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三花娘娘了。”


    倏的一下,一隻貓兒跳上了鏡台。


    石頭光滑堅硬,她差點沒站穩。


    幸好三花娘娘本領高強,很快穩住身形,低頭看向鏡台,鏡台中倒映出了她的貓影,那隻貓兒也低頭看著他。


    貓頭一扭頭,便有三支香飄了過來。


    “唿……”


    線香自動燃起,升起青煙。


    隨即又自己插進了香爐中。


    道人在旁邊看著,不由讚歎:“三花娘娘的隔空取物之術越發精湛了。”


    “……”


    貓兒卻隻是扭頭看了他一眼,無暇他顧,很快便收迴目光,盯著鏡台,也學著道人的樣子問道:“鏡台啊鏡台,說你可知過去未來,那你覺得三花娘娘要多久才能變得像是道士一樣厲害呢?”


    “……”


    貓兒神情自然,站在原地,等了一下,沒有任何感覺,還疑惑的抬頭看了眼道士,這才扭頭,發現線香已熄,青煙已斷。


    “……”


    貓兒不禁一愣。


    怎麽迴事?


    隨即原地掉頭,麵朝香爐,吹一口氣,將之重新點燃,這次一邊問,一邊盯著香爐:“鏡台啊鏡台,說你可知過去未來,那伱覺得三花娘娘要多久才能變得像是道士一樣厲害呢?”


    “……”


    線香熄滅,青煙斷絕。


    這次可是看得清楚明白。


    “?”


    貓兒不禁又一愣,疑惑了一下,看看香爐,看看鏡台,又看看道人。


    平常麵對道人時鍥而不舍的精神在此時也依然發揮了作用,便見她又吹一口氣,將線香點燃,繼續盯著鏡台問道:


    “嗯?要多久?”


    “……”


    線香再度熄滅了。


    “?”


    貓兒不禁疑惑的看向道士。


    這個鏡台好像不聰明。


    “……”


    道人也沉默了一下,就在她扭過頭,準備再度點燃線香時,他才開口:“可能是三花娘娘問得太籠統了,鏡台不好迴答。”


    “太龍桶了?”


    “鏡台雖然厲害,從它能知道我們到來一事上,便知其風采不輸於陰間鬼城那麵業鏡,可畢竟是死物,三花娘娘的問題籠統而複雜,鏡台恐怕是迴答不了的。”宋遊抿了抿嘴,“好比三花娘娘說的和我一樣厲害,那究竟是什麽地方和我一樣厲害呢?在很多地方,想必你我都清楚三花娘娘是比我更厲害的,不僅已經比我厲害了,而且早就、甚至天生就比我厲害,而又有些地方,三花娘娘暫時還不如我,這麽籠統的問,鏡台怎麽知道你說的是什麽,又該如何迴答呢?”


    “是哦……”


    貓兒想了想,點頭讚同:“三花娘娘覺得你說得是有道理的。”


    隨即搖頭晃腦,吹氣點燃線香。


    “鏡台鏡台,三花娘娘的道行要多久才能和道士一樣高呢?”


    “咳咳!”


    道人咳嗽了兩聲,對她問道:“三花娘娘不妨問一問自己要多久才能稱得上是大妖?”


    “喵?”


    貓兒扭過頭來,盯著他說道:“你突然講話,三花娘娘還以為是鏡台在說。”


    “試試吧。”


    “……”


    “那好吧。”


    貓兒采納了他的建議,趁著線香還沒熄滅,終於問道:


    “鏡台啊鏡台,你重新說,三花娘娘要多久才能稱得上是大妖呢?那時候三花娘娘長高了喵?長得什麽樣子呢?”


    “唿……”


    有風進來,線香燃盡。


    宋遊倒是有些意外——


    本以為這個問題也足夠複雜,指向太過於明確,鏡台迴答不上來的,現在看來,這個鏡台的本領比他想得還要高一些。


    想想倒也不意外。


    當年盤踞雲州的國度算不得小,地盤除了雲州,還有雲州附近包括逸州在內的其它幾州的部分土地,甚至包括如今大晏境外的一些領土,當時這個國家舉國信佛,所帶來的信仰不可小覷,三塔寺若真匯聚全國高僧,凝聚全國願力,代代靈韻蘊養下來,也許也會有驚人的變化。


    而天地奇物常生於尋常土壤,由機緣巧合造就,鏡台誕生於代代高僧而高於代代高僧也是有可能的。


    隻是貓兒站在原地等著,卻仍然懵逼,左看右看,越發疑惑。


    “……”


    就在她覺得這個鏡台又扯拐了,又取了三支線香來,準備發揚鍥而不舍的精神繼續追問,又聽見了道人的聲音:


    “三花娘娘莫要浪費香了,鏡台已經有了答案,隻是既然現在沒有得到答案,便可能要等迴去後,在夢裏才能得知。”


    “你怎麽知道?”


    “剛剛無為法師說的。”


    “對哦……”


    “你不聰明。”


    “!”


    貓兒扭頭直盯著他,片刻之後,這才從台上跳下來,輕巧落地。


    “走吧。”


    道人轉身走了出去。


    貓兒小碎步跟上。


    “齋飯已經備好,請二位貴客移步五觀堂,用完齋飯後,便在本寺歇息一日吧,也好讓本寺好好招待一番。”無為法師平靜的說道,像是完全沒有聽見他們剛剛在裏麵說了什麽。


    “多謝法師好意,隻是我們早上才從纖凝出發,走到這裏,也沒走多遠,就不必停下歇息了。”宋遊頓了一下,“我們還得繼續環湖,環湖一圈後多半還會從這裏過,到時若是方便,再來貴寺打擾借宿。”


    “房間為道長留著。”


    “感激不盡。”


    宋遊隨他前去,享用齋飯。


    三塔寺自然遠比蒼山上的靜照庵富裕,齋飯雖是素食,卻依然稱得上是豐盛,甚至在這深秋時節也能吃上菌子,不知幾百年前這片土地上的皇帝在此出家是不是吃的這樣的齋飯,但是宋遊也著實沒有吃過更好的了。


    飯後正是下午,陽光燦爛。


    宋遊道別了眾位法師,帶馬啟程。


    沿著湖畔往西,有一小城,現烤的紅糖粑粑頗為有名,很大一個,一兩個就能吃飽,道人路過時也買了幾個帶上,當做幹糧。


    環湖一圈兩百多裏,大多都是平路,偶爾翻座小山,便可俯瞰湖麵和湖畔的漁村,湖邊也有幾座小城,各有特色。


    三花娘娘放心不下自己的問題,思緒了一路,常常迴頭,尋找那三塔寺,生怕自己離得太遠,那鏡台無法告知自己答案。


    她對此可是相當的好奇。


    也許確實是離得太遠了——


    當天晚上他們住在湖泊的另一端,由於湖泊是長條形,這裏大抵是整個湖畔離三塔寺最遠的地方,遠得已經看不見那三座參天高塔,三花娘娘飽含著期待的睡去,一夜醒來,卻是什麽也沒夢見。


    早晨拋給宋遊好多問題。


    隨即又是不解,又是疑慮,一下覺得鏡台壞掉了,一下又想是不是要在那裏過夜,一下又想是不是自己是貓,和人不同,或者是妖怪,所以鏡台不想或者是沒有辦法迴答自己的問題。


    亂七八糟,想法很多。


    好在三花娘娘終究是小,等到吃個早飯,繼續啟程後,這些不解與疑慮便都逐漸拋到了腦後去。


    直到次日的黃昏。


    此時他們已經到了湖泊的對麵,與三塔寺的直線距離其實也隻有二十幾裏,可以很清晰的看到湖對麵那一大二小三座高塔。


    道人爬上一座小山,坐下歇息。


    眺望遠方,滿眼驚歎。


    這裏是湖的東邊,夕陽就從正對麵的蒼山背後落下去,湖邊水汽重,傍晚容易起雲彩,每到黃昏,總被夕陽照成桃紅色,而從這個角度看去的不同之處便是藍天、彩雲、高山與高塔都映入湖中,


    身下的湖中又有一座小島,小島隻有一間房屋寺院那麽大,島上也剛好建了一座寺院,白牆青瓦,全都倒映在碧水中。


    海鳥成群的飛過,吸引著三花貓的目光。


    “今晚我們在哪裏困覺呢?”


    待得海鳥飛走,三花貓終於收迴目光,轉而伸長脖子,掃視著下方村落,按著道人的習慣尋找:“那邊好像有些村子,還有廟子。”


    “好久沒有露宿過了,今晚就在這裏睡吧,免得去麻煩別人。”宋遊說道,“正好這裏風景也好。”


    “可是現在很冷!”


    “前麵也冷。”


    “那好吧……”


    三花貓搖頭晃腦,隻好晚上多準備一些柴,給他燒一晚上的火了。


    隨即一行人分工合作——


    道人從行囊中取出毛氈毛毯,尋找平坦避風處鋪好,三花貓和燕子都化作人形,先端著鍋兒水囊去湖邊打水,用三花娘娘的分水刀,每到打水的時候她就管它叫做打水刀,隨即又一同去山上砍柴,用燕子的斬首劍,每到這時候三花娘娘就叫它砍柴劍。


    三個月的練習,不止三花娘娘的點石成兵與點石成金兩門法術進展迅速,且配合默契,燕子也已經徹底馴服了斬首劍。


    如今斬首劍已經較為聽話。


    以前用它砍柴,必須得用手拿著,像是尋常刀劍一樣砍,隻是鋒利無比,無論樹幹多粗多硬都揮之即斷,如今隻需將之放出來指揮好,它便可以自己旋轉飛行著將柴砍下來,隻需去撿就可以了。


    甚至兩隻小妖怪的隔空取物之法都在你追我趕中進展神速,有時身處無人之地,撿柴都不用手,整個撿柴過程亦是暗中比拚的現場。


    道人也挖好了灶坑。


    唯有馬兒悠閑吃草。


    等到篝火燃起來時,天色已經暗了許多,遠處的山影與霞光依舊倒映在湖中,明明風變大了,卻顯得湖麵越發平滑如鏡,依稀可以見到對岸三座高塔的身影,既在對岸,也在湖中,互相拱衛,交相唿應。


    道人盤坐於地,烤火烹煮食物,看著天邊與湖中的霞光越發夢幻,逐漸黯淡,繁星出來,還與兩隻小妖怪講解修行法術之事。


    火焰劈啪響,天地空曠而安靜。


    直到夜深,道人這才躺下,麵朝火堆,裹著毛毯,感受著溫暖入眠。


    “劈啪……”


    火堆時而炸開一點火星。


    道人的麵容被火焰映得明晃晃的一片。


    旁邊堆著不少木柴,都很大塊。


    貓兒也趴在羊毛氈上,趴在道人的腳邊入睡,不時睜開眼睛,看一眼火堆,又扭頭看一眼道士,待得火光明顯黯淡時,她就伸出爪子,隔空挑選一根木柴取來,小心且講究的放進火堆中。


    燒火是藝術,也是生活。


    迷迷糊糊,半夢半醒,不知睡了幾次,又不知清醒幾道。


    這倒也正常。


    貓兒總這樣。


    三花娘娘是習慣了的。


    直到過了五更,寒意愈濃,天邊仍然沒有絲毫變亮的意思,倒是頭頂的星辰越發璀璨清晰,密密麻麻,掛在天上,又倒映在湖泊中,三花娘娘修習的是陰陽靈法,陰陽同修,能從天地間陰陽靈力的變化中察覺得出可能離天亮不遠了。


    這時候最黑,也最冷。


    三花娘娘放了最後幾根比較粗的木柴進火堆,憑著經驗估摸著能夠燒到天亮,這才挪動了下身子,調整到最舒服的姿勢,安心睡去。


    恍惚之間好像做了一個夢。


    夢境實在太模糊,不止是夢中內容過於模糊,就連夢本身也模糊得不得了,以至於分不清究竟是做了夢,還是沒有做,究竟是夢,還是睡覺之前本就要進行的胡思亂想中不經意想到的一個畫麵。


    好像有個人,長得高挑。


    穿著怪模怪樣的衣服,頭上戴著有個什麽東西,手不知道放到哪裏去了,走啊走的。


    周圍房子修得很高。


    像是隻有一瞬,又像走了很久。


    一切都不清楚。


    “……”


    三花娘娘如往常一樣醒來,迷迷糊糊,隻覺知道了什麽,又像不知道,腦子裏有東西正在飛速離開,那是本不屬於白天和清醒的迴憶,稍微一不留神沒有立馬把它抓住,它就走得很遠了,幾乎什麽也沒有剩下,隻記得有東西離開了,而離開的是什麽,大致是什麽,卻不知道。


    此時天早已經亮了。


    大亮。


    旁邊的火堆剩下焦黑的炭灰,中間還有幾根猩紅的,還有小火不舍消逝。


    道人早已起床,坐在前邊大石頭上,感悟山水靈韻,吸取天地精華,道人前方的湖泊靜謐如鏡,湖上縈繞著淡淡的霧氣,恍如仙境,而對麵的蒼山上也有山霧為它披上衣衫,山霧蓄積之間,有三座高塔矗立,塔身穿出了晨霧。


    這些風景也倒映在湖水中。


    貓兒看著愣了一下,隨即抬頭——


    天上有雲,不知為何,在晨光下竟散發著七彩的光,像是尋常又不尋常。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本無意成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色茉莉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色茉莉花並收藏我本無意成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