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三十六重,最高為大羅天。


    仙氣繚繞之際,白雲滾滾之間,仙島浮立矗立著一片金碧輝煌的宮殿群。細細一數,共有三十六天宮,七十二寶殿。每座天宮寶殿俱是仙樂環繞、白鶴飛舞,大抵是凡間人想象中的樣子,卻又有著細微不同。


    中央大殿名曰赤金淩雲殿,是世人傳說中天帝統禦諸天神佛的所在,亦是世人為之向往不已、想象無窮的神仙極樂之處。


    朱紅殿柱,白雲滾霧,寶殿門口站著兩名神光閃閃的金甲神將把守,俱是虎背熊腰,不怒自威,讓人見而生畏。


    殿中有對話聲。


    “告知大帝,尊者山的通天路剛剛已經被封,此後隻可讓神靈上來,不可由天宮封神了。”


    先是一道清淡的老者聲音。


    “可去查看了?”


    後是一道威嚴沉穩之聲,迴音滾滾。


    “剛去看了迴來。”


    “如何?”


    “伏龍觀當代傳人敢行此事,確實是得了天道應允的。”


    話語無需說透,雙方自解其意。


    “天道……”


    天帝不禁喃喃起來,隨即自語道:“天道也不願見到我們封神嗎?”


    另一道聲音不答。


    “在最初的天宮神道中,神靈確實不該由天宮來封,誰能上天,也確實不該由天宮來決定。天道也許確實不願見到此事。可伏龍觀傳人欲行之事卻絕沒這麽簡單,那就未必是天道願意見到的了。”天帝的聲音繼續響起,“幾位神君仙長覺得該如何?”


    “老神不知……”


    “此非老神所能決定……”


    “老神以為,決不能坐以待斃。”


    幾道不同的神仙聲音響起,飄蕩於雲霧之間。


    似乎有人的話應了天帝的意,天帝的聲音隨後響起:“伏龍觀傳人皆有上古大能之力,當代傳人敢行此事,必有準備,加之天道的眷顧與應允幾位神君仙長覺得,天宮哪位神仙能去與之匹敵、又願去將之鎮殺?”


    “這……”


    眾神猶豫之下,小聲議論開來。


    細聽也與凡間朝會無異。


    “伏龍觀傳人受天道眷顧,此事初行,也是順應天道,不管他以後圖謀如何,起碼如今是得了天道的應允,也強占了理字,短時間內恐怕不宜大舉征伐,否則的話,一來逆天而行,二來天宮諸位神君恐怕也不願意,強行征召,反倒不好。”


    此言說得是極了。


    能在天上做神仙的,多數都是在民間受萬人敬仰的人,哪個是庸碌平凡之輩?何況能達到神通廣大、法力無邊的地步。


    此般神靈絕大多數,若非德行出眾,也有一身驕傲,甚至於兩者都有的也不在少數,既清又高,讓他們去逆天而行,讓他們去征伐為民謀善、還神道本來模樣的伏龍觀傳人,很多神靈本身就不願意,更別說伏龍觀傳人此舉,傷害的是天帝的利益,對其中那些有德之神不見得有利益損害。


    若是大舉征伐,以眾敵寡,以多欺少,恐怕很多並非德行出眾的神靈也不見得願意做。


    此時人間亂象已起,人間的改朝換代倒不一定就會更換天宮,幾率不大,可亂世之下,天帝的威嚴也有所降低,能被叫去征討伏龍觀的神靈自然不是等閑之輩,若是他們不願出戰,萬萬不可強行征召,否則反倒容易引發問題。


    當代伏龍觀的時機拿捏得也沒那麽差。


    天帝也是如此想的,所以才問哪位神靈能去願去,既有願去,也是哪位,而不是哪些。


    “老神有位人選。”


    “敢問是哪一位?”


    “金靈官!”


    “妙哉!金靈官再適合不過了!”


    “金靈官性情暴躁好鬥,又與伏龍觀當代有舊隙,隻是此前沒有正當理由,這才強忍下來。若請他出戰,他必然願意。”


    “這點老神同意。且金靈官乃是上古修士為神,天宮第一戰將,鬥部主官,論及戰力,遠非曾經那位雷部主官所能比擬,就算比起上古時的大能修士,也隻有過之,絕無遜色。”


    “金靈官雖然能征善戰,神威無敵,可若無鬥部戰將從旁協助,單打獨鬥,怕也有些風險,須有大帝的神權護持才是。”


    “金靈官本就有上古大能之力,若有陛下的香火加身,增長神力,凝塑身軀,那即便是當年地聖複生也難以匹敵了。”


    “是也……”


    所謂神權護持、香火加身,其實就是天帝最重要的一樣權柄——


    對香火願力的調用分配。


    神靈本由香火造就,信仰越廣,香火越盛,神靈就越強大,這是不改的真理。


    然而香火願力也不是全都會指向某位神靈。


    人間百姓去廟中上香,若有明確的祈禱對象,就是奔著某位神靈去的,那麽香火願力自然而然會導向這位神靈,這是別的神靈哪怕天帝也奪不走的。可有時候百姓去廟中燒香拜神,祈求神仙保佑,那就真是“祈求神仙保佑”,唯有“神仙”二字,至於究竟是求哪位神仙保佑,恐怕連他自己也不知道,香火自然也就沒了明確的去處。


    好像哪位神仙都不是。


    又像哪位神仙都可以。


    可是既然百姓求了神仙保佑,自然也是信奉神仙,是向神仙祈禱,按理來說也該有神仙來響應他、香火也該給予神仙的。


    那麽這些香火該去哪裏,又該由哪位神仙來接收、哪位神仙來對他許的願負責呢?


    天上神靈並非一片散沙,而是有管理者與管理機構,這些看起來像是指向全體神靈的香火願力,自然而然便聚入了天宮,由天宮的主宰者天帝來決定它的分配。


    有明確指向的香火占據多數,然而細分到各大神靈身上,也就變得少了。


    沒有明確指向的香火本身更少,但全都聚在一處,聚到天宮由天帝分配,即使本是少數,卻也比任何神靈的香火都要多。


    許多年歲悠久的老神,在凡間的信仰已經淡化到了極致,能吸聚的香火願力也已十分微薄,甚至不足以維持自身的存續,也有一些神靈的神職並非麵向凡間,不為凡間生靈服務,而是為天宮服務,維持這個龐大機構的運轉,在人間難以吸聚香火,還有一些神靈既沒有出眾的德行,成神之後也不勤勉,在人間吸聚的香火也不多,這些神靈,幾乎都靠天帝劃撥的香火維持己身。


    天宮向來有如此手段——


    當需要某位神靈做什麽事、這位神靈的神力又不夠時,便由天帝施展神權,以天宮香火願力加持於他身上,助其神力增長。


    所以對於天帝而言,神靈神力強弱反倒是其次,神職神權如何、有何擅長、對自己是否忠誠才更重要,皆因在他手下,削弱一位神靈的神力或許要難些,可增長一位神靈的神力、將一位尋常小神變成大神,卻像是凡間帝王提拔文武官職一樣簡單。


    此事差不多就已敲定下來。


    隻是仍有神君對此感到擔憂:


    “萬事未雨綢繆心有遠慮,而不懼近憂也,金靈官雖神力強大,可若萬一敗了,我等又當如何呢?”


    “老神君有此憂慮十分應該,然而老神君可有想過,伏龍觀隻是人道修士,人道修士靈力有窮,就算伏龍觀當代神通廣大,竟然可以力勝大帝神權加持後的金靈官,可勝了金靈官,他一身法力,還能剩下幾分?”


    “有理!”


    “我等應當再議人選,做好準備,若萬一金靈官作戰不利,伏龍觀當代法力將盡,便請下一位神將下界,將之擒拿!”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青木仙翁多次下界,與那伏龍觀傳人對談,伏龍觀傳人本領如何,性情如何,擅長什麽,想來青木仙翁最是清楚不過了,應請他來一同商議。”


    “請金靈官和青木仙翁來。”


    “……”


    聲音混雜著仙樂,在雲霧中飄遠。


    寶殿門口,兩位神將依舊矗立,有如山嶽,又有別的神官出來,架雲而去,去請兩位神靈。


    ……


    人間堯州浪州交界之處。


    尊者山後有一凹陷,仿佛山洞,乃是一難得避風之處。


    此時山洞中生著火,用石頭架著灶,擺著小鍋,鍋中咕嘟咕嘟,正是一鍋大白粥,粥中煮了大蝦鮑魚,熱氣不停。


    三花娘娘坐著伸長上半身,揚起下巴,一手拿碗,一手拿勺,燒火之餘,還要給道人盛粥。


    多舀肉,少舀粥。


    盛完遞給道人。


    看那自然而然的神情,這種事情顯然已經習以為常,再看她臉上的一絲不苟,又好像她才是主人家,才是一行中的家長。


    “多謝三花娘娘。”


    “不客氣!快吃吧!”


    “三花娘娘也請吃吧。”


    “知道的!”


    三花娘娘又坐下來,往火堆裏添了兩顆鬆果,這才端起碗,給自己舀了一碗,碗中隻有一小隻蝦子。


    隻是喝了一口粥,刨了兩下碗中,又發現粥裏還有一隻小蟹。


    真是小極了。


    三花娘娘的手本來就小,這隻小蟹竟然還沒有她的手指頭大,跟一顆豌豆似的,長得胖乎乎圓潤潤的,被煮熟後略微泛黃,隱隱可見腦門上的兩隻眼睛,像是兩個小黑點。


    三花娘娘這才展露出童心來,第一時間用木勺將之舀起,興衝衝的給自家道士看。


    “你看!”


    “豆蟹。”


    “豆蟹!”


    “是……”


    “像個豆子。”


    “是啊。”


    “哪裏來的?三花娘娘沒有抓這麽小的盤海!煮的時候也沒放!”


    “這裏……”


    宋遊用自己的勺子舀起一塊生蠔肉:“豆蟹有時候會藏在生蠔的殼裏,有時打開生蠔就看得見了,有時粗心,就看不見。”


    “它好小!”


    “嗯……”


    “長得好乖!滴滴兒大!”


    “是啊……”


    宋遊見她這模樣,也不禁露出微笑。


    然而他剛剛答完,微笑也剛露出來,便見她一下將之高高拋起,仰頭張嘴一接,豆蟹便入了嘴。


    “吧唧吧唧……”


    三花娘娘砸吧著嘴,細細品味。


    “……”


    宋遊表情略僵。


    隨即無奈搖頭。


    三花娘娘的童真果真與常人不同。


    火堆燃得劈啪響,帶來陣陣暖意,鍋中熱氣升騰,飄蕩於山洞中,區區豆蟹,無法影響此時的溫馨。


    道人吃完,困意上來,正好洞中暖和,正好從離龍神君神像上取下的泥塊微微發燙,他便就地躺下,睡了一覺。


    有老神入夢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本無意成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色茉莉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色茉莉花並收藏我本無意成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