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


    三花貓幾乎接近垂直的往上跳起,一跳一丈多高,在空中舒展著優美身姿,毛發隨風舞動。


    “……”


    貓兒輕巧落地。


    此時已是山巔。


    貓兒輕輕鬆鬆,一點也不覺得累,隻扭過頭往身後看了一眼。


    下方是茂密的叢林,難以見到小人國百姓們的蹤跡,倒是隱約能看得見山間的那片空地,便是小人國的國都了,被雲霧半遮半掩的。這片密林一直延展至小島邊緣的沙灘,再外麵便是海了。


    “人變小了真弱呀這麽點點高都爬不上來。”三花娘娘輕哼著說道。


    “自是不如三花娘娘厲害的。”宋遊從貓背上緩緩下來,拄著竹杖,“何況不正是因為他們的弱小,三花娘娘這幾天才能如此快樂嗎?”


    “唔……”


    倒是被道人給一語說中了。


    在這個小人國中,雖然花草樹木依舊和原先一樣大小,可三花貓行走其中,仍然顯得像是一頭巨獸,一隻大妖。甚至在小人國百姓們的目光注視下,三花貓在走路時,都忍不住放緩腳步,放慢身形,模仿那些真的很大的大妖的動作,顯得一舉一動都沉重而費力。


    這使她感到滿足。


    包括來自人們敬畏的目光,也讓習慣了被人驅趕、甚至成了貓兒神後在去替人捕鼠的路上也常常被人當做野貓驅趕的她感到十分的享受。


    “……”


    宋遊則不理她了,隻轉過身,穿過野草往前走去,直走向山的邊緣。


    這竟是一座死火山。


    難怪這座山的底座這麽圓。


    此時是在火山口的邊緣,往裏望去,山頂中間還有個深坑,是原先火山噴發熔岩的地方,應是一個半球形的凹陷。


    邊緣石壁已覆滿了苔蘚,石縫之間還長了草,在這時節開了許多小花,完全沒有了火山的可怕。


    隻是在這凹陷的火山坑最中間最底下,卻積蓄著一團濃霧,遠看像是一池白水,還在流動。


    “嘶……”


    宋遊深深吸了一口氣。


    好充沛的靈氣。


    好玄妙的靈韻。


    “道士……”


    一隻貓爪子踩彎了身邊的野草,自家貓兒的聲音傳了過來:“要三花娘娘再背你下去嗎?”


    “不必了。”


    宋遊說完,便往下走去。


    火山內壁非常陡峭,高度對正常人來說尚且算高的了,對於小人來說,便又高了十倍。


    道人拄著竹杖,卻往下一跳。


    沿著石壁向下滑去,踩到野草緩衝又借力,亦從野花中間穿過。


    直到進入迷霧之中。


    霧中有水光流走,其中自有玄機。


    如何從這裏取走東方土呢?


    道人搖了搖頭,並不尋找,也不設法隻是拱手行禮,對這山水,對這霧,對東方土也對此間天地:


    “在下姓宋名遊,伏龍觀傳人,來此取東方土,凝聚陰間地府。”


    話音剛落便聽一道風聲。


    無色的流光穿破迷霧,徑直來到他的麵前。


    相比起土,眼前的東西更像是水,懸浮在空中,不斷變換著形狀,上麵又有淡淡的氤氳升騰。


    宋遊隻一伸手,便將之拿到了手裏。


    輕如無物。


    然而其中靈韻卻極為玄妙。


    宋遊低頭與之對視。


    看來五方土果真不按五行五方的對應而來,隻按地方靈韻孕育而出,這邊是海上,水汽濃重,靈韻玄妙而特別,與神州陸地並不相同,孕育出的五方土便是水性,其性流動難尋,神秘莫測,而又生機盎然,包容萬象。


    具體如何,得好好感悟一番。


    “須得變小一些。”


    話音落地,東方土應聲而下。


    宋遊隨手將之揣進懷裏,左右環顧,沒有動此方山間霧氣,隻轉身往迴看向貓兒。


    “三花娘娘背我上去吧。”


    “你揣了什麽?”


    “東方土。”


    “東方土……三花娘娘叼你上去!”


    “背我上去。”


    “好吧好吧……”


    貓兒失望無奈,隻好矮下身子。


    道人爬到貓兒背上去,剛抓緊毛發,便見她起身,卻不再是狂奔,而是邁著小碎步往山上爬去。


    貓兒一邊爬著一邊扭頭用餘光看向道人:“我們要走了嗎?”


    道人坐在貓背上,拿著竹杖迴道:


    “三花娘娘舍不得嗎?”


    “這裏很好玩!都是小人!”


    “確實有趣。”


    “我們要走了嗎?”


    “這片東方土籠罩下的海域還很寬廣,還有一些國度我們還沒去拜訪過,也許得再逛一圈。”道人說道,“迴去三花娘娘也可以趕海。”


    “是哦……”


    一人一貓一邊走一邊說話。


    宋遊偏頭避開路上草尖,話聲不停,剛一把頭放正,又與山間野花擦著經過,那花瓣幹淨而帶著晨露,花蕊花粉都看得清楚。


    大約半刻鍾後——


    一人一貓來到山頂邊緣,道人拄杖而立,貓兒在他身邊端坐著,一人一貓都麵向前方,視線穿過野草,將天海收入眼中。


    隻是貓兒看著看著,卻總忍不住將眼珠子往旁邊轉,以旁光瞄向身邊的道士,見他長得小小一隻,卻又一臉淡然,心中便覺得好玩極了。


    “道士。”


    “怎麽?”


    “伱看,你和三花娘娘的尾巴一樣大。”


    隨著貓兒的話語,一根毛絨絨的尾巴朝道人繞了過去,在道人身邊立了起來,像是在與道人比較身形。


    這條尾巴比道人此時的身高還要略長一點,因為毛發蓬鬆,看起來也不小,此時立在道人身邊,還真比道人看起來要大一些。


    宋遊神情依舊淡然,隻覺得這尾巴上的毛被風吹得戳到了自己的臉,癢酥酥的,於是扭頭避開:“三花娘娘的尾巴今天這麽聽話嗎?”


    “它也想和你比一下。”


    “也該比完了吧?”


    “比完了……咦!它好像覺得沒有!”


    “……”


    貓兒眼神明亮起來,雖然在貓臉上依然看不出人的表情,五官卻因此顯得明媚了不少。


    道人與貓在山頂並肩吹了半天的風,又花了半天時間,由貓兒馱著道人,沿著火山口的邊緣走了一圈,將小島風景盡收眼底。晚上也是一個風平浪靜的夜晚,貓兒找個避風處,就地一趴,道人靠著她,無需被褥,也能暖洋洋軟乎乎的睡上一覺。


    次日清早,又有人上山。


    準確來說,是有犬上山。


    “終於找到兩位了。”白犬循著味道走近來,說道,“在下此來,是與兩位道別的。”


    “白公要走了嗎?”


    “是該迴去了。”白犬對他們說道,“依白某看,先生短時間內是不會再迴群獸島了,雖然小人國諸位大人們都熱情相待,但白某隻留在這裏每日光是水食就要幾人伺候,也不便久留,於是來與先生道別,這就迴群獸島去。”


    “可要我們送白公迴去?”


    “萬萬不可。”白犬立馬說道,“先生有大事要辦,白公怎敢耽擱?”


    “……”


    宋遊沉吟了下,這才點頭,與之拱手行禮:“那便多謝白公為我們帶路了。”


    “哈哈哈,白某已然看清了,沒有白某,兩位也是能走到這裏來的。”白犬哈哈大笑,“何況跟隨先生同路,一路之見聞壯闊奇妙,乃是白某在海上漂泊半生也不曾見過的……罷了,就不說誰更占便宜了,便算是扯平了吧!如此灑脫一些!”


    “白公真是好風采。”


    “告辭。”


    “慢走。”


    白犬並不多留,隻環視了一圈風景,吹了下海風,隨即與道人互相行禮,剛剛才費盡力氣爬上了山,一轉身便又下山而去了。


    宋遊站在山邊凝視著它的身影。


    貓兒亦是伸長脖子把它盯著。


    直到白犬的身影消失在叢林間。


    “它好像很厲害!”


    三花娘娘認真的說道。


    “是啊。”


    道人點頭小聲附和。


    君須知萬類不齊,有人類而不如怪者,有怪類而賢於人者,不可執一論也。


    ……


    當日上午,他們也離島而去。


    宋遊忽悠著三花娘娘變成人形,想看她會不會變小,發現沒有變小,雖然遺憾,卻也正好又忽悠她劃船出海,自己躺在船上看風光。


    按著小人國的指引,再往南走,是胡須國。


    這裏的人與小人國常有往來,也學習了小人國的文字語言,自然也對傳說中的天朝上國十分敬重。之所以名叫胡須國,則是因為這裏的人無論男女嘴巴兩旁都長著一縷小胡須,他們習以為然,不覺得影響美醜。


    與夜叉國、群獸國、小人國的情況一樣,最近一年海上風浪頻繁,他們也因此受災嚴重,好在胡須國的人都精通遊泳,才少有人員傷亡。


    然而胡須國卻有另一難——


    原來那海龍王平日裏愛吃胡須國的百姓,原先規定每年胡須國都得以九十九男子與九十九女子到海邊敬獻龍王,胡須國沒有任何辦法,隻好每年都請國中老者病者前往海灘,可這一年多以來,海龍王不知是心情不好,還是別的什麽原因,已經來胡須國好幾次了。


    每次便都是一場浩劫。


    這胡須國本是群蝦化作,海外蛟龍吃蝦是常事,這既是海外之事,也是海中妖族之事,宋遊倒不好因此去尋海龍王的麻煩,但在他們苦苦哀求下也答應他們為他們尋一個靠山。


    再繞一圈,又有幾國。


    皆是稀奇而有趣。


    如今東方土已被取走,就在宋遊身上,其中靈韻玄妙盡可慢慢感悟,而這片海域,便是東方土靈韻玄妙的結果,於是在感悟東方土靈韻之時又用肉眼清晰觀察它的結果,互相印證之下,自然變得更容易。


    此間亦有大修行。


    另一方麵也是將這片海域轉一圈,用眼睛看一看,也花些時間來等一等,看自己取走東方土後這片海域都會有什麽變化。


    不出所料,此地靈韻消散的速度很慢,短時間內帶來最大的變化是此地失去神秘,可能會有更多的闖入者,這對於群獸國、胡須國、小人國等國度可能會是一場災難。此後會有一段時間,靈韻減弱,也會造成一些影響,直到天地重新蘊養靈韻玄妙的速度追上東方土失去帶來的影響。


    對於前者,宋遊布陣以隱之。


    對於後者,便得從東方土中再引出一些靈韻來,封於此地,保證這些奇異的國度照舊運轉。


    既然自己來取東方土,是提前,也是緣分,便盡力將嚴重的後果都給避免掉。


    也免得給此地帶來一大劫。


    費了不少時間,也長了許多見聞。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本無意成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色茉莉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色茉莉花並收藏我本無意成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