏得到驗證,現在的你需要的不僅僅是積累,還要記得去蕪存菁。”陳曦看著司馬懿非常鄭重的說道,“全才的路很難走,你做好選擇。”


    “好。”司馬懿堅定的說道。


    “別磨滅了你少年人的銳氣,就算追不上孔明也不要懷疑自己,隻要你永遠追逐著前方,孔明未必會永遠超過你。”陳曦仔細的打量了一下司馬懿告誡道。


    挫折確實有利於成長,但是挫折的代價有多大,又有多少人知道?總說是一路順風順水的人心智不堅,卻不知道一路乘風破浪,直至一飛衝天,無有任何阻攔之輩,信心之強遠勝過一路波折之輩。


    很多時候失敗和成功差的就是那麽一點自信,未逢一敗者擁有勇往無前,激流猛進的絕對自信,而這種信心足夠讓他輕鬆的攀過一座座險峰。


    換做那種屢受挫折之輩,這等險峰恐怕又會成為新的挫折,阻止他的成功,強者恆強,弱者愈弱,就算有一顆不屈的心,連跪十次,就算有再戰的決心,也浪費了寶貴的時間。


    陳曦在說這話的時候,聲音並不算小,在不遠處的諸葛亮也同樣聽到了這句話。


    司馬懿可能還不明白這句話是什麽意思,但是一旁的諸葛亮卻瞬間明白,這話是說給他聽的。


    【罷了,我會讓仲達不死不活的吊著,即將負擔不起的時候,我會給他一個勝我一籌的機會,不過若是仲達一直不能真正做到的話,那就不要怪我下狠手了。】諸葛亮默默地想到。


    “嗯,我會的。”司馬懿點了點頭。


    陳曦揮了揮手示意司馬懿可以走了,他並不介意曹操等人聽到他安排司馬懿去西域鎮壓,現在這個局勢,多司馬懿和諸葛亮不多,少了也沒什麽。


    “士元,子明,你們沒什麽問題嗎?”陳曦側頭對著一旁距離他相當遠的龐統和呂蒙詢問道。


    聞言兩人皆是搖頭,陳曦迴答問題因為有清楚的思想代入和脈絡,很多問題在這種思考方式下都會很明顯,所以龐統和呂蒙自己就能解決,因而他們兩人現在更多是消化所學的一切。


    “孔明你應該沒有什麽問題,就算有也是自己去思考,我的迴答一樣不適合你了吧。”陳曦側頭詢問諸葛亮。


    “嗯。”諸葛亮點了點頭。


    陳曦歎了口氣,諸葛亮已經走到了不少人的前麵,他已經開始思考自己的治國理念了,到了這一步,就是陳曦之前說的那種,用語言不能動搖,隻能用事實來強行掰彎了。


    “你呢,伯言?”陳曦扭頭對陸遜說道,自己的徒弟那就無所謂了,完全看他想學什麽,反正陳曦沒想過將陸遜培養成和諸葛亮一樣的那種完全全能型的人物。


    陸遜思考了一下,最後還是決定不再詢問,剩下的幾個問題不適合在這裏詢問。


    “終於解答完畢了。”陳曦伸了一個懶腰,然後將腦袋埋到馬鬃毛之中,“非有大事不要找我啊,我要休息啊,這幾天我簡直是殫精竭慮啊!”


    荀等人皆是搖頭,不過龐統等人這幾天的問詢,和陳曦的迴答他們都聽在耳中,陳曦能一一迴答也確實厲害非常了。


    然而不等陳曦趴安穩,這一段時間一直沒有來找陳曦解惑的周瑜終於找上門來了。


    單手將陳曦趴下去的上半身拉起來,周瑜麵色沉靜的看著陳曦。


    “你這家夥,之前為什麽不問啊,為什麽要在我倒下之後才詢問啊,你這樣會被打的。”陳曦怒喝道,然並卵,一群武將看到是陳曦和周瑜在掐,完全當作沒看到。


    沒辦法任何一個時代都是這麽現實,陳曦和周瑜在這一時期就是兩大巔峰,年歲相同,陳曦就算比周瑜小也小不了多少,一個偏軍事,一個偏內政,而且更重要的是兩人都經過了現實的考驗。


    各迴各家之後,經過北疆一事,那群武將以後就算是對上周瑜也會先禮後兵,更何況現在還沒各迴各家呢,周瑜從某種情況上還算是統帥,這倆鬧起來一群人就當做沒看到。


    “來問問題,很重要,而且有些話會大不敬,不過現在都到了這個份上了,也無所謂敬不敬了。”周瑜平靜的說道。


    陳曦聞言,之前暴躁的情況,也為之一怔,收斂了一下神色,“你是想問之後該如何安排是嗎?”


    “是,天子如何,國家如何?”周瑜直言不諱的詢問道。


    “嗯嗯,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來先給你說一些相關的東西,有了這些打底之後,咱們再討論天子如何,國家如何。”陳曦點了點頭,然後緩緩開口說道。


    “洗耳恭聽。”周瑜點了點頭,而其他幾乎所有的文臣也都停止了閑聊,將注意力轉移到陳曦和周瑜這裏,因為接下來談的東西,就連他們也不得不重視,雖說這僅僅是陳曦的一家之言,但是任誰也不能否認,陳曦現在有撥動國家走向的能力。


    “接下來說的是一家之言,我不進行任何的推舉,我隻做敘述,還有那個,誰是史家的後裔,給個麵子,要麽別記,要麽曲筆美化一下。”陳曦歎了口氣說道,這群人之中絕對有史家的後人,不過收集材料的家夥不暴露身份,其實很難猜的。


    沒人搭理陳曦,陳曦撇了撇嘴,他就知道史家那群收集材料的家夥不管你怎麽說都不會搭理他的,在兩晉之前作史的人,不管是收集材料的,還是動手寫的都是相當靠譜的。


    “先說,國家政體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君主製,另一種則是共和製,兩種君主製大家都知道,我們當前就是,單一國家頭領,擁有絕對或者名義權力。”陳曦平靜的說道。


    瞬間劉備和曹操就明白什麽叫做絕對權力和名義權力了,而其他人也都麵露思慮的神色。


    “共和製,我們很少見,但是也有記載,大約一千年前的周召共和就是其代表。”陳曦同樣平靜,這個時候聽的人已經有開始竊竊私語的,不過陳曦根本不給他們發言的機會繼續講述。


    “我們算是長期以來的君主製,而且是絕對君主製,我們往上的絕大多數天子都屬於絕對君主製,而由此又能延伸出有限君主製。”陳曦說這話的時候幾乎沒有什麽神色起伏。


    劉備和曹操則是麵露思慮,相對於絕對君主製現在的情況,劉協簡直讓他們倆絕望,而延伸出來的有限君主製,兩人瞬間就有了興趣,在他們看來這是一種保留天子,卻又能放手施為的製度,即不違背本心,又能達成他們的要求。


    同樣所有的文臣也都從有限二字,猜到了這一種製度的核心,也同樣對於這種製度升起了興趣。


    “有限君主製又可以分為等級君主製和君主立憲製,等級君主製其實不太符合我們的情況,這種製度算是從封建割據向王權集中過渡不過非常有參照價值。”話說間陳曦開始詳細給介紹這種製度。


    不過話說迴來陳曦對於這一製度進行過一定的研究,因為在突破帝國極壁之後難免要進行分封,封建製度的弊端非常明顯,天高皇帝遠很容易做大。


    陳曦曾想過構建過上層與中層的經濟一體化,然後以此形成半封建,半等級君主製相互製衡的態勢,不過發現這種製度對於社會經濟的要求略微有些高,陳曦就將之丟到腦後了。


    其他人聽著陳曦的講解也在思考,這種製度畢竟是史上事實出現過的製度,可謂嚴絲合縫,就算荀等人有一些懷疑,卻也著實找不到其中的漏洞,畢竟不論如何的天縱奇才,總歸難超越時代。


    “接下來是君主立憲製,這個製度也分為兩種,一種是君主管事,一種是君主不管事。”陳曦簡單的說了一下,然後將兩種製度一一詳細解釋了一番,眾人皆是麵露思慮,因為這些製度是明顯可行的,而且好處也很明確。


    然而陳曦根本不給這些人插話的機會,開始逐一分析每一種政體的優勢和劣勢,聽的眾人可謂是心驚膽顫。


    “講完君主製度,接下來就是共和製度了。”陳曦吧啦吧啦的將各種史上出現的,他還有印象的共和製都講解了一遍。


    當然相比於君主製,共和製陳曦隱隱的有一些抵製,這個時代,中原還未到共和製度開花的時候,這一時期的議會共和製,往前算玩的最好的羅馬,最後也因為國家統治範圍大增,不得不變更為帝製,共和製在這個時代還沒到盛開的時候。


    “基本上所能涉及到的就是這些類型了,這些政體盡皆被使用過,我也不評價了,我將各種政體的優劣也都說過了,這一方麵有什麽問題你們也別問我,自己思考就可以了。”陳曦說完之後直接堵了其他人詢問的想法。


    實際上這個時候就算是荀這等智謀之士,也被震得頭暈腦脹,這些政體換上一個時代未必合適,但是這些政體,以及陳曦附帶提及的下設體係,卻能讓人明顯的感覺到一種進步。


    這便是陳曦最唬人的地方,我不解釋,我也不評價,我隻進行敘述,我說的對與不對不要和我辯論,你覺得錯就自己思考,反正你說什麽我都是笑笑,你想論述我也不會迴話。仟韆仦哾


    總之我說你聽,有再多的問題憋著,對與不對不重要,適用不適用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能在其中清楚的感受到,這是國家政體的前進方向,也許不適合與現在,但是在高度上卻是真正的超過了整個時代,帶著一種超拔出時代恢弘大氣,自然有一種高瞻遠矚。(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話版三國筆趣閣無彈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墳土荒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墳土荒草並收藏神話版三國筆趣閣無彈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