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最近南畫縣人們茶餘飯後最津津樂道的事是什麽,便是那李大官人了。


    說前段時間有位神仙路過南畫縣,見那李潑皮欺行霸市,作惡多端,便出手點化。


    現在那李潑皮是痛改前非,真當是痛改嘞,聽說那李潑皮現在一做虧心事就心裏絞痛,痛得生不如死,每天不做好事也痛,隻是痛得沒那麽厲害,勉強當死。


    這不?大家都敢叫他李潑皮了!說是點化也許也不對。也許是懲罰。不過點化也好,懲罰也罷,總歸是治了一大惡霸。


    想那李潑皮本就是南畫縣人盡皆知的惡霸無賴,受他欺辱惡心者不計其數,平州又有著極濃鬱的仙神氛圍,大家最愛討論的便是這些,如今一個遊世的神仙收拾了就在身邊的一位惡霸,還有比這更值得討論的話題嗎?


    一時上到縣官,下到百姓,哪怕偏遠到了城外山村,到處都在說這件事。


    對於那李潑皮,大家也都多有關注。要說最關注的,靜福客棧的店家算是一個。


    誰讓那仙人就住在自己家呢?那李潑皮也是在自家樓上房間裏被點化的。


    店家倒是沒敢迅速宣揚,怕自己錢是賺了一些,等那李潑皮迴過神來,心不痛了,找不到人宣泄,反而來找自己麻煩。


    隻多關注那李潑皮的傳聞。聽說李潑皮幾天之內就將欠城內城外商販百姓的錢財全部還清了,每個還都挨著賠禮道歉。


    隨即又去了城外尼姑庵,這次卻不是去尋歡,而是帶足了錢財和禮物去賠禮去了,聽說在尼姑庵門口跪了很久,還當場放了很多保證的話,看那樣子,那些尼姑怕是不必再掙這筆錢了。


    再到後來,那李潑皮還的債越來越多,就是原先拿過人家梨兒桃子沒給錢的小販,現在在路上碰到了,都要客客氣氣道個歉賠個錢。


    好似真當變成了好人一樣。可誰知道那李潑皮又能撐多久呢?不過是怕那痛楚罷了。


    隨著時間一點一點過去,那法術一點也沒有失效的意思,反倒是那李潑皮開始日日行善,整個人看起來也逐漸有了些變化。


    最顯眼的變化,便是不再每天飽受煎熬了,或許也痛,可痛楚卻明顯減輕了。


    而這並沒有讓他鬆懈,反而讓他更積極的行善,更積極的彌補前半生虧欠,光是往城外尼姑庵送錢送禮、噓寒問暖就跑了好多次,還在山下置辦了些田產贈予那些尼姑,說是彌補虧欠。


    其餘的欺淩過的人,大多也都竭力彌補。可若是細看的話——這潑皮起初做這些事情時,分明是被痛楚脅迫,充滿了不情願,可誰能想到,慢慢下來,他竟能笑著與別人打招唿、道歉還錢了。


    再到後來,他做起這些事情來竟是越發的得心應手。從三月到四月,到五月再到六月,幾個月時間,李潑皮整個人變化極其明顯,若有外人來到南畫,定然想不到他曾經為人。


    這潑皮該不是漸漸習慣了吧?這可真是神了。店家每每想起,都睜大了眼睛。


    原先覺得那該是個有些本事的先生,後來覺得該是世間少有的道門高人,現在這麽一想,那恐怕是位真神仙!


    既是真神仙,神仙的名諱,神仙住過的、點化過人的房間,神仙讚不絕口的湯餅,也該宣揚宣揚了。


    不如取個名字…………此去雲頂山,宋遊與三花娘娘既有路線規劃,也隨心所欲。


    離南畫最近的便是安都山。那安都山的山水真是秀麗,去的時候不冷也不熱,爬山剛剛好,一條匹練從半山腰直接落到山底下,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


    過了安都山,又去猴兒穀。那時已是初夏,山上清涼,滿山的桃子剛剛成熟,向頑皮的猴兒討上幾顆,這個夏天在記憶中便有了味道。


    十二月潭的水儼然一絕,無論多深都清澈見底,底下沉木縱橫交錯,不知多少年了,水中又有遊魚無數,皆若空遊無所依。


    十二個潭水,每一個都有自己獨特的美,顏色有青有藍,深淺不一。聽說到了深秋,更是滿山紅葉。


    幾百上千年後,此處定是一知名風景區,屆時在湖裏洗腳定是不行了,宋道長隻好提前幾百上千年先洗幾次。


    又有一山,名曰猿不過。說是幾朝宰相都來這裏遊玩過,更是有無數知名詩人文人慕名而來,觀之險絕,壯己膽氣。


    猿不過有一條知名古道,原是千年前在這山上建關據守的守將軍士修建,在垂直的懸崖上邊,最多不過一尺寬的小路,放下腳都勉強,懸崖邊上紮了一排釘子拉了一條鎖鏈,給人抓著,是唯一的安全措施了,稍不注意,下邊就是萬丈深淵。


    此處險絕更勝狗爬岩,隻是風景卻不如。又去山匪橫行的馬王寨……中間若有遇到城,隻要離得不遠,宋遊和三花娘娘都會去走一趟,看看風土人情,看看有什麽特色名吃,休整休整,再做些補給。


    這平州六郡四十八縣當真是仙神縹緲又烏煙瘴氣,淫祠邪祀處處皆是,仙神傳說不計其數。


    到梨花溝的時候已是夏秋相交之時,自然沒有梨花可賞,不過平州貢梨卻正好成熟。


    三花娘娘不吃梨,宋遊卻是要吃的。貢梨的品質自不用說,又大又泡,一口下去全是水,清爽極了。


    隻是這滿山的梨樹也就春天燦爛,到了這秋天,一半果子都賣不出去。


    隻要能運出這裏都能賣出高價,可運不出去,在山上便給錢就賣,甚至有時都不必給錢,打聲招唿,別人也都樂意給一位道人一些方便。


    倒是也有梨膏賣,這個三花娘娘能吃。六月下旬,已到長生縣。出縣一百裏路,便是鏡島湖,鏡島湖邊上,就是傳說中的雲頂仙山。


    這雲頂山儼然是整個平州名氣最大的仙山名景,不知多少向往仙道長生之人來此尋仙,連帶著這縣都取了長生為名。


    小小一個縣城,城中逆旅怕是有上百家,街麵上行走的旅人怕是比本地人還多,說不得哪位便是能留下千古巨作的大詩人大才子。


    而路邊茶樓裏所說的,盡是這平州六郡四十八縣的仙神傳說,妖鬼驚聞。


    宋遊和三花娘娘行至此處,也在城中找了一家逆旅,停下歇腳,散散風塵。


    依舊是一間普通的房間。宋遊在桌邊坐著,給自己倒了一碗水,便對三花娘娘說:“三花娘娘可知曉,過幾日便是立秋了。”


    “三花娘娘不知曉。”三花貓跳上桌子,準備湊近了去聞聞,完全是下意識的迴答,可答完之後才想起來,立馬一扭頭,直直盯著宋遊:“立秋?”


    “對啊。”


    “立秋!”


    “三花娘娘想做什麽嗎?”


    “吃頓好的!”


    “挺好。”宋遊笑著看向這隻貓兒:“不過立秋要過幾天了,那時我們肯定已經離開這裏了,不是在鏡島湖邊就是在雲頂山上,那邊可沒什麽好吃的。”


    “!!”三花貓目光灼灼的盯著他。宋遊端起水碗喝水,小聲說道:“所以我的建議是我們提前把它吃了。”


    “提前把它吃了!”


    “反正也是自己選的時間,差幾天也無所謂。”


    “差幾天也無所謂!”


    “三花娘娘覺得呢?”


    “三花娘娘覺得你說得對。”


    “三花娘娘想吃什麽呢?”


    “三花娘娘想吃牛肉,想吃魚,想吃小鳥,想吃叫雞子!”


    “小鳥和叫雞子城裏可很少有賣的,倒是牛肉和魚買得到,嗯,牛肉應該買得到,我得出去問問。”


    “小鳥和叫雞子三花娘娘自己會捉。”


    “那好。”宋遊便出門而去。三花貓跳下桌子,腳步輕快,緊跟著他。要問縣裏能不能買到牛肉,找客棧的店家問是最好的。


    不過這裏顯然不是淩波,牛肉沒有豬肉羊肉那麽常見,店家一聽便有些為難,隨即上下打量著宋遊,也瞄著旁邊的三花貓:“牛肉啊,今天不知道市裏有沒有賣,上次賣都是幾天前了,也不多。先生也知道牛肉是稀罕物,貴人們也都愛吃,一頭牛死了,他們先得分走一些,剩下的到了市場裏還有不少人搶著買,小人隻能說幫先生多去看看,而這價錢嘛……”


    “多少錢一斤呢?”


    “上次是一百文。”


    “趕上羊肉了。”


    “那也沒法!”店家對宋遊說道:“客官也知道咱們這兒不一般,那旁邊的雲頂山上可是有真神仙,隻是一般人去了找不到罷了,先生,咳,先生是道人,知道這個神仙們是不喜歡大家吃牛肉的,所以咱們這的牛也殺得少,官府基本不批,都是摔死病死的,這個,想必先生也懂……”店家說得小心翼翼,生怕這句


    “不吃牛肉”戳到了這個要買牛肉的道士的痛點。宋遊卻隻是笑笑。天宮確實是道教的天宮,道士也確實是不吃牛肉,可也隻是約束自己,哪有自己不吃也不樂意別人吃的道理?


    “便請店家多多為我留意,買來我便在店裏吃。”


    “好嘞!”


    “隻是那雲頂山上,真有神仙?”


    “先生這可是問對了!”店家把抹布往肩膀上一搭,頓時來了勁:“那雲頂山上沒有神仙,這幾百年來,能有這麽多人跑來尋仙嗎?”


    “便請店家說說。”


    “這會兒也閑,便請先生坐著,好好與先生講講。”店家說著頓了下,


    “隻是坐著也無聊,小店的酒茶都還不錯,先生要不要來點兒?”這人是會做生意的。


    確實也不好白聽人家講,宋遊便點了一壺據說是當地產的好茶,還有據說是雲頂仙山上產的仙茶呢,隻是賣得太貴,宋遊既不知曉那茶是否真的產自雲頂仙山,也不覺得產自山上就有什麽別的不同,便省一點錢了。


    ……求求月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本無意成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色茉莉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色茉莉花並收藏我本無意成仙最新章節