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


    後世人皆言辛棄疾生不逢時何其悲哀,那她就為辛棄疾打造能一展抱負的時勢。


    都說南宋和世道撐不起似辛棄疾和嶽飛這樣的風骨,那她就讓這世道的骨頭硬一硬。


    她的孫兒,不該是醉酒後點一盞燭火輕撫寶劍做一場熱血又悲涼的夢。


    她的孫兒該是意氣風發鮮衣怒馬的少年將軍,不該是可憐白發生的垂暮老人。


    “我還活著,他就應該天高任鳥飛。”


    “我若死了,他也可以是禦駕親征一統天下的少年帝王。”


    她要助辛棄疾坐實了那句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頂乾坤。


    “當然,若是他死了,那也是死在他夢裏的戰場上,又有什麽可遺憾呢。”


    若是有的選,辛棄疾一定不會選擇本來鬱鬱不得誌的漫長一生。


    一個收複河山的夢,做了幾十年。


    到白發蒼蒼,朝堂有詔,他依然願意奔赴沙場。


    “嶽將軍,棄疾的一生,該由他自己選擇。”


    “就如嶽將軍,明知在戰場上刀劍無眼,馬革裹屍是常態,還是會選擇在戰場上的驚險熱血保家衛國。”


    “棄疾有不遜色於嶽將軍的誌向和追求。”


    “我會是棄疾的依靠,不會是桎梏他的牢籠。”


    “倘若我親手折斷了棄疾的翅膀,那我來此的意義就蕩然無存。”


    “少年將軍的劍就應該在戰場上鋒芒畢露,要不然稱什麽少年將軍。”


    嶽飛斂眉沉思,半晌,苦笑一聲“年紀越大,越瞻前顧後,倒失了盛年時的一腔英雄豪氣。”


    “讓先生見笑了。”


    蓀歌搖搖頭,遞給了嶽飛一杯茶“將軍此言差矣。”


    “將軍的英雄豪氣從未因這十數年的折服失了銳利,更沒有因年紀的增長而消失,反而是越發的厚重有力。”


    “將軍憂心棄疾的安危,不是瞻前顧後,而是下意識的將數十萬人的性命前途,漢家江山的未來,記掛在心中。”


    “這本就是常人無法擁有的豪情。”


    “能得將軍相助,是我一生之幸。”


    “棄疾能得將軍記掛,也是棄疾的福分。”


    “不管將軍相信與否,在我心中,將軍一直都是當之無愧的英雄豪傑。”


    這才是嶽飛啊。


    嶽飛將杯中的茶一飲而盡,窗外是凜冽唿嘯的風雪,窗內卻是如火的豪情。


    有的人,活了一輩子,一輩子都是英雄。


    不論生命的長短,隻要在世一日,就會堅守自我問心無愧一日。


    嶽飛如此,辛棄疾如此。


    曆史上的嶽飛若是逃過了風波亭的生死,必然能與南歸渴求收複失地的辛棄疾成忘年交。


    因她的存在,忘年交成了叔侄。


    倒也算是另一個意義上的圓滿。


    “聽先生一席話,好比酣暢淋漓的飲了一碗酒,熱血沸騰,恨不得現在就披甲上陣。”


    “當然,若是能飲著先生親釀的酒再聽那番話,更好。”


    蓀歌沒好氣的白了嶽飛一眼,順手續上了茶“一把年紀,有茶喝就不錯了。”


    “當然,徹底收複失地一統華夏疆土那日,我這個老頭子要是還活著,那拚著這條命也得陪你痛飲一次。”


    “倘若我這個老頭子,熬不到那個時候,還得拜托嶽將軍於我墳前敬我美酒告我在天之靈。”


    “不過,就算沒有我,隻要那一天到來,將軍也不會缺共飲之人。”


    “這是無數有誌之士的共同夙願。”嶽飛也沒有矯情的說什麽長命百歲的吉祥語。


    能無病無痛的活到六七十歲數,就已經讓很多人求而不得了。


    “定不會忘記告訴你。”


    嶽飛端起茶杯,輕輕一碰。


    翌日。


    風雪停。


    轟轟烈烈收複中原的戰爭號角吹響了。


    蓀歌坐鎮大營,匯總各方消息,一道道命令出自她手。


    正如她所預料的一般,金廷和南宋都顧不得搭理她的起義軍。


    不是沒人高瞻遠矚的提出先一致對外,可完顏亮是被仇恨和屈辱衝昏了頭腦,南宋的宗室子弟則是被權勢皇位迷了眼,都是卯足了勁要先將皇位捏在手中。


    頗有幾分攘外必先安內的固執。


    這樣的形勢正好方便了蓀歌的起義軍。


    不缺糧草,不缺甲胄,又得淪喪地的民心,起義軍一路勢如破竹高歌猛進。


    不斷傳迴的好消息,甚至能驅散冬日的瑟瑟寒冷。


    淪喪地的百姓都在期盼著新日子的到來,不需要再受金人的繁重賦稅差役,不需要毫無尊嚴和保障的被肆意屠戮。


    這一場收複之戰,速度快的令蓀歌乍舌。


    長江以北,原屬於北宋的絕大多數國土已經盡數收複。


    除夕夜。


    人聲鼎沸,爆竹聲聲,家家戶戶點起了燈,用燭光爆竹煙火辭去數十年的屈辱,驅散過往的陰霾,迎接新年的曙光。


    紅紙喜慶地張貼在門前,門框上貼著年畫,防止邪靈入侵。這對身處淪喪地,被南宋朝廷拋棄,被金人奴役的百姓來說,意義非凡。


    是新年,又不僅僅是新年。


    新年一到,他們也能挺起腰杆子堂堂正正做人。


    那些城牆上的坑坑窪窪,如同歲月的痕跡,訴說著曆史的滄桑。而那些幹涸的血跡,更像是為之抗爭和為之犧牲的義士留下的勳章,見證著他們的英勇和無畏,見證著這個偉大民族的精神。


    他們的反抗和不屈服,猶如曙光到來前的明燈,照亮了黑暗的夜空。


    新一年。


    蓀歌稱帝了。


    國號,仍為宋。


    她的宋,絕不是將燕雲十六州拱手讓之,先後被遼金侵犯的北宋。


    她的宋,絕不是蒙受奇恥大辱不思自強偏安一隅,被暖風歌舞酥了骨頭的南宋。


    王朝可以更迭。


    但取代她王朝的人,也絕不是史書上黑暗血腥造成華夏民族浩劫的那個時期。


    南宋臨安的宗室子弟們慌神了。


    那他們爭來爭去誰也不服氣誰的江山,算什麽?


    他們還想著派遣使者招安起義軍,壯大自身實力。


    可如今使者還沒有派出去,他們不太能看上眼的起義軍建國了。


    那個國號真的不是在嘲諷他們趙宋的皇族子弟嗎?


    韋太後和吳皇後,也傻眼了。


    鬧來鬧去,她們也不是正統了?


    但凡換個國號,都不至於這麽讓人難以接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快穿:千古風流人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安離不失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安離不失眠並收藏快穿:千古風流人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